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57节
作者:喂狗的猫      更新:2023-12-27 19:13      字数:3294
  丘志清会告诉你,还挺特别的……
  看着自己手上拎着的,如同死狗一般的自己,抱歉,虽然这么形容自己确实是有些不妥,不过浑身骨头几乎散架的道体。
  确实和死狗差不多。
  随手一丢,秋白自动回鞘!伸手虚空一抓,一堆青铜碎片没入道体左手袖袍之中……
  小心的让自己躺在地上,紫光一闪,阳神回窍。
  丘志清慢慢的睁开眼睛,适应了片刻,这是后,吴献和郑岩这才小跑过来。
  “恩师……你你……你这……”
  相对与吴献的大惊小怪,郑岩显然有世家风范的多,虽然惊讶,却也只是默默的张着嘴巴猛地吸气,就是不说话。
  而后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吴献结巴的话语。
  “行了,别说了,我自己掏出来的,骨头断了,动不了,不用叫人,去牵马,我们回……”
  说道这里,丘志清这才想起来。
  昨天那三匹马,第一时间便牺牲在丘志清和罗澄的碰撞之中,连血沫都没留下。
  至于罗澄为什么会这么快找到自己,刚开始丘志清还有些不明白。
  不过看到那墨色莲花,裹挟着罗澄的元神破开虚空逃跑之时,他心中便有了大致的猜测,他与罗澄的接触本就不多。
  肢体接触更是没有。
  仅有的,便是当年他对自己下毒下咒,以及秋白与之黑莲有过碰撞。
  如果是之前给自己下毒的事情的话,那自己当初去长白山下找他寻仇的时候,他不可能不躲开。
  既然这个可以排除,那便只有自己在飞升通道中,与之打斗的那一次了。
  显然,当时自己一心想着逃跑,这厮也是防着自己逃跑。
  在秋白破开墨色莲花之时,便接住墨色莲花的妙用,在秋白之上种下一丝类似于分身之类的东西。
  自己平时蕴养秋白,都是直接把它当做自己练功的一环,没有细查,因此倒是长时间都没发现。
  也真是因为让罗澄这厮,掌握了自己的动向,这才有了今日之劫。
  阴险,实在太阴险了!
  与这些成仙成魔的家伙结怨,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不然一不小心,便会着了他们的道,犹不自知!
  一路上,吴献和郑岩,两个伤号,抬着丘志清这个瘫痪的家伙。
  来的时候四五个时辰的路程,三人愣是走了足足三天,这才遇到出来巡逻的墩台守卫。
  回去牵了几匹马,马后边还贴心的拉着三辆大车,三人这才躺在大车上,一路回到了平城县城之中。
  丘志清一路上真是被吴献和郑岩问的有些烦。
  郑岩还好,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
  吴献这是连听都没听过的那种,一路上就属他问的最多!
  最搞笑的是,郑岩问的还是一些修道的问题,例如他是不是真的能活个三五百岁之类的,还算正常的问题。
  可吴献问的是什么?
  竟然问他,给他上香能不能保佑他将来当上大将军?
  这是把他当成有求必应的,许愿池里的王八了呗。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丘志清还是肯定的告诉这个家伙:可以的,只要你以后听从我的指导,保证你以后就算不是大将军,也是名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再得传承
  回到平城县城中的日子,很是枯燥。
  丘志清现在正处于蜕变疗伤状态,原本还想着,入世修行,尽量少动用法力,这下好了,简直就是如他所愿!
  平城的夏收已然完成,总体比之往年,小麦的产量高了一成。
  这是因为丘志清带来的粮种有限的原因。
  粮种不需要重新培育,直接自家留种即可。
  如此一来,乡民们看到官田的收成,再对比自己的收成,明年该种什么,不言而喻。
  乡民们亦是对之前,自己对县令的不信任,感到羞愧。
  不过羞愧归羞愧,再来一次,他们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在刚收完麦子之时,丘志清便指导乡民们,补种一些豆类植物,黄豆、绿豆,麦收后均是种植的好时节。
  然而丘志清之前并未种过,他只种过小麦和枣树。
  却是没有改良的种子给乡民们种植了。
  随着羊毛纺织的兴起,郑岩主持下的平城,与草原的贸易亦是开始繁荣起来。
  买他们的羊毛,纺织成布料,再卖给他们,中间的差价,便买些牛马,卖与内地。
  虽然有雁门世家的封锁,不过平城东边便是幽州刺史部的代郡,在发现丘志清他们走了幽州刺史部的门路之后。
  这些雁门世家发现,这果然不是二八开可以打发的,起码三七开!
