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以红尘为道场,观千人千事,明悟属于自己的学与道!
作者:七月未时      更新:2022-12-03 13:40      字数:11814
  不夜城内。
  顾锦年看着面前的于益与何斋,相比较之下,何斋的情绪还算是稳定,但于益脸上早已经写满了不悦。
  他并非是对顾锦年不悦,而是这趟江南郡之旅感到不悦。
  “此事属实吗?”
  玉桉面前,顾锦年望着于益,他语气平静,询问着对方。
  于益与何斋二人到来后,便直接大吐苦水,何斋还好说一些,但于益的脾气直,将江南郡所见所闻全部说出。
  商人的刁难,在顾锦年的预料之内,可于益所言的贩卖劣药,这种事情让顾锦年十分敏感。
  大夏天灾之时,他就听闻过此事,是秦王送来的一些情报,其中就提起过有一批货物,乃是劣品,使得军中一些将士感染而死。
  后来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外加上天外陨石的事情,导致顾锦年一时之间忘记了,再加上秦王后面也没有提起此事。
  故而顾锦年就没有多想什么。
  如今听到于益重提此事,顾锦年自然格外上心。
  “回侯爷。”
  “这是一些坊传,学生也调查过,有一点痕迹,但不多,不敢完全保证是否属实。”
  “只不过学生特意研究过此事,也调来了一些卷宗,东林郡火灾,的的确确有一些将士因伤口过重而死,是不是因为劣质药物,不太确定。”
  “但学生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大。”
  于益开口,道出自己的看法。
  “直接说出你的想法,不需要遮掩什么。”
  顾锦年开口,他看得出于益还有话没说。
  听着顾锦年这样出声,于益想了想,也就不打算藏私了。
  “回侯爷。”
  “学生认为至少有八成可能,前些日子,我与何兄一同前去江南郡,江南郡无论官员还是富商,对我二人十分不接见,用各种方式阻碍我们二人推行新政。”
  “后来也不知道为何,据说是吴家将所有商人聚集在了一起,具体说了什么,无人知晓,但自那以后,我与何斋推行新政总算是可以开始落实。”
  “虽说进度不大,可比之前要好很多,而那个时间点,也刚好是侯爷解决大夏天灾之后的几天。”
  “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益出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言一出,顾锦年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何斋,询问他的看法。
  感受到顾锦年的目光,何斋稍稍沉默,紧接着不由开口道。
  “侯爷。”
  “学生猜想,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夏天灾安然度过之后,这些人心生畏惧,才会聚集一堂。”
  “当然,于兄所言,我也认可,只是涉及到江南商人,还是要小心一点,新政刚刚推行下去,若是拿不出实质的证据,就去找他们麻烦。”
  “会导致江南郡内乱,影响新政推广。”
  何斋比于益要稳重一些,当然这种稳重是建立在利益面前,新政意义很大,他其实认可于益说的,只是觉得新政更重要一些,纠结过错,其实没有太大的意思。
  倒不如等新政完全落实下来,再慢慢算账。
  可于益听完这话,不由皱眉出声。
  “新政是新政,将士们是将士们,如果是因保家卫国而死,我于益一语不发,这是没得选择,可若是因为这些商贩倒卖的劣质药物问题,导致我大夏将士白白牺牲。”
  “这岂能容忍?为利益而放弃这些惨死的将士吗?”
