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67节
作者:温暖的宅      更新:2024-02-21 17:01      字数:3214
  一想到自己抓到了李淮家的把柄,也许能一次钉死李淮了,杨庆民就全身都兴奋起来。
  “这样,你这两天先别继续跟着赵青岚,省得打草惊蛇,过些天,等过些天着,他们那个店开张了,咱们再搜集现成的证据。”杨庆民下决定道。
  大事上,钱红霞一向都是听丈夫的主意,闻言自然点头。
  夫妻俩又凑到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起初,赵青岚也考虑过,在当下那位伟人还没提出改革开放的时候,自己做买卖会不会影响不好。
  可一来,她想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二来这段时间花出去的钱太多让她生出些财政危机感。
  最主要的是,她没想到自己可以不用单干,让母亲妹妹他们来做。
  没错,她早就想好了,自己投资,置办物件,再教会母亲妹妹手艺,等正式开店了,她却不会参与经营。
  让母亲妹妹去干,她偶尔去帮着看看帐,再拿部分分红就好了。
  对于这点,她在这些天也已经和母亲妹妹摊牌过。
  其实,一开始,孙氏还有两个闺女,就觉得啥都是赵青岚出心里很不好意思。
  还不晓得赵青岚想法的时候,孙氏已经拉着两个闺女商量过。不管她们赚多少钱,除了她们自己的少许花用,剩下的都得给大姐赵青岚。
  为此,赵青竹和赵青菊都没反对。
  在她们看来,她们能有现在自由美好的生活,都是赵青岚赐给她们的,她们现在所有用的一切,也是大姐赵青岚给的。
  就算把赚到的钱都给大姐,她们都没有二话,只要她们自己平时有得吃住,能活下去就行。
  等赵青岚提出她只算投资入股,拿分红,孙氏一开始还极力推拒,只说这店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该全部给她。
  赵青岚倒是能听出母亲的话是实心实意的。
  可她晓得,这买卖要想长期发展,她就不能真把母亲妹妹当给她打工看。
  再说了,她也不想那样苛刻。
  就算是亲人,她也要明算账,店里不管挣多少,她拿四成的分红,剩下六成,母亲两个妹妹一人两成。
  也让她们自己有动力和奔头,别看一个小小的小吃店,只要生意好,这也能赚不少钱呢。
  后来不是有一句话,造火箭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没有侮辱科学家高知识分子的意思,只是说出一个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拿工资的高级知识分子,挣得真不如不少小摊小贩。
  就连到了后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不仅是因为有了母亲妹妹做帮手她才敢早早开干,还因为她们之间的特殊关系。
  雇佣在当下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为什么总说资本家剥削,就是因为在大家看来,资本家赚了大头的钱,剥削了工人的「血汗」。
  是以到了后来,雇佣几个人才算是「资本」,都有了一条线。
  而他们这个店,自己不直接参与经营不说,母亲妹妹全是关系最亲近的一家人。
  就算是有人想拿这点做筏子攻击,他们也没雇佣剥削任何一个外人。
  都是自家人的小买卖,怎么能说是「雇佣」呢?
  有着后世经验及眼光的赵青岚,早已考虑好了一切,才敢拉起这面旗。
  杨庆民什么打算她不晓得,可她却知道未来大势,这就是她最厉害的金手指。
  ……
  于惠敏自打那天在饭店外被询问后,整个人就有些紧张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
  直到儿子李伟离开家去了学校,她也还是沉浸其中没有察觉。
  哪怕她已经尽力掩饰了,枕边人李振华仍然有所察觉。
  “惠敏,你怎么了?”
  “没什么呀。”于惠敏笑起来。
  “我总觉得你不对劲。”
  听丈夫这么一说,于惠敏心中一悚,丈夫不会是知道什么了吧?
