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长致富日常[系统] 第81节
作者:panther      更新:2022-11-08 22:19      字数:3658
  《变形人生》本不想应邀,但《人生变形记》的国际人气大,不应邀有点像畏战的意思。经过团队讨论,《变形人生》选择了农民嘉宾。
  双方约定的八月中旬正式交换,这次交换会采用全球直播的形式。
  现在《人生变形记》那边已经选好嘉宾,《变形人生》一直没有合适人选……这虽是一场交换节目,但《变形人生》每期嘉宾中,都会竭力发掘对方的闪光点,让双方在节目中变
  的势均力敌。
  比如‘高等学府学生vs普通大学学生’节目中,普通学生的学历不如高等学府学生。但普通学生乐观爽朗家庭氛围好,高等学府学生则从小学习各种才艺,家庭教育稍显冰冷。
  这也能使观众在观看中,并不单以学历评价双方好坏,而是根据两者教育方式思考人生。
  现在《人生变形记》选择了富豪组,和为之相对应的农民有点难选了……
  节目组思想想去,把目标放在了云山村上。
  现在云山村已经是全国最著名的旅游风景村之一,那里风景秀丽,传闻每个村民都是村子的股东。大家好奇云山村民的生活,云山村民并不弱于顶级富豪。
  就这样,节目组满怀信心的和云山村联系,哪想第一通电话就吃瘪了。
  现在《变形人生》联系了半个月,毫无进展啊。
  “胡导,要不咱们换个主题?”小助理见胡云波气的火急火燎,递上一杯咖啡道。
  “换哪个?”
  “苏省长寿村,咱们选五个百岁老人。大家年纪大了人生经验丰富,百岁老人的富豪体验也是一大看点……”
  小助理还没说完,胡云波瞥了他一眼。
  “怎么了?”小助理一头雾水。
  胡云波用手稿敲了他一下。
  都百岁老人了,跟着节目组奔波到国外,出了事谁负责啊。
  胡云波感觉小助理不靠谱,他思来想去,还是云山村民合适。
  胡云波一拍桌子,随即决定:他自己去云山村一趟!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八章
  胡云波是个行动派, 第二天一早,直接坐高铁来到了云山村。他这次走了龙南电视台的关系,很快约到了秦宁。
  “胡导演, 我们对《变形人生》没有兴趣。”秦宁头疼的说着。她这段时间一直接到江省电视台电话, 没想对方直接锲而不舍的过来了。
  “这是节目的细节书,咱们村子非常合适!”
  胡云波拿出这期节目的企划书,这是场国内外的人生互换节目,节目组负责嘉宾的食宿机票, 这之外, 每位嘉宾还有三万元的录制费用。
  秦宁不眼馋三万,她看节目组太折腾, 思索后, 把《变形人生》的企划书发到群里。
  “消息已经发了,要不要参加要看村民意愿。”秦宁道。
  “好!”胡云波十分激动。其实这段时间, 节目组也尝试性的联系村民,只是云山村民太团结,一听录节目,都要求村委会同意了才行。村委会是秦宁管事,节目组才一直联系着秦宁。
  《变形人生》下个月十号开始直播,他们这期间要办理签证购买机票,节目嘉宾必须二十五号之前定下来, 胡云波一算日子, 有点紧张了。
  ……
  “《变形人生》?”
  “是不是江省电视台那个?”
  “他们上个星期打过电话,我还以为是骗子。”
  ……
  就在胡云波忐忑不安的同时, 云山村里, 村民们看到了群消息。现在村子发展了, 他们这些年的分红加起来有七个亿, 这些钱都在村委会账户上放着,村民们可以随时支取。
  村民们有钱了,人生追求也高了。
  大家在龙南市区买了车子房子,接着发现,这么多钱也只是一串数字。大家躺平了一段时间,接着全国旅游,培养兴趣爱好,众人转了一圈,还是自家村子最舒服。
  现在大家有的在云山工厂上班,有的在村子里做生意。大家工作不同,但没有衣食住行的烦恼,每天过的十分轻松。
  张顺根今年七十七,之前在辣椒厂里当质检员,这些年年纪大了,工作换成了云山保安。每天开着敞篷三轮在村子里转悠,日子过的还算悠闲。
  现在十一点五十张顺根正带着双双在桥下吃冰粉。
  “有电视台想请咱们上电视。”张顺根看到群消息闲唠道。
  “哪个电视?”张双双随口问,她今年十二岁,已经长成一个盘条亮顺的小姑娘了。
  “《变形人生》。”
  张双双听完后皱眉。
  “怎么了?”
  “我之前看过一期,有些地方不太好。”
  《变形人生》是25年播出的节目,她小时候看过几期,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贫困小孩和城里小孩交换人生。贫困小孩努力表现的大方,但不懂数码产品,看到一千以上的鞋子瞠目结舌,走进mfc里无所适从……
  这期节目播出后,《变形人生》引起很大的争议,也是从这期起,《变形人生》将重点放在了成年人互换。事情过去三年,张双双依旧能记得贫困小孩的眼神,那是另一个地区的自己。
  张顺根以为张双双想参加节目,问:“想不想参加?”
