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 第75节
作者:姜姜有酒      更新:2024-01-26 15:11      字数:4135
  尽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双腿和声音颤抖,口干舌燥,她还是义无反顾站了出来。
  郭秀娥和孙芳婶子互相看了看,都同意。
  “桂芬交给你了,务必在安宁妹子回来前,我们把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到位。”
  王桂芬握紧衣兜里的小本本,害羞却坚定地点头,“我可以的。”
  郭秀娥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道:“加油,桂芬。”
  王桂芬点头,“嗯。”说着拿出自己的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养蜂的注意事项,全是平日里跟在姜安宁身后记下来的。
  副业组的所有人、孙芳婶子包括司务长找来帮忙的小战士们、招来的军属们,全都齐心协力,等待姜安宁回来。
  羊城。
  姜安宁和秦岳从外贸部签完合同出来,看着外面炙热的阳光,心中充满干劲儿。
  之后他们匆匆买了几个2分钱一个的芝麻饼边走边吃,吃完饼玻璃厂也到了。这次姜安宁没去找苏大爷买瑕疵品,而是直接找玻璃厂订购了一批上好的大玻璃罐用来装蜂蜜,并要求在玻璃罐瓶盖上写上“守护”二字。
  这是之前大家一起商量的名字,除了守护牌蜂蜜,还有阳光牌果酱水果干,大海牌海鲜罐头……
  大俗大雅,简单好记。
  约定好送货日期,两人又买了最近的一班轮船,离轮船开船还有一个小时,姜安宁和秦岳说了一声,去了一趟国营饭店。
  “伍经理,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实在对不住,我们要暂时先把荔枝蜜落实,上铁路局的事要往后推迟。”姜安宁很抱歉。
  伍国华不在意,“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外贸部的事我都知道,还是我告诉吴同志你的消息的。铁路局那边还有时间,你先忙荔枝蜜,等你们忙完,我再帮你们引见我姨夫。”
  有了出口荔枝蜜的名头,她们的东西进铁路局反而更有把握。到那时,他帮自己姨夫引荐,就成了帮姨夫完成指标,而不是请姨夫帮忙。
  不过就是十五天,性质完全不同。
  姜安宁再三感谢伍经理,离开前往太谷仓码头。
  伍经理目送她离开。
  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青年从国营饭店走出来,顺着姐夫的目光看去,好奇道:“姐夫,她就是你说的姜安宁吗?看起来柔柔弱弱的,除了长得好看外,好像没什么厉害的。”
  “你可知道就是这个你看起来除了好看没什么了不起的女人不仅靠自己养蜂赚到了钱,还和外贸部签订了荔枝蜜的出口合约,即将为国家赚得外汇。”
  “这么厉害?”青年瞪大了眼睛,再次看了一眼姜安宁的背影。
  “待人接物,识人辨理,姜同志样样不差。”伍国华感慨一声,拍拍他的肩膀,“你啊,还有的学。”
  当初姜安宁来国营饭店吃饭的时候,他也没想到她能做出这样的成就,未来甚至会到达什么高度连他才猜不透。
  现在,伍国华再次庆幸当初和对方交好。
  姜安宁在轮船启航前和秦岳会合后,一起回了海沙岛。
  到达海沙岛的时候,天际线朝阳初升。两人脸上都是疲色,从码头到驻地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两人还得鼓足精神,往回赶。
  刚下码头,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嫂子,司务长,这里。”
  姜安宁循声望去,小战士梁石站在吉普车前朝他们挥手。
  秦岳问:“你怎么来了?”