  第83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哈哈,哪有,你想多了,这不是小伟又回学校了,我就是有点想他。”她赶紧尬笑解释描补。
  “是吗?”李振华耸眉。
  “唉,还是被你看出来了,小伟呀不是我说,我让他去和人家姑娘见个面,他倒好,人家姑娘最后哭着跑了。”怕丈夫追问她赶紧又把这件事给扯了出来。
  “还有这?到底咋回事?”李振华蹙眉。
  “小伟呀,还没长大呢,不知道怎么讨好姑娘,说话呀没有遮拦,其实也没啥。我呢,就是发愁他,你说说,都这会了还没开窍,咱们啥时候才能见到个儿媳妇呀。”于惠敏胡说八道起来。
  宁可把丈夫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儿子身上,也不想丈夫对自己再怀疑追问。
  也是她大意了,悠闲日子过久了,失去了本该有的警惕和防备。
  就算往儿子身上扯,她还是下意识不让丈夫觉得儿子有啥错,只归于其「没开窍」。
  至于儿媳妇,两人似乎都忘了,其实他们早就有过儿媳妇了,认真算来,赵青岚都已经是第二个。
  果不其然,在这方面性子比较粗的李振华,知道妻子是为这事发愁后,顿时笑起来。
  “小伟才多大,没开窍就没开窍吧,这男孩子呀,一旦开了窍,快着呢。”
  于惠敏又东扯西扯地和丈夫聊了好一会儿子。直到丈夫睡下都没再提前之前的那件事,她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以后她一定会万分小心的,对了,还有那个人,她要想办法让其远离首都这个地方,最好以后都回不来。
  这样,首都就没有认识还知道她过往的人存在了。
  既然都过去了,那就让过去的一切继续被掩盖吧,直到被她带进棺材里。
  ……
  再进城,不见钱红霞的身影,赵青岚心里逐渐积累的疑窦才消失不见。
  他们店里,如今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本来,包馄饨用的面粉还有肉馅来源是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这点,赵青岚也给搞定了。
  城里有肉联厂。
  肉联厂其实每年都有些不要票的肉私下外销。
  当然,这些不要票的肉轻易也到不了普通人的手里。
  只因这不要票的肉价格并没有变化,这对于平时供应有限,都缺肉的家庭来说自然是莫大的福利。
  可赵青岚不会去绞尽脑汁占这个便宜,而且她现在也没这个人脉。
  她只是想办法找到肉联厂的一个负责人,表示自己可以加钱买肉。
  一开始那位负责人还对她不屑一顾。直到赵青岚给了他意想不到的价格,还表示以后需求量会逐渐加大。
  肉联厂的负责人这心里一算账,顿时来劲了,这钱看着每日不多,可积累下来,还是能给厂里又增添一笔资金的,还能给大家多发些福利。
  这年头,怎么让工人们念你的好,那自然是多发工资多发福利了。
  涨工资这种事轻易做不到,可多发点福利,有办法有本事的领导还是能做到的。
  而他就打算做那个让工人感激有本事的领导。
  既然肉联厂每年都有一些不要票份额的肉,还是各个单位领导都知道还默许的事情,那每年少供应一点,被他拿来给职工们谋福利也是可以的。
  他这叫规则之内合理运用。
  至于以前拿到不要票肉的那些人,本就是偷偷摸摸不让周围人都知道的隐秘事,就算拿到的肉少了一些,肉联厂这边找个理由解释一下,也没人敢乱闹。
  赵青岚选择多花一倍多价钱从肉联厂买肉,既为了稳定,也是为店里食材的合理合法做打算。
  这个时候,各家各户肉票供应都是有限的,也就是国营饭店等特殊单位有特别的批量,他们这小店,忽然能供应这么多的鲜肉骨汤馄饨,自然会被有心人发现,从而做文章。
  起初她也想过到黑市买肉,后来仔细一想就否定了这个办法,还是费了些功夫去搞定肉联厂的负责人。
  现在,真的谈下来了,负责人高兴,她也高兴,互惠互利的大好事。
  以后会得到福利的肉联厂工人们更高兴,这她何乐而不为呢,同样的办法,赵青岚也用到了面粉来源上。
  把这些全部搞定后,赵青岚再一检查,就发现小吃店只差一样东西了,那就是招牌。
  卖吃食的,哪能少得了招牌呢。
  而要有招牌,那就先得起个店名。
  为此赵青岚拉着全家人一起商量。
  就连三个岁数小的孩子,她都没放过。
  “大姐,要不就叫赵家小吃店吧?”赵青竹提议。
  “不好。”一听赵家,赵青岚就想起她带着妹妹们好不容易摆脱的那个地方。
  虽然她和妹妹们都姓赵,可她天然的就不想起这个名。
  一看她的脸色,孙氏就明白了什么。
  很快,赵青竹还有赵青菊也想到了。
  “叫好吃。”二娃大胆提议。
  反正他觉得啥都好吃。
  还真是名副其实的只知道吃呀。
  赵青岚和大娃这对特殊的母子此时做出同样的无奈表情。
  “倒是挺贴切,就是念起来有点拗口。”
  看自己的提议被否定了,二娃还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一个个店名被提出来,又一个个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