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胡同甜爽夫妻 第123节
作者:雨中花慢      更新:2024-01-28 07:28      字数:3925
  田幸运也很不满,悄悄对初迎说:“你看他们都检查过了,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减震系统,咱们都看着呢,要真有问题早就发现了,还用咱再检查一遍,那咱们检查啥?谁知道这车有啥修不好的毛病。”
  初迎说:“那还能怎么样,硬着头皮上呗。”
  三人上车,初迎开车绕了一圈,田幸运说:“右前方有异常,我们查啥?”
  初迎想了一会儿,看着站在不远处往这边看的人说:“你们俩下车。”
  二人以为她要继续开,就先下车,没想到她猫腰鼓捣了一会儿,又开车绕了两圈,把车直接开到工作人员旁边,下车说:“只要我解决这个问题,就跟我们厂合作建特约维修站,是吗?”
  工作人员现在特别没有信心,他不信有人能把车修好,点头:“对。”
  初迎说:“好,一言为定,刚才车交到我们手里的时候确定有异响,现在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你们开车试试吧。”
  全场安静了:……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
  工作人员狐疑地看着她:“可你就开了几圈。”
  车主更大声地发表质疑:“不会吧,你开几圈车就能好?”
  面对众人各种各样的目光,看热闹的、怀疑的,初迎扬起唇角,自信又笃定:“车到了我手里都服服帖帖的,你可以开车试试。”
  工作人员打量了初迎几秒,朝车走过去。
  白隽淞拉初迎袖子:“你咋修的,没看见你修。”
  等工作人员停车,从车上走下来,疑惑又惊喜地说:“现在没有异响。”
  车主马上跑过去开车,绕了几圈,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笑逐颜开地大声说:“真没异响,车修好了,你们这是给修了多少次了,京城最有经验的修理工都让你们找来了,还是这位女同志给修好,这位女同志该受表彰,同志,谢谢你。”
  总有她扬眉吐气的时候,看众人都在看她,初迎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众人都接收到她这种充满优越感的眼神。
  最开始众人怎么看她的,她还回去了!
  作为全场焦点,初迎脸上带着明亮的神采,自信到像是会发光。
  “你怎么修好的?”工作人员问。
  很难相信他们找了全京城的优秀修理工来都没修好,现在一个女修理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修好。
  她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让所有人都抓心挠肺地想知道她怎么把车修好。
  再次确认特约维修站的问题,初迎把攥成拳的手展开,露出一个小铃铛,说:“车没问题,手套箱里有枚铃铛,是铃铛在响。”
  全场沉默。
  工作人员先打破寂静,说:“咱凌丰汽车质量极好,不会轻易出问题,原来是铃铛。”
  有维修工垂头丧气地说:“为啥手套箱里会放铃铛?”
  车主把铃铛拿过去,抱歉地说:“给各位添麻烦了,这是我闺女的玩意儿,我也没想到,真是抱歉。不过我还是认为这位女同志经验丰富头脑灵活,毕竟她很快就找出问题所在,这更能说明她的维修水平。”
  全场:……
  这些修理工刚才多有优越感,现在就有多沮丧,真是笑话,他们败给了一名女修理工,败给了铃铛。
  白隽淞满面是笑地凑过来低声说:“初迎姐你好厉害啊。”
  国营厂修理工都很低落郁闷,以他们的经验跟想象力,想不出去检查手套箱。
  那么这个女同志为什么会去检查手套箱?
  为什么不是他们把铃铛拿出来?
  为什么这好事落不到他们头上?
  归根到底还是技不如人。
  不服气不行。
  这辆有异响的车是老大难,问题解除把售后部部长都吸引出来,夸初迎维修技术过硬,维修思路开阔,是难得的维修人才。
  售后部很讲信用,说一定会跟初迎厂合作建特约维修站。
  部长脑子转得快,这辆车搞出来的乌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车的质量好,应该宣传,现在叫记者来不及,他叫人拿来相机拍照,尽快联系媒体进行宣传。
  初迎当然要配合拍照,她要抓住每一次上报纸露脸的机会。
  三人凯旋而归,高大川正在院子里检查顾客新送来的车,见他们都满面笑容,说:“咋样,大伙儿都等着你们呢。”
  田幸运大声说:“好消息,十几个维修工都没修好,咱初老板给修好了,咱们厂要跟日丰合作建维修站。”
  “初迎的修车水平就是高。”高大川骄傲地说,毕竟初迎在公交公司时是他带的徒弟,水平高有他的功劳。
  维修车间门口,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振奋,马上围过来听详情,本来以为会听到初老板以维修技术折服众人,没想到听了场故事会。
  “这还是说明我们老板有头脑、水平高,大家都记住了,修车不只是技术活,也得多动脑,多想,多思考。”高大川说。
  武林带头鼓掌:“咱老板也太棒了。”
  初迎抓住机会给他们打了回鸡血。
  修理工们都很有信心,他们跟对了老板,维修厂规模扩大,他们都是深受信任的骨干。
  晚饭餐桌上,初迎说:“全京城最好的修理工都没修好的车,我修好了。”
  听她口气这么大,全家都非常感兴趣,马上催着她说,听完后,小赋说:“哇,还能这样修车。”