  梁石憨憨笑了笑,“师长让我开车来接你们。快上车吧。”
  姜安宁上了车,忍不住在车上打起了瞌睡。
  梁石见她睡着了,车开的更稳了。
  姜安宁恍惚中,看到外面的景色一下子醒了,连忙下车,看到等在一旁的司务长和梁石,羞红了脸,“实在对不住,我睡着了。”
  秦岳摆手,“这次你辛苦了,要是累坏了,老周不得找我拼命。”
  听到丈夫的名字,姜安宁才发觉爱人去小橡岛已经好几天。这次忙的昏天黑地,反而没时间想念。
  这两天积压了不少公务,司务长前去处理,姜安宁去了副业组办公室。
  郭秀娥她们见到她,都围了上来。
  “哎哟,脸色怎么这么差?”郭秀娥担忧地摸摸她的额头,发现没发烧,松口气,把手里的海鲜粥递过去,“饿了吧,先吃点东西。”
  除了粥,桂芬嫂子还点了豆腐脑,照顾到她是锦城人,特地做了油辣子,软嫩的豆腐脑淋上油辣子,香辣诱人。
  姜安宁本来太累了,没什么胃口,可当她目光落在红绿相间的海鲜粥和豆腐脑上时,肚子突然咕咕叫。
  粥是秀娥嫂子特地熬的,一直放在炉子上煨着,就等着她回来能吃上口热乎饭。粥里面虾子、青菜、配上秀娥嫂子特制的黄灯笼辣椒酱,疲惫的胃被唤醒。
  再来一碗香辣开胃的豆腐脑,浑身暖洋洋的,吃完早餐,姜安宁重新活过来。
  “怎么样,好点没?”阿曼打了井水,还拿了帕子过来,“先洗把脸?”
  姜安宁看着一张张关心的脸,心里满满都是感动。洗了脸,整个人舒服多了。
  三人见她脸色好多了,心里放心不少,这才问到合同的情况。
  姜安宁把文件拿出来,眉眼弯弯,“幸不辱命,从今以后,我们就不是副业组了,正式更名为海沙岛红星养殖场。”
  “海沙岛红星养殖场?”
  “对,海沙岛红星养殖场。”姜安宁简答说了养殖场、加工厂的事,“现在我们养殖场只有蜜蜂一样副业,以后还会有海鲜鸡,海鸭的养殖,甚至以后条件合适可以开发渔场。你们都是养殖场的骨干。我和齐师长、司务长商量过了,以后养殖场骨干员工每个人都有固定工资30块,每人还可以获得分成奖励。逢年过节也有各种补贴。”
  郭秀娥三人来副业组原本只是想多赚一点改善生活,现在不仅能改善生活,还成了集体养殖场的员工,拿固定工资。
  现在国营工厂一个一级工的工资才三十三块,她们也能拿这么多?
  “安宁妹子,你掐掐我,我看看疼不疼。”郭秀娥觉得不真实,她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竟然能拿一级工人的工资了。
  姜安宁好笑地看了她一眼,掐了一下。
  郭秀娥疼得嘶一声,“真掐啊?”
  姜安宁无辜摊手,“不然呢。”
  “掐得好。”郭秀娥哈哈大笑,“以后我也是拿固定工资的人了。”
  王桂芬羞涩地笑了,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看得出来也很高兴。
  唯独阿曼背过身去,眼泪直流。
  姜安宁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阿曼怎么了?”
