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难撩 第11节
作者:临江有月      更新:2024-01-11 16:39      字数:3043
  手中的书卷不知是何时脱手的,元蘅就那么沉入了梦境。
  梦中她再度回到了褚清连在燕云山脚下的那处小院落,又是一个与往常无异的春日。
  桃花连片地开着,一树紧挨着一树,犹如薄粉色的烟霞。
  褚清连年迈,常常精神不济,便歪在小院的屋檐下微眯着眼小憩,而元蘅则在树下的石桌上奋笔疾书,整理着褚清连的卷集。
  忽地,有人轻叩了柴扉。
  元蘅停笔抬眼,映入了那一双让她许久都没有忘却的眼睛。
  那人一身玄衣,身姿挺拔修长,一双干净漂亮的手正抱着一摞书卷,整个人沐在春光里,像是画中君子走了出来。
  “你是……”
  “在下容与,应褚先生之邀,特来拜会。”
  元蘅想起来了,曾在石桥之上,她掉了扇子,正是这人捡到交还给了她。在初春微雨的某日,他们是见过的。
  正在打盹的褚清连闻声醒了,笑着冲容与招了手。
  元蘅狐疑地看着这两人,似是相识许久,谈起话来热络亲切。
  褚清连自打离了启都之后,便谁也不肯见,如今这个容与倒是能让他另眼相待。只不过元蘅却从未听过他的名讳。
  后来容与便常来拜会,也常与元蘅一同谈论经义。
  他说自己并非仕途中人,但元蘅却觉得这人有这样的学识,不该被埋没在这乡野之间。
  “这是草蜻蜓,你会么?”
  容与用一个草编的蜻蜓轻碰了她的手肘,打断了她读书的思绪。
  元蘅愣愣地看着那只蜻蜓,终于笑了:“你是小孩子么?喜欢这种玩意儿?”
  容与嘴角也漫上了笑意:“你可算笑了,多好看。认识你这么些天,你一直心事重重的。明明年纪不大……”
  少年郎意气风发,将困扰于她多日的噩梦尽数洗去。
  父亲的冷漠,幼弟的顽劣,以及所有对她的否认,都在一瞬化为飞灰。
  “容与,你是启都中人,那你来衍州做什么?”
  容与并没有觉得她的话冒犯,笑答:“因为听闻衍州有个女古板,想来见一见。”
  “你再乱说!”
  元蘅生气了。
  谁知他却笑得更加灿烂:“你生气也很好看。”
  褚清连依旧在屋檐下小憩,细碎的光顺着桃树枝的缝隙洒得到处都是。春风将他鬓间的碎发吹得微微拂动。
  他拿着草蜻蜓往桃树下走去,玄色的衣袂被风吹得翻飞,而元蘅就那么看着他的背影。
  忽而,天色骤变,所有回忆中的淡粉倏然消散得彻底,化为一场带着血气的大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将小院冲碎了。
  她伸手想去碰他。
  可是碰不到,他像是虚空的影子,根本抓不牢。被冷水浸泡的窒息感涌了上来,将她全然包裹其中。
  血雾散开,容与终于转身了。
  可他的面容却变了。
  变成了闻澈的模样。
  元蘅忽地从睡梦中醒过来,额间沁出了薄汗。
  真是个怪梦。
  半真半假,扰人清静。
  第10章 伴读
  五更天的时候,侯府中便开始忙碌了。
  今日是宋景去文徽院的日子。
  要筹备带去的衣物装了整整几口木箱,齐整地码在庭院里,而常年侍奉宋景的老仆也将大门的门槛拆了,将马车给引了出去。
  宋景的房中点了烛,而他则看着寡淡的粥碗发愁,连人端来的饭食都咽不下去。
  文徽院是北成最好的书院,但是宋景向来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只是凭着父祖恩荫进去的废物,恐怕待不上几天便能将那里的先生们气得够呛。
  正惆怅时,房门被人推开一条缝,宋景以为是催他的老仆,便敷衍道:“快了快了,天还没亮呢别催!”
  没应声,那人反而进来了。
  宋景定睛一瞧,竟然是穿了家仆衣裳的元蘅。
  未施粉黛只着了男衣的元蘅看起来倒是很俊俏。但是她此刻有些心虚,小心地将房门又关回去,往宋景跟前走了过来。
  “蘅妹妹,你这是闹哪一出?”宋景笑出了声,因着笑得太厉害,木凳子险些往后仰摔过去。
  “从小到大跟着你的伴读,像不像?”
