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51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2-10-18 23:38      字数:3423
  室外的仆从们安静地立着,仿佛连呼吸都消失了。
  侧室内莲花漏的滴水声忽然变得清晰可闻,“吧嗒~吧嗒~”,敲得人心尖儿发颤。
  墙外街上传来不知谁家娶亲的吹打声,夹杂着人群喜气洋洋的喝彩,都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一并打着旋儿越过墙头,飘飘荡荡入了帝王家。
  过了许久,滴漏内置的铜莲花忽然微微颤动了下,从半开的花蕾中,又颤巍巍打开一片。
  “如果是那样,那么我将竭尽全力帮她消弥仇恨。”谢钰看着手边的梨子,轻声道。
  不是忘却,也不是放弃,而是消弭。
  谢显终于忍不住道:“有缺,你会很累啊。”
  宁德长公主不易受孕,多年来两人只有谢钰这么一个孩子,当真是爱若珍宝。
  但幼儿易夭折,两人就给儿子起了“有缺”这个一点都不好听也不文雅的乳名,希望能够瞒过上天,让鬼神觉得这个孩子不够完美,就不会带走他。
  而这份期许也确实奏效了。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谢钰都平安健康地长大了。
  但现在,这个孩子却想主动去招惹辛苦,让谢显既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欣慰,又没办法不心疼。
  话说出口的谢钰却仿佛轻快许多。
  这么多年了,他忽然发现,或许一时冲动也并不全然是坏事,偶尔的一次任性,反而可以帮自己坚定决心。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话已出口,就不可以反悔了。
  “因为若一份仇恨值得一个人为之辛苦那么多年,放弃许多本该拥有的快乐,那么一定想起来便觉锥心刺骨,既然如此,外人又有什么资格来让她放弃呢?”谢钰轻声道。
  你永远没办法了解别人曾承受过的痛苦,所以也不可以帮别人原谅谁。
  冤有头,债有主,曾经做错过的人,总要付出代价才是。
  他是开封府的人,合该帮受害者讨还公道。
  既为公允,也为私心。
  宁德长公主重新审视这谢钰,过去这么多年的片段从脑海中一一划过,最终汇聚成眼前的人。
  他未及弱冠,身上明显混杂着少年和青年的稚气,若论处世手段,必然赶不上纵横官场多年的老人。
  然他的内心已经成熟,无需任何人的指点,就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原来不知不觉间,孩子真的长大了啊。
  思及此处,宁德长公主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面颊。
  唉,岁月不饶人啊。
  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能早一日自立,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却又难免觉得怅然若失。
  旁边的谢显轻轻拉住她的手,笑道:“咱们一同老去,也就不怕了。”
  他没有说什么“公主青春永驻”之类的骗人的鬼话,可偏偏就是这样的真话,最叫人舒心。
  谢钰看着自家父母,那份陌生又甜蜜的情绪再次席卷而来。
  从小他见过太多尔虞我诈,夫妻徒有其名,却偏偏遇到这样的父母,那般纯粹又炽热的情感,令他本能地向往。
  他曾对双亲说过,除非果然遇到心仪的女子,否则此生不娶。
  外人总觉得这不过是小孩子一时戏言,就连舅舅也未曾放在心上,不过一笑置之。
  但宁德长公主和谢显却很认真,甚至亲自入宫请了旨意,允许谢钰自行婚配。
  当时宁德长公主对他们爷俩是这么说的:“以如今咱们的荣光,何须什么高门大户、门当户对锦上添花?拉拢那许多有权有势的姻亲作甚,谋朝篡位吗?”
  与其让宫里宫外都不痛快,倒不如遂了儿子的心愿,痛痛快快活一遭,也不枉此生。
  “好吧,”宁德长公主拉着自家驸马的手,丝毫不避讳面前的儿子,“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些。”
  “一些?”谢钰不解。
  说都说了,为何藏一半?
  宁德长公主笑而不语,谢显笑着接道:“你既宣称自己是大人,总要出点力吧?我同你母亲起个头,剩下的,自己查去吧。”
  谢钰:“……”
  这真是亲爹?
  宁德长公主拍了拍驸马的手,伸手虚虚指了指儿子的胸口,“因为人都有私心,任何话一旦从旁人嘴里说出来,就不再是事实,况且……有的话,以我的立场,实在不便宣之于口。”
  不便宣之于口……
  谢钰一凌,莫非此事关乎皇室辛秘?