  秀娥嫂子桂芬嫂子也过来。
  阿曼笑着擦眼泪,“我是高兴。之前老于说我不务正业,来副业组干活还不如在家照顾家庭和孩子。我没听他的话,为这我们还吵了很多次架。现在有固定收入了,我总算可以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
  姜安宁安慰地抱抱她。
  副业组之前卖蜂蜜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不稳定,不如拿固定工资的工作。
  于营长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后随着养殖场和加工厂的壮大,她们会招更多的军属进来,这件事越早解决越好。所以这次成立养殖场后,她才会和齐师长司务提替固定工资的事。
  郭秀娥和王桂芬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好好和于营长说说。”
  阿曼点点头。
  其实她心里也没底,老于那个人,之前因为她赚的比较多,不让她去工作。现在自己一个月三十块,不如他一个月八十多块,他应该不会介意了吧。
  三人爱不释手地看着合同,三人中只有王桂芬识字,秀娥嫂子和阿曼听她念合同,心里满是高兴。
  郭秀娥和阿曼羡慕王桂芬和安宁识字,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扫盲班每天都去。
  休息的差不多,姜安宁检查大家的准备工作。新做的三百个蜂箱都做的很好,只要放上月光花露,就可以拿出去引诱蜜蜂了。
  原来的一百箱蜜蜂,阿曼也提前放到办公室,没放出去。
  秀娥嫂子找的人也到齐了,姜安宁一眼扫过去,发现有好几个熟面孔,林梅嫂子她们,还有几个上次芒果干来帮忙的军属,都是干活勤快人品信得过的好手。
  姜安宁把大家分成三组,秀娥嫂子她们每人带一组,师长派了付一山团长带人来协助。
  她提前将月光花露混合进荔枝蜜中,涂抹到蜂箱上,三百个蜂箱被送到三个阿曼提前踩好的点。
  姜安宁指挥有度,像个女将军,充满了魅力。
  阿曼看着姜安宁,那张原本长满痘痘的脸现在变得平坦光滑,充满了希望。
  从小到大,她受到的教育告诉她女人要相夫教子,要照顾家庭,她心里觉得不对,又找不到不对的地方,直到她遇到了安宁。
  在安宁身上,她看到了女人的另一种可能,光鲜耀眼,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她喜欢安宁,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安宁一样厉害的人,成为能顶半边天的妇女。
  没被稀释过的月光花露效果很好,到了下午,蜂箱里面密密麻麻都是蜜蜂。众人也只以为是荔枝蜜好引来的蜜蜂。
  两天后,蜂箱都落了蜂群。该启程去兴奉农场了。
  走的那天,师长派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她们和蜂箱过去。
  兴奉国营农场在山区,到了里面路不好走,还剩下一个小时的路程,大卡车开不进去。姜安宁她们只好下车,一人搬一箱蜜蜂往山上走。
  刚走过一个弯,远远看到一群青年,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推着独轮车,往这边来。
  为首的中年男人看到她们,热情地迎了上来,“是海沙岛红星养殖场的同志吗,我是兴奉国营农场的场长严向军,我身后的是农场的知青,我们是来接你们。”
  姜安宁松口气,谢过严场长,高兴地对身后战士和军属们道:“农场的同志来接我们了。”
  军属们都累得够呛,听到这话,喜笑颜开。
  农场的知青们连忙上前帮忙把蜂箱搬到自行车或者独轮车上,有了农场的帮忙,原本不知道要走多久的山路,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到了。
  农场还替他们安排了住宿,是之前留下的老房子,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放蜂这段时间用来暂时休息完全足够了。
  她和阿曼、桂芬嫂子合住一间,秀娥嫂子留在家属院照看。
  一行人都拿了自己的口粮,第一顿严场长的爱人想到她们舟车劳顿,帮她们做了午饭。
  吃完饭,稍作休整,姜安宁一行人就行动起来,先去看了荔枝林的情况。
  荔枝林的情况比姜安宁想得更好,至少有五分之三的荔枝树都在流蜜期,而外面的荔枝都开始挂果了。
  正应了那句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大家的帮助下,四百箱蜜蜂很快就分散到荔枝林的四个方向,都是姜安宁仔细挑选过的好地方,放蜂前还特地给蜜蜂们都喂了月光花露。
  在农场的日子枯燥乏味,每天不是取蜜就是找下一个放蜂的地方,好在农场足够大,种的荔枝足够多。看着带来的玻璃罐逐渐被填满。
  姜安宁一行人虽然累的不行,心里却是欣喜的。不仅是因为荔枝蜜能赚钱,还因为荔枝蜜可以为国家创外汇。这份荣誉感,驱使着大家要每一个步骤做到位,争取取出来一流品质的荔枝蜜,为国争光。
  这天,天色已黑。其他人先回去了,姜安宁因为要给每个蜂箱洒月光花露耽搁了时间,等她回到土屋时,一起来的十个军属,加上桂芬嫂子在厨房做饭。
  说是厨房,实际就是临时搭起来的一个草棚子,专门用来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