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逃荒:带着千亿物资在古代搬砖 第63节
作者:小雀凰      更新:2022-11-23 18:56      字数:2954
  而且这回,人家还把太守李玉德给喊了过来。
  与李玉德同在的,则是她的大姑父小姑父,以及大伯二伯他们。
  但,谭青青却是当着几人的面,不慌不忙地把自个儿手上的鸡苗,放进院子里。
  同时还吩咐陈安赶紧把最后的篱笆安好,别叫鸡苗从篱笆里飞出来了,不然跑的满院都是。
  “大伯二伯,大姑父小姑父怎么来了?还有李大人。您这百忙之中,竟还有空来我这儿呢。”
  李大人张口就是,“谭青青,你又欺负人家?还有你们谭氏,都跟你们说了多少回了。不要仗着自己武功高,就祸害乡里。”
  这李玉德一来,就控诉谭青青和谭家不干人事。
  “咱渝州城可是有十万人呢!”
  “我别的百姓记不住几个,但你们总能上我的案簿!你们要天天这么搞,这么大一个城,我一个人怎么管理的过来?”
  谭青青虽说干了坏事,但她仍旧忍不住嘀咕。
  “您不是还有衙门吗?这么点小事,真用不着您亲自来。您的那些手下,不也一样能办事吗?”
  “还说!”
  “上次你们要出城。我苦口婆心说了多少遍,外头乱,不能出城!”
  “可你们倒好?把我那些手下个个都往死里揍!人家二麻子到现在还躺在床上,没起来呢!你们给的那点钱,人家半年前就用药用完了!”
  ……
  这意思就是,那些衙役不敢来招惹他们谭氏喽?
  不愧是太守,就连衙役胆子小,不敢抓捕犯人,都说的这般清丽脱俗。
  “李大人,这一码归一码。本来那几亩田,就是我谭青青的私产,我为什么要给那几个婆子?”
  被cue到的那几个婆子,当即就想回怼谭青青。
  奈何这几个婆子,被李玉德拦了下来。李玉德还叫这几个婆子小声点,别激化了矛盾。
  既然谭青青说到这里了。
  大姑父和小姑父便开口道,“青青啊,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合计过了。咱总共外欠的债是370两。这些银子,不会让你还的。”
  “这钱是我和你小姑父经营不当,外欠的债。本就该是我和你小姑父还。”
  “我们想过了,我和你小姑父还有点私产。再加上家里的书册孤本,要典卖的话,应该是能卖个八十两。”
  “再加上祖传的一些字画,器物,你大姑小姑的首饰之类,也能卖个三四十两。”
  “以及宅子,和宅基地。这钱呀,也就够还债的了。”
  谭青青,“……”
  “你们把宅子卖了,我大姑和小姑住哪儿?住地窖,还是桥洞?”
  真是能扯。
  宅子若是卖了,人还要不要活啊?
  于是大伯便趁机开口,“这次咱从富商手里赚了点钱,总共是360两银子。除开给镖师伙计们的费用,以及这一路上的补给,总共还余留290多两。”
  “如若你们几个小的,愿意不分这次镖费。那大伯就做主,把这钱尽数拿出去还债。”
  “荣柏,松柏,云星,摘星他们几个,已然同意了。就剩你了。”
  感情卖宅子是假,想把这次镖费拿出去还债才是真。
  不过……
  只要不卖她的地,她都好说。
  “行吧。这次镖费我就不拿了。”谭青青道,“那这几个婆子?”
  “这几位的事情,我们来办。”大伯拿出了一百多两银子,交给了这几个婆婆。
  “喏,钱已经给了你们,你们就不要再缠着我们家青青要田地了!走走走!”
  第74章 鱼肉乡里与金镶玉裹
  银子到了手,婆婆们才懒得搭理谭青青呢。
  当即散了。
  谭青青眼见闹人婆子走后,便邀请大伯他们进屋。
  “要不来屋里坐坐?”
  “不必了。我们几个的院子也就在附近,走两步路就是了。你跟摘星两个姑娘住在一起,要知道相互照应的呀。”
  “嗯,我晓得的。”
  大伯他们见谭青青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再关照的,便相继离去了。
  他们离去后不久,谭摘星便从外头回了自家院子。
  “摘星,你一大早的去哪儿了?咋才回?”