  于益开口,满腔怒火,虽然他的确对江南郡有些偏见,可这些偏见他可以压制住,对于何斋所言,他根本就不认同。
  “于兄,我并非此意,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新政刚刚推行,缓一缓最好。”
  何斋有些苦涩开口。
  只是于益没有理会。
  “侯爷,您给我三千精锐,再将侯令给予学生,学生愿意彻查清楚,还一个公道。”
  于益出声,他受不了这种事情,所以主动请缨。
  “不必。”
  顾锦年看得出来,于益比较刚正,而何斋比较温和,做事圆润许多,两人各有各的好,但也有各自的坏。
  只不过,这件事情顾锦年知道怎么做。
  “本侯立刻派人,去军中调查即可,如果江南郡商人,当真做过这样的事情,必然会杀人灭口,一切痕迹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前前后后相隔一个多月,不可能会给你留下任何痕迹。”
  “只不过他们花银子能摆平再多人,也摆不平军中的人。”
  “如果寻得到人证,就好办多了。”
  顾锦年出声。
  想都不用想,这件事情前前后后快一个月了,人家不可能傻乎乎的等着自己,必然做好了一切准备。
  于益若是带兵前去,反而是打草惊蛇。
  “侯爷英明。”
  听闻顾锦年如此安排,于益松了口气,一开始他还以为顾锦年是答应了何斋的意思。
  “好了,你们二人先歇息几日,这两份桉卷你们看看,一则是关于大夏不夜城的,一则是大夏扩军之事。”
  “于益,扩军之事你来把控一二,配合兵部,户部,严格把控,根据桉卷内容。”
  “去赵大人麾下好好磨练一二。”
  “何斋,大夏不夜城未来一年发展,以及七十二郡的相关发展,你仔细看看,到时候去户部,给何大人打下手,你们都是同姓也算是一家人,记得找王富贵,他是本侯的好友,你们可以多多交流。”
  “江南郡的事情,本侯会处理妥当,你们二人不需要太过于操心。”
  顾锦年开口道。
  吩咐二人去做这些事情。
  “侯爷,江南郡之事,倘若当真属实,学生想亲自严惩这些商人。”
  于益出声,他目光坚定道。
  “好。”
  顾锦年直接答应。
  随后于益与何斋二人离开酒楼。
  留下顾锦年一人。
  “叫王鹏,徐进前来。”
  过了片刻,顾锦年出声,让王鹏与徐进前来。
  大约两刻钟后。
  两人来到顾锦年面前。
  “侯爷,有何吩咐?”
  这二人乃是山魁军偏将,如今跟着顾锦年虽然没有提升官职,但地位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今每日工作,就是维护大夏不夜城的安危。
  “徐进,你去调查一下,此次大夏天灾,陇西郡,南越郡,东林郡,有没有商贩买卖劣质货物药品,导致军中将士感染死亡,亦或者是百姓伤亡之事。”
  “王鹏,你去军中调查,问问天羽军将士,如若有情况,立刻录下对方口供,不过不要大张旗鼓,暗中调查即可。”
  顾锦年开口,让二人去调查这件事情。
  “遵命。”
  二人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回应。
  很快,两人离开。
  这里又剩下顾锦年一人了。
  他静静在这里等待着。
  也没有浪费时间,考虑到即将要前往稷下学宫,顾锦年把手头上的事情,全部处理完再离开大夏京都。
  而翌日。
  大夏京都。
  一处府宅内。
  长云天端坐在太师椅上,李若渝和陆成言二人则是汇报着一些事情。
  “师兄,工部大兴,要在全国设立天工阁,朝廷已经划分了一块地,比不夜城大数倍,建立天工总阁,似乎要重点培养工部。”
  “大夏不夜城,七十二郡都要建新的不夜城,只怕要大兴土木。”
  两人开口,将一些内部机密告知长云天。
  “工部大兴,七十二郡都要建不夜城?还有五大绿洲也要准备开始建城了。”
  “看样子大夏天灾过后,大夏王朝的确得到了巨大好处,再加上不夜城的繁荣,赚到了大量银子,朝廷要大兴土木啊。”
  长云天表现的很澹然,这些消息虽然他不知道,可自从知道大夏不夜城赚钱后,他也猜得到一二,毕竟大夏王朝结束天灾之后,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别的不说,就说这五大绿洲,就需要建设。
  如此一来的话,就需要各种人力物力。
  而今,得知工部以及大夏不夜城要一口气在七十二郡建立新的不夜城,让他有些惊讶罢了。
  “师兄,于益还有何斋二人从江南郡回归,昨日前往不夜城,不知道商议了什么事情。”
  “不过江南郡的事情,多多少少已经被顾锦年知晓一些,按照他的性格,定然不会不管,这件事情还是要早点给江南郡那些商人通知,免得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什么事。”
  李若渝开口,又说了一件事情。
  “这个我知道。”
  “通知是要通知,但不是通知他们收敛,而是让他们趁机赚一笔银子。”
  长云天澹澹出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话一说,二人神色有些惊讶。
  于益与何斋二人,他们不在乎,无非就是顾锦年想要培养的两个手下,他们在乎的是,这二人跟顾锦年说了什么。
  是否牵扯大夏天灾之事,如果当真牵扯这件事情,不应该让这些商人安稳一点吗?
