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作者:沉舟钓雪      更新:2024-02-01 14:51      字数:3780
  程灵过后又吩咐洪广义,叫他在染坊的时候多盯着点戴思媛。
  洪峰盯的是外头,洪广义这边要注意的则是内部。
  如此,又一日过去,九月初九如期而至。
  程灵一大清早就换上了新做的秋裳,用的是自家染坊新出的布料。
  以玄青为底色,领口袖口的滚边均为鲜艳纯粹的正红,腰带也是鲜明的红色,撞色浓烈,便仿佛是有一团团的烈火点缀在程灵身上,尤其衬得她唇红齿白,清新挺拔。
  这样对比鲜明的颜色常人其实很难驾驭,但到了程灵这里,却偏偏被她穿出了一种格外的清俊。
  仿佛秋天里的一团烈风,刮过了苍翠的竹林,峻拔的山峰,又拂过了开阔的原野,飞扬的旗帜……
  程二妮打版做的衣裳,她又给程灵将头发束成了一个高马尾,最后绑上青红间色的发带。
  因为程灵头发鸦青,发带上玄青色的部分被她乌压压的头发一衬,倒显得仿佛是隐没不见了。唯有那一抹鲜红,灵动地点缀在她乌发间,着实有种雌雄莫辨的美感。
  程二妮便感慨道:“灵哥儿不是女郎,却竟然比许多女郎还生得美些呢!”
  听到这话,穆三娘的脸色板了起来,程大妮连忙训斥程二妮:“会不会说话呢,咱们灵哥儿一身英气,哪里像女郎了?尽会胡说八道,去去去,做你的活去!”
  程二妮缩脖子吐舌头,对程大妮扮鬼脸:“我又没说灵哥儿像女郎,我只是说咱们灵哥儿生得俊!略略略,不理你,我走啦!”
  扮完鬼脸,一溜便跑。
  程灵将程二妮特意给做的一个新挎包斜挎在了身上,这个新挎包比女版的略大些,也是玄青的底色,红色滚边。
  材质是加厚的缎面,里层又用麻布上了浆,挎包便有型有款,与程灵的新衣甚是相配。
  程大妮连忙拿一瓶香露出来,在程灵双手手腕间各洒了几滴。
  如此,等程灵收拾好,骑上枣红马,一个英气勃勃的俊美少年便自程宅而出,去向了城西青原山。
  重阳佳节,秋风送爽。
  这一日天公作美,云也高天也阔,日光清丽,满城皆见菊花酒,城中的热闹也点燃了节日的氛围。
  程灵独身一人轻骑快马,不多时便出了雍州城。
  城西一带山多水多,虽然没有特别高的高山,但也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登山。
  青原山上更是热闹,这山上有座青云观,香火甚是旺盛,前来登高之人多半也还冲着青云观,想去拜一拜。
  程灵到了山脚解马石边就下了马,将马儿交给了道观的知客道人。
  解马石边有几座马棚,如今马棚中基本上都已经拴满了马。
  知客道人将一块马牌递给程灵,程灵学着前面的人在旁边的功德箱内捐了一两银子。
  然后只听知客道人说话道:“无量天尊,居士可是来参加青原诗会的?”
  程灵说是,知客就给她指路道:“居士请往这边走,顺路再爬两道坡,可以到仙云峰,诗会便在此处。”
  程灵当即道谢,而后开始爬山。
  爬山路上也不寂寞,山道上随处可见人。
  有特意来参加诗会的读书人,有凑热闹的闲人,还有附近村庄的普通百姓。
  登山两道坡,再往前去,忽见一阵开阔。
  第188章 程灵,字愚之
  程灵踏上了仙云峰的峰顶。
  仙云峰的峰顶是一片和缓的平台,这不是人工造景,而是天然便如此。
  像是有一位驾云路过的仙人,随意挥出他的鬼斧神工,在这峰顶之上一划,于是尖耸的山峰就变成了开阔的平顶。
  平顶之上有各种怪石错落伫立,这些石头天生地长,崎岖各异。有些形似卧牛,有些如同猛虎,有的像是祥云落在了人间,云上带着一只玉兔……
  还有一块巨石,特别神异。
  它立在平顶中间,足有十丈之高,人在其下,若是仰头去望,便会产生如看天柱之感。
  但要是离得远,远看去,这怪石却分明如同一尊飘动着衣袂的剑仙,在剑指东南,俾睨天下呢!
  程灵上山之后,乍然一看,也觉目眩心惊,大自然的奇景,总有许许多多常人想也想不到的绝妙。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说,人要走出去。
  你看了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自然就会觉得,眼前的蝇营狗苟,也不过如此了。
  程灵欣赏着平顶怪石,忽然就听闻到一阵大笑声响起。
  闻声望去,一行读书人,个个衣袂当风,飘然而来。古之名士的风采,便仿佛是在此时重现了。
  其中一人高谈阔论,正说着:“古有林下之风,是谓竹林先贤。咱们今日没有竹林,却有石林,有茱萸,有美酒,若以此为序,人人题诗,成一诗集,千百年后流传后世,岂不也是一段佳话?”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阵阵附和。
  读书人,不为眼前名利,便为身后声名。极少有不在乎身后之名的读书人,尤其是这种文名。
  出诗集这种事,基本上更是没有人会不喜欢。
  一阵阵附和声中,有一人忽然从人群中大步而出,向程灵走来。
  人未走近,笑声已经先来了,是骆游!
