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40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4-02-10 16:10      字数:5634
  回屋的燕荷还在纳闷:燕薇咋这么快就找到对象了,看样子还对她不错,竟然给她带了两大盒肉菜回来。燕薇咋就命这么好,遇到的男人不是能赚钱的,就是对她好的?
  再想想孟庆林对自己的的态度,燕荷郁闷了。
  燕妈皱着眉说:“小荷咋变成这样了,真是越大越不懂事了。”她又对燕薇说:“小薇,别管她,她不知好歹,等遇到难事,就知道家人的好了。”
  燕薇才不管燕荷怎么样呢,她一个劲儿让爸妈多吃肉,还说:“现在天还有点热,今天吃不完,就不怕明天放坏不好吃了?”
  “你这孩子也是,怎么变得大手大脚了,现在已经入秋,晚上没那么热了,放一晚上明天热热照样吃。”
  要不是看在这肉是大闺女对象送的,燕妈能再加些盐,多吃十天半个月。
  这年头乡下吃肉更不容易,村上又不按月发肉票,只能等大队杀猪分肉吃;要不就是弄点野味打打牙祭,一般自家是不舍得杀鸡吃的。
  燕薇拿回来的这俩菜,满满当当两大饭盒,过年都没这么奢侈,燕妈吃得满意是满意,可也心疼。
  燕薇了解这年月的饮食习惯,便不再劝说她妈,便说:那爸妈明天都吃了,免得放时间长了,吃坏肚子更不划算。要是因为吃肉吃的拿药吃,多丢人。”
  燕妈觉得闺女的话也有道理,便答应下来:“明天趁你在家,咱把这两盒肉都造出来,省的惦记了。”
  燕薇边收拾碗筷便说:“孟卫东别看文化程度不高,可他逮猎物有一手,以后咱家不会缺肉吃,你们放开吃就行,再说他还是大厨,买肉也便宜,下回回来我还给你们带好吃的。”
  “你说你这孩子咋这么心大呢,孟卫东有能耐弄到肉吃,你也不能都鼓捣家来呐。你俩还没结婚,吓到他怎么办,还以为你只顾娘家不顾他呢!听话,以后有啥好吃的你俩吃就行,过年过节给我们送点节礼就行。别老让人送东西给你,还没结婚老是要人东西,总归不好,咱又不是吃大户的人。”
  这点燕薇还真做过了。她潜意识里不用跟孟卫东客气,却忘了眼下习俗。未婚女孩老跟对象要东西,在别人眼里还真不是好事。
  燕薇只好点点头答应:“行,以后我会掂量着办。”
  等自己上班赚了钱再孝顺,就有借口应付爸妈了,不过大半年的功夫,很快就会过去。
  等又过了两个星期,礼拜天时,孟卫东早早带东西上门了。
  看到长相比孟庆林还俊俏的孟卫东,燕妈很是热情,“卫东是吧,快进屋坐,自从小薇跟我说了你们处对象的事儿,婶儿早盼着你来家里了。你说你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干嘛,以后可不带这样的。下次来时,别买东西了……”
  孟卫东客气地笑着说:“婶子,不是多贵重的东西,您不用在意。你们养大燕薇不容易,吃我送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看看这话说的,当时便把燕妈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你这孩子真会说话,那婶子也不能跟你不客气。你有钱就存着,以后结了婚,花钱的日子多着呢。”
  燕妈亲自给孟卫东泡糖水,生怕别人泡的不够甜,还指使丈夫干活:“赶紧把你逮的野鸡拔毛,可别耽误招待卫东。”
  看着燕妈这态度好的,简直拿孟卫东当亲儿子了。
  自打燕妈听孟卫东承诺给养老,越琢磨越是满意。不管孟卫东说的是真是假,起码人家敢放话,孟庆林就不从没说过这种话。这人就怕有对比,立见高下。燕妈就怕燕薇带孟卫东上门,没啥好招待的,最近几天特意让丈夫下工后去山上逮的野鸡,完了一直养着,就等孟卫东上门杀鸡招待客人。
  孟卫东坐下喝了碗甜甜的白糖水,跟燕妈聊了起来。燕妈打听他的事儿,他都给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燕妈见他长得精神,说话一点不像没文化的人,更像当干部的,越看越是合她心意。
  孟卫东不好意思眼看着未来老丈人干活,他干坐着,便想帮忙干点活,燕妈还一个劲儿拦着。到底没拦住,孟卫东看到院子里摆着劈柴工具,和拉回来的木头,直接上手劈柴了。他干起活来那个利索劲儿就别提了,咔咔咔,一会儿劈了一堆木柴。
  孟庆林也没给自家劈过柴,燕妈想着,还是卫东这孩子实在,第一次来家就卖力干活。还是大闺女眼光好,卫东这孩子真不错。
  第63章 订婚礼
  孟卫东往燕家走了一遭, 燕妈和燕爸对他很是满意。燕妈甚至当晚就对闺女提出:“小薇,我看你俩处得挺好,如果你认定了卫东, 就挑个日子赶紧订婚,定下来省得人说闲话。”
  跟孟卫东订婚, 燕薇当然不会反对了,她问:“妈, 定亲是不是还得找媒人?”
