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151节
作者:北庭暮雪      更新:2024-01-20 14:34      字数:3550
  想也没想,便顺着她的话说道:“知道的,明珠一向很有本事,”
  猝不及防地跌到怀里,卫明姝听到这话,噗嗤一笑,任他揽着,轻声说道:“不如郎君厉害。”
  她微微侧头,问道:“郎君是怎么找到我的。”
  沈轩答道:“兵乱以后,桑格公主去了皇后宫里。”
  “桑格?”
  沈轩嗯了一声,“二皇子托桑格公主去找皇后他们,皇后说你在这里,桑格公主来西苑的路上,刚好碰到了...”
  卫明姝有些诧异,着实没想到桑格会在这个时候冒着危险找她...
  许久之后,耳畔才又传来一阵低语,“你没事就好...”
  揽着她的大掌又往里紧了紧,“这身衣裙不好看,还是绿色的更适合你。”
  卫明姝轻轻挑眉,仰起头眯眼,看向苍穹之上那轮烈日,眸中带了些释怀,“我也这么觉得。”
  没有人再开口,更没有人上前打扰,两人站在门口许久,静静感受着熟悉的气息,直到脚步声渐近,才勉强分开点距离。
  跟随沈轩的将领上前禀道:“将军,确认过了,叛军已全部伏诛。”
  沈轩闻言转过身,那将领才发现藏在自家大将军怀里的那道小巧的身影,先是睁大眼睛,愣在原地,再定睛一瞧,才发现是大将军的夫人。
  他就说,他们大将军连皇帝老儿都撂下不管,就直往这儿赶,怎么可能藏其他女人。
  沈轩整理了一番情绪,“找几个人将这些人带出去,再往西看看还有没有叛军作乱。”
  转头向卫明姝说道:“你先跟他们...”
  话还没说完,便又听到一人慌忙跑来,指了指远边,“大将军,远处走火了。”
  卫明姝听到,反应了一瞬,忽然身子一震。
  秋月也似是反应过来,一双布满细纹的眼睛睁大,冲出门外,“王妃!”
  ——————
  几人赶到时,西苑偏角的冷宫已是火光冲天。
  秋月捂住嘴,看着门口跪着的一排排侍卫,拽住为首之人的领子,“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能留王妃一个人?!”
  那人大惊,断断续续道:“王...王妃她刚才让我们从院子里挖出来一坛酒,说要一个人静静,让我们都出门找叛军...谁知道就烧起来了。”
  秋月咬牙,扇了那人一巴掌,“蠢货!”
  随即转头,向门内喊道:“王妃!王妃你出来吧,世子和小郡主他们还在外面,你不在了他们怎么办啊!”
  宫殿门仍敞开着,唐清芷站在殿内,抱着那只悄悄埋到地下十几年的酒坛,面朝门外,华丽的曳地裙摆上已烧起了点点火星。
  屋顶的房梁不断塌下,掉落在她身后,砸起一阵汹涌火浪。
  房内还隐隐约约散布着酒味,竹色幔帘早已烧得不成样子,火势已然控制不住
  听到门外的哭喊声,唐清芷只苦笑了两声。
  王妃,世子...
  都到这个时候了,他们还在叫她王妃,这世上究竟还有几个人记得她是唐清芷呢?
  也是,她自己都快不记得了...
  唐清芷转头,看向那早已烧得不成人形的一团东西,冷笑了两声,将手中的酒坛狠狠砸碎。
  酒水洒在身上,火势迅速向上蔓延开。
  看着即将烧透的裙摆,却是逐渐平静,只感觉到解脱。
  与恶人纠缠了一辈子,如今一把火烧了,自己死后还算干净。
  她低着头,看着满屋熊熊火光,望向门外重重叠叠的身影,缓缓念道:“山河未复春草青,征人将去何时还...”
  只是下半句还未念完,一道房梁却是直直砸了下来。
  此生不过黄粱一梦。
  ——————
  殿门外,沈轩已是叫人去就近提水救火,哭噎声仍旧此起彼伏,秋月跪在门外,久久没有起身。
  哭声渐小,一个不起眼的小宫女起身,低着头走到卫明姝身前,行了一礼,掏出两封信,“沈夫人...王妃托奴婢将这封信转交给你。”
  卫明姝看向那两封信,这两封信均是用画纸包着的,那信封上的字,也都是用那殿中的丹青颜料书写。
  那两封信,一封是给圣上的,一封是给她的。
  卫明姝展开信,映着未灭的火光,展开了那封绝命书——
  唐氏长女清芷,自知罪孽深重,如今逆贼已除,然大过已铸,无以挽回,生之无意,惟愿以死谢罪。吾之所念,唯三子两女,皆为性情纯良之辈,长子纵使顽劣,然则非有大过,望夫人与将军不计前嫌,保全一二。
  .....
  卫明姝读完那封信,久久不能缓过神。
  沈轩凑近,头搭在她的肩膀上问道:“信里都说了什么?”
  卫明姝微微侧头,“说让咱们将另一封信交给圣上,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保全王府子女的性命。”
  又瞧了眼那封信,继续说道:“还让咱们想办法给曾将军带句话。”
  “什么话?”
