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126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2-10-18 23:39      字数:2820
  毕竟情爱一事,着实没什么理智可言。
  思及此处,好多人忽然觉得留在这里或许也不算什么坏事。
  左右都是出来散心,如今有大热闹可看,走什么?
  有人这么想,却没人敢说出口。
  都巴巴儿等着,准备看小侯爷怎么断这个案子。
  但万万没想到,下一刻,谢钰便说:“按大禄律,官吏与案件人物有亲、有过者,皆需回避。本官等三人曾与死者生前有言辞不睦,按照律法,理应回避。来人,速去开封府报案。”
  众人:“……”
  还能这样的?!
  第92章 怀疑
  封锁山门的命令传下去之后,连明面上身份最尊贵的寿阳公主都没有反对,其他人便很识趣地安静下来。
  听说田淑已死,赵夫人着实震惊,倒是真心实意念了几声佛。
  “那姑娘性子虽骄纵了些,但实在没什么坏心……”
  罪不至死啊。
  也不知是失足跌落还是别的。
  阿弥陀佛。
  众香客各回各院,剩下方丈陪谢钰等人候着。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天光破晓,隐隐闻得山路下传来一阵马蹄轰鸣之声,那声音逼近后,连着地面也微微颤抖起来,颠起一层尘土。
  不多时,就见一群骑士踏着朝霞而来,是开封府的另一位军巡使方保带了一彪人马到了。
  他生得膀大腰圆,哪怕放到军中,也是个猛将坯子。
  “来啊,将前后山门守住,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尚未进入福云寺,方保便分派起来。
  “是!”
  八名甲胄齐整的骑士立刻分作两拨,一队守前门,一队守后门。
  这一次,便是真正的封锁山门了。
  方保则带人径直冲入寺内,来到众人跟前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往后一抛,“子质,究竟怎么回事?”
  刚才他睡得正香,突然就有人跑来砸门,说是福云寺出事了,还跟谢钰有关,谢大人为了避嫌,特意请他过去处理。
  按理说,谢钰已经避嫌,本案案情就不该由他交代。
  但福云寺的方丈自从出事后就只是念佛,看上去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闭耳塞听,委屈巴巴的,叫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着实不堪用。
  马冰就故意逗那方丈,“方丈,方大人来了,瞧瞧,你们开头第一个字都是方,或许八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方丈:“……”
  哪儿有这么论的!
  他半闭着眼睛,苦哈哈道:“檀越,莫拿贫僧做耍,贫僧不过方外之人,实在不便掺和红尘中事。”
  元培就在旁边接口,“是极是极,既然如此,方丈不如效仿神仙辟谷,彻底绝了吃喝拉撒,如此才算彻底斩断红尘。”
  方丈:“……”
  就见老方丈的双唇带动胡须剧烈颤抖,下一刻,竟流下泪来。
  “呜呜……”
  众僧侣:“方丈啊!呜呜!”
  马冰:“……”
  元培:“……”
  那边正跟方保说明情况的谢钰听见动静,回头一看,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还不过来!”他没好气道。
  明知道这里的僧人都胆小怕事,偏还去逗弄。
  这下好了,把人家弄哭了吧?
  那么大年纪,你哄还是不哄?
  两个罪魁祸首讪讪地蹭过去,小声嘟囔,“这也忒那什么了。”
  谢钰低声喝道:“还说!”
  心累!