  “不想。”张双双连忙摇头,她才不去参加这个。
  “不想就不想。”《变形人生》有三万块奖金,他们现在不差钱,真想出国了,以后出国自己玩,肯定比跟节目组玩的舒心。
  “出国呀。”张顺根有些感慨。要是六年前,别说出国,他连出省都不敢想,现在竟感觉自己可以出国。
  这个出国不仅是资金上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富足和底气。
  “双双。”两人聊了一会,这时旁边传来一道讨好声。
  张双双小脸瞬间拉了下来。
  “你们来做什么?”张顺根不开心了。
  冰粉摊外面,来的正是张宏达宋明二人,此时两人拎着三个袋子,见张顺根后连忙送了上去:“这是我给您和双双买的衣服,正准备送过去……”
  袋子里是一件polo短袖,两件连衣裙,张顺根瞥了一眼:“不要。”
  “买都买了,商场里面不让退。”宋明把袋子塞张双双怀里。张双双侧了下身子,袋子直接掉地上。
  “我没放好。”宋明不嫌尴尬,直接讨好的捡起来。
  “你们就是送衣服的?”张顺根没好气问。
  三年前,张宏达把他和村委会告了。告他的原因:张家宅基地和辣椒地有他们一份儿。告村委会原因:拆除旧宅基地时没通知他们,损害他们利益,要求村委会按地皮市价赔偿。
  自云山村发展后,村子地皮比市里面还值钱。
  张宏达知道自己成了被告,气的两天没吃饭。家里宅基地和辣椒地都是张宏达未出生时分了,产权名上是自己名字。张宏达迁户口时,还签过一份断绝协议书,经过法院审理,张宏达败诉。
  张宏达不死心的又告了一次,这次是以张双双未成年为由,监管张双双财产。
  张顺根把财产给了张双双,但由村委会监管,双方已经去市里进行了公证。张宏达再次败诉,除此,法院审理后发现,张宏达从张双双出生起并未尽过抚养责任。判决张宏达赔偿十年抚养费用共计七万六千元。
  现在官司判了两年,张宏达抚养费拖了两年。
  “来送钱的?”张顺根讽刺问道。
  “看你说的,你们哪儿稀罕我这七万八万的,乐乐该上幼儿园了,我们手头有点紧……”
  乐乐是他们小儿子,今年四岁。小区门口有公立幼儿园,宋明嫌幼儿园不好,想把儿子送私立。他们这两年手头有点紧,今天是来找张顺根借钱。
  说起借钱,这钱肯定不会还了。
  “不借。”张顺根冷笑,直接一句不借。
  “乐乐好歹是你孙子。”张宏达面子上挂不住了。
  “我只有双双一个孙女。”
  张顺根朝桥外面的保安摆手。这些保安是从外面请的,大家都知道张顺根家里的鸡毛蒜皮。保安刚才犹豫要不要上前,现在见张顺根招手,直接麻溜的走了过来。
  “以后他们再要进村,直接通知刘队长。”张顺根道。
  刘队长名为刘文强,水厂大车司机,跟刘文进是兄弟关系。之前张宏达来村子闹的时候,刘文强曾组织大车队把人‘请’了出去。
  “这么绝情?”张宏达一听刘文强名字,直接怂了。
  “我不用你养老,你也别来村子折腾,咱俩父子情谊早在你迁户口的时候就断了。”和张宏达相比,张顺根完全看开了。
  半分钟后,张宏达在保安的注目下离开了。经今天这一折腾,他们要有半年不敢来了。
  “会不会感觉爷爷做的绝?”张顺根看向一旁的张双双。
  “不会。”张双双摇头。她性格早熟,就算没有张宏达,还有爷爷奶奶,村长叔伯这些喜欢她的人,她十分珍惜现在的生活。
  “以后再见到他们,别搭理就行。”
  要是以前,他肯定被张宏达骚扰的窝火。现在有村委会做靠山,他的心情十分平静。这就像爬山,当人爬到了一定高度,这些小事儿都看的不重要了。
  “咱们回家看地图,下个月出国玩玩。”张顺根想趁着暑假,去没去过的地方看看。
  两人聊了一会儿,这时一个修长男子拎着饭盒从桥下路过。
  “周校长!”张双双连忙打招呼。男子正是周靖川。现在周靖川除了当校长,平常也会帮各科老师代课,他的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们也喜欢听他讲课。
  “吃完饭了?”周靖川停下来笑问。
  “吃完了,给宁宁村长送饭呀?”张双双看着周靖川的饭盒问。
  “对。”周靖川拎的是个三层饭盒,饭盒外面有一层保温袋,整体弄的十分用心。
  之前水厂建立时,周靖川曾找秦宁借钱买了一些股份,现在借款还清。他对村子教育事业贡献高,去年经过全村投票,在巨人树上买了个房子。
  他现在属于云山村的编外村民了。
  这段时间学生放暑假,周靖川没事时会在家里做好饭菜,然后送去水厂。
  两人聊了几句后,周靖川拎着饭盒往水厂走,不一会便消失在了拐弯处。
  “周老师人挺好的。”张顺根看着周靖川方向发呆。
  “是非常好!”张双双纠正道,现在学校有三十多名老师,她最喜欢的还是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