  然而他们连丘志清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郑岩给打发了,笑话,现在的上等羊毛纱,可是洛阳的贡品。
  还需要看他们的脸色?
  有了钱,丘志清自然想干点实事,办学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他还是比较认同荀子的那套理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修其恶则为恶!
  人之初,本无善恶之分,全靠后天教育,让“善”成为普世价值,而后便是下一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让人吃饱穿暖,才能让这个“善”的普世价值被更多的人遵守。
  因为遵守这个普世价值,便是维持他们现有的生活,律法,只是最后手段!
  这便是丘志清的理解中的荀子理论,所以荀子很喜欢劝学,丘志清也很喜欢教学。
  笔墨纸砚没有,那便弄个简易的黑板与沙盘,粉笔还不好办么?石灰早就有了,捏成条或者块,随他喜欢。
  于是丘志清白天教学,晚上便在田埂上,观察大豆的生长,便做对照组实验,用自己的阳神之力,催动斡旋造化,一点点的改变。
  久而久之,竟然传出平城县令爱民如子,怕乡民们吃不饱,每日睡在田垄间,与作物为伍的谣言。
  倒是在丘志清的名声,随着商队的传播,越来越广,什么良医贤臣之类的,不胜枚举。
  之前雁门世家,给他泼的那点脏水,直接被热心群众洗白。
  然而好景不长,熹平三年十月,这是丘志清来到这个世界第四年。
  也是来平城当县令的第二年,虽然第一年只有两个月。
  这是丘志清第一次当官,这才发现,原来当官和当道士真是大有不同,看着治下之民,吃饱穿暖,一天天变好,便是他此刻最大的成就。
  这成就满足感,不亚于自己当初入道之时!
  正当丘志清望着收获的乡民,身心舒畅,想入非非之时,眉头一挑。
  “天书玉璧”竟然又给了自己一道传承。
  上次自己嵌入城墙中,差点没命,它都没给自己传承,现在看个收大豆,竟然给了自己一个传承。
  嗯,不对,是两个!
  “呼风唤雨”,这个好理解,毕竟自己刚刚就想着收成的事情。
  不过这个“纵地金光”,他不得其解,难道是让他下完雨赶紧跑路,以免淋湿自己?
  原本丘志清觉得,这“呼风唤雨”,应该和张天师的开坛祈雨差不多。
  不过细看之下,却是有很大区别,简单来说,开坛祈雨,是求人办事,“呼风唤雨”,是自己干活!
  “纵地金光”就好玩了,入门便可日行千里,不过他这个日行千里,是一日只能用一次,一瞬间便能跑到千里之外。
  这是入门阶段,以后就看自己本事了。
  毕竟数学的入门是壹加壹等于二,上限么……他不知道!
  仔细参悟后,丘志清不难发现,纵地金光虽然好用,不过有刚开始施法有前摇。
  极其容易被打断,还不如自己,修炼斡旋造化之时,无意间悟出来的身化剑光好用。
  因为身化剑光既不需要前摇,同时还具备强横的攻击力。
  这点之前在强阴县城中,便可以看出,当时有着阵法加持,突然出现的墨色莲花,都被猝不及防的丘志清直接撞碎。
  就是不知道那个墨色莲花到底是什么东西,碎了还能重组,还能变成长枪,保护元神。
  还能分出一朵小莲花,附着在秋白剑尖之上,这怎么听着那么像……
  看来要想想办法,取长补短一番才行,让自己的遁法更加优秀,到时候打不过,至少还能尝试跑路不是!
  摇了摇头,把这个不好的念头忘掉,丘志清下地帮忙收割大豆去了。
  晚上,这些没有什么农作物需要观察了,大豆明年的种子已经培育出来,大概能增产三成左右。
  一次性增产三成,这可是之前他三年的培育才有的成果。
  此时他正在看着眼前枣树上的“花洒”!
  这就是传说中的,局部地区有雨吗?一朵云,浇一棵枣树,好处是,持久力挺靠谱的,两个时辰的续航。
  这是自己受伤太重,法力无法动用太多,加县城压制的结果,要是没受伤前,整个平城县下雨都是可以的!
  十月中,丘志清收到并州刺史部,转发过来的公文,自己被举茂才了。
  也就是说,他是茂才出身的官员了,此事雁门郡守郭缊也隐晦的和自己提过。
  不过他当时说的貌似是想给他举贤良,不知为何,改成举茂才了。
  茂才就是秀才,避讳刘秀,这才改成茂才。
  公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便是董卓于年初上任并州刺史,至于张懿,说是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