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26节
作者:萧笛      更新:2024-02-16 23:37      字数:3912
  以后来大陆投资的港商会越来越多,他们都金贵自己的身体,不愁没有生意上门。退一步说,就没没生意,圈个地盘在那里,也是稳赚不赔的事。
  至于医生,她可以高薪聘请各大医院退休的医术高明的老医生坐镇,再带一带年轻的医学院毕业生。只要薪水给得高,不怕招不来人
  无论是批发市场,还是医院,都可以先建两三层楼。现在的建筑都还是混砖结构而不是框架结构,可以等上几年,鹏城的经济真正起飞,国内的建筑技术也成熟了,她再把这里改建成大厦。
  以后不用多管,每个月光是租金,就能让她赚得盆满钵满。
  “好。”哈里两眼放光。
  他喜欢开拓,不喜欢死守。如果让他呆在一个地方做管理,他会闷死的。自然是盛景投资的项目越多越好。
  项目哈里和陈斯特可以谈,楼房他们可以建,但人才还得盛景来招揽。
  她往米国、港城的猎头公司打了电话,又在国内报纸上刊登了招揽人才的广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得遴选人才,培训高级管理者。
  盛景和哈里等人在忙碌,唐言泽也没闲着。他帮盛景做事之余,还关注着港城那边的动静。
  他跟盛景道:“曹瀚宇被曹家叫回去了,曹家派了曹瀚宇的弟弟曹瀚深来。曹瀚深听说我们也要投资医院,就改了投资方向。看来曹董是个明白人。”
  盛景笑道:“那是自然,否则怎么创下这么一大份家业?”老生意人,自然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且不说她的身家如何,唐琪琛在港城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说方毅身为一市的经委领导,曹家要想在这里投资,就不能得罪了他去。
  ……
  方毅作为年轻的新上任的经委主任,自然是繁忙的。但对于恋人而言,忙不忙,有没有时间,实际上只在于一个有心和无心。
  忙碌之中掂记着对方,打个电话问一问有没有好好吃饭,天凉了有没有好好添衣。
  想见对方了,既便忙碌也可以挤出时间来约上一顿饭。
  方毅和盛景两人相处时并不会腻歪的卿卿我我,大多数时间还是在谈论鹏城的经济发展。
  或许是想明白了,敞开了心扉;又或许是这样的相处让盛景十分舒服。
  她渐渐习惯了方毅电话里的嘘寒问暖,习惯了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和心情低落的时候,有个人在身边陪伴。
  两年的时间,鹏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日新月异。盛景也在忙碌中迎来了自己二十五岁生日。
  鹏城这两年发展很快,方毅这样级别的领导都配了车和司机。方毅不愿意在吃饭时总让盛景送他,他自己掏钱加油,每次约会的时候都会开车接送盛景。
  这天方毅在餐厅里订了饭菜和蛋糕,开车接她出来,给她过生日。
  直到吃过饭送她到楼下回来,方毅都没提谈恋爱的事。
  盛景忍不住好奇,问他道:“我二十五了,你就不想要那个问题的答案吗?”
  方毅凝视着她,轻声问:“那你愿意跟我谈对象了吗?”
  盛景灿然一笑:“我不提,你就不打算问?”
  “我不想给你压力。如果你有答案,你会告诉我的。”
  说到这里,方毅又有些不确定:“是吧?”
  如果盛景不提,过两天,他可能仍会忍不住问。虽然他察觉到了盛景态度的转变。
  以前盛景对他亲近是亲近,但亲昵不足。现在不管有什么事,盛景都愿意找他,并不怕麻烦他。他能感觉到两人的心越来越靠近。
  盛景没有说话,只是忽然凑近,亲了他的脸颊一下。然后在方毅怔愣的当口就下了车。
  盛景在市中心建了百货大厦、批发市场和医院,自然不会亏待自己。她建了一幢十六层楼的大厦,她占了顶层,次顶楼给了唐言泽一层,哈里和陈斯特各一层。她招来的那些管理人员和院长、医生各一套房子。最下面两层则是集团公司办公室。
  看到门卫敬礼,给盛景开了门,方毅连忙喊了她一声:“小景……”
  盛景转过身来朝他挥了挥手:“过年回北城吧。”
  方毅笑了起来,对她道:“好。”
  他知道,她是打算在过年时把两人的关系告诉两位老爷子。
  1986年2月9日是春节,盛景和方毅提前两天飞回了北城。
  “小景。”一出机场,盛景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却是方勇刚。
  “方伯伯,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她赶紧跟方毅跑过去。
  “哈哈,我不是急着来见我儿媳妇吗?”方勇刚笑道。
  多年不见,方勇刚的两鬓已经花白。当年初见面时他像一柄出鞘的剑,锐利刚毅;现在锋芒尽敛,乍然看过去,就是个慈祥的父亲。
  一行人上了车,方勇刚道:“你舅舅准备退下来了。”
  盛景点头:“就算他不退,我也想劝他退了。”
  盛河川今年六十八岁了,年近古稀。
  他的胃本来就不怎么好,后来盛景过继后替他养了几年。他回到原岗位后忙起来常常不按时吃饭,或是为省时间狼吞虎咽。盛景十分担心他的身体。
  “方爷爷身体好吗?”她问道。
  “好。”方勇刚笑道,“他天天在军区大院里跟那些老头儿下棋钓鱼,日子过得十分开心。”
  方毅到了鹏城后,想把方七接到身边养老。但老头儿觉得儿子离了婚,一个人孤零零的,需要他陪伴。再加上军区有一群老头儿作伴,他玩得开心,不愿意来鹏城这个没有熟人的地方。方毅也就没勉强他。
  汽车进了城,直直朝槐花胡同驶去。盛景没多想,以为是方家父子要先把自己送回家,再回军区大院去。
  可汽车驶进了胡同,并没有在盛河川买的那处小院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开。
  盛景转头问方勇刚:“方伯伯,咱这是去哪儿?”