  “程兄来得及时,快来快来,今日的诗集中,若是少了你的大作,咱们必定不依。”
  随着骆游的走动,众人也都见到了程灵。从那一天在摘星楼前写诗之后,程灵的名声就小范围地传开了。在场的读书人基本上都去过摘星楼,也都知道程灵。
  当下有人欣悦道:“是程兰芳,骆兄说你要来,你果然来了!骆兄不欺我……”
  程灵脸上的笑容却在这一刻有些微的僵,她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人叫自己什么来着?
  “果然是程兰芳,哈哈哈,程兰芳快来,今日的诗题咱们还未定,大家正讨论着,要以什么为题才好呢!”
  “程兰芳……”
  “程兰芳……”
  “……”
  程灵:……
  程灵如遭雷亟,她确定自己没有幻听,却简直是恨不得自己真幻听了才好!
  这些人……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脑回路?为什么要给她取这种外号——或者,这个不应该叫外号,而应该叫名号?
  就比如骆游被人称作骆经纶?
  程灵艰涩道:“诸位,何谓程兰芳?”
  “程兄还不知吗?”一人从骆游身边走出,笑说起来,“我爱幽兰异众芳,程兄的诗,已经传遍雍州,甚至是传向了更远的地方。程兄写兰,风采特异,读诗之时,便仿佛有兰芝芬芳。”
  所以,所以大家就叫她程兰芳……
  程灵现在就一个感觉:谢谢大家取外号的水平,如此看来,玉修罗简直能打满分呢,呵呵,呵呵。
  尴尬之余,程灵忽然灵机一动,她连忙说:“诸位兄台厚爱了,倒不必如此客气。在下大名程灵,字愚之,诸位兄台唤我愚之便好。”
  程灵原本其实并没有什么字,但这并不妨碍她临时给自己取一个。
  虽说古人取字,一般是要等到及冠以后,由长辈赐下,不过程灵骨子里并不是真的古人,对她而言,自己给自己取个字,是没什么心理负担的。
  骆游等人不知内情,听了程灵的话,当下纷纷抱拳称呼:“愚之兄。”
  骆游还感慨说:“愚之兄本是钟灵毓秀之人,更是以‘灵’为名,可你家尊长却为你取字愚之,可见用心良苦。”
  程灵只是呵呵一笑,算作回应。
  骆游又为程灵介绍在场的其他读书人,众人又互相行礼,正式见过,然后就一起向那仙云峰中间的仙人石方向走去。
  仙人石的侧边方向有一座凉亭,这个亭子是骆府君到雍州任职州牧以后,新近命人修建的。
  骆府君也是爱赏玩山水之人,前两年重阳节时,他甚至还会主动带上当地官员,又叫上当地的读书人,一起到青原山登高。
  今次,骆府君却未曾出现,这事却是有些奇怪。
  自然,在场就有读书人忍不住问起了骆游:“敢问经纶兄,府君大人今年不来青原山登高么?”
  骆游说:“家父有些公务要忙,今年我代他登高,等插茱萸时,也为他插上一株。”
  长子代父,这没什么问题,相反,骆府君的公务却是不能深问的。当下人们便只管称赞骆游父子情笃,至于骆府君去哪里了,自然是无人再有多言。
  话题回归诗会。
  如今的诗会形式多样,最流行的一种是流觞曲水。但那需要场地,而仙云峰上虽有凉亭,凉亭却不够大,这里的地形也摆不了流觞曲水。
  还有更简单直接,但也更有趣味性与争斗意味的一种形式,则为“连句吟诗”,又称之为“即席唱和”。
  这种难度更高,完全就是即时性的。不但要即兴作诗,还要应情应景,符合格律。要是没有足够的本事,接不住别人抛出的句子,那真的是很容易当场丢丑。
  这种形式的诗会,也是最难作弊的一种!
  而骆游则提出,这一次的重阳诗会,就以“连句吟诗”为主题,大家“即席唱和”,最后集结成册。
  仙云峰上,读书人已经聚集不少了。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也有年纪大的,但论起身份地位,还是以骆游为尊。
  一时之间,先是有附和声零散响起,紧接着,忽然有人看向下方的山路,惊喜道:“是卢公子与伍先生来了!”
  又一批前来登高与参与诗会的人到来了,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卢公子的主场,而是骆游的主场。
  第189章 你看这黑锅,它又大又圆
  仙云峰下,一行人沿阶而上。
  程灵站在人群边上,跟着众人一起,先给伍先生见礼:“见过伍先生!”
  然后有一人站了出来,是常年跟在骆游身边的王昀,此人面上带笑,就喊:“卢兄、于兄、望平兄……诸位今日可是来晚了,是不是要罚?哈哈!”
  王昀生着一张和气的面容,骆游身边属他最是八面玲珑,跟谁都能玩笑几句。
  照往常,姗姗来迟的卢公子等人定然是要给王昀面子的,这一回却有不同。
  只见卢公子沉着脸,他身后的于樵等人亦是如此。伍先生走在卢公子身旁,更是面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