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242节
作者:温暖的宅      更新:2024-02-21 17:04      字数:3704
  虽然赵青岚新店没挂在团里名下了,团里有人心中不满,可孙胜利还是很想得开的。
  他很清楚军民合能挣钱,完全靠的赵青岚的经营。不然挂靠在哪里都一样,他们现在每个月还能拿到总店的一些分红改善团里的条件,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人呢,要知足常乐。
  不过军民合新店能被人盯上捣乱,他自然也怕总店唇亡齿寒,这才是他一定要带人马上赶过来帮忙的原因。
  孙胜利他们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又还有周劲生这个自家人在,赵青岚就赶紧做饭,招待大家在他家好好吃一顿。
  几个孩子之前肚子饿了也就随便填了下肚子,现在有好吃的吃,也一个比一个开心。
  孙胜利也询问了赵青岚他们和程书记的关系,得知那个一直跟大娃走在一起的孩子是程书记的独生子,也很是感慨。
  谁能想到孩子交的朋友都能帮上大人的忙了呢。
  大娃兄妹几个一个比一个优秀,孙胜利觉得赵青岚功不可没。当然,他家的几个孩子也不差,几个家长开始讨论起自家的孩子来。
  孙胜利已经知道妻子打算去赵青岚在省城筹备的新店了,要说完全不舍那是不可能的,不过闺女大儿子都在省城,两个孩子以后大概率就留在省城了,妻子现在过去也不错,能早早站住脚,还能照顾孩子们。
  他现在就想着等自己混到退了,就去省城和老婆孩子一起生活。
  吃完饭,孙胜利他们就赶紧回去了,李淮带了勤务员过来,也是临时请的假,不好留下不走,只能叮嘱妻子那件事有结果了就告诉他,遇到啥困难了也不能藏着。
  夫妻俩依依不舍了一会,李淮才坐上车离开。
  看他们两黏糊的样子,二娃在屋里抑扬顿挫了好一会呢,还被嫌弃的大娃敲了脑袋。
  等人都走了,赵青岚也放松身心去休息了,这一天她各种折腾也是蛮累的。
  她还不知道,自己做了那只扇动起飓风的小蝴蝶,程书记借由她的事查出来那位小舅子的不法时间,也掀起了他们整个地区严打的风暴。
  把人都叫来后,程书记开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会议,等到会议结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中咒骂那位惹是生非的小舅子和他的副局长姐夫。
  这两个人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在家好好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赵青岚就到了店里。
  看到她出现,店里的人都很高兴。
  昨天文姐回来后,说了不少赵青岚的壮举,大家对她都很是佩服。
  许是为了安抚人心,她没有刚来就走,在店里待了挺久的,直到有人找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程书记的授意,公安局长带人亲自到了店里,道歉并为军民合澄清,还告知了赵青岚对那位小舅子的处理结果。
  只待其其余罪行一并查清后,再一起处罚。至于那位靠山副局长的处理结果,还需要上头开会讨论,不会那么快有结果。
  同时赵青岚也得知了自己新店被针对的真相。
  原来还是同行眼红,她的军民合开了以后,城里的几家国营饭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影响。
  其中有一家受影响最大,只因那家距离他们军民合最近。
  不过以前军民合总店挂在部队名下,那家店的负责人虽然嫉恨她,碍于部队也没敢耍什么花招。
  等她这新店开业,那人打听到她新店是独属于她私人的,积压已久的恨意就再也压不住了。
  正好那位小舅子经常去他的店里吃饭,两人算是狐朋狗友,他便故意在那小舅子跟前抱怨。
  那位便大手一挥说这事交给我了,这才有了之后发生的事情。
  这两人还想得挺好的,要么逼着赵青岚关店求饶,要么让她把军民合新店转让给他们,他们俩联手吃下,以后一起挣钱分红。
  军民合有多么挣钱,那位嫉恨不已的负责人还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现在这也只能成为他们的一个梦想了。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可这次正好开会说了严打,他们也算是撞到枪口上的第一起事件了,公安已经去了那边抓人。
  竟然因为自己揭开了地区严打的帷幕,她倒是蛮震惊的。
  来龙去脉搞清楚,针对她的人也全都受到处罚,赵青岚十分满意,对于程书记的评价也更高了。
  她现在很庆幸大娃交了程韬这么个好朋友。
  虽然她没想过借儿子的关系攀附程家,可这次确确实实沾了人家的光,这份恩情她也记在了心里,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偿还。
  做生意怎么可能没有竞争,以后随着她的生意越做越大,社会上的个体经营者越来越多,她还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只是刚开始罢了。