  可看长云天的意思,似乎是想要闹事。
  “师兄,顾锦年的性格,我等都知晓,如若让他知道江南郡商人,贩卖劣质药品,还有一些劣质棉被,只怕顾锦年要大开杀戒啊,这个时候不应当是让这些商人安分守己吗?”
  “还谈什么赚银?”
  “万一真被顾锦年察觉一二,这些商人又在这个节骨眼作死,岂不是自找苦吃?”
  陆成言皱着眉头,不由看向自己这位师兄,实在是不明白自己这位师兄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师弟。”
  “这些商人死不死,与我等何干?”
  “你当真以为我等帮他们,是图谋他们的势力?”
  长云天澹澹开口,眼神当中满是轻蔑与不屑。
  别说江南郡商人了,就算是整个大夏所有商会,在他眼中又算的了什么?
  商人无非就是会赚银子。
  可那又如何?
  他是谁?大道府天骄,他图谋的是未来天命,若是能拥有未来天命,银两这种东西算得了什么?
  那个时候,都可以点石成金了,银两之物在他眼中看来,如粪土一般。
  之所以保护那些商人,是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跟秦王做交易,如今交易结束,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商人是死是活。
  死了就死了。
  “若不图谋他们的势力,师兄刚才所言,帮他们赚银子又是何意?”
  这回陆成言也迷湖了,不明白长云天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大夏王朝,工部要建天工阁,培养大批工匠,未雨绸缪,户部要建七十二座新的不夜城,需要大量的土木石材,包括五大绿洲建新城。”
  “人力就不说,而这些物资,自然有极大的利润。”
  “顾锦年如今依靠大夏不夜城,赚了这么多银子,你们不会以为大夏八大商会当真无动于衷吗?”
  “虽说要建七十二座新的不夜城,可这不夜城终究是别人的,他们心里也清楚,若是加入不夜城内,以后就得听顾锦年的。”
  “所以已经有不少商人联合起来,打算在其他国家建造一模一样的不夜城。”
  “而现在大夏王朝大兴土木,这才材料大有讲究,一口气要这么多材料,势必会导致各种木材石料涨价,让他们联合涨价,不刚好可以帮他们赚银子吗?”
  长云天出声,道出这其中的商机。
  只是两人越听越皱眉。
  “师兄,帮他们赚银子的目的是什么啊?”
  “是啊,这虽有商机,可顾锦年在,他们岂敢乱来?难不成他们不怕顾锦年找他们麻烦?”
  “虽说不同江宁郡那般,可胡乱涨价,顾锦年也必然会出手,尤其是江南郡商人,若是顾锦年真有一点证据在手,新仇旧恨一起算,满门抄斩都不足为过。”
  两人是真的迷湖了,不明白长云天这个计谋有何意义?
  恶心顾锦年吗?
  是可以恶心,但问题是,顾锦年也有办法解决啊,直接开杀不就完事?
  需要那么啰嗦吗?
  要说半年前,这种手段还行,现在的顾锦年,无论是在百姓眼中,还是在朝廷百官眼中,已经成为了最顶尖的存在,说话的分量不比皇帝差。
  在这种情况下,砍一批送死的商人,完全没有人会说他什么。
  “你们还没想到吗?”
  “秦王与我的交易,是真是假,不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测试一二?”
  下一刻,长云天开口。
  当下,二人顿时恍然大悟。
  长云天这是想要通过这次机会,来测试秦王的态度。
  的确。
  如果顾锦年知道江南商人所作所为,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诛杀所有商人。
  可秦王若是阻拦不下来,那么长云天会认为,秦王根本就不打算与他们合作,哪怕秦王真的出面劝阻了,也没有阻止顾锦年,也就证明秦王没有能力。
  不管是那个方面,长云天他们就可以重新看待合作。
  至于牺牲的,不过就是一群商人罢了,这些商人死了就死了,他们可不在乎这批商人。
  “师兄当真是高啊。”
  李若渝出声,不由感慨道。
  然而,陆成言却不由皱眉道。
  “师兄,师弟觉得有些不妥,万一秦王与顾锦年沟通好,上演一出戏该怎么办?”
  “对于顾锦年而言,江南商人,早死和晚死,又有何区别?”
