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大人穿六零 第66节
作者:西凉喵      更新:2024-01-13 18:29      字数:3054
  “对,脑子要灵活些,不能太死板!”
  熊师长轻咳一声:“我听叶家人说,叶大师马上就要回去了,你们看这事儿……”
  “不能留下?”
  “咱们给官儿,给钱,她要什么咱们给什么?”
  “对,别走就行。”
  熊师长乐了:“人家一个八岁小姑娘,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而且人家也不稀罕。”
  大家一想,是呢,强到那个份上的大师,一个人不知道抵多少军队,人家哪里会看得上他们开的条件。
  再说,如果真是个官迷、财迷,也可能在小小年纪就到这样的高度。
  “叶大师留不下,她的徒弟呢?”
  “叶清尘不行,肯定留不下,刘家兄弟肯定能留下,还有就是李康,他和叶大师关系好,又是同道中人。”
  司令员笑着说:“能留下这些人就不错了,□□和叶大师关系好,咱们这边正碰上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还能跟人求助。”
  熊师长也这样想:“我留了个叶渠公社的电话,保证随时可以找到叶大师。”
  “嘿,老熊,你这回有点聪明嘛!”
  熊师长哈哈大笑。
  叶南音他们留不住,也不好强留,可不是要早做准备嘛。
  321高地的事情解决后,叶南音回北芒山驻地第二天,就启程回家。
  司令员、熊师长、张守一、张抱朴、李康、刘珉、刘年、周晓丽来送他们。
  司令员亲自安排了车送他们去火车站,叶南音表示感谢:“再会!”
  周晓丽忍不住跟着车跑了两步,小姑奶奶走了,她安稳了一段时间的心,又开始悬起来。
  叶东和叶北给他们爸写的信,因为叶俊杰所在的部队辗转多个地方,今天才送到叶俊杰手里。
  看了信后,叶俊杰陷入沉默。
  旁边的政委笑道;“你家两个臭小子能干,他们任务也不少,那么忙还惦记着给你这个老父亲写信,你还有什么好郁闷的?”
  叶俊杰把信塞入信封,笑着说:“我在想什么时候能休假,又该带着两个臭小子回家给祖宗和小姑奶奶磕头了。”
  “啥?”
  政委连忙道:“距离你上次请假才过多久?叶俊杰,现在你可不能请假,咱们这里可离不得你,你可别胡来知道不。”
  “我知道,我也就是说说。”
  叶俊杰只盼着这场战争赶紧结束,他真是有点怕了。
  那两个臭小子!
  叶南音回到族里已经是八月了,山下的桃子都基本过季了,叶清尘感叹了一句:“我今年都没吃到多少桃子。”
  “去山上呗,这个时候山上四方园里的桃子正是成熟期。”
  叶霜打了个哈欠,以前总想跟着爸妈出远门,这次出去一趟,她觉得是真累人啊!
  特别是夏天坐火车,车厢里那个味道,简直了!
  想想还是在家好,叶霜现在只想在家好好待着,再过十几二十天,她该去县城读高中了。
  叶定国和许静想起大女儿的房子,这还没去找呢,要抓紧时间。
  叶平川哈哈一笑:“不用你们操心,叶文正媳妇儿帮你们找了,你们在家歇两天,去城里看看她找的房子,把房子定下来!”
  “哎哟,那我可得好好感谢王兰,太麻烦她了。”
  听说小姑奶奶回来了,叶家村很快变得热闹起来,来往进出到处都是人。
  族人真心关心她,她不好冷脸,笑着见了他们。
  不过也就一天,第二天一早叶南音就上山去了,后面过来的人扑了空。
  叶霜乐了,跟妈妈说:“我就猜到了妹妹肯定要回山上。”
  “别说乖宝了,你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去看房子。”
  “今天就去?”
  “趁早吧,如果房子买好,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要请人修一修。”
  “哦。”
  叶霜回屋换了衣裳,跟着妈妈去公社坐车。
  路过公社办公室的时候,看到有几个眼生的小年轻。
  “嫂子,去哪儿?”叶伟跟许静打招呼。
  “进城有点事儿,又有新的知青下来了?”
