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落雪 第27节
作者:雪落千山      更新:2023-11-11 20:54      字数:3407
  江风吹拂而过,吹起她的裙摆,也将她的帕子吹落。
  苏绾绾察觉到了,转身欲捡,却不知郁行安方才一直注视着她离开的背影,也低头去捡。
  两人指尖碰在一起,那帕子晃晃悠悠,飘落在地。
  两人安静地对视一眼,各自俯身,再去捡那帕子。
  帕子上绣着一枝绿萼梅,两人的手指都搭在那枝绿萼梅上,无意间靠在一处。
  两人挨得很近,呼吸像是交缠在一起。苏绾绾的手指碰到他指腹,温热,带有薄茧,却烫得她仿佛要烧起来。
  她猝然收回手,郁行安捡起了帕子,将帕子递给她。
  “失礼了。”他道。
  苏绾绾应了一声,刚要收起帕子,就听见大枣的声音传过来。
  “郎君!膳食备好了!哎,小娘子也在此处啊?”大枣走近道。
  苏绾绾“嗯”了一声,收起帕子,转身离开。
  到了午间,这艘船停靠在岸边,船家说路途遥远,要购买补给。
  “运送补给要两个时辰哩!”船家一边绑缆绳,一边道,“几位不如去岸上逛逛,看有没有可买的东西,这城池可热闹了!”
  几人商量一番,上了岸,一走到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果然热闹非凡。有许多郎君往苏绾绾这边靠,皆被大枣冷脸挡了回去。
  还有许多小娘子凝望郁行安。虽然他如今衣衫平平,但仍有许多火热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大枣说:“我年轻时来过此城,知道一铺子出售易.容.面具。”
  苏绾绾很是心动,一行人便去了。将要进店时,店内正好走出一个呼奴使婢的娘子。
  这娘子衣衫富贵,面容不俗,她目光在郁行安身上一转,忽而道:“这位郎君仪表不凡,可要做我云家赘婿?”
  大枣眼睛一瞪:“我家郎君怎能——”,
  郁行安抬手打断他的话,回道:“不必了。”,
  那娘子道:“我瞧你衣着朴素,不如入赘我家,日后不说大富大贵,锦衣玉食也是有的。你旁边这位——令妹?令妹也能跟着享福。”
  郁行安和苏绾绾总是隔着半步距离,面无狎昵之色,看上去不像新婚夫妇,而像是兄妹。
  郁行安低头,望了苏绾绾一眼。
  苏绾绾眨了一下眼睛,假装没发现他的目光。
  郁行安收回视线,说道:“多谢娘子美意,只是舍妹乃千金贵体,受不得丝毫委屈。”
  那娘子满头疑惑,哪有这样形容自家妹妹的?
  她上了马车离开,一行人入了铺子,选购面具,之后换上面具离开。
  刻意挤过来的人立刻少了许多,几人又去买了一些平日常用的东西,路过玉器阁时,苏绾绾进去转了片刻,买东西出来。
  之后几人回了船上,船还没开,大枣回了房间,苏绾绾跟在郁行安身后,快到房门口时,叫住他。,
  苏绾绾给了他一个玉镯和一棵用玉雕琢的梅树。
  她说:“这镯子是赠予郁四娘的,多谢她对我的心意。这绿萼梅……是赠予你的,我在店中偶然瞧见它,觉得它雕工精致,寓意又极好,顺手买了。”
  她停了片刻,说道:“梅绽于冬去春来之季,历经苦寒,仍不堕坚韧之志。绿萼梅开了,春日也就来了,望你往后处处逢春。”
  郁行安手中拿着玉镯和玉树,安静听完苏绾绾的话,倏然笑了。
  他笑起来时,双眸很漂亮,像一汪荡漾起来的水,哪怕是面具也遮不住这样的美丽。
  他垂眸望着苏绾绾,说道:“从前和你待在一起时,我总是感觉如坐春风。如今,这种感觉似乎更甚于前了。”
  第29章 羽毛
  苏绾绾回了房间,不知是不是他们隐姓埋名的缘故,接下来一路还算风平浪静,只是中途一波宵小混到船上,被大枣和船家顺利解决了。
  苏绾绾这才知道船家也会武艺。
  船顺江水而下,越接近蓠州,粮价也越高,有时候捧着钱也买不到珍馐美味。
  船家之前每日供给苏绾绾各式糕点、肉和蛋,慢慢的,食物的花样越来越少。这天,船家拿着食盒,歉然道:“今日只有这些了。唉,若非你们给的钱多,我是不愿来这蓠州城附近的,看多了都觉得造孽啊!”
  苏绾绾揭开盖子,见里面只有一个蕃薯、一碗稀粥并一个鸡蛋。
  她并未多说什么,平静地吃了。
  船家生怕这娇生惯养的小娘子发脾气,此时他大松一口气,悄悄对船上的伙计道:“那一伙人虽芒屩布衣,但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早知他们身份不凡,更何况他们出手又如此阔绰。”
  伙计啃着干馒头:“我只知他们举手投足不同常人,阔绰倒是没看出来。”
  “阔得很哩!那郎君对他阿妹甚好,这么大的金子——”船家伸手比了一下,满意地看见伙计瞪圆眼睛,“就为了给他阿妹每日供一个鸡蛋!”