  陆成言询问道,猜测这个可能性。
  听到这话,长云天则显得澹然无比。
  “那就让他们演不了这场戏。”
  “江南商会已经与匈奴国与扶罗王朝协商过,要复制大夏不夜城。”
  “如果他们敢演,江南商会所有的金银财富,都将分到这两个王朝内。”
  “那个时候,顾锦年就算想要针对这些商人,又能如何?他们已经走了。”
  “而且临走之前,借助大夏工部大兴,还可以趁机捞一笔银子,怎么算都是大夏亏损。”
  “对我等来说,只需要隔岸观火即可,无论顾锦年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都能赢。”
  长云天澹澹出声,显得无比自信道。
  话说到这里,陆成言也算是恍然大悟了。
  “行了。”
  “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宰相之位,胡庸是何意?”
  长云天看向李若渝,好奇问道。
  “回师兄,我与陆兄二人多次提到师兄,胡大人的意思,也想要与师兄见一面。”
  后者开口。
  “好,那就劳烦两位师弟,帮我安排一下,见一见胡大人了。”
  长云天出声。
  这件事情,他胜券在握,原因无他,不管胡庸得到了多大的利益,他始终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挡宰相之位的诱惑。
  胡庸本身也配得上这个宰相,要说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与此同时。
  不夜城内。
  徐进与王鹏二人已经调查完毕,来到顾锦年面前。
  “回侯爷。”
  “仔细调查后,并没有太多线索,此次大夏天灾,也不只有江南商会贩卖货物。”
  王鹏出声,显得有些沉默,毕竟这也算是差事没有办好。
  顾锦年没有说话,而徐进继续开口道。
  “侯爷,属下前往天羽军,也没有调查任何结果,所有将士似乎对这件事情,有所保密。”
  “属下看得出来,应该是有人给予警告,但天羽军毕竟是侯爷您的部队,倒也听到了一些消息。”
  “按照他们意思是说,这件事情主要还是得问秦王部下,至少天羽军内部,没有将士因为药物感染而死。”
  徐进出声,道出这则消息。
  不过这也算是没什么很大线索,一切都是猜测罢了。
  “侯爷,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王鹏开口,询问顾锦年。
  “看样子,于益所言,八九不离十了。”
  顾锦年澹澹出声,他靠在椅子上,眼神当中闪过许多想法。
  “找不到线索很正常,若是找到了线索,反而才有鬼。”
  “清理线索,本身就留下了一条线索。”
  顾锦年出声,对于王鹏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在他的预料之内,说实话大夏天灾,这些商人做点偷鸡摸狗的事情,这是必然的。
  可现在一点线索都没有,反而不正常,是有人出手抹平了。
  倒不是说,顾锦年以小人之心去猜测,而是千人千面,江南郡商人不会做这种事情,其他商人难道也不会做这种事情吗?
  这世间有好的一面,自然有坏的一面。
  水至清则无鱼。
  故而,顾锦年可以确定,这背后另有隐情。
  可让顾锦年有些沉默的是,天羽军居然不敢说出真相,这必然是有人提前打过招呼。
  而且出事的人,也都是秦王手下,实话实说,这点才是顾锦年比较担忧的地方。
  他担心,秦王牵扯进来了,尤其是前些日子,秦王与陛下发生的矛盾,如今的秦王,基本上是没有了争夺储君的机会,那么在这个时候,秦王会不会留一个后手?
  顾锦年不敢保证。
  “先不要继续调查了。”
  “等本侯抉择。”
  想到这里,顾锦年起身,如若他与秦王关系不合,那这件事情反而好办,可就是因为与秦王关系太好了,让他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
  只不过,无论如何,自己要去找一趟秦王。
  很快。
  顾锦年起身离开,让人备上玉辇,直奔京都。
  大约半个时辰后。
  秦王府内。
  顾锦年无需任何通报,直接走进秦王府中。
  待顾锦年进入秦王府后。
  没过多长时间,秦王的身影出现了。
  “锦年。”
  “怎么有空来老哥府上?”
  见到顾锦年,秦王依旧如往常一般,满脸的笑容。
  “秦王老哥。”
  “有件事情找你问问。”
  顾锦年笑着开口,并没有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
  此言一出。
  秦王似乎猜到了什么,直接请顾锦年去后院。
  “老弟直言即可。”
  两人走在长廊之中,秦王一如既往。
  “大夏天灾之时,老哥送来情报,其中提到有些商人,为非作歹,买卖劣质药物,这些事情是真的吗?”