  燕妈一听这个, 立马想起给孟庆林说媒的媒人,“你跟卫东说说,找媒人可别找咱村这个了,必须得换个媒人。”
  燕薇当然清楚她妈这么说是为什么,立马答应下来:“行。不过我现在上学, 估计没空张罗订婚的事儿, 等我放假吧。”
  “那你跟卫东商量一下,如果等放假定亲,我托人给你们看个好日子。”
  燕薇跟孟卫东相处融洽, 温情脉脉恰到好处, 燕荷见过后便不顺心了。心里不舒服的她去找孟庆林, 把她姐跟孟卫东定亲的事儿说了。
  “什么,你说你姐跟孟卫东好上了, 他俩咋认识的?”说实话, 孟庆林听说燕薇跟同村刚找到工作的孟卫东好上了,惊讶之余, 心里难免不是滋味。虽说孟庆林对燕薇感情不深, 但见到燕薇这么快找到下家, 心里能痛快才是假的。
  “我哪儿知道他俩咋认识的, 我就知道孟卫东对我姐可好了,上次让我家带了两大盒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回家,这次上门也买了好几样礼品,吃饭的时候,他还会给我姐夹菜,还帮我家劈柴……”
  燕荷的意思很明显:你看看人家为了追女友都做了什么,你呢?
  孟庆林在家里最小,从小哥哥姐姐让着他比较多,再说他这人比较直男,还有点大男子主义,根本不懂燕荷的小心思,“看来孟卫东自从找了工作,真是越混越好了,也是,当厨子吗,采购肉类应该方便些。”
  孟庆林跟孟卫东同岁,小时候孟庆林还欺负过孟卫东,骂他是“没爹没娘的孩子”。可孟卫东比他辈分大两辈,孟卫东是爷爷辈的,有村里长辈们看着,孟卫东又机灵又会告状,凡是欺负孟卫东的都被家长削过。
  只不过等孟庆林上学后,两人的交集便不多了,再后来孟庆林上了高中,更加看不上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孟卫东,早不把孟卫动看在眼里。
  孟庆林认为:他们将来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自己可是有铁饭碗的人;孟卫东靠种地打猎生活,再能干也是个泥腿子。
  因此,两人虽是同龄人,但在村里见面也仅是点头之交。
  可现在孟卫东跟燕薇处了朋友,他如果再娶了燕荷,以后就是连襟了,肯定免不了打交道,甚至让人拿来比较。
  孟庆林想起刚刚燕荷说的话:“你啥意思,觉得孟卫东送的礼比我还多,你别忘了,我可是逢年过节去你家送了好几次礼了,孟卫东才去一次,他送的再多,能有我送的多?”
  燕荷:“可那不是你跟我姐订婚后送的礼吗,咱俩定下来后,你都没以我未婚夫的名义送过。”
  孟庆林倒是有说法:“你不是跟人解释,当初跟我订婚的人是你吗,那我送的礼肯定是因为你送的,难不成还让我再送一份补上?”