  伙计咽下馒头,含糊了半天,说道:“原来每日的鸡蛋,皆是给那小娘子的啊。”
  “可不是!”
  “若我也是他家妹子就好了。”
  船家拍了一下他脑袋:“想得倒挺美!快吃,吃完干活去!”
  ……
  接下来一段时间,苏绾绾几乎每日都是蕃薯、稀粥和鸡蛋。她以为郁行安他们吃的也是这些。
  这日日薄虞渊,她回忆着写完自己之前的计算过程,用完膳,去甲板上吹风——那日船底漏水,她急着叫人,算纸全被淹了,好在还可以回想起来。
  河道渐窄,她看见岸边有许多流民,路边还有一些饿殍。
  洪涝应是退了,但涝灾带来的破坏力正在逐渐显露。
  天边的霞光很美,但没有人抬头仰望美丽的景色。没人作诗,没人驻足欣赏,二十几个人为了半块麨米饼大打出手,最后麨米饼掉到地上,有人跪下来将它塞进自己嘴里,其他人打得他满头是血,他也咬牙不肯吐出来。
  有人在翻饿殍的衣物,有人抢了路过行商的一匹马,当场杀马分食,血花飞溅。
  郁行安走到她身边,挡住她视线。
  “若是看得不开心,就莫看了。”郁行安道。
  苏绾绾这才发现自己不知看了多久,船已经开远了,她方才还在张望。
  她眼睛有些胀痛,喉咙干涩,想起阆都软红十丈的时光。阆都的丝竹管弦之音几时消散呢?这些人在成为饥民之前,又在做些什么营生?
  苏绾绾“嗯”了一声,别开脑袋,没有看向郁行安,而是望向辽远的江面。
  郁行安嗓音平和:“你近日可还读书?有没有算出有趣的东西?上回听你说世界是一个球,我便觉得很有趣。”
  苏绾绾没有算出什么新的东西,郁行安便请她重新说一遍上回的计算过程。
  他一直引着她说话,聊算学之事。慢慢的,她心绪趋于平静,逐渐淡忘方才目睹的场景。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隐没,月亮升起来。夜色苍茫,笼罩在开阔江面上,江风徐徐,吹动两人的袖袍。
  郁行安是一个很好的听众,他认真倾听苏绾绾的每一句话,尚未接触过的概念,他也很快融会贯通。他总是适时赞美她,称赞她天马行空的想法,点到即止,毫不逾矩,又显得诚心诚意。
  苏绾绾聊了半日,不知不觉夜色已深。她忍住一个哈欠,郁行安停下话头,说道:“你困了么?去歇息吧。”
  苏绾绾点点头,和他行礼告别。她走了几步,忽而听见郁行安在身后叫她。
  她转身,发现郁行安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苏三娘。”他望着她微笑,“一夜好眠。”
  船在江面上摇晃,夜风将他的衣袍吹得飘动。
  他的微笑安静温和,如同江面上的粼粼波光。
  ……
  终于到了蓠州城外的渡口,外头下了淅淅沥沥的秋雨。
  几人已经下了船,行囊里只有一把伞,大枣将伞递给郁行安,说他自己身强体壮不怕淋雨。
  郁行安将伞给了苏绾绾。
  她接过伞,走了几步,发现郁行安淋着雨跟在她身旁。
  她犹豫须臾,将伞递过去,什么也没说。
  郁行安顿了顿,接过伞,两人指尖在伞柄上擦过。
  之后他撑着伞,走在她身侧,伞面向她倾斜。
  他肩膀宽阔,执伞的手指修长如玉,细雨就这样被隔绝到伞外。
  大枣跟在后头,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深觉不可思议。
  他知道这两人在假扮成兄妹,一路的铺面又统统关门,无处买伞。
  但他跟了郁行安这么多年,郁行安有这样对谁好过吗?
  没有吧!哪怕是郁四娘,他也只会将伞递给她,不可能主动为她撑伞吧?
  大枣再抹了一把自己的脸,摸到脸上刀疤,他无语地想:江湖儿女皆会儿女情长,万万没想到清冷遥不可及的郎君也儿女情长。郎君儿女情长起来,似是比江湖儿女更缠绵一点。
  因为他看见伞面倾斜,郁行安半边肩膀都被打湿了。
  苏绾绾心跳略微加速。
  她似乎是设想过郁行安会撑伞笼罩住两人的场景,又似乎是没有设想过。
  总之,她将伞递给郁行安,郁行安很自然地接过来,如今两人同行在一把伞下。
  她感觉脸有点烫,吹过来的风是灼人的,然而一步步走去看见民生凋敝,心中又有说不上来的酸涩。
  这些复杂的思绪搅拌在一起,搅得她昏头涨脑,忽而听见一道嗓音响在耳畔。
  这声音清雅,像是只对她一个人的温柔。
  郁行安道:“莫要担忧,一切皆会好起来的。”
  苏绾绾抬眸看他,片刻后问:“真的吗?”
  他凝望着她,轻声道:“真的。”
  两人入了城,观察完涝灾和赈灾的情况,才去了蓠州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