  元蘅伸开手,在他面前转了一圈。
  明白了她的意图,宋景的笑意僵在脸上,他往窗外探看了下,发觉没有旁人在,便将声音放低:“你想去文徽院?我若带你去了,被爷爷知晓,他是要废掉我一双腿的!”
  元蘅坐了回来,解释道:“外祖和舅母昨日去了香远寺礼佛,没有半月回不来。府中的人自有漱玉替我应对。你不说,谁知道呢?”
  没想到她竟不是一时兴起,还提前打点好了一切。
  怪不得从前几日开始,元蘅便一直撺掇着让他们将礼佛之事提前,原来竟是早就在想这件事了。
  宋景啧啧两声,将自己宝贝的折扇往行囊中塞了进去,回头瞥了她一眼,笑道:“你若是想去玩一圈,那便一同去罢!先说好,若被发现,我不替你挨打!”
  元蘅也被他逗笑了,立刻凑过去帮他一同整理行囊。
  青幔的马车就停在侯府正门口,要带的东西也都装了车。
  宋景的长随小宗瞧见了男相的元蘅,连递东西的动作都凝滞住了。
  “姑,姑娘?”
  元蘅掀开车帘,食指放在唇边让他噤声。小宗虽不明白,但也意会地住了口。
  天边刚泛了白,便听马嘶鸣一声,马车停了下来。
  驱车的长随说是文徽院到了。
  兴许是安远侯提前打点吩咐过,今日宋景入学,文徽院外已经有一位书生侯着了。见着宋景行了同辈的礼,便欲引他往门里去。
  这书生看见元蘅与宋景一同,有些奇怪,便多问一句:“这位是……”
  没等宋景开口,元蘅便先一步行了礼:“景公子伴读。”
  书生恍然明了。
  这种纨绔子弟凭借父祖进文徽院,左右也是混个日子。身边带上伴读,总归是不必太为学业发愁。这种事文徽院倒也没有明令不许,也便随他去了。
  “好俊俏的小郎君,竟只是伴读么?”
  熟悉的声从身后传来。
  元蘅连头也不必抬,便知晓是闻澈。
  这人怎么又出现在文徽院?
  不过也是,听闻杜庭誉曾是闻澈的恩师,后来才辞了旧职,留在文徽院做司业。他偶尔来探望恩师,也说得过去。
  他今日穿得甚是素淡,等闲看不出他的身份,看起来像文徽院中求学的少年。
  元蘅就要行礼,闻澈却在她的腕骨处虚扶了下,笑道:“又不是头一回见,小郎君怎还生分了?”
  这人真是从来没正经过。
  宋景生怕闻澈不知晓内情,误将元蘅的真实身份说出口。于是他便先一步揽过他的肩,嬉笑道:“殿下还特意来送我入学,真是荣幸。”
  闻澈将他的手拨下去,轻笑:“你要不要点脸,谁来送你了?杜司业等着你呢,快些去罢。仔细交待你上回怎么欺负人家儿子的!”
  宋景噤声了。
  怎么会有王爷这么嘴欠?与杜司业之子的纷争已经久得像过了八百年了,闻澈竟还拿出来取笑他。
  “真希望你日后娶个厉害的,好好治你这张嘴!”宋景无奈地摇头。
  闻澈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元蘅,笑意更浓了。
  将近半月未见,她似乎又消瘦了,但是气色却比在衍州时候好了许多。想必是远离了元府,也少了许多焦头烂额的事。
  清秀,又添了些动人心魄的丽色。
  “本王娶不娶亲,娶什么样的,就不劳烦你费心了。”闻澈叹了一声,也不顾宋景蔫了一样的神色,道,“你还是多操心自己罢。”
  此刻闻澈身边跟从的副将徐舒将马牵了过来,他顺手接了缰绳,便准备离开。
  在走过元蘅身边的时候,他多看了一眼,但是什么也没说。
  他玄色的广袖随着风往后飘动着,像是春日的柳絮一般轻。似乎有某种流动的心绪,难以言明,每回元蘅遇上他时都会有这种感受。
  当是在何处见过罢?
  又或许,只是因为他与容与有几分相似。
  她再次想起那日的梦。
  容与转身,面容却成了闻澈。
  元蘅回身看过去的时候,他已经驾马走了很远了,只剩下一抹柳絮一般的余影。
  “怪梦扰人。”她轻喃。
  一旁的宋景没听清,只是唤她:“你说什么?我们得快些了,不能让司业久等。”
  元蘅这才发觉天已经大亮了,晨起的日光不算明艳,但是亦穿过稀疏的枝杈,将斑驳树影映在了朱红色的院门上,明暗交织,更显雅致。
  她小跑两步跟上宋景,便一同进了文徽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