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第32节
作者:銮音      更新:2024-01-04 14:22      字数:4561
  萧景曜肺都要气炸了,要不是还有些许理智,萧景曜真的想大逆不道地殴打亲生父亲。
  “你就等着祖父来收拾你吧!”
  “这就恼羞成怒了?”萧元青皮了一把后特别开心,尤其还逼出了萧景曜的心里话,高兴超级加倍,“原来曜儿心里,我这个爹当这么好。能听到这句话,挨一顿揍我都高兴。”
  萧景曜脚步一顿,恨恨地瞪了萧元青一眼,转身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萧元青这下又嘚瑟起来了,啧啧啧好几声,乐开了花,“哎呀我可真是命好。以前有爹娘养,现在我年纪轻轻,就能被儿子奉养。就是曜儿你说的那话,上啃老下啃小,我怎么这么好命?”
  萧景曜:“……”
  那你好棒棒哦。
  *
  邓掌柜在筹备群英会事宜,萧景曜又把钱璋叫了过来。
  钱家做的是玩具买卖,店里的玩具数不数胜。准保小孩子们进了店之后就会撒泼打滚直到买到了玩具才会从地上爬起来。
  萧景曜原本见钱璋办事还算有条理,脑子灵活又不会被道德绑架,正好是做生意的好苗子。萧景曜知道钱家的情况,觉得和钱璋合作一把也不错。他能挣到银子,钱璋能彻底接手家业,自立自强,双赢。
  不过邓掌柜的拜访,让萧景曜有了别的想法。
  萧景曜带着钱璋前去找邓掌柜。邓掌柜这会儿正准备筹备群英会,忙得脚不沾地,听到萧景曜登门,邓掌柜立即将手中事务全都往后推了推,亲自迎了萧景曜进府。
  萧景曜见邓掌柜确实忙得不可开交,也没过多废话。寒暄几句后,萧景曜直接进入正题,“我本来想和钱璋一起做点小玩具,正好和群英会有点关系,想同邓掌柜商议一番。”
  邓掌柜十分爽快,“小公子但说无妨,老夫应下了。”
  萧景曜指了指钱璋,“这是钱家嫡孙,现在正在接管家业。”
  邓掌柜自然知道钱家,恭维了钱璋一句,“真是英雄出少年,钱少爷有祖父之风。”
  同是南川县大户,邓掌柜当然知道钱至善是个什么货色,完美避开钱璋的炸点,夸他像他祖父。
  钱璋果然很高兴,看向邓掌柜的目光亲近了一分。
  萧景曜见双方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这才说道:“钱家的玩具铺极受孩童欢迎,等到书局这边的群英会开场,玩具铺那边可以做些空心小人偶,也不拘于人偶,动物样式也行,做得可爱些,上下留道缝,可以拆开。里面也可以放些票。面额小一点,一三五票就行。”
  盲盒的乐趣,南川县的小孩子值得拥有。
  邓掌柜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萧景曜这神来之笔,竟然还把小孩子都拉进了这场群英会。真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顾客。
  萧景曜却十分理直气壮:我那是算计小孩子吗?分明是为了小孩子们能得到更多的玩具,拥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
  大人们得到了票,小孩子们得到了玩具,分明是双赢!
  这么神仙的建议,邓掌柜自然没有意见,当场就对钱璋表示,尽管放开了做小木偶,能做多少做多少,肯定卖得一个不剩。
  钱璋虽然不知道萧景曜和邓掌柜先前的计划,但他敏锐地察觉到,邓掌柜要办的这个群英会,绝对是南川县多年来最大的一次盛事。见萧景曜和邓掌柜信心满满,钱璋也被激发出了满心豪情。
  等到萧景曜向他解释了群英会的打投方式后,这个尚未弱冠的少年当场拍板决定,“我这就去让工坊多做小木偶!”
  他已经能想象出来,到时候他家的玩具铺是何等热闹了!
  萧景曜看着钱璋匆匆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又是一笑。到时候店里客人多了,除了装有票的盲盒小木偶之外,其他玩具的销量也会被带动。
  就看这次孩子们的战斗力有多强了,正好两笔技术股到账。就算以后进京,大宅子买不起,买个小宅子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这还是萧景曜第一次施展他的商业手段,以后能供他发挥的舞台更大,想必萧景曜能赚的银子更多。
  萧景曜出完主意后就往孙夫子那儿一钻,又是那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完全不管邓掌柜和钱璋是如何累成狗的。
  我一个提供金点子的股东,当然只要负责动嘴皮子就行。邓掌柜和钱璋跑断腿,和我萧景曜有什么关系?