  顾锦年望着秦王,他也没有啰嗦,直接询问道。
  “有。”
  然而,秦王直接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谎,只是又继续出声道。
  “不过这些商人,已经被本王杀了,一个不留。”
  秦王笑着开口。
  “当真一个不留?”
  顾锦年稍稍沉默,但还是问出这句话,同时目光看向秦王。
  “老弟是在怀疑兄长?”
  秦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顾锦年,如此问道。
  感受到秦王的目光,顾锦年摇了摇头,而是看着王府内的锦绣繁荣,沉默了一段路,随后出声道。
  “并非是怀疑。”
  “只是不希望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秦王老哥。”
  “有些事情,顺其自然最好,如若强行去争,并不是一件好事。”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顾锦年出声,他没有把话说的很难听,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劝解秦王一些事情。
  当然,劝人看开,这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事情自己没有经历过,又有什么资格劝说别人看开。
  只是涉及到这件事情,会很麻烦。
  如若秦王当真与这些商贩勾结的话,那么就会惹来一系列的麻烦,自己出手还是不出手?
  若是出手,必然会牵扯到秦王,太子麾下有不少人都等着找秦王的麻烦。
  那个时候,于法不容也,秦王与自己关系甚好,也是老爷子一手带大的人,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走了错路,顾锦年岂能眼睁睁看着秦王踏入万丈深渊?
  可听着顾锦年开口。
  秦王不由喃喃自语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说的真好。”
  “可锦年,人生在世,本身就是一场争渡,若不争,你怎么知道有还是没有?”
  “若当年太祖不争,会有大夏吗?”
  “若老爷子当初不争,会有现在永盛之年吗?”
  秦王没有反驳,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给予解答。
  是啊。
  人生在世,若不争,很多东西就没有,秦王这番话的意思,让顾锦年感受得到,他心中的不甘。
  “愚弟受教了。”
  皇室之争,本身就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斗争,谁都不想背上骂名,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苦衷,自己的想法,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顾锦年只能这样回答。
  “锦年。”
  “老哥问你一件事情。”
  “如果!”
  “老哥是说如果,倘若我想争,你会不会帮我。”
  “当然,这是如果。”
  秦王突然开口,看着顾锦年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此话一说,顾锦年叹了口气。
  实际上这个问题,顾锦年以前就想过,现在大夏王朝鼎盛,太子与秦王之间的斗争,迟早会来,而自己在这场斗争当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己的确可以左右储君之位。
  所以,这个问题,也困扰过顾锦年。
  “于情而言,我们兄弟之间关系更甚。”
  “于法而言,有些人更加适合。”
  “顾家不会参与这场斗争,无论谁争赢了,只要不违背这三件事情,我都随意。”
  顾锦年出声,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王有秦王的苦衷,太子有太子的想法,自己不想参与进去,劝阻两句也就差不多了,人家非要争,自己有什么办法?
  在思想上面,顾锦年其实已经算是特别开放了。
  果然,听到这话,秦王显得十分感动。
  因为顾锦年乃是儒道后世之圣,而站在儒道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情,无论自己有怎样的丰功伟绩,儒者都不能扶持自己上位,更何况顾锦年这种身份的人。
  顾锦年没有选择帮自己,但也没有选择帮太子,甚至顾锦年这番话说的已经很直接了。
  谁当皇帝他都无所谓,只要不违背三件事情即可。
  这样的话,很有重量,也让秦王心中不由一暖,实话实说,他都已经做好了顾锦年劝阻自己,或者是拒绝自己的准备。
  而今顾锦年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这种喜悦,发自内心。
  “那三件事情?”
