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逃荒:带着千亿物资在古代搬砖 第72节
作者:小雀凰      更新:2022-11-23 18:57      字数:3006
  嘿。
  这小皮猴子。
  倒是比他哥机灵。
  “行,你就这么说。要是你能帮我们糊弄过去,回来了,我再单独给你五十枚铜板!”
  谁知,这次,陈石倒还不要了。
  “我拿这钱,纯粹是因为你们都出去了,没人给我和元宝做饭吃。等青青姐回来了,你给的这钱,我还要想办法还呢。”
  陈石道,“虽然大哥能读书,能靠考学弄补贴。但我也不能拖后腿的。我以后要帮镖局走货呢。要是青青姐真的想感谢我,以后别拦着我去跟伯伯们学武就是。”
  ……
  谭青青,“……”
  她那是拦着陈石,不让陈石去学武吗?她只是不想让陈石严重偏科罢了。
  算了算了。
  这皮猴子太皮,懒得说他。
  反正说他,他也不听。
  安抚好陈石陈花,谭氏其他几个就离开了谭小四和谭小五的院子,回各屋睡觉去了。
  他们走时,已经约好了明日的卯时,在西城口集合。
  外出采集的工具,暂时放在谭摘星的院子里。
  因为谭云星他们暂时还没有自己的院子,都还是跟自己的爹娘住在一块儿。这工具要是带回去了,那谭从文谭考文肯定就知道他们这几个小兔崽子,要出去干坏事了。
  所以天刚蒙蒙亮。
  谭青青和谭摘星就各自抱了一堆东西,守在城西口。
  城西口一大早上,也有人在茶肆边上卖刚出笼的包子,馒头啥的。
  谭青青跟谭摘星大早上的没做早饭,就直接到摊子上,叫了两碗干面,两个笼饼,两碗豆浆。
  面条碗里,谭青青让小二加了点茱萸和醋,添点辣味儿和酸味儿。免得太清淡,谭青青吃不进去。
  这早饭吃了一半,谭荣柏,谭松柏,谭云星才是紧赶慢赶地来了。
  “你们这来的也太晚了吧?我和青青,这面都快要吃完啦!”
  谁知谭松柏一开口,就是回呛谭摘星不懂他们的难处。
  “我们哪像你们呀?我们出门都有人看着的。哪像你们,想出门,随时都能出去。”
  谭松柏在那儿吐槽。
  “我和大哥出门的时候,我娘都还在门口叫唤。说我们大早上的,不在家里吃早饭,又出去瞎混?我是好不容易扯了个谎,说四妹五妹屋子房梁顶上漏水,需要找木匠进城帮忙,我娘才把我们放出来呀。”
  “不然,你们今儿就算是在西城门口等一早上,都不见得能等到咱。”
  谭摘星,“……咋大伯娘管的还这么严呢?你们都是大人了。别人家,像你们这年纪,早就开始说亲了。”
  “没办法。大哥是大房的长子,一言一行都要拿捏出管事风范来。不像我们几个,我们几个倒是能随便耍。”
  也是。
  很多时候,谭家人,对谭荣柏,和谭氏其他几个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有些事,谭氏其他几个娃能干,但他谭荣柏却不能干。
  “既然你们吃了,那我跟青青也赶紧吃吧。”
  谭摘星赶紧三两下就把豆浆和干面都吃了。
  至于那笼饼,则是被谭摘星塞进了怀里,留着准备路上饿了吃。
  谭青青也不甘示弱,也三两下把碗里的面食扒干净。喝完豆浆,揣着笼饼,飞快拎着采集用具,紧跟着哥姐儿到西城城门口处,等着排队出城。
  第86章 大王叫我来巡山
  这城门处守城的小哥,也算是认识谭氏一大家子了。
  守城小哥们下了值,都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块儿下馆子。这茶饭后的谈资,无非也就是哪家的小娘子嫁给了谁谁谁,哪家大户又娶了哪个小妾。
  而这谭氏一族,也算是守城小哥们谈资中的一股清流。
  这谭家,说富吧,也不算太富。渝州城比谭家有钱的,多的是。
  说穷吧,又谈不上太穷。总不是比下有余?
  可城中像谭氏这样的家族,男儿都会去娶妾,或者去春风楼潇洒一番。
  但唯独,谭家的男儿就不。
  这也便罢了。
  就是镖局那几个小子,也拒绝去春风楼。这就让守城的小哥们难办了。
  毕竟有的活计,不也就是在像春风楼这样的场所,才商定下来的?
