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昨日烟云      更新:2024-01-26 16:04      字数:1921
  下着雪,杨正军不乐意让安兰留在医院里受罪,给杨正刚和杨正强打了个电话,哥仨轮流在医院侍候老两口。
  其实也没啥好侍候的,老两口生活能自理,就是喊喊医生换水,跑跑腿出去买个东西、回家拿饭。
  这次住院让杨国庆和宋梅香彻底想明白了,这要是他们累倒了,三个儿媳妇也就安兰能来侍候侍候,其他两个,工作家里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是有心无力。
  在医院住了十天,腊月二十三才出院的老两口,拎着一大包药回了杨家堡。杨正军说了好多遍,说天冷,家里冷锅冷灶的,就在他这里住着,等过了年再回家收拾不迟。
  但宋梅香不乐意,说要回家祭灶,过年还得祭祖,杨正军打电话给几个堂兄弟,让他们帮着把家里收拾一下,火炕给掏掏提前烧上。
  等他开着车把老两口送回家时,家里已经明窗几净、热气腾腾了。安兰和雅楠也跟着车一起回来,年货啥的塞了一后备箱,帮着把家里归置好才回县城。
  杨家这个年过得没滋没味,杨正强这些年除了三十和初一,都是在他岳家过的。杨正刚去了省城,杨海峰过年要值班,他们做父母的得迁就孩子的时间。
  杨正军和安兰倒是时不时的带着雅楠回老家,但老两口还是觉得失落。
  在家闲的没事干,老两口又不肯来县城住,安兰就说要不给他们在家开个小超市。
  杨家堡和附近几个屯里都没有小卖铺,要想买东西,就得去镇上或者县城。
  杨正军家临着村里的大路,把挨着路的三间偏房从外面掏个大门,挂上棉帘子,屋里的杂物收拾出去。刷上大白、石膏板吊顶,地上铺上地板革。
  出了正月老两口的小超市就红红火火的开业了。有安兰那个大超市帮衬着,进货时顺手就能给捎带了。
  东西质量好、又齐全,卖的还比镇上便宜,小超市别看开在村里,生意还挺不错,附近几个屯子的乡亲买东西,都爱往这儿来。
  头一个月,宋梅香净收入好几百,这些日子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前些日子她愁的都睡不着觉,杨国庆的降压、降血糖、甘油三酯,她的治疗冠心病的几种药都得天天吃。
  这些药林林总总加起来可不便宜,他们俩上回住院,大头是杨正军掏的。杨正刚和杨正强一家拿了两千块钱,他俩在医院光医药费花了一万多。
  现在看病可不像后世,医疗保险啥的,九十年代看病死贵死贵。稍微好一些的药都得进口,杨国庆头三天用的一个什么酶,说是防止脑血栓的,一针几百块。
  小系统吐槽:“这药后世烂大街了,一盒六支才四十五。”
  甭管多贵,现在医生建议用,那就得用。对于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在安兰看来都是小事儿。
  就像这次,她乐得花上一笔钱给老两口看病,只要不让她侍候。
  宋梅香一想到他们两口子后续吃药,每个月都得一二百,就忍不住心疼。
  孩子挣钱都不容易,他们哪好意思每次买药都伸手冲他们要钱。可他们俩这些年攒的钱,不是帮这个就是救济那个了。
  老两口正发愁抹不开脸时,安兰给出了个主意,轻轻松松就能在家门口挣钱,着实让宋梅香松了了一口气。
  杨国庆看着喜笑颜开的妻子,到底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梅香,咱这生意是安兰给做起来的,这前期装修、投资都是她花的钱。
  她说不要分成,但是这钱咱得攒一半给楠楠留着。剩下的能顾住咱俩吃药生活就成了,至于老大老二,咱管的已经够多了,该放手了。”
  宋梅香猛的抬头:“老头子,你这话啥意思?”
  杨国庆猛吸了两口闷烟:“我的意思是你以后不准再给老大和老二家钱,你顾他们,他们顾你了吗?
  住院费是不是得三家平分?老大和老三揣着明白装糊涂,是,老三家日子是过得好。
  可这不是他们装糊涂的理由,一句话都不敢说,这算怎么回事?我要说,你还拦着,说他们两家不容易……”
  宋梅香沉默了半响:“老大和老二过得不容易,他们就那点儿死工资……”
  杨国庆叹气:“那要照你这么说,以后咱俩谁万一再住院,还让老三一个人拿大头?你让军子怎么在兰妮儿面前抬起头?”
  宋梅香攥着手里的钱:“求人不如求己,我知道往后该怎么做了。咱往后好好挣钱、攒钱、保养自己,争取不给老三添麻烦。至于老大和老二,就随他们去吧。”
  这厢老两口因为住院费的事儿对老大和老二寒心,那厢杨正刚跟柳红艳也商量这个事儿:“这次住院,咱爸妈这回住院花了一万五,三家平分一家得拿五千。
  我跟老二各给了军子两千块,等于还欠他三千,要不咱想想办法凑够了,把钱给他送过去吧?”
  柳红艳的声音忍不住提了起来:“怎么凑?从哪凑?先说好,海峰买房的钱不能动。
  他都快二十七,这婚事不能拖了,没有房,人女方不肯谈结婚的事。这可是儿子人生大事,不能出任何岔子。”
  杨正刚显然是做过功课的:“首付钱不动,从我工资卡里取三千……”
  柳红艳蹭的一下站起来:“不行,你工资卡里攒的一万块钱是办酒席用的。你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咱就给老三打欠条,过两年有钱了再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