  摘星道,“去了城外,瞧了眼自家的地。”
  “那瞧出什么名堂了吗?”
  “嗨,就那样。”
  谭摘星道,“那些个佃户,也就是中规中矩地种着田,每年按照份额交租子。我想着,不马上又到了收成的时候?便想着去看他们割谷子麦子,和稻谷。”
  “谁成想,他们种的那稻谷,稀稀疏疏的。一株苗都产不出多少粮食。哪像我们下地时,对苗的呵护劲儿?”
  这个问题上,谭青青是没有发言权的。
  因为曾经下过地的是原主,而不是她这个冒牌玩家。
  “哎,青青。你说下次播种的时候,咱几个亲自去咋样?也好叫那些佃户瞧瞧,怎样种谷子,麦子,稻谷,才是真正能增产。”
  “反正他们每年都是交那么多租子。富余的粮食,还不是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谭摘星这般怂恿,谭青青便忍不住追问。
  “现在马上都入冬了。咋还能种呀?”
  谭摘星大喊。
  “能种的呀,马上不就是到了种冬小麦的时候?等佃户他们把粮食收割入仓了,就得开始整地了。这个时候呀,就要开始弄冬小麦了。”
  “不过种这个玩意儿。播种时间是很重要的,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了,冬小麦出苗多,长得快,越不了冬,就容易减产。过晚也是一样的。”
  谭摘星这边对种田的事儿如数家珍,但谭青青兴趣却不大。
  因为那些佃户,每年都是按照一定的数额交租。就算帮佃户增产了,多余的粮食,也不归谭青青所有。
  除非谭青青收回一部分地的种植权,换成是自己耕种,或许还能赚的多一点。
  只是,那些个佃户,靠的都是土地养活自己。谁肯把自己的耕种权,交还给谭青青?
  除非,谭青青能再开垦出新的荒地来。
  “哎呀,先别想种田的事儿了。还是先想想,咱怎么把后院那块地儿开荒出来,种上些小菜什么的。”
  “咱过日子,又不是成天吃大米,小米,麦子的。还不是要吃点别的青菜?”
  “这渝州城的青菜、肉食,说便宜也不便宜,说贵吧,也没贵到天上去。但自个儿种一点,总还是省了些过日子的钱。”
  既然谭青青这般说了,那谭摘星便忍不住问了。
  “那你想种啥呢?”
  “嗯……种些菠菜,芹菜,和莴苣吧。这些都是耐寒的叶子菜。能支持越冬。”
  只不过谭青青不晓得这些菜的菜苗,市集上有没有卖的。要是没卖的,谭青青便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哦,对,之前还有随机的5个种子福袋没有开。
  谭青青现在拆开。
  第一个是玉米种子。第二个,红薯种子。第三个,番茄种子。第四个,茄子种子。第五个,辣椒种子。
  好家伙。
  菠菜,芹菜,莴苣,没有一个中标的。
  谭摘星便在旁边问了,“你想要种这几样啊?市集有卖的呀。”
  “有卖的?”
  “有呀。人家都帮你催苗好了。你拿了催好的苗回来,自己再种就是了。”
  “行,那等我们吃完了中午饭,下午的时候去瞧瞧。”
  两人说定。
  便开始生火做饭。
  今儿吃饭的人少,也就五个人吃饭。谭青青弄了些小米粥,和榨菜,就随便应付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谭青青和谭摘星便约着一起去市集,采购了些种苗。移栽到了自家院子里。
  谭青青与谭摘星的后院是打通的。院墙也都拆卸了,开垦出了一大片空地。
  把这些空地翻了新,松了土,二人就把买好的青菜苗,一株株移栽好。
  青菜是栽种好了,却也缺肥料。
  光是鸡崽子每日拉的那点动物肥根本不够。
  起码还得买只小猪仔,在院子里养着。用猪粪去供养青菜生长,那才是最好不过。
  而且谭青青瞧了瞧,他们后院供人乘凉的还有一块空地。那儿不像榆树边上,阳照不足。是原本种植花卉和绿植的地儿。
  但谭青青觉着,可以搞点油菜花来种种。
  刚好到明年清明节左右,油菜花开了,一片明黄黄的,看着也喜人。
  就是能种油菜花的地方不大,就一小片。也不知道真种了,能收获几颗油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