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 第119节
作者:姜姜有酒      更新:2024-01-26 15:12      字数:4780
  连输两局,要是再输一局,这场比赛就输了。史密斯打乒乓球这么久,很少遇到这么强的对手。
  周的反应和技巧都很强,尤其是反应力和眼力,都是一流的,不管他的球打在哪里,都能被他轻易捕捉到位置,进行反制。
  他的优势完全被周克制。
  外国专家们都在替史密斯惋惜,这是遇到对手了。
  双方交换了位置,史密斯严阵以待,改变策略,这一把双方棋逢对手,打了五六个回合,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周恩瑾一个扣球,球飞出,正好这时吹起了海风,风助球势,球出去了。
  史密斯扳回一局。第四局,因为周恩瑾的失误,史密斯再次赢回一局。
  最后一局,大家的心都紧张不已,能不能找回场子这是关键性的一把。
  史密斯全力以赴,周恩瑾从容应对,最后史密斯输在心态上,周恩瑾赢了。
  结果一出来,人群沸腾了,大声欢呼:“周团长!周团长!”
  姜安宁也跟着激动地不行,替自家丈夫高兴。
  史密斯和周恩瑾握手,“周你很棒,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周恩瑾回道:“多谢赞美,史密斯先生旋球相当出色。”
  史密斯哈哈大笑,显然很高兴,一场乒乓球赛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外宾们很高兴,吴学琛和外事办的工作人员们也很高兴。史密斯先生一行人对这次中国之行非常满意,也越发坚定合作意愿。
  第二天一早,史密斯先生一行人在吴同志的陪同下,即将乘坐最早的一艘轮船离开海沙岛。
  姜安宁和阿曼作为工厂的代表前去送别,“史密斯先生,这是我们替您和各位专家准备的小礼物,欢迎你下次再来海沙岛。”
  姜安宁送的礼物都是海沙岛的一些特产,除了工厂产出的罐头果干,她还去萧金泉萧大叔那里定制了有中国特色的根雕和木雕。
  这些根雕木雕她很久就定制了,昨天萧大叔送过来,当时看到的时候,姜安宁也被萧大叔的雕刻技术惊呆了。
  每一个根雕木雕全都遵循木材树根竹根本身的形状色泽,加以设计,非常精妙和逼真,别说史密斯一行人,就是吴学琛他们都被惊艳到了。
  史密斯一行人非常喜欢姜安宁礼物,尤其是史密斯先生,他对中国精美的东西都非常着迷,这根雕木雕简直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姜,感谢你的礼物,我们非常喜欢。以后你和周若是到欧洲,非常欢迎你们到我家里做客。也欢迎你和你的同事到我们的农场参观。”
  在之后的时间里,红星工厂、羊城外贸部在史密斯先生的推荐下,与欧区其他国家也开展了合作。
  因为这次技术交流的成功,羊城与史密斯先生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多次技术交流,汲取国际一流的技术知识,公派了很多工作人员过去展开深层次的合作。
  此次交流后来也被羊城日报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民间经典案例之一,被其他人效仿。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姜安宁和阿曼正在码头等着坐顺风车回去。
  工厂现在有车了,是从部队购买的二手解放牌大卡车,专门用来拉货。一共两辆车,今天正好是给铁路局送货的日子。这段时间生产的果干果酱以及各种肉制品都由卡车送到码头,再从码头运往羊城。
  趁着时间早,姜安宁和阿曼去了一趟海鲜市场,打算买些新鲜的海货吃。
  这个季节正是吃梭子蟹的季节,摊位上随处可见的梭子蟹。个顶个的大,阿曼买了一些,姜安宁买的多,买了七八斤。
  自家丈夫过些日子就要去小橡岛了,她打算做点蟹酱给他带过去,海沙岛上生活清苦,有了蟹酱,不管是就这馒头吃还是浇到饭食上,都好吃。
  其实姜安宁更想做秃黄油的,只是梭子蟹蟹黄不如大闸蟹多,也比大闸蟹便宜,考虑过后,还是决定做蟹酱。
  姜安宁还买了些桃花虾和响螺,打算拿回去做个干锅吃。铁牛这几日跟着宁医生开始认识尝试配药,用脑多,得给他做点好吃的。
  他最喜欢吃的就是干锅了。