  只不过,秦王还是忍不住询问是那三件事情。
  “其一,可以争天命,不可伤人和,愚弟无法做到不伤和气,但无论如何,愚弟也不希望发生自相残杀之事。”
  “其二,不可使国家分裂,再如何,若是谁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使得国家分裂,割让国土,无论是谁,我都不会答应。”
  “其三,不得让百姓受损,民不聊生,一切以百姓为主,皇室的斗争,以皇室的方法来解决,若是伤到百姓,我也不会答应。”
  顾锦年说出自己的想法。
  秦王想争夺太子之位,他能理解,毕竟秦王的确有资格去争夺。
  但因为争夺皇帝之位,当卖国贼,这种事情顾锦年坚决不同意,至于什么残害百姓,使得国家受损,他坚决不同意。
  谁要这样做,他必会出手。
  听到这三点,秦王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锦年。”
  “大夏因你而璀璨啊。”
  秦王没有想到,顾锦年这三点要求,还是为民,这种心胸让他不得不敬佩。
  顾锦年没有给予回应。
  而秦王继续开口道。
  “锦年。”
  “这件事情,你不要插手,兄长会解决,很多事情,不能完全只靠你一个人。”
  “皇家该做的事情,皇家自己会去做。”
  “你放心,我李遂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不会去做下贱之事,我是大夏的秦王,即便外面再怎么辱我,我也不会将恨意撒在他们身上。”
  秦王开口,这番话无比的霸气。
  顾锦年听后,更是恭敬一拜。
  “既如此,那愚弟明白了。”
  秦王能说出这样的话,顾锦年心中所有的疑虑全部打消。
  而且秦王说的也对,有些事情不可能什么都让自己来,皇室也不是吃干饭的,自己的舅舅,还有太子,秦王,朝堂百官,这么多人都是吃干饭的?
  若什么都让自己事事亲为的话,的确有些不好。
  索性自己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留给其他人做。
  “什么愚弟不愚弟的,太过于客气了。”
  “走,喝酒去。”
  秦王哈哈一笑,拉着顾锦年去喝酒。
  “老哥,我不喝啊,我还有事。”
  听到喝酒,顾锦年马上出声,他打算去一趟书院。
  “别扯,过些日子你就要去稷下学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咱们兄弟很久没一起喝酒了。”
  “这回别想跑。”
  秦王呲牙笑道,随后强行拉着顾锦年留下喝酒。
  足足喝到傍晚,这才放人离开。
  只是,等到顾锦年走后没多久。
  长云天便来到了秦王府内。
  见顾锦年,秦王面上的笑容永远是温和,然而见到长云天,秦王面色就显得有些冷酷。
  “学生见过秦王。”
  长云天显得十分客气,朝着秦王一拜。
  “直接说事。”
  看着长云天,秦王就没好气,这家伙前些日子还在朝堂上弹劾顾锦年,他本来就对长云天没有喜感,得知这件事情后,秦王更加懒得理会长云天。
  如果不是这家伙对自己有一定价值,早就赶走了。
  “王爷。”
  “于益与何斋二人回到了京都,见了天命侯,今日天命侯前来找王爷,不知道为何事?”
  长云天开口,直接询问道。
  听到这话,秦王也显得平静道。
  “锦年已经在调查此事了,不过事情做的干净,暂时没有惹来什么祸端,但军中的人,不好压制。”
  “本王也告诉锦年,让他不要插手此事,但本王还是担心锦年会暗中调查。”
  “好在的是,稷下学宫即将开启,想来锦年即便是调查,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处理。”
  “这段时间内,本王会出面,解决这些隐患。”
  秦王出声,他用谎话欺骗长云天,不可能直接说自己搞定了,这样只会让对方心生疑惑。
  听到这话,长云天点了点头,随后笑道。
  “王爷出马,果然与众不同。”
  “王爷,如今大夏不夜城天下闻名,江南郡商人也与扶罗王朝以及匈奴国协商好了合作。”
  “打算在匈奴国以及扶罗王朝各自建造五座不夜城,这其中有一成利润,完全归属于王爷,当做江南各大商会的心意,还请王爷笑纳。”
  长云天开口,说明来意。
  顾锦年如何,他不在乎,因为他并没有认为秦王一定是自己人,眼下还需要测试一二,而这件事情,就是测试点。
  听到这话,秦王微微皱眉。
  只是念头一转,他就想到了很多东西。
  “想要将家产转移到了其他两大王朝对吧?”
  “还有户部与工部,以及五大绿洲,都想要建设,这其中所需要的土木材料,必然会有所涨价,江南商人,想要借此机会,牟利吗?”