  好在她这一世,再不是上辈子那个弱小无助的可怜女人了。
  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高峰,她都会努力翻过去。
  第303章 皆大欢喜的谈判
  这几年许多知青返乡,但工作岗位没那么多,再加上毕业后考不上中专大学新进入社会的年轻人。
  城里工作岗位很缺,就连临时工都不容易找到,这就导致社会上有了很多游手好闲的人。
  再加上这几年改革开放,政策变化,做生意的人慢慢多起来,就有了一批渐渐富裕的人,有了贫富差距。
  还有前些年那场运动结束后留下的一些后遗症,比如喜欢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
  总之各种原因混到一起,导致社会治安越来越差,刑事案件频发。
  赵青岚的事情只是地区严打的一个引子,就算没有她这件事,严打早晚也会来临的。
  一时间,街上维护治安的人多了起来,各种流氓混混都少了。
  这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自然是大好事,赵青岚亲眼目睹,也是感受良多。
  也许我们的国家在逐步强大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曲折与困难,可大家却都是奔着美好的未来去努力奋斗的。
  张宇家龙凤胎的满月宴,赵青岚他们没去京城参加,不过也寄去了礼物。
  孙氏在京城待了一个月后,终于回来了。
  本来她还想多待些时日的,看小闺女小日子过得确实不错,赵青菊也一直催她回家,她这才回来了。
  其实是赵青菊知道二姐肚子越来越大身边没人照顾,母亲却一直为了她待在京城,心里很过意不去。
  孙氏一回来,赵青竹也进了城里住,就住在赵青岚家这边。
  赵青岚问过几个孩子的想法,孩子们开学前都不想回省城,正好母亲回来了,她就留下孩子们独自回省城了。
  反正假期也没剩几天了,就让孩子们玩个痛快吧。
  她这一个人回来,自然也不回大院子里住了,还是回了家属区楼上。
  她回来了,孩子们没回来,说实话李淮很是窃喜,这样他们两在家亲密一些都不用遮遮掩掩地顾虑了。
  赵青岚回省城自然是有正事要做的,那就是找地方开店。
  地区那边新店的事顺利解决了,她却在那边安逸了许久,还有点心虚呢,这不又鞭策自己努力赶紧起来。
  知道以后房价会越来越高,她找店面都倾向于买。
  省城这边,其实发展得比下头地区更好一些,这两年陆陆续续做生意的人也更多,买卖店面这事已经不算罕见了。
  赵青岚手里资金充足,可选择性就多得多,好好在省里逛了两天,她就找到了不少可买的门面。
  虽然暂时只开一家店,可架不住她乐意囤上,经过再三筛选,又和店面的主人议过价后,她最终拿下了三套。
  其中一套拿来开军民合在省城的分店,另外两个先当备用放在手里,等以后不管是开新店还是出租收租金都不浪费。
  等她新买这几个店面都过好户,玩得乐不思蜀的几个孩子也回了家。
  孩子们都回来了,她自然也去了院子里住。
  大娃带着弟弟妹妹们坐车回来的,他在家住了两天后,就又回去了,因为他又要开学了。
  这次开学,大娃就升入初三,不到一年就要中考。
  赵青岚觉得初三很重要,其实蛮想在跟前照顾大娃的,可又不能扔下其他几个孩子。
  她其实更倾向于让大娃转学到省城这边。
  不过大娃说自己继续在那边念初三就挺好的,赵青岚这才不强求了。
  赵青菊已经嫁到京城,家里就孙氏这个外婆在,赵青竹还即将生产。
  也幸好大娃可以去军民合那边吃饭,赵青岚才稍稍放心些。
  军民合的小饭桌在地区现在还挺出名的。
  不过赵青岚也没刻意扩大规模,一次就只收几十个学生,这也导致军民合现在小饭桌的位置都成了香饽饽,还有人托关系说情呢。
  不过赵青岚不搞那些奇奇怪怪的,就按照谁先报名谁先来的规则弄,结果天还没亮,就有人已经排上队了。
  省城这边店面准备好,她就又开始联系师傅装修改造,同时也开始招聘人手。
  她先是和李淮商量起来。
  “军民合在省城的店,我还是打算优先录用军属,胜利大哥那边,距离太远,还是在咱们这边找人最好。”
  “你是想找相关领导谈一谈这个事吧?”李淮了然。
  “那当然了,就是我不知道该找谁说这个。”这里可不是他们之前的小团了,她和人家各处的领导干部也不熟。
  “你别着急,等明天去了营区,我打听一下。”
  赵青岚立马高兴起来。“那我就等你的消息了。”
  为军嫂提供工作岗位,这种大好事,部队怎么会拒绝呢。
  李淮到了营区后,只是找了他同事稍微打听了一下,后来就坐到了领导面前。
  这年头,哪里工作岗位都少呀,军区也每年都为安置随军家属的工作发愁呢。
  现在李淮提出这么个好主意,领导一听说就立马找他过来确认了。
  军民合军区领导还是晓得的,当初还有领导想让赵青岚来帮上头军区也搞个这样的合作产业呢。
  不过当初赵青岚就没同意,眼下她能自己放开手大干,自然就更不会同意了。
  好在领导也只是稍微试探了一下,不能搞合作产业,能给军属们提供些工作的机会那也是好事呀。
  李淮一肯定,领导就立马让他去找赵青岚过来,需要和赵青岚仔细聊一聊,尽快把工作岗位这事给敲定落实。
  领导这么着急,李淮只好让勤务员去他家把妻子叫来了。
  赵青岚来了以后,就到领导办公室仔细商量起这件事的细节来,为此她提出了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