  故而城门小哥瞧见了谭青青一行人,就更是多注意了几分。
  “你们这一大早的出城,是要干啥呀?哟,鱼篓子里还有鱼鳔,鸡毛,和下水货?”
  “大早上的,就玩这么腥呐?”
  这鱼鳔,鸡毛,和下水货,都是谭青青一大早去市集花了点小钱,买来的。
  反正都是别人不要的东西。
  所以谭青青就搞来了些。
  但具体什么作用,谭青青当然不能告诉守城小哥。不然若是让守城小哥知道了这些玩意儿的用处,那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哎呀,我们出去钓虾仔的。反正最近镖局也清闲,也没什么事儿。所以镖头就放我们出来玩了。大哥放我们出城呀,等有空了,哥几个下馆子吃吃酒?”
  守城大哥却表示,跟谭氏这几个吃的酒没意思。
  “要吃就吃花酒。可花酒你们又不吃。算了算了,城门的鹿柴给你们开了,你们出去吧。你们记得,要是遇到了在外头瞎逛的可疑人马,就捉回来带给咱啊。”
  要是一般人,守城大哥才不会这样特别交代。
  但若是谭氏,那就得好好交代一番。
  谭家几个娃忙应道,“晓得,要是遇到了,一定第一时间带回来,给您。”
  如此,守城大哥才放心地让谭家五个小娃出去了。
  出了城门,谭摘星和谭青青就连忙把自个儿身上,背着的采集工具,扔给了哥几个。
  瞧着谭云星还不乐意。
  谭摘星还吼他,“我一大早上的,背这玩意儿,背得累死了!让你拎着,你还敢多话?”
  谭云星,“……”
  不敢不敢。
  还是老实点把东西匀点过来吧。
  谭青青也把手上的用具,匀了些给谭荣柏和谭松柏。尤其是锅铲,这玩意儿重,要赶紧丢出去。
  最后,谭青青身上就只有一个背篓,和一个用来装蝎子蜈蚣的鱼篓。
  谭摘星更离谱,她啥也不背,就手上拿了个药锄。
  渝州城城外不像其他城,出了城门就是山路,和两边险峻的山峰。
  城门外反而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溪流,和绵延不断的山丘,丘陵。
  而这些山岭与溪流交汇的平地处,其实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
  所以这里聚集着好多,以租田为生的佃户。
  佃户们每日下地除草给肥,给主家放牛放羊,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足够清闲。
  谭青青一行人没打搅这群耕地的佃户们,安静地在山野边上走着。
  或许昨晚夜间下了小雨,又或许野草叶子上晨露湿重。人走过,浓郁的水气一下子就染湿了大家的履袜。
  而野路边上,还有潺潺流淌着的清澈溪流。
  溪流与野草相互照应。野草顺着溪流流动的方向,在水中摇曳。清澈的溪水下,青苔石块触目可见。弯腰一摸,指尖入水,一股子透骨的寒凉之气,顺着指尖,激颤全身。
  虽然是秋日,周边的草木,都是橙黄橘绿。
  在其他地方本应该干旱的溪流,却在渝州城附近,不见有半点涸态,倒是叫人称奇。
  但不管怎样,谭青青的心情是挺好的。她甚至还哼起了调子:
  “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锣,生活充满节奏感~
  大王叫我来巡山,抓个和尚做晚餐……”
  ……
  旁边几个人,具是用一副诡异的表情,盯着谭青青。
  谭摘星更是忍不住询问,“五妹,你咋啦?你这调子……哼的是啥呀,我们怎么从来没听过?”
  “呃嗯……自创的。”谭青青不好跟谭摘星解释,便只好开始瞎扯,“就是此情此景,让人忍不住高歌一曲罢了。咋样,刚刚我哼的调调,还挺好听是吧?”
  “好听是好听,但怎么就觉着那么奇怪呢?”总有种,跟他们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感觉。
  “哎呀,好听不就成了?就不要多想啦。”
  谭青青抓着自个儿的鱼篓子,对谭摘星几个道。
  “趁现在没事干,赶紧挖坑抓蜈蚣吧?蜈蚣一般都是春季末夏季初开始活动,初夏至初秋最为活跃。现在都快晚秋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有肯定是有的,但肯定不会太多。”谭摘星在旁边道,“不然大家都抓到了,药材铺也就不会缺货了。”
  谭青青,“也是。”
  “算了,还是先试试,碰碰运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