  两人买好海鲜,回到码头又等了几分钟,终于看到工厂的卡车。负责送货的是林梅婶子,等货物卸下来,送上船,她还要跟着货前往羊城码头,直到把货交到赵经理派来的人手中。
  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的司机也跟着下来搬东西,其中一人姜安宁很意外,竟然是之前在羊城给她酸豆吃的萧兰花萧大姐。
  姜安宁记得,她是向阳渔业大队的养殖高手,没想到她还会开车。这次卡车他们优先招录的就是会开车的人。
  名额是面向军属和海沙岛大队的队员开放的。本来刚开始没人报名,阿曼还特地把要求改了改,改成了可以教。
  这次来报名的人才多起来,经过考核,有两人成功入选。一个是向阳渔业大队女同志,一个是部队军属。
  当时阿曼说向阳渔业大队的女同志其实会开车,只是没开过大卡车,没想到那人居然是萧兰花。
  萧兰花和车上其他人帮忙把东西卸下卡车,然后装到轮船上。等忙完,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
  “萧大姐,符婶子,还要麻烦你们送我们回去。”
  萧兰花笑着道:“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姜安宁和阿曼和林梅嫂子道别后,坐上了工厂的大卡车回家。姜安宁坐在副驾驶,萧兰花开车。
  昨夜才下了雨,今夜道路泥泞,很不好开。姜安宁以为会颠簸,都做好了护着肚子的准备,没想到一路走下来,萧兰花开车非常稳。对比另一辆车,感觉像开在平坦的公路上。
  “萧大姐,你的车开的真好!”姜安宁忍不住赞叹,很舒服,一点也不觉得颠簸。
  “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高兴啊。不瞒您说,我这个人除了养殖和做饭,就数车开得好。”
  萧大姐回忆起从前,满脸感慨:“我们大队以前有一台老式拖拉机,就是我在开。后来拖拉机老旧了不能开,我还是失落了好一阵。这次能重新开上车,还是大卡车,完全是托了工厂的福。您不知道,因为开上了大卡车,我在我们大队别提多风光了,就连家里的老爷们儿也不敢跟我大小声了。”
  现在这年头,运输队本来就吃香,会开车的人很少,会开车的女司机更少。她作为附近大队唯一的女司机,没人不羡慕她的。
  “对了,姜厂长,我们大队长本来今天要来一趟的,因为身体不舒服来不了了。”萧兰花突然想起这事,赶紧说,怕一会儿忙起来又给忘了。
  姜安宁:“大队长的身体没事吧?”
  萧兰花摇头,“没什么大问题,都是老毛病,人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以前好了。昨晚下雨着了凉,风湿犯了。他让我给你带几句话,早上忙着送货,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幸好碰到您。”
  “什么事,您说?”
  “他让我告诉您一声,我们大队养殖的第一批文昌鸡和海鲜鸭可以卖了,看您什么时候方便过去一趟。还有您要的那批海鲜鸭苗也长大了,可以养了。”
  “原来是这件事,大队长挂心了。这两日接待外宾比较忙,我正想这两天过去看看。麻烦萧大姐今天回去的时候,帮我和大队长说一声,我们明天一早就过去。”
  萧兰花自然乐意,这批鸡鸭要是合格,卖掉可是一笔不错的进项。今年大队说不定可以过个肥年。
  因为萧大姐要开车,两人也没认真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就这么到了工厂。
  正好也差不多中午,姜安宁和阿曼先回家把海鲜放好,再回到职工食堂吃饭。
  职工食堂的位置就在工厂办公区附近,方便大家就餐。餐厅还有专门的母婴区,带孩子的工人可以在这里喂奶。工厂还请了几个军嫂做了托儿所。
  这些在后世看来可能是很难得的福利待遇,其实是这个年代集体工厂几乎标配的待遇。
  两人先去托儿所接阿曼的女儿小金花,小金花见到两人,高兴地手舞足蹈。
  姜安宁摸了摸小金花的脑袋,赞美一句:“小金花真可爱!”
  小金花哇呜一声害羞地躲进阿曼的怀里,悄悄看她一眼,被她发现,又埋进阿曼的怀里。
  姜安宁心都要化了,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阿曼去上厕所,姜安宁领着小金花在花园等她。
  小金花看到有小孩被爸爸抱着,怯生生地问姜安宁:“漂亮姨姨,阿爸会来看我吗?”
  姜安宁闻言,愣了愣。这似乎是离婚后,孩子第一次提起于营长,“你想阿爸来看你吗?”
