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305节
作者:温暖的宅      更新:2024-02-21 17:05      字数:3540
  翻过年,他们公司还要再开几家军民合分店和新超市,整个公司都处于高速发展期。
  随着公司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应聘的人也更多了。
  现在赵青岚已经不逐个面试要进公司的人,偶尔比较重要的岗位,她才会亲自看一看人。
  因为大姨支援来的法律人才,竟然还有法律系毕业的大学生慕名而来应聘了。
  他们公司也终于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本土法务部员工。
  除了这些,赵青岚还打算把修建公司的员工宿舍搬上议程。
  正好省里有几块原来办厂的地皮出售,在有些人看来挺贵的,知道未来房价趋势的赵青岚却觉得很便宜。
  她直接拿下两块地皮,一块用来修建公司的员工宿舍,另一块先攒着以备不时之需。
  修建员工宿舍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岚心的员工都沸腾了。
  大家都很关心员工宿舍多会能建好,什么样的资格才能分房或者入住。
  因为房子的影都还没看见呢,赵青岚也就没有研究具体的细则,只公布了员工宿舍大致修建的时间。
  反正等来年开春暖和了,就会正式动土。
  本来岚心的福利待遇就挺好的,现在房子的事也切切实实在落实了。
  省里好多拿着铁饭碗的国营厂的员工都羡慕想来这边上班了。
  可以说,赵青岚又给自个的公司打了一波招工广告,而且比啥福利好处都有吸引力。
  赶在年底,赵青岚又去了深市那边一趟。
  以前她只是去例行参观一些,或者参加一些会议。
  这次过去,她也有不少事要给公司员工分享,比如这边食品厂的成绩。
  当初,张宇同意耀华也参加投资,也就是看赵青岚的面子,还有自己的一些爱国之心。
  他压根没想到食品厂的成绩还挺喜人的。
  不仅内地市场慢慢打开,在和廖氏集团合作以后,外部市场也有了一定的销售额。
  总之,食品厂现在已经把增添设备的那些投资成本都收回来了,还小赚了一些,未来不出差错,只会挣得越多。
  这也让赵青岚在耀华一些觉得她一直没啥成绩的老员工那扬眉吐气了一把。
  当初除了王大志,还有三个港商亲眼见证了赵青岚和孙夫人的关系。
  后来耀华和廖氏集团有旧的消息也慢慢传出去了,这让耀华之后的许多生意都顺利起来。
  还有一些竞争对手不敢再轻易使坏,这也是张宇没想到的。
  他现在越发觉得自己当初选择赵青岚合伙的明智。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赵青岚好似对公司没做过什么,可只有他清楚。要是没有赵青岚,耀华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
  知道赵青岚到了深市,孙夫人还邀请外甥女顺便来港城做客,不过赵青岚着急回家过年,还是没去。
  上一年孙夫人是在内地过年的,今年倒是没打算过来了,会和儿子一起在港城过年。
  认亲以后她就放下了最大的心结,这一年都往内地跑了好几次,过年不在一起也不至于那么想念。
  不过她还是给内地的亲人寄来了不少新年礼物。
  赵青岚他们也回寄了,也许东西不如孙夫人寄过来的值钱,可也代表了他们