  两人掰着手指头瞅他一眼,又飞快地收回视线,“我错了。”
  下次还敢。
  这回答简直太熟练了,并且毫无诚意,听得谢钰只想叹气。
  他能猜到他们是怎么想的。
  不过是觉得若在平时,方丈怂一点,有避世的念头也就罢了,可此时人命关天人手紧缺,他身为一寺方丈竟没有半点儿担当,什么事都推给衙门,实在叫人气恼。
  见此情形,饶是氛围不对,方保也差点笑出声来。
  两边简单交换了信息,天也大亮了。
  派人去请方保时,谢钰就已交代对方务必携带绳索,再从衙门里带几个善于攀岩的衙役。
  这会儿众人便来到田淑尸体所在的山崖,探出半边身体往外一看,果见晨光斜照之下,隐约可见一具尸体。
  尸体所在的位置极其复杂,附近石壁直上直下,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凸起,若要吊尸,只能借助绳索。
  “也难为那些人能找到。”方保叹了一句,便命那名善于攀援的衙役在腰间绑好几道绳索,其余人则在上面拉着。
  那衙役还是当初谢钰听马冰的话有感,特意从民间破格征召来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一同征召入开封府的衙役共有五人,其中两人是猎户,擅长在林间行走、辨识足迹;两人是渔夫,精通水性、善于潜水。
  最后一人便是眼前这位兄弟,世代采集野蜂蜜为生,在枝头、山峰间辗转攀援如履平地,便是猿猴也不过如此。
  也因为这手绝活,众人送了他一个外号:小猴儿。
  小猴儿试了试绳索,觉得牢固,便背过身去,面对悬崖,踩着石壁攀援而下。
  上面所有人都下意识屏住呼吸,随着他的动作缓缓下放绳索。
  有衙役顺着往下看了眼,顿觉头晕目眩,双腿一软,竟向后瘫坐在地。
  没人顾得上笑话他,说老实话,面对那样深不见底的悬崖,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汗毛倒竖。
  一群大男人在场,拉绳索这样的纯体力活儿轮不到马冰,她便将那衙役拖到安全的地方。
  当着两位军巡使的面儿软倒在地,那衙役十分羞愧。
  马冰安慰道:“这个怪不得你,有人天生怕水,有人生来畏高,娘胎里带的,没法子的事。”
  这么怕高还敢跟着爬上来,已经不容易了。
  过了会儿,悬壁下传来一声,“好了!”
  便有人放下另一条绳索,绳索下端赫然连着一根木棍。
  下面的树枝十分粗壮,小猴儿无处借力,无法锯断,只能单捞尸体。
  而尸体被树枝穿透,若只拽一侧定然撕毁尸体,损坏证据。须得用一根直木棍同时绑住上下两头,由一人在下面缓慢拔出,这才能最大程度保存尸体完好。
  小猴儿家住开封城郊的山中,偶尔也会有路人不慎坠落山崖,他家便也间或做些救援、吊尸的营生,故而这一套都是熟络的。
  他麻利地将尸体绑好,又喊了一声,亲眼看着尸体顺利落地,自己才上去。
  小猴儿刚一落地,众人便纷纷夸赞起来,倒把他臊得不行。
  “对了大人,”小猴儿又递上一块碎布片,“刚才上来时,在一条岩缝儿里发现的。”
  “好小子!”方保赞道。
  这碎布与田淑身上所穿衣物的用料一致,应该是坠崖时被刮下来的。
  “来,先给我瞧瞧。”
  张仵作挤开众人,蹲下查看起来。
  尸体吊了一夜,血都流干了,皮肤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白色。
  它的腹部赫然开了个大洞,血肉模糊,隐约可见森森白骨和破碎的内脏碎片,几个衙役略看一眼,便觉胃内翻滚,几乎要吐出来。
  众人越发觉得小猴儿难能可贵。
  张仵作先简单地看了死者露在外面的皮肤和伤口。
  “坠崖之人都会本能乱抓,但死者双手指甲和手掌肌肤完好,可能被扔下去时已经死亡,也可能是凶手突然行凶,她来不及反应。”
  又看那衣服,“衣服多处撕破,大人,将那布条拿来我瞧瞧。”
  核对之后,张仵作摇头,“不够。”
  不够?
  众人都往前凑了凑,果然见田淑身上的衣物破损不少,而找到的布片却只够填补其中一处。
  谢钰、马冰和元培都退到远处,虽不方便直接参与,听了这话却也本能思索起来。
  不够……
  是被崖壁和树枝挂住的布片被风带走了吗?
  但中间除了小猴儿发现的那处小石缝之外,实在看不出别的能剐蹭的东西。
  若都被风吹走,未免太过巧合。
  那就是死者坠崖前已然衣衫不整。
  那么被撕下来的布片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