  萧景曜沉稳练着字,如是想到。
  自从萧景曜拿下府案首后,私塾里的学子们连酸话都不说了。人只会嫉妒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被抛下太远,只能抬头仰望别人时,就会连嫉妒都不敢嫉妒,只剩下崇敬。
  如同王教谕所说,南川县文风不盛,多年未出过秀才。这一次府试,南川县竟然只有萧景曜一人上榜,也不知道王教谕得知这个消息后该如何叹息。
  不说王教谕,就连孙夫子都郁卒地埋头雕了好些个木雕小玩意儿。据孙敏行说,孙夫子本来是想做桌椅的,但孙敏行怕孙夫子累着,把胖儿子抱去了孙夫子面前卖萌。
  于是孙夫子当即改变主意,乐呵呵地给胖孙子雕玩具。
  嗯,孙敏行半个月前得了个儿子,初为人父,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傻爸爸的气息。
  说着说着,孙敏行就把目光放在了萧景曜身上,做出了他平日里绝对不会做的苍蝇搓手动手,笑得一脸傻气,“曜儿啊,你能不能去抱一抱康儿?正好让康儿沾沾你的福气。”
  孙敏行的儿子单名一个康字,许是孙敏行从小就身体不好,孙夫子和孙敏行才对刚出生的第三代取名康。希望孩子健康平安,这就是长辈们最朴实的心愿。
  萧景曜颇为无语,“孙叔叔,旁人不知,你还不知道吗,我身上哪有什么福气?”
  然而傻爸爸孙敏行已然被胖儿子糊了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润君子之风,乐呵呵道:“万一呢?讨个彩头,也让我们图个心安。”
  萧景曜无奈,只能跟着孙敏行去了后院,抱抱这个刚出生半个月的小胖墩。
  让萧景曜更无语的是,孙夫子在听到孙敏行这个离谱的行为后,竟然没有阻止他,反而笑眯眯地让萧景曜多抱一抱小胖墩。完全就是一副溺爱孩子的熊家长做派。
  萧景曜:“……”
  小胖墩正在睡觉,已经开始渐渐褪去刚出生时那层红皮,萧景曜都看到小家伙肥嘟嘟的脸上还未褪去的皮。
  孙敏行小心翼翼地抱起小胖墩放在萧景曜怀里。萧景曜还是第一次抱这么小的孩子,浑身僵硬地一动都不敢动,感觉比抱着个炸药包还让自己紧张。
  不过小家伙确实肉嘟嘟,骨头又还没长好,萧景曜只觉得手里的家伙软绵绵的,又颇具些分量,感觉自己稍微动一动,就能感受当怀里的小家伙的肉肉在晃。
  孙敏行心满意足地看着萧景曜抱着小胖墩,暗自决定得空就去拜访一下萧元青,讨要一件萧景曜的旧襁褓。
  得知孙敏行这个想法的萧景曜再次无语,自己用过的襁褓真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功效啊,孙叔叔你别脑洞大开。夫子你怎么也一脸赞同?
  萧景曜心累。
  孙夫子还笑道:“你怕是不知道,你现在在南川县的名声有多响亮。家中还孩子的人家,谁不想求一件你以前用过的旧衣裳?别说旧衣裳,就算是你用过的尿布,都有一堆人抢着要。”
  萧景曜的表情凝固了。摇摇头,把那个辣眼睛的画面给晃出脑袋。
  孙敏行也笑,“确实如此。我厚着脸皮登门要你的旧襁褓,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同你爹私交甚好,能要来你的旧物。其他人想要,捧着银子都买不着。”
  萧景曜于是又开始思索,拍卖自己旧衣裳的可能性。
  但这事儿羞耻度过高,以萧景曜那颗冷漠理智的资本家心脏,都干不出来这种离谱的操作。
  算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钱。萧景曜默默地想,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为了日后别为了攒银子而拍卖自己的旧衣裳,现在也该好好挣钱!萧景曜再次坚定了自己赚钱的念头,决定回去后再去看一下邓掌柜和钱璋的办事进度。
  邓掌柜和钱璋确实十分靠谱。尤其是承担了绝大部分事物的邓掌柜,摩拳擦掌势要一鼓作气将邓氏书局带上巅峰,虽然年纪大了,但邓掌柜满肚子的生意经也积累到了顶峰,有条不紊地将各项事情安排了下去。
  钱璋的活更轻松,只要让工坊多做一些空心小木偶就行。现在工匠们的水平,各种精巧的小玩意儿都能做出来,不过是做个能上下拆开的空心小木偶,完全没问题。
  就是工期有点赶,主家要得急,匠人们只能埋头苦干。但钱璋承诺月底给他们发赏钱,匠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瞬间就上来了,干活干得热火朝天,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多赚钱银子。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月份。在芙蓉花和山茶花的香气下,下元节很快就来了。
  萧子敬和萧元青备好了厚厚的纸钱和香烛,还有丰厚的供品,神情肃穆地领着萧景曜进入祠堂。
  两人都觉得萧景曜格外受列祖列宗偏爱,于是把放供品的事儿交给了萧景曜。
  祭台有点高,好在萧景曜今年又往上窜了一截,稍微踮脚,就能稳稳地将供品放在祭台上。
  萧元青见状,又向萧子敬嘚瑟,“我还是有点用处的,曜儿这健壮的身子骨,就随了我!”