  “哎,今天早上刚到,我送他们去十大队。”
  “行,那你先忙,我们走了。”
  几个刚下乡的知青,目光落在叶霜身上,没想到啊,乡下也有这么水灵的姑娘,长得可真白。
  叶伟今天有点忙,把人送到十大队后就走了。
  十大队的大队长接待新来的知青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流程,简单地给新来的人介绍了一下大队后,就把人交给张林。
  在大队长心里,张林这小伙子人不错,能吃苦,也管得住下面的知青,给他省了不少事儿。
  “张哥,咱们队有没有个年轻姑娘,比我矮一点,皮肤白白的。”一个女知青说:“公社书记叫她妈妈嫂子。”
  张林一听她形容就知道是谁:“你找那个姑娘干什么?”
  “和她交朋友呗,我一个女同志,还能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不成?”
  这个姑娘的心思倒是很明显,猜都不用猜。
  张林说:“不是咱们大队的,人家也不会想和你交朋友,没那个空闲。”
  “为什么?”
  “人家下个月要去县城读高中。”
  “哎呀,我也是高中生,她功课有不懂的我可以教她嘛。”
  张林懒洋洋地笑了笑,最后说了句:“别看人家是乡下人,你高攀不起!”
  说完,张林转身走了。
  女知青气了,交个朋友罢了,怎么还看不起人?
  和他们同屋两个来的比较早的女知青说:“张哥没说错,你说的那家人和咱们八杆子打不着,你也别想着拉关系了。”
  “姐,您跟我们说说呗,我们初来乍到,啥也不知道。”
  小姑娘靠着嘴巴甜,总算从老知青们那里知道叶家的事情。
  “这也太厉害了吧,四/清运动搞了这么久,他们公社一个身份有问题的都没有?”
  “这还能有假?”
  “是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县政府当官,所以包庇他们?”
  “原来咱们这儿有个女知青举报人家,最后给送到农场劳改去了。”
  包庇还是没包庇都不重要,他们这些外来户,只要知道,不要去招惹叶家就行了。
  看看其他公社,下来的知青几乎都是平均分配到每个大队。只有叶渠公社不一样,所有的人都被安置到十大队。
  自己干活自己清楚,根本比不上当地人,就是个拖后腿的。就这样,十大队的人嫌弃归嫌弃,却一句抱怨公社和其他大队的话都没有。
  可以想象,人家姓叶的有多团结。
  惹不起,就乖乖闭嘴!
  “姐,以后我都不问了,好好干活,多做贡献,争取早日回城。”
  老知青们听到如此天真的话,都笑了起来。
  一个老知青拍拍她肩膀:“其他事情先不说,好好干活这个想法是对的。”
  秋收还没彻底开始,这几天不算忙,加上昨天下雨土里太湿不好进人,他们今天才放假休息一天。
  “好好休息,等到秋收开始,你们想休息都没那个时间。”
  老知青们不禁有些可怜新来的知青们,赶上秋收下乡,只是替他们想想都觉得崩溃。
  女知青放弃和叶霜交朋友,新来的男知青们,却动起了小心思。
  叶家宗族势力强大,如果能娶个当地姑娘,以后在这里的日子不就好过了?
  他们有高中文凭,以后和叶家成了姻亲,进城工作的机会不就有了?
  就算不能进城,去叶家族里当老师也不错。
  叶渠公社有小学和初中,听说叶家族里还有族学,当老师的机会很多啊。
  叶家这条大腿,属实有点粗壮,让很多想走捷径的人动了小心思。
  叶南音出门的这段时间,不仅有新的知青过来,山上族学里新添了两个老师。
  一对年轻夫妻,男人是个书法家,妻子是个英语教师,这样的家庭组合,在严打的环境下,针对他们的审问、打压、考察就没有断过。
  两人受不了,就找朋友帮忙,找到叶家族人那儿。
  族里听说他们俩夫妻的特长后,就把人请过来了。
  “小姑奶奶,这就是咱们族学新来的英语老师,戚玥老师。”叶凯给小姑奶奶介绍。
  叶南音看了戚玥一眼,夸她好面相。
  戚玥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右手整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谢谢您夸奖!”
  他们夫妻二人来叶家族里有两周了,天天族学里待着,他们早就知道叶家小姑奶奶有多厉害。
  戚玥的丈夫陈傲寒是书法家,家里老人还在的时候就很信这些,戚玥原本没有那么信,天天被丈夫在耳边念叨,她也信了八九分。
  再说,叶家族学后面就有一条“登天梯”摆着,由不得她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