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先花一个亿[娱乐圈] 第46节
作者:糖中猫      更新:2023-12-28 15:39      字数:3858
  《人生路》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演员拖后腿。
  虽然他们在出演这部剧前基本都没什么名气,甚至颜回还是投资人盛泉买煎饼的时候签的,但每一个人都做到了最好。
  剧火后,万宝一下就有名了,可以想见,以后不会发生那种拍个投资不算很大的电视剧都会被撤资的情况了。
  看到成绩后,他躲在被窝里自己偷摸哭了好久,也许是哭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许是哭这段时间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让他扬眉吐气的是,之前撤资的投资人托了人过来赔礼道歉,言语间很有想合作下一部剧的意思,他收了礼物吃了饭,然后一口拒绝。
  爽啊!
  爽爆了简直!
  要是盛小姐跟他说想合作下一部剧,他不管有没有别的投资人找,绝对屁颠屁颠立刻签合同,至于这位?合作?下辈子吧。
  先不说盛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投资给他,只说如果不是她,他哪里能早早发现自己身体出现问题。
  万宝谁也没说,但他心里觉得,盛泉就是他一辈子的贵人。
  不止导演,主演们的咖位也瞬间越了好几级。
  林爱可已经跻身小小花,周至王铮他们也是待遇瞬间提升。
  颜回靠着精湛的演技和那一身长相气质,瞬间圈粉无数,从无人知到天下知,事业度已经一路涨到了四十三。
  剧组所有人都在赢,但收获最丰盛的还是盛泉。
  要知道,颜回和林爱可都是她们星芒娱乐的。
  这两位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摇钱树,而他们也都很愿意甚至称得上是相当主动积极的想为盛泉摇钱。
  而且她可是剧组最大投资人,《人生路》首播权就已经卖出了一个很漂亮的价格,而首秀如此完美,剩下的二轮播放权竞价自然越发激烈。
  估摸算下来,光是今年一年,她就能盈利一亿以上。
  一亿可能对比她的财产来说不算多,但她的投资额可是只有一千万,前后也不过半年,一千万变成一个亿,之后还会陆续有收入。
  那些原本还酸溜溜说她“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年轻人不懂行瞎鼓捣”的同行都熄火了。
  为了讨好盛泉,所以投了点钱的王总已经笑的牙不见眼,逢人就说盛泉的好话,再说说自己的“慧眼识珠”。
  而盛泉本人还顾不上庆祝自己的“丰收”,而是正在公司处理公司事务。
  “老板追剧我追剧”是一场计划外的营销。
  盛泉自己不是想不到这样的推广方式,只是在《人生路》已经有了巨大热度的情况下,加不加一把火关系并不大。
  但她还是带着一种高度赞赏的态度,给苗主任发了一笔丰厚无比的奖金。
  连带着配合苗主任的娱乐营销部,虽然没有苗主任那么高的金额,但全员都有,也是一笔意外之财。
  “这是一个好现象。”
  盛泉跟顾兆讨论起这件事如何处理的时候,还是相当高兴的:
  “这证明员工对公司已经有了归属感,愿意为公司考虑利益,冒着跨部门可能会被斥责的风险都要主动向我提策。”
  老板是否能盈利也许跟员工的关系不算很大,但如果一家公司想要一步步往上走的话可就不一样了。
  精英员工是数一天过一天的混日子,还是积极进取主动为公司考虑自然变得非常重要。
  就比如,苗主任是从一个比较老牌的公司跳槽来的,盛泉敢打赌,苗主任在以前的公司里绝对不会主动跨部门提建议。
  不是来到星芒娱乐后苗主任脑子一下就变灵光了,或者盛泉身上有什么“穿书者光环”让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自动投效。
  而是因为盛泉在渐渐把星芒打造成一个可以让员工的付出得到及时反馈的公司。
  对于这件事,一向表现的对一切都在掌控中的顾兆倒是有些意外:
  “我学习过的国内公司里,很少有只工作几个月就能产生强烈归属感的员工,就算公司给员工再高的待遇,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渐渐培养起员工对公司的忠心。”
  盛泉:“那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清
  楚,自己之所以能有高待遇,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值得这么多钱。”
  上辈子的打工狗对此很有经验:
  “你学习过的大公司都太大太老牌了,里面的环境已经成熟,如果苗主任像在我们公司一样在那些公司里提建议,只会被触及到利益的其他人排挤。”
  好像华夏的孩子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能力可以换来金钱,但实际上,真正步入职场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除非能力突出到让所有人都震撼的地步,不然光有能力还真混不出头。
  得罪上司,上司就是压着不上报你的功劳,你能怎么办?
  或者不得罪上司,上司抢夺你的功劳,你又能怎么办?
  甚至不得罪上司他也不抢夺功劳,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抢功劳互相挖坑,你应付得来吗?
  盛泉见过太多在学校时的天之骄子,出社会后要么适应融入,要么沦为平庸。
  在学校时,成绩可以说明一切,但到了社会上,不可能真的就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有能力的人无所顾忌的只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
  比如于向晚和袁子欣,甚至就连顾兆,不也都是有能力又曾被压制吗?