  骄傲!
  爹和我比起来,一无是处!
  知子莫若父,萧子敬哪能看不出萧元青这个混账东西脑子里在想些什么,登时拳头硬了。
  忍了许久,萧子敬见萧元青还是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咬牙切齿道:“别逼我在列祖列宗们面前动手揍你!”
  萧元青终于老实了。
  萧景曜心中默默叹气,看了一眼祖宗牌位,心说祖宗们真是辛苦了。
  当萧家的祖宗,难啊。
  作为萧家最受祖宗们喜爱的人,萧景曜理所应当地承担了更多的烧纸钱的任务。
  下元节过后,邓掌柜造势许久的群英会,终于在南川县百姓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邓掌柜这回也是费尽了心思,群英会活动当天早上,邓掌柜请来的舞狮队就热热闹闹地敲锣打鼓引来无数人围观,两头狮子互相搏斗,看得众人轰然叫好。
  舞狮结束后,邓掌柜简单地说了一番喜庆话后,就让人点燃两边挂着的爆竹。在一片爆竹声中,伙计们按照邓掌柜的吩咐,将三位丞相的纸牌人像搬了出来。
  就在众人惊奇之间,邓掌柜笑着向对方解释了一番群英会的投票规则。
  什么?群英会要选出“最受百姓爱戴的丞相”?还是在严继望、展鸿嵩和白熹微三位有不世之材的丞相中评选?
  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识字的老百姓,谁不知道这三位丞相的赫赫威名?
  大伙儿平日里谈起三位丞相来,也经常争个面红耳赤,对谁最厉害各有各的看法。
  现在邓氏书局这个群英会,要在这三位丞相中选出一个最受百姓欢迎的人,他们能不挽袖子拼命为自己喜欢的丞相投票?
  邓掌柜刚把规则介绍完,人群就炸开了锅,纷纷表示,“不就是买书吗?我现在就买!”
  “巧了,我正打算来书局买书,现在还能给严丞相投票。”
  “读书人呢?快点作诗写文章啊!这个票数最高!”
  百姓们呼朋引伴,急匆匆地赶过来,他们一定要为自己喜欢的丞相赢下这个最受百姓爱戴的称号!
  萧景曜站在不远处,看着火爆讨论的人群,以及书局中爆满的顾客,还有伙计们收不过来银钱的呐喊,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在看到孙夫子和诸多同窗的身影后,萧景曜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读书人都来了,这一场盛会,想必都能在整个雍州掀起一场关公战秦琼的论战。
  想想都觉得热闹。
  萧景曜表示自己十分期待。
  第032章
  如同萧景曜预料中的那般, 群英会迅速成为整个南川县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南川县的百姓出门,不再问“吃了吗”,而是问“票投了吗”, “严/展/白丞相的票数多少”等一系列有关群英会的问题。
  可以说,现在没参加群英会,关注三位丞相打投票数的南川县百姓, 出门都没法融入别人的话题!
  不仅如此,因为三位丞相太过家喻户晓, 崇拜者众多,南川县的读书人立马呼朋唤友, 疯狂给各地的友人写信, 中心思想就一个:快来帮我给严/展/白丞相投票啊!你们来不来没关系, 赶紧多写些诗和文章过来, 能算好多票!
  收到信的书生, 对群英会非常感兴趣。有空的, 当即收拾包袱就往南川县跑,这么热闹的盛会, 不去多可惜!实在脱不开身的, 只能叹息几句,将满腔遗憾化为笔下的诗词歌赋与文章,郑重地叮嘱友人:一定要把我的文章好好给大家读一读,必须为严/展/白丞相赢得更多的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