  宁德长公主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幽幽道:“先帝在时正逢天下大乱,边境战火频燃,若说大事,哪一年没有五七件?可你若问凉州,那期间称得上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也不过一战而已。”
  她的眼神渐渐变得悠远,视线越过幔帐,飞过墙头,似乎已经穿透看不见的虚空,望向遥远的过去。
  “当年扶风城破,大将军雁雄奉命夺城,一战成名,封武威侯。后来,武威伯向北推动战线,驻守凉州城,这一守就是九年。
  天武二十一年,北方月氏犯边,武威伯率众抵抗,连续数次击退入侵,震惊朝野,民间无数人为他立生祠……
  天武二十四年,月氏新单于突然联合八部卷土重来,武威伯奋力杀敌,一打就是两三年,奈何多线作战伤亡惨重,不得不向朝廷请求援军……”
  说到这里,宁德长公主忽然停住了。
  谢钰不由得追问:“那后来呢?”
  谢显接道:“奈何援军迟迟未到,非但如此,本该拨过来的军饷和粮草也一拖再拖……”
  当时最靠近凉州地界的还有另一支兵马,军中大帅便是裴戎。
  他曾多次八百里加急请求支援,但朝廷多次未加理睬,最后甚至特意强调不许妄动。
  后来朝廷上就吵开了锅,其他地方的武将也有唇亡齿寒之感,纷纷上书请战。
  等裴戎终于收到调令奔赴凉州城时,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依然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惊: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凉州城必然要丢了,因为雁家军无论兵力还是后援都远远比不过早有准备的敌军,但他们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后,守住了。
  谢显说得很简单,短短几句就勾勒出当年之事,但谢钰的心中却翻滚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难怪《年记》和相关资料文献中都查不到那几年的事,原来此战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可是为什么?
  朝廷明知雁家军苦苦支撑,又为何迟迟不派援军,甚至连军饷和粮草都耽搁了?
  谢显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剩下的,你自己去查吧。”
  或许真相会颠覆你一直以来的认知,但……所谓成长,所谓大人,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次日离开家时,谢钰满脑子想的都是昨天听到的故事。
  昨夜他一夜未眠,想了很多,但同时也冒出来更多疑问。
  当年的事真的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但……那又怎样呢?
  “咦,谢子质!”谢钰正出神,后面突然炸开一道粗嗓门,紧接着一人一马轰隆隆杀过来,蒲扇般的大巴掌狠狠拍在他肩头。
  早在听到喊声时,谢钰就分出来人身份。
  “裴将军。”
  裴戎如今是殿前指挥使,但他对这个职位相当不满,几次三番都上书请求离京戍边,奈何都被打回来。
  私底下,熟悉的人还是会叫他裴将军,他也最爱这个称呼。
  看着他眼中的血丝,裴戎胡子拉碴的脸上露出大笑,挤眉弄眼道:“怎么,昨晚做什么了,折腾得觉都不睡了?”
  常年征战的将士什么都好,唯独有一点,说话荤素不忌,着实让人无力招架。
  谢钰无奈道:“将军慎言,我尚未娶亲,何来折腾一说?”
  裴戎哈哈大笑,“你小子老大不小,也该成亲啦,老夫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老大都能举得动长弓了!”
  谢钰失笑,抱拳拱手,“将军威武,佩服,佩服。”
  裴戎说得心满意足,一拍脑瓜,“对了,差点忘了正事。”
  一听是正事,谢钰也跟着收敛笑容,严肃起来,“将军请讲。”
  “嘿嘿,”裴戎搓着大手,努力压低仍旧不低的声音,神秘兮兮道,“就是你们开封府那位马姑娘啊,她几岁了,定亲没有?”
  难得从孩子堆儿里跳出来一个合适的,不赶紧配上可惜了。
  谢钰挑了挑眉毛,“此话将军以后不必再提。”
  “为啥?”裴戎毛茸茸的老脸上满是茫然。
  咋不让提嘛!
  谢钰突然轻笑一声,双腿一夹马腹,丢下一句话策马扬鞭而去。
  “因为,我也是个男人。”
  裴戎给他呛了一鼻子灰,兀自站在原地嘟囔,“什么话嘛,你是不是男人跟老子有什么……哎呀!”
  他突然明白过来,狠狠一拍大腿,懊恼道:“迟了一步啊!”
  第41章 香药脆梅
  去开封府的路上,谢钰一直在想,范石溪和徐茂才二人在凉州任职时,官阶最高不过一方知县,可谓位卑言轻,并不足以左右朝堂,那么他们又会在凉州之战中扮演什么角色?
  之前范石溪身上挂的血幡明确写他“忘恩负义”,他忘了谁的恩,又负了什么义?
  还有,凉州大战结束后,范、徐二人迅速右迁,一跃两品四级,先后官至知州,晋升速度不可谓不快。
  若推断成真,那么是谁举荐?举荐之人必定就是幕后黑手,或之一。
  而先帝驾崩后,两人的原本平铺直上的青云之路骤然受阻,显然他们并不太受当今器重。
  范石溪递折子请求告老还乡时也才五十来岁,若在官场,可谓正值壮年,他又没有严重的病痛,为何提前退出?
  是靠山倒台,他意识到在当今手下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抑或是感觉到了某种潜在的威胁,所以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