  盛泉自己也曾经是被压制的那个,在她刚步入社会的时候。
  那时候她也曾愤愤不平过,觉得自己明明能力比同事强出那么多,结果就因为不会拍马屁,反而成了升职最慢的那个。
  她不喜欢参加那种一群人吹牛的酒局,不喜欢听上司下班后叫人开会又说一堆屁话。
  不喜欢被占用休息时间,不喜欢加班,不喜欢听恶心的黄·色笑话,不喜欢明明是老板靠自己盈利还要腆着脸说是给她工作机会。
  盛泉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她后来历练的比谁都老道,能力也在“融入集体”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看上去风光的不得了。
  但其实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依旧不喜欢“工作看能力,升职看资历”这一套。
  而现在,她成为了创造规则的人。
  最妙的是,星芒娱乐是一个新公司,又是一个年轻化的行业,即使如袁子欣这样曾经浸淫行业多年的‘老员工’,也照样很有拼搏向上的劲头。
  在一个全是新员工的公司里,作为最大老板,盛泉可以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建立好她想要的新规则。
  当然,打造“理想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维持好这个规则。
  盛泉对苗主任这种会主动上进的下属,是早有预料的。
  甚至可以说,是她在刻意的培养这种下属:
  “虽然才入职几个月,但员工们应该已经摸明白了星芒娱乐的规则。”
  “这里不需要职场陋习,升职加薪以能力为先,把上升通道放在他们面前,他们自然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了。”
  要不怎么说一个公司最好不要有多个老板呢,因为老板的喜好是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
  就比如星芒娱乐,顾兆这个总裁在盛泉面前刻意的退避,这就导致公司没有分权派系一说,全都由盛泉说了算。
  盛泉的喜好影响了管理层,管理层再影响到员工,盛泉虽然不常直接处理公司事务,但几次出面,大家也都看明白了这位董事长的行事风格。
  公私分明,不喜欢职场潜规则那一套,甚至称得上是十分厌恶。
  自然而然的,管理层都跟着学起来,哪怕是在来到星芒前还是“浸淫职场多年熟练各种潜规则”的,都不会在公司露出一点半点。
  ——因为露出来的都被开了。
  盛泉现在之所以在顾兆这,就是正在和他讨论这件事。
  虽然才建立不到半年,但星芒娱乐并不是一直欣欣向荣,也不可能没有一点争端波澜。
  管理层不会只有顾兆一个人,也没可能新手直接提拔,都是带着过往资历通过层层选拔才入驻的星芒。
  人总有私心,一些人在以前的公司习惯了各种老规则,也不怎么愿意改。
  哪怕是星芒娱乐明显不是这种画风,他们也会抱着“还不都是一样,只是新公司才会显得特殊一些”的想法行事。
  而盛泉绝不容忍这种想法在星芒出现。
  她看似没有怎么管星芒,但实际上,星芒发生的各类大事件都在她的掌控中,甚至一些事还是她授意顾兆去做的。
  开除这个习惯了老规则的管理层,就是盛泉的授意。
  这家伙估计是在上个公司习惯了把下属当私人保姆用。
  不光要求秘书给自己端茶递水买咖啡打扫办公室,还要求对方帮自己接小孩放学,在休息日打电话要求秘书帮忙带小孩。
  话倒是说的挺客气,但一毛钱辛苦费没给,而且还是在短短一个月内让秘书做职务外工作八次以上。
  这个叫葛清明的管理层是没认为自己做了多大错事的。
  对,星芒娱乐有举报通道,但那有怎么样?哪个公司还没有了,可哪里真会有员工写举报信。
  诶!星芒娱乐的员工就会!
  在被举报后,经过核实,刚入职一个月的葛清明迅速达成了“管理层最快被开除”挑战。
  直到被开除前,他还觉得最多被降职降薪,开除后直接傻眼,还试图越过顾兆直接联系盛泉跟她求情。
  他说的那叫一个委屈,那叫一个老实巴巴。
  说他上一个公司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这就是职场正常人情,只是偶尔叫下属帮帮忙而已,这也是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
  盛泉看完葛清明以前的档案后,倒是也见了他,但却不是听他诉说自己的冤屈,而是直接来了个三连问:
  “你说你冤枉,公司规定是不是明确说明不允许这样做?”
  “我是不是跟你们强调过不要把以前公司的那一套带到星芒来?”
  “你自己说,拿了我的高薪使唤我的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败坏公司风气,我是不是该开除你?”
  葛清明哑口无言。
  公司高层开会的时候确实几次提到风气问题,但是他一直都觉得这只是因为新公司加董事长太年轻太理想化而已。
  哪个公司不是这样?管理层有特权才会更想往上爬,上面不是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但年轻的董事长压根不听他这些辩解:
  “特权?葛叔,咱们说良心话,先不说以后的薪资待遇,只说现在。”
  “我给你的薪资是你在其他公司能拿到的将近一倍半,更别提公司福利和年终奖加起来,这些多出来的钱够你请五六个保姆围着你照顾。
  您呢,偏要拿了我的高薪还把我的员工当保姆,你说,我要是容你继续在公司待,以后我在公司说话还好不好使?还会不会有人遵守公司的规定?”
  听到这,葛清明心里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
  葛叔都叫了,这是彻底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