  就算他同意,他妈也不会同意。何况他不傻,有钱自己花不行吗,干嘛非得买礼给老丈人家送?他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还得存点用到正当处,哪能随便花。
  当时,燕妈和媒人跟孟家商量好,把孟庆林的对象换成燕荷,可礼不会再送一遍了,毕竟发生那样的事儿双方都有责任。
  燕荷找孟庆林本来是想跟他沟通一下,想让他对自己好点。可燕荷不想想,孟庆林又不是真傻,喝醉酒即便断片,回去琢磨一下,也会觉得事情不对劲儿。即便燕荷以为他是他姐,早晨闹什么,直接把他叫醒,悄悄回去不就完事了吗,毕竟两人时间啥事都没发生。
  孟庆林觉得燕荷可能是早已喜欢上自己,所以才不顾体面闹出来。后来燕荷几次上赶着讨好他,让孟庆林更是如此认为。
  燕荷隐晦地提在孟庆林这里行不通,直接撒娇说:“我就是看我姐对象对她特好,很羡慕她,想让你对我也好点!”
  孟庆林听了这话,自觉不能被孟卫东比下去,于是说:“我以后对你也好点不行吗,要不改天咱们去看场电影?”
  至于送礼和干活,还是算了,留给孟卫东去表现吧。孟庆林才不会为了讨好未来岳父家去干活,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下力干活的人。至于送礼,礼是他妈准备的,当下大都这样送,他觉得他妈准备的礼没错,那就这样吧。
  其实燕荷的目的就是想让孟庆林对她好点,两人快速发展一下感情。等孟庆林带她看了场电影,又请她吃了顿饭,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因为在电影院里,孟庆林跟燕荷偷偷拉手了。
  跟燕薇解除婚约后,孟庆林还觉得亏,他连燕薇的手都没来得及牵。这次看电影,他偷偷牵燕荷的手,没想到燕荷挣了两下便让他牵了,孟庆林挺高兴的,觉得燕荷比她姐有情调。
  自此,孟庆林倒是跟燕荷发展得热乎起来,经常腻腻歪歪去约会。
  因为燕荷有了前世记忆,知道男人越是得不到手越是惦记,所以她只是让孟庆林吃点甜头啥的,始终坚持不做最后一步,到让孟庆林对她越发迷恋起来。
  孟庆林没帮燕家干活,却经常带燕荷下馆子,或是给燕荷买零食、丝巾、头花等小物件,也把燕荷哄得回回开心。
  弄得燕薇每次回家,都得被迫接受来自妹妹的“炫耀”。
  “姐,你看这是庆林帮我挑的丝巾,好看吗?”燕荷把红丝巾围上,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觉得红丝巾衬得她的脸娇嫩如花。
  燕薇面无表情地说:“你喜欢就好。”
  她不是不知道燕荷的意思,可燕荷又没出嫁,老是自动跳到她跟前来蹦跶。对此,燕薇也没办法,就是有点厌烦燕荷这样的小心机。
  很快,燕荷就被燕薇收到的礼物打脸了。
  原来燕薇跟孟卫东商量过后,燕妈找人看了日子,把他俩的订婚日子定在腊月初八。
  孟卫东请的媒人不是别人,是本村老支书的媳妇,他喊人家嫂子。老支书媳妇现在是五代同堂,家风也好,算是全福人。原孟卫东就是多亏有在老支书两口子护着才长大,请她当媒人最合适。以后他结婚的话,诸多事也要请这位老嫂子帮忙。
  当然,孟卫东请老嫂子当媒人还废了一番周折。倒不是老嫂子不想当,而是她听了流言后,觉得燕家姑娘有问题。孟卫东只好实话实说,把那天的事儿透露给老嫂子。老嫂子知道燕薇是最无辜的,才答应当媒人。
  腊八订婚这天,孟卫东带着六样礼烟、酒、糖、肉、点心、麦乳精上门,老支书嫂子进门后跟燕妈聊天,给孟卫东一顿夸,听她话音和语气,真是觉得卫东哪哪都好,“别看卫东小时候过得苦,等他大点,学啥学的都快,这不还自己找了门路有了工作,以后养家绝对没问题。”
  “卫东这孩子记恩,小时候谁对他好,现在他对人家也好。谁喊他干活,答应得都挺痛快,他还帮着孤寡老人打水打柴……”
  总之,孟卫东能干还人品不错,老支书媳妇说这些话,就是想让燕妈知道,以后燕薇嫁给孟卫东不会亏。