  方勇刚笑呵呵地道:“去看你方爷爷给你准备的聘礼。”
  盛景瞪大了眼,转头朝方毅看去。
  方毅一摊手,摇头:“别问我,我不知道。”
  他在盛景答应做他对象的时候,兴奋地打电话跟老爷子说了一通。老爷子高兴地说要给盛景准备聘礼。他当时也没很在意。
  盛景只是答应做他对象,并没有答应结婚。他虽会悄悄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但觉得还不到准备聘礼的时候。
  没想到老爷子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你舅舅也在那儿呢。别担心,方伯伯不会卖了你的。”方勇刚开玩笑道。
  说话间,汽车停了下来。
  盛景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地方,心里越发疑惑。
  这不就是以前住的大杂院吗?难道方老爷子把原来租出去的房子收了回来,又搬回这里住了?
  下了车,她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门,似乎换了,不再是以前的小破木门了,而是两扇门楣、门钉、门环甚至门当都齐全的红漆木门。
  木门旁边还按了门铃。方勇刚上前按了按。
  不一会儿,木门从里面打开了,方七笑呵呵地脸出现在眼前:“小景回来了?”
  “方爷爷。”盛景唤了一声。
  看到站在方七身后的盛河川,她又赶紧叫道:“舅舅。”
  她的时间比方毅自由,每年她至少要飞两次回北城看望盛河川。过年是定然要回来陪盛河川过的,两人也时常打电话。舅甥两人倒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
  “快进来。”方七道。
  跨进门槛,盛景又发现不对了。
  原来大杂院里修建的乱七八糟的厨房、杂物间全不见了,这个院子,显现出了它本来宽敞的院落和四面回廊。
  屋子那起翘的飞檐,朱红的廊柱以及梁柱上的彩绘,窗棂上的雕花,无不寓示着它当年的气派与高贵。
  “方爷爷。”盛景惊疑不定地看向方七。
  “喜欢吗?”方七笑道,“马云清你还记得吧?八三年政府把这院子还给了她。当时还补偿了我和你舅舅买房子的钱。但当时好多老邻居都没地方搬,也就还住着。”
  “八四年,马云清的哥哥通过政府找到她,要接她出国去。出国前她想把这院子卖了。当时就还有夏老太一家和赵盼儿一家还住在这儿,我听你舅舅说你喜欢四合院,就想办法给他们两家另租了房子,把这处买了下来。”
  “这两年我叫人把这院子收拾了一遍。这会儿终于能见人了。”
  他叹了口气:“小毅一直很喜欢你,这么些年,我跟你舅舅都期盼着你们能在一起。现在好了,你答应跟他谈对象,方爷爷高兴啊。只要你跟方毅结婚,这处四合院就写你的名字。”
  “不用不用……”盛景连忙摆手。
  方七却不愿意听这话,朝她招手:“你来,过来看看方爷爷的收藏。”
  盛景只得跟着他进屋。
  进了方七以前住的那间屋子,就见方七不知道按了哪里的机关,原先他放床的地方露出一个两米长,一米五宽的洞口来。隐约能看到下面架了一架楼梯。
  “来,下来。”方七率先走下楼梯。
  盛景也好奇,跟着走了下去。
  下去后方七又按了一下,一扇石门缓缓打开,走进去,显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个博古架,架子上面放着大大小小的木匣子。
  “人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解放前我虽然支持革命,捐了不少财产,却也留了一些黄金。前些年乱,古董不值钱,黄金却有人要,钱也算值钱,我就用黄金和钱淘换了不少好东西,都藏在这儿了。”
  说着他递过来一个盒子。
  盛景低头一看,盒子里装着一块古玉。
  她虽不知道这古玉是哪个朝代的,但看那通透晶莹的质感,就知道这玉肯定值钱。
  方七又把一个匣子打开,里面装着一匣子的小黄鱼。
  “孩子,我家小毅的工资不多,跟你相比,他很清贫。但我想跟你说,我家小毅也不是没有家底子的。这些都是他的,他养得活老婆孩子。”
  盛景哭笑不得:“方爷爷,您别这么说。我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我要嫌他没钱,我就不会答应他做他对象了。”
  “哈哈,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但我们作为男方,总要有所表示不是?”方七哈哈大笑起来,“女孩子金贵,你肯嫁给小毅就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份了,我们总不能让你养家吧?”
  晚上虽然有方勇刚的勤务兵和盛河川身边的家政工作人员做饭,但大菜仍然是方七掌勺,吃得盛景一本满足。
  饭罢,方毅送盛景出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这不是我爷爷淘的,是我母亲留下的。”
  他打开来,递到盛景面前,神情里有一丝的紧张:“小景,你愿意嫁给我吗?”
  吃饭的时候,三个长辈虽没明说,但都在试探性地催婚。不过盛景知道,眼前这个男人等了她很多年。他不是因为长辈催婚才求婚的。
  望着方毅那深情的双眸,盛景伸出了双手:“给我戴上吧。”
  方毅把一双翡翠镯子戴到她手腕上,拉着她的手,两人相视而笑。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