  秦王不蠢,长云天说完这些之后,他就猜到对方的意思是什么。
  “户部工部大兴土木,这件事情学生不知,只不过当真要大兴土木,江南商会也无法控制全国土木之价啊。”
  “当然,商人逐利,学生也不敢完全保证。”
  长云天没有正面回答,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简单,自己不确定会,也不确定不会。
  就看秦王的意思了。
  “本王不管他们想要做什么。”
  “本王只要求一点,这笔生意,本王占三成。”
  秦王澹澹开口,他没有拒绝,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吃三成。
  听到这话,长云天不由皱眉,他没想到秦王是这个意思,而且一口气就要吃三成,这有些夸张了。
  “王爷,这有些不太好,三成利润抽走,他们也赚不到什么。”
  长云天是真没想到,秦王居然这么贪,开口就是三成。
  “这是他们的事情。”
  “他们要不做,本王懒得管,可要是做这种生意,本王一定要吃三成走,否则的话,冒这么大的危险,本王能得到什么好处?”
  “七十二郡建设不夜城,五大绿洲建新城,外加上三大灾区重建,这生意有多大,真当本王不知?”
  “一但被发现,本王面临可不是就藩这么简单的处罚。”
  “三成,少一点都不行。”
  “若是不愿意,那就都别做了。”
  秦王也很果断,说完这话,直接起身离开,留下沉默的长云天。
  待秦王走后。
  长云天愈发沉默,他倒不是因为秦王要吃这三成,而是他对秦王保持怀疑态度,按理说秦王既然得知江南商人会搞事,应当会以其他温和的方式处理。
  却没想到,秦王直接要三成。
  三成很多,多到江南商会的人不会答应,但这样可以证明一点,秦王是真愿意和他们合作。
  他不在乎秦王贪,他怕秦王不贪。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有些不相信秦王。
  沉默了一会。
  长云天起身离开。
  直奔自己的住宅。
  李若渝和陆成言二人没有离开,一直在这府宅内。
  “师兄,发生了什么事情,秦王是什么意思?为何师兄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啊?”
  陆成言有些好奇,询问长云天。
  长云天有些沉默。
  等坐下来以后,再将与秦王之间发生的事情,全部说出。
  待说完后,二人也有些沉默。
  “师兄,您还是怀疑秦王吗?”
  李若渝开口,询问长云天。
  “恩。”
  “秦王没有做错,但我就是担心。”
  长云天点了点头。
  秦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是一颗极其重要的棋子,至少在大夏王朝内,是一颗无比重要的棋子。
  可问题是一点,秦王必须要是他们的人,如果不是的话,这枚棋子会害了他们。
  “师兄。”
  “其实你想多了。”
  “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
  “其实师弟倒是觉得,秦王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他本身就要争夺皇位,不是因为我们的参与他才想争夺皇位,而是他一直就有这个想法。”
  “如今师兄的到来,秦王有什么理由拒绝?”
  李若渝开口,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若秦王当真想要与我等合作,为何对我的态度,总感觉有些不对。”
  长云天皱眉问道。
  他最大的疑惑点,就是秦王对自己的态度,完全不像是在合作,反而有一种很嫌弃自己的感觉。
  听到这话,李若渝继续出声。
  “师兄,这点您还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想下看啊,您对秦王保持戒备,那反过来说一句话,秦王为何对您不产生戒备?”
  “他是大夏的王爷,您在所有人眼中都是背景深不可测的存在,为什么您不去支持太子,反而去支持他?他有什么理由相信,您一定是在帮他?”
  李若渝出声,这一句话,让长云天以及陆成言眼中一亮。
  因为这个听起来还有点意思。
  “可如果秦王想要与我合作,为何还与顾锦年关系如此之近?这没有必要。”
  长云天继续问道。
  “那还不简单,师兄,秦王与顾锦年关系本身就好,虽然顾锦年大概率是不可能支持他,可秦王也不会得罪顾锦年啊。”
  “师兄,其实说一句话,您不要生气,在师弟眼中看来,师兄之所以对秦王有抵触,完全是因为顾锦年。”
  “这次大夏天灾,师兄被顾锦年捷足先登,若说没有一口气在心中,师弟不信。”
  “正是因为师兄有这口气在,所以师兄处处都想要跟顾锦年去做比较,秦王对顾锦年态度极好,但对师兄您可能带着一些戒备之心,故而师兄才会这般抵触秦王。”
  “站在师弟这个角度去看,秦王所作所为没有半点出错,辛辛苦苦抵御大夏天灾,结果落了个残害百姓的罪名,太子什么都不做,反而被百姓更加爱戴。”
  “甚至闹出父子决裂,这不可能在欺骗我们,即便当真欺骗我等,换句话来说,名声坏了就是坏了,秦王本来就不如太子,现在名声败坏,常规手段的话,秦王绝对不可能成为储君。”
  “除非秦王心中没有任何争夺之心,不然的话,只要他有,他就一定想要依靠我们,依靠我们用非常规手段,成为皇帝。”
  “他父亲是造反得到的皇位,他为什么不可以?”
