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长致富日常[系统] 第76节
作者:panther      更新:2022-11-08 22:19      字数:3765
  吃饭途中,一个应聘者吃了口馒头闲聊:“这些孩子好不好教?”云山小学硬件挑不出毛病,作为一名老师,最难教的就是低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性子皮难管教,要是遇到爱顶撞的,能把老师气个半死。
  “肯定没高年级的好带,大家尽量放宽心。”
  徐闻当过三年私立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太皮,把老师气到了心脏病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难管教,她虽让大家尽量宽心,但放到自己身上还是心惴惴的。
  众人吃完饭后来到教室。学生教室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是蘑菇主题风,她们到的时候,上午男子和一群学生正坐在教室,教室桌椅摆到了一旁,地面上摆着一张夏国地图。
  此时男子拿着一个盒子晃了晃,示意最旁边的男生抽卡片。
  男生紧张的抽了一张,上面名字:幽州。
  “幽州在哪儿?”男子问。
  “我想想。”小男生认真看着地图,接着指向京云旁边位置:“在这里!”幽州是古代时期的军事重地,位于京云燕山一带。
  男子给小男生竖了一个大拇指,十分赞赏的问:“请背诵一首和幽州有关的古诗。”
  男生歪着头,实在想不起来。
  “我知道,我们队知道!”旁边一个女生见他答不出来,兴奋的举手。
  “蓝队还要不要回答?”男子的看向男孩。
  “不会。”男孩放弃答题,男子示意女生回答。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小女生声音清脆的背了下来。
  “这首诗是后唐诗人写的,他当时就站在这里……”男子一边指着幽州台的地方,一边说着这首诗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幽州在这个地方啊。”徐闻正规大学毕业,知道幽州这个名字。只是她毕业时间太长,一时间想不起幽州在哪儿,此时听着男子讲解,她脑海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这次红队回答正确,奖励一朵小红花。”男子往小女生胳膊上贴了朵小红花。
  男孩露出一道懊恼的表情。
  教室里有十二名学生,徐闻等人看着众人坐姿,猜测这里把学生分成两队进行古诗词pk。
  蓝队挑战失败后,红队抽卡,题目:峨眉。
  “峨眉是川省名山,在这个地方。”红队很快找到了位置,接着很快的背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写的《峨眉山月歌》。”红队背完还不往讲一下诗歌出处。
  “当时这位诗人是从这里上的船,他船上呆了一天,一出来,就看到一个明亮亮的秋月……”男子用现代语言讲述着峨眉山月的场景。他的用词朴实,但连在一起,峨眉山月的场景仿佛立体起来。
  此时不仅学生,就连谭洁等人也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六百年前的峨眉山前。
  “大家想不想看峨眉山月?”男子见大家听得入神,对学生们问。
  “想!”学生眼睛一亮。
  历史博物馆可以输入‘朝代—场景’进行‘历史穿越’。
  《峨眉山月》属于夏国名诗,这段时间,云山小学层组织《夜书所见》《江山渔者》这些古诗词再现,大家模拟过程中可以实行联机。现在《夜书所见》《江上渔者》都已经像电视剧一样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大家听男子这么一问,就想到了历史博物馆。
  “大家好好听课,晚上七点博物馆门口集合。”男子也没有卖关子。
  他结束今天的兴趣课后,看向谭洁等人:“准备好备课了?”
  “准备好了。”谭洁有些紧张。
  经过上午交流,她知道男子名为周靖川,云山小学校长,负责她们的工作考核。
  “别紧张。”周靖川示意谭洁调节好心态。
  四人商量了一下,徐闻有讲课经验,她第一个站在了台上。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双方问好后,徐闻开始讲课。
  因师资环境不同,山区教学质量整体不如市里,要是没有好好引导,山区学生容易出现懒散厌学的情绪。
  山区孩子要比城里孩子敏感,她已经做好孩子胡乱捣蛋的准备,只是从上课到结束,孩子们不仅没有捣蛋,相反听的十分认真。
  孩子们眼神里没有胆怯和自卑,而是对学习热忱的渴望。
  在接下来的三小时里,其他三个老师也上讲台讲课。学生们不只会听,也会举手举一反三,课堂气氛出奇的融洽。经过一天的课堂评测,四人都通过了云山考核。
  ……
  “你们签不签合同?”晚上六点,谭洁转着肩膀问。云山合同一年一签,她虽然返乡,但不确定能不能呆得住。
  “签啊。”其他人不假思索。云山小学环境好,课堂氛围好,她们没道理不签。
  晚上九点,谭洁坐在彩虹桥下发呆。她喜欢云山村环境,但她跟钱东航恋爱一年,这份感情不是说散就能散的。
  谭洁想了想,给对方发信息:“咱们镇子挺好的,你应该回来看看。【大河镇航拍】”
  这条消息发出后石沉大海。
  “谭老师?”这时一道脆生生女声响起。
  “这么晚了没回去?”谭洁招呼问,女生名为张双双,上午帮她带路了。
  “我爷爷去水厂开会,一会过来接我。”张双双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秋枣:“给。”
  “谢谢。”谭洁有些不好意思,从里面拿了两颗。
  两人聊了一会儿,谭洁闲聊问:“以后有什么梦想?”