  听恩瑾说,于建刚因为故意伤人和偷盗机密资料,被判无期徒刑,明天就要被送去监狱劳改了。
  姜安宁以为小金花想见于建刚,没想到小金花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小金花不想见他,阿妈会伤心的。”
  小金花鼓起勇气道:“我知道爸爸是个坏蛋,他打妈妈,打奶奶,还打我。可他也会给小金花买好吃的,会带着小金花飞高高,在打雷的时候会蒙住小金花的耳朵。爸爸只是病了。漂亮姨姨你可不可以帮我告诉他,小金花原谅他了,让他以后跟着警察叔叔好好做人,不要做坏蛋了。”
  姜安宁听着心疼,抱着小金花。于建刚那个混蛋,怎么舍得对小金花不好的。
  她正要开口,便看到了小金花背后的阿曼。
  阿曼捂着嘴泣不成声。
  小金花似乎也意识到了,转身看到妈妈哭,连忙跑过去抱住阿曼的腿,“阿妈,你别哭了,我不提爸爸了。”
  阿曼擦了擦眼泪,抱起小金花,安慰她道:“阿妈没哭,阿妈只是眼睛里进了沙子。”她看向姜安宁,“安宁,于建刚是不是明天就要被带走了?”
  听到阿曼问这句话,姜安宁大概猜到了她的想法,点头,“明天上午九点,在部队门口会有专门的人来接。正好我们要去向阳渔业大队,你可以先带小金花过去。”
  阿曼抿了抿唇,忍住眼泪,“安宁,我不是很傻?都说了老死不相往来,还要带孩子去见他。”
  姜安宁拍拍她的肩膀,“你不是傻,是心疼孩子。”
  这样的阿曼和孩子,怎么会遇到于建刚这种混蛋。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往食堂走。
  现在工厂工人有一百多人,主要还是以养殖鸡鸭和加工水果鸡鸭为主。食堂也不算大,就是找了军属院会做菜的几个大嫂,帮工人们做午饭。食堂的饭菜相对实惠,更重要的是方便,若是不愿意在食堂吃的,工厂可以每月发补贴。
  大部分工人都会选择在工厂吃饭,食堂饭菜好吃,好些工人的孩子特别喜欢到食堂吃饭。每天去食堂吃饭成了小孩子之间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哪天家长要是没带他们,家里孩子还要闹呢。
  姜安宁和阿曼一起到食堂,这会儿工人都正在吃饭,见到两人,打招呼。秀娥嫂子和桂芬嫂子也在吃饭,见到两人,忙道:“安宁,阿曼,这里!”
  姜安宁和阿曼先去排队,排队没一会儿,轮到两人打饭。姜安宁买了三个大白馒头才花了一角五分钱加半斤粮票,又花了两角钱买了一盘回锅肉和两份青菜。
  几样东西就把带来的铝制饭盒装的满满的,这还是她怀孕后食量比较大的情况真的很划算。
  当天下班回家,姜安宁正在屋里做饭,听到恩瑾的声音,出去一看,他身后跟了个大姐。
  大姐长着一张国字脸,满脸笑容,看起来和善亲切。
  周恩瑾见妻子出来,介绍道:“安宁,我来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刘婶,老爷子担心你怀孕身边没人,特地让刘婶过来帮帮我们。”
  “刘婶好,我是安宁。快请进!”
  家里房间不够住,周恩瑾已经和三姐说好了,让刘婶暂时住在她家。另外,周恩瑾向师长申请多建两间房,等房子建好后,以后来客人就方便住了。
  本来晚上是安宁做的,刘婶一来,她就被赶出厨房了,“安宁,以后这些事就交给刘婶,想吃什么也可以告诉刘婶,刘婶给你做。”
  有了刘婶帮忙,姜安宁确实轻松多了,刘婶是个非常勤快热心的人,家里里里外外都操持的很好,姜安宁每天只需要管工厂的事就行了,家里什么都不用管。
  第二天早上,刘婶早早起床做了早餐,她手艺极好,又舍得花时间工夫,做的饭菜比食堂的大锅饭好吃多了。
  吃完早饭,姜安宁去了部队门口,阿曼带着小金花刚见完于建刚回来,两人眼睛都红红的,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只是从今天以后,阿曼似乎更热衷于工作。
  今天他们要去向阳渔业大队,两辆大卡车也跟着去。到了向阳渔业大队,萧兰花带着他们直接开到了大队的晒谷场。
  从车上下来,就看到大队长萧金明带着萧金泉萧大叔这些人正在等她们。这次她们来的主要目的是看看海鲜鸭。
  铁路局其他的东西都产量很稳定,就海鲜鸭的产量一直上不去,主要是海鲜鸭少,向阳渔业大队这批海鲜鸭是第一批收成的,其他大队很多人都盯着的,若是成功售出,其他大队才会愿意多养。
  互相寒暄过后,萧金明道:“红树林就在那边,我先带你们过去看看鸭子的情况。”
  姜安宁点点头,“劳烦大队长了。”
  一行人往东边的红树林走,走了几分钟,终于来到红树林区域。远远就听到不少海鲜鸭的叫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