  陶芋说:“可是只是一个铃铛。”
  方戬是初迎独一无二的支持者,说:“这正说明初迎的修车水平都比别人强。”
  “我还得到了跟日丰汽车建特约维修站的机会,本来他们只想跟国营厂合作,我凭实力得到机会。”初迎宣布。
  “哇,妈你真是太棒了。”小赋觉得妈妈超级厉害。
  全家都觉得初迎很厉害。
  ——
  初迎最近在忙新的特约维修站,三舅又来京城一趟,初迎本来以为他是顺便来看她的修车厂,没想到他是特意来的。
  “我直接去的你第一个厂,接待告诉我你在新厂。”陈周钊四下打量着说,“你选的地方都不错。”
  初迎惊喜地说:“麻烦三舅总往这儿跑。”
  “我相信你的能力,但还是想要来看看,我想看你这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陈周钊说。
  初迎很有信心:“有三舅扶持,一定可以。”
  初迎像迎接上级视察一样,带他把三个修车厂跟新买的八块场地都转了一遍,说:“我没有跟国土局申请土地使用,我这样的个体户很难申请下来,再说土地出让金也高,恰好现在倒闭小厂多,我就买小厂,经常去寻摸遇到合适的就买。
  另外我都想采取跟厂商建合作特约维修站的模式,能得到厂商的培训指导,还能提供设备跟零部件使用,这样维修站就能稳妥长久地开下去,但维修站没法开太快,我也担心自己管理跟不上。”
  陈周钊说:“不急慢慢来,你有计划有想法,开始我最担心你把修车厂搞成小作坊,那样很难发展起来,现在看你能跟汽车厂商跟机关单位合作,这个思路很好,需要什么帮助你都可以跟我说,我会尽可能地给你提供支持。”
  三舅这样关心她,初迎也想回馈三舅,于是跟他说她有朋友去海南搞房地产。
  初迎问:“三舅有考虑过去海南搞房地产吗?现在海南房地产发展得热火朝天。”
  陈周钊说:“现在大量资本涌向海南,海南的房地产很疯狂,去那儿淘金的人都很兴奋,现在有几千家房地产公司都在那儿买地施工建设,这种疯狂发展扩展会有问题。”
  初迎说:“但听说现在在海南搞房地产挣钱特别容易。”
  她把跟傅泽说过的话跟陈周钊都说了一遍,她给三舅剧透的更详细,说:“我听朋友分析,一旦涨势过快,国家肯定要发布政策踩刹车,泡沫就会破掉,高涨幅不过能维持个两三年。盖房来不及就炒地皮,趁着大涨把钱挣了,过两年有个风吹草动马上撤。”
  现在先不说九三年国家发布各种政策的事儿,等到九三年她再剧透一波。
  陈周钊觉得这种疯狂发展存在严峻的潜在风险,不过初迎的说法很新鲜,她在预测未来,预测两三年之后泡沫破掉,想让他在泡沫增长时积累财富,她的语气很有自信,很笃定。
  如果能预知危险来临的节点,那么当然是稳赚不陪的买卖。
  他问类似的问题:“你听什么样的朋友说的?”
  初迎说:“三舅,你不要管什么样的朋友,我说的话一定靠谱。”
  她不觉得这样剧透胜之不武,据说当时就有人提前得知政策即将出台的消息才能成功逃顶。
  陈周钊相信初迎的话,也觉得她这个积累财富的提议可行。
  他没有投资其它领域的计划,但如果能在一两年之内挣一笔钱就撤出来,他乐意尝试。
  陈周钊说:“我考虑考虑。”
  ——
  初迎的夜大学习整整坚持了五年,一共学了三十九门课,平均分数六十五。
  反正所有科目全都及格,很险。
  学习长跑终于结束。
  她顺利拿到毕业证,但她这一届学生都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耽误学业,坚持下来的不足七成。
  也就是入学八十人,能拿到毕业证的只有五十多人,可见坚持下来有多难。
  也许后世的人根本看不上夜大文凭,可这是初迎付出很多时间通过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她觉得很自豪。
  她现在不是初中生了,她是大学生。
  虽是夜大,仪式感很足,他们班同学拍了毕业合照,班主任还找她代表全届学生在学院夜大部毕业典礼上发言。
  初迎很惊喜地问:“我能当代表发言?”
  她很有自知之明,她同学成绩好的平均分能达到八十五,还有人是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这些都没她的份儿,还有同学是来提升学历争取提拔的机关单位干部。
  班主任说:“对,一共才三个名额,给你一个,你是咱们这届毕业生里唯一一个个体户,你的修车厂经营得很好,还给学校提供了实习点,值得表扬宣传,夜大也欢迎创业人才,你是夜大部的典型,回去准备发言稿吧。”
  初迎赶紧致谢:“多谢老师这五年对我的教导。”
  等吃过晚饭,初迎特意把小赋叫过来,一边写发言稿一边跟父子俩炫耀:“我要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哇,真的吗,妈妈你好棒。”小赋开心地说。
  方戬比她得知这个消息时还惊讶:“你?老师为啥让你发言,是白老师给你争取的机会吗?”
  初迎笑道:“班主任推荐我,这说明我很优秀。”
  方戬说:“可是你平均分才六十五,每次考试我都担心你挂科还得补考,你每次都是将将及格。”
  初迎对自己很满意:“不以分数论英雄,因为我有好几家修车厂,生意还不错,我同学不是在机关单位就是在厂里上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方戬说:“行,那你好好写吧。”
  “毕业典礼是周日,你跟小赋也去吧,我以前在学校里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学生,没想到还能有这样光荣的时候,我想让你们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