  老支书媳妇甚至说:“以后俩孩子结了婚,你们过去跟他们一起过也行,这都是卫东跟我说的,说有你们两老帮扶着,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燕妈满脸笑出褶子,对孟卫东这个女婿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她也跟着夸人:“我也稀罕卫东这孩子,眼里有活,来了啥都帮着干点,不让他干都不行……”
  午饭前,卫东当着众人的面,递给燕薇一个打着红色蝴蝶结的小盒子,“这是送你的定亲礼。”
  老支书媳妇催促,“小薇,你快打开看看是啥。”
  她早知道孟卫东要送燕薇一块手表,想让燕薇打开,让在座众人开开眼,知道孟卫东送的定亲礼可不轻。
  燕薇打开一看,是块金色的女表。看来卫东哥攒了几个月的工资,都买了表了。
  “小薇,你快戴上看看,肯定很好看。”
  “小薇,你看看时间校对了吗,校对好再戴。”
  在座看热闹的婶子大娘都帮着燕薇出主意。
  燕薇戴上手表,在一众人的羡慕眼光中,感觉自己瞬间高大上起来。
  第64章 要结婚了
  燕荷看到姐姐戴上新手表, 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她连个订婚礼都没有,当初参加订婚礼的可是姐姐,想想真亏。再说孟庆林跟姐姐订婚时送的礼是一身衣服, 姐姐已经还给她了,可她嫌弃姐姐穿过两次, 不想穿。
  不过燕荷又想到以后:孟庆林将来可是个有钱人,她能跟着当有钱太太。姐姐现在找的对象只是个在医院当大厨的男人, 以后能有啥出息, 就算菜做的不错,以后了不起自己开个饭店,还是比不过孟庆林。
  想到这里,燕荷不再酸溜溜,扭头自己躲屋里偷着乐去了。
  在座的知道实情的有那么几个人, 都觉得燕家大闺女稳重, 妹妹燕荷就不行了,今天是她姐的大日子,燕荷不帮忙还躲起来, 不会办事。
  别人不仅那燕荷和燕薇比, 还拿孟庆林和孟卫东比, 想想孟庆林当初送的礼,再看看孟卫东送的手表, 可见孟卫东有多看重燕薇了。
  不止如此, 在孟家庄,自打孟卫东找到工作后, 也有人爱拿两人来比较。
  比如孟庆林不是在供销社上班吗, 刚上班时, 便有街坊邻居让他捎日常用品回来, 开始孟庆林不好意思拒绝,就帮人捎东西,可是经常帮人捎东西后,有人竟然不给钱票,孟庆林当然给他妈说了,孟妈可不会让小儿子给人垫钱,有了开头,以后大家都要东西不要钱,她可不干。
  于是孟妈找到那家不给钱的人家,讽刺人家买不起就别买,哪能让人帮忙还不给钱的,都让自家垫钱,自家也垫不起……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给人气得不行。
  其实人家只是暂时没零钱给孟庆林,没打算赖账,打算换开钱再给送去的。不过家里有事耽搁了两天而已。
  农家哪有秘密,孟妈去要钱,被别人看了热闹,人家当场找邻居换钱给钱,很快让人传了出去。
  孟妈甚至在村里放话,让她小儿子捎东西可以,必须先给钱和票,不然不捎。打那,倒是打消了一部分人让孟庆林捎东西的念头。有人宁愿多跑几里路,也不愿再麻烦他家。
  孟庆林倒是清闲了,可是免不了给人落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他有了工作便看不起乡亲了,帮个小忙不想帮,这人不咋地。
  到孟卫东这里,自打他上班后,跟随燕薇的步伐,基本都是两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时,他偶尔会带些糖块分给村里小孩,还经常帮村里孤寡老人挑水送柴,谁家有点活喊他,也也很乐意帮忙。
  当然,孟卫东也不是冤大头,谁都会帮,以前欺负他,对他有恶意的人家他才不会帮忙。他帮助的这些人,都是当年给过他吃的人,哪怕当初给的是一个地瓜,一块窝头。
  两相比较,大多数乡亲当然是更喜欢孟卫东,都说他人好有出息。
  孟庆林看不起人,可他爸妈哥嫂都在村里,人家当面不说孟庆林不好,背后嘀咕的不少,他自家人当然听过这种话。可是能咋样,他们又不能一一给人骂回去,毕竟得罪人太多了,在村里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