  卫明姝抿了抿唇,实在念不出来,干脆把那封信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沈轩接过信,只见信的末尾写了半句诗——
  犹记昔年高台月,安知今夜非旧人。
  沈轩沉默半晌,亦是一叹。
  既已错过,何必如此。
  待到士卒提来水,火势慢慢停息,偌大个宫殿已是残垣断壁,到处飘散着黑烟浓雾。
  秋月冲进门,寻找了一番,直到低头看到那未烧尽的白玉地板,终于崩溃大哭,拿起地上的簪子,不待人阻止,生生没了气息。
  卫明姝深吸一口气。
  沈轩撇看眼,许久才吩咐道:“将这奴仆好生敛葬,连带着...唐夫人,一同送回蒲州。”
  说罢,眼眸又瞟向远处角落,示意道:“将那边也收拾收拾,就埋在这儿院子里吧。”
  卫明姝叹了一声,转头问道:“对了,圣上呢?”
  沈轩这才想起来自己本要干什么的,撇开眼睛,敷衍答道:“不知道,太子已经带兵去找了。”
  卫明姝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数落他,掰正他的头,抽出袖中的帕子,踮起脚尖不紧不慢地擦掉他脸上的灰土血迹,才继续道:“也罢,不着急,如今叛军应该也被抓得差不多了,我和你一同去找吧。”
  作者有话说:
  碎碎念:内乱篇章就走到这儿了,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段西境那边平乱了,再过二十多章可能就完结了,还有一小段没交代,别慌,还没完,还会给大家带来惊喜,保证非常精彩。
  还有本章一个彩蛋“只瞧了一眼,就再也离不开眼了。”这一句是第二章写过,男主回京初见女主时候的一句,现在反过来了,咱就讲究一个前后呼应,双向奔赴。
  然后完结时会有一篇万字番外献给老一辈京城的be故事,里面会有一个关于女主的大彩蛋揭秘,欢迎搬好板凳开席。
  男女主作为下一代人,算是上一段恩怨情仇吃瓜群众了,也有了结在这一代的意思,作者已经在刻意写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男女主身上都多多少少有点前人的影子,算是精神传承,也算是上一辈的遗憾终得圆满了吧。
  ps:之前很多诗都是引用的,但这首诗是作者编的,已经尽力写了,可能写的不太好,别吐槽太狠qaq
  第133章 无愧
  ◎还好,他们不曾错过。◎
  沈轩刚察觉到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妥, 便听到卫明姝说了这么一句不着急。
  那丝帕正一点点拭着,如同春风拂面, 沈轩有些纳罕, “你...不觉得我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卫明姝收回帕子,想了一刻,才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不妥的。”她踮起脚, 看了眼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搂住他的脖子,以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知道郎君有怨气,我也有。咱们做事坦荡, 已是对皇家仁至义尽,只是外面人多眼杂,郎君若是要抱怨, 回家慢慢同我说就是了。”
  沈轩怔愣了一刻, 忽地打横将人抱起, 残存的夕阳余晖洒在两人的面庞上, 温暖却又耀眼,“好,等快点处理完这些事, 咱们回家慢慢说。”
  卫明姝低笑,就这么被人一步步抱出了那道宫门,跨出那道门槛,皆不约而同回头望了眼那坍塌的宫殿。
  还好,他们不曾错过。
  还好, 遇到了对的人。
  皇宫内反贼皆以被清理, 两人共乘一骑, 沿着宽阔的宫道一路东行, 宫道上虽是被清理过,可越往东走,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就越浓重。
  想到刚才被乱兵追杀的那群宫女,卫明姝也能知道刚才宫中发生了怎样的动乱。
  宫内既是乱了起来,宫外定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卫家如何了。
  天色渐暗,将一切惨烈悲戚尽数淹没于黑暗中,晚风拂去空气中的血腥,周遭只剩下他们这一队马蹄声,卫明姝心内却是愈发安定。
  有他在,想必外面的事也妥善安排好了。
  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卫明姝微微闭眼,靠在那坚实的怀中。
  错落有致的堂皇宫殿映入眼帘,隐约缀着几盏宫灯,已不见刀鸣凄喊声,一队人马朝着他们走来,就着那点亮的火把,卫明姝认清了来人。
  桑格领着一队人马,勒马而停。
  卫明姝坐起身,莞尔一笑,“多谢桑格公主。”
  桑格愣了愣,“受人所托而已,夫人不必言谢。”
  转头向沈轩说道:“圣上已经找到了,太子殿下托我来找将军和夫人去飞延殿。”
  沈轩亦道了声谢,带着兵马随桑格去往惠帝所在的寝宫。
  飞延殿附近倒没有多少打斗的痕迹,两人刚下马,便见着几个宫人抬着两具尸体走出宫门,侧身避让。
  那只大手熟练地牵着她,踏上阶梯,宫殿之内,卫明姝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太子,而站在一边的杨玉瑾身上还穿着一身少见的红色戎装。
  卫明姝觉得,与其说她更像杨英,倒不如说面前这位杨家的女儿更像些。
  或许她们谁都不像杨英。
  与其说像,不如说只是那些还活在世上的人还走不出过去,想在后辈身上找到些传承和慰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