  “好好学习,当一名老师。”
  “当老师不错,等你长大了,争取考上市一中。”张双双今年八岁,毕业后二十五,那时候教师竞争宽松,可以去一中二中这些重点高校教学。
  谭洁想着十七年后的职业竞争,谁知张双双摇了摇头:“我要在村子里当老师。”
  “你都考出去了,不去外面看看?”
  “我想在村子里当老师。”张双双说起自己梦想:“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学校老师经常换,有时候没老师了,我们就在教室里面上自习。
  爷爷想把我送市里,爸爸妈妈不愿意,后来周老师来了。我以前就想,我以后一定要回来当老师,不让大家天天上自习。”
  谭洁是大汪村的,以前在学校读过两年,张双双这么一说,她想起那两年的频繁换老师的时光。
  谭洁想起钱东航,她想了想问:“你出去上学,要是有人嫌弃你山里出去的,怎么办?”
  她问完就感觉不合适了,孩子才八岁,没必要让她了解这些有的没的。
  谭洁刚想补救,张双双十分认真道:“我就是山里面的。”
  张双双性格早熟,以前就知道家里穷,爸爸妈妈经常嫌弃她。她从小生活的敏感自卑,后来宁宁村长给了她蛋糕,周老师告诉她,她是一枚小星星,她很棒。
  不知从何时起,她好像不自卑了,她会认真照镜子,告诉自己很棒。
  她出生在山里,但不代表她很差。
  她感觉自己以前是泥潭里的小刺猬,现在被人拉上来了。她想当老师,以后也把更多的小刺猬拉上来。至少像周老师那样,告诉他们,大家都是会发光的星星。
  两人杂七杂八的聊着,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张顺根的声音:“双双?”
  “来了!”张双双起身,跟谭洁摆手后,就一蹦一跳的离开了。
  谭洁发了会呆,这时手机响了。来电人:钱东航。
  “不回来了?”电话里传来钱东航的声音。
  “你为什么上师范?”谭洁看着星空问道。
  “老师铁饭碗好就业。”罗海出租屋里,钱东航感觉谭洁问的莫名奇妙。
  “确实。”谭洁点了点头,她以前也是为了铁饭碗上师范。
  “你是留大河还是回罗海?”钱东航问。
  这次两人聊的心平气和,但都知道,要是谭洁选择大河,两人关系也回不去了。
  “我打算签合同了。”谭洁沉默了一会道。
  “嗯。”
  “咱们镇子挺好的,你以后可以回来看看。”谭洁真诚建议。
  ……
  半分钟后,两人挂断电话。
  如果说之前分手是小打小闹,这次则是彻底结束。谭洁做出决定后,是不会再吃回头草的。她原以为自己会伤心一下,但钱东航这三字就像一阵风,在她这儿突然变成了路人甲,不再有任何情绪波动。
  和这些腻腻歪歪相比,她更期待接下来的教学生活。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其他老师和后勤人员相继入职,云山小学总教职工46人。九月一号,云山小学正式开学,这次入学人数三百七十二人。
  “这么多?”九月二日上午,秦宁有些诧异。在之前预计里,这次最多招二百人,现在比预计多了小一倍。
  “蓝玉苏田那边听到招生,很多孩子转过来了。”秦志在一旁无奈道。
  之前村小学做统计时,只把大丰红崖这一带孩子算上了,哪想其他村子听到情况,很多人把孩子送了过来,现在正在办公室里办入学手续。
  云山小学只收书费,住宿费,餐饮费这些基础费用,费用最大的是500元/学期的住宿费,现在大河镇整体经济好了,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放在这里外出打工。
  “这是第一年招生,要是教学口碑好了,明年能到一千人。”云山只招大河镇范围内学生,一千基本是大河镇的学生极限。
  “学校那边能不能适应?”
  “王主任和周校长过去帮忙,等忙完这两天就没什么忙了。”云山小学建成后,大汪村小学正式解散,那边的校长过来应聘教学主任,现在给周靖川当二把手。
  “你这人选的好啊。”秦志说完后感慨。
  村里原想让秦宁当小学校长,只是校长要经常去市教育局开会,秦宁没法兼顾村子工作。经过开会讨论,她让周靖川当校长。
  周靖川二十七岁,秦志担心他处理不好学校工作,哪想从招聘开始,学校工作就处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用他们担心。
  “周老师确实不错。”秦宁笑了笑,周靖川是系统ai。双方这一年见的不多,但听大汪村长提起,大汪村这一年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了。
  两人聊了一会,秦宁问:“张宏达那边怎么样了?”
  张宏达是张顺根儿子,之前城里买房把户口迁出去了。张顺根家里消停了两年,上个月,张宏达夫妻突然回来,吵着要房子和辣椒地。
  房子和辣椒地都是村民集资的,肯定没他们的份儿。
  这两人在水厂门口闹腾,她还没出来处理,就被车队司机们‘请’了出去,现在距事情已经过去一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