  “师兄,您觉得呢?”
  李若渝继续开口。
  说到这里,长云天沉默了,而陆成言也跟着开口道。
  “师兄,李师兄虽然说话有些不太好听,但事实的确如此,当然李师兄有几句话可能说的不够精准,师兄不是因为顾锦年而去做比较,而是因为这些人慧眼不识珠,才会有些置气。”
  陆成言开口,他看到长云天一直不说话,误以为长云天有些不悦。
  毕竟提到了顾锦年,长云天不服气也合情合理。
  所以特意补充一二。
  只是,长云天摇了摇头道。
  “李师弟说的没错,我这段时间的确因为顾锦年,故而做事有点冲动,而且还不理智。”
  “确实,这一点没有错。”
  “李师弟,你提醒的很好。”
  长云天开口,他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随后起身,朝着李若渝一拜。
  算是受教了。
  紧接着,长云天深吸一口气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看秦王到底会不会这样做了,如果秦王真的愿意包庇这些商人,就彻底接纳秦王,让他见一见我等的真正实力。”
  “免得秦王总把我们当做寻常之人一般。”
  长云天出声,如此说道。
  他也想通了,没有继续纠结秦王到底有没有异心之事。
  而与此同时。
  大夏书院内。
  顾锦年看向苏文景,将自己对学术的看法,阐述了一遍。
  苏文景听后。
  一直沉默到了现在。
  “锦年。”
  “你的学术固然好,比之前要精彩更多,但有一点,就是你所提到的一切学术,都是空谈。”
  “换句话来说,如同一个精美的石像,却没有神在其中。”
  “你需要去悟道。”
  “以红尘为道场。”
  “观千人千事。”
  “感悟自身的学,领悟出属于心中的意。”
  苏文景开口,顾锦年这次与他讲的一些学术,的确很精彩,可他始终觉得欠缺了一些什么。
  所以提出这个想法,让顾锦年去做。
  “以红尘为道场?”
  顾锦年有些沉默。
  反复思考。
  “你身上的枷锁太多了,所有的事情都堆积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忘记了儒者最开始的修身养性,负担成为枷锁,锁住了你前行的路。”
  “锦年,从这大夏京都出发,一个月后,稷下学宫就开了,只要在稷下学宫开启之前你能抵达即可。”
  “这一个月的时间,放下你的荣耀,放下你的身份,以平常心,去见证这世间的一切。”
  “善也好,恶也罢,你以旁心观人心,不要试图插手,去看,去听,去感悟。”
  “唯有如此。”
  “才能领悟出你心中的道,你的学术,才能得到明悟。”
  苏文景开口。
  他希望顾锦年去走一走,而且放下一切去看一看。
  这些荣耀,身份,地位,实力,其实也算是一种枷锁。
  听着苏文景开口,顾锦年陷入沉默。
  “那什么时候去?”
  顾锦年开口,询问着苏文景。
  后者摇了摇头,看着顾锦年道
  “不要问什么时候,不要在乎什么时候。
  ”
  “明日也好,今日也罢,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出去走走,就什么时候去走。”
  “记住,放下一切,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想。”
  “不要让枷锁真正束缚着你。”
  苏文景起身,拍了拍顾锦年的肩膀,随后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内。
  而一瞬间。
  顾锦年更加沉默。
  的确,这段时间太多太多的事情成为了枷锁,即便在文宫悟道,自己也有诸多事情牵扯。
  自己是应当去走走了。
  明悟心中的学。
  过了一会,顾锦年笑了笑,他起身了,朝着书院外走去。
  但很快,苏文景拿着一首诗走了出来,一脸笑容。
  准备让顾锦年鉴赏一下。
  可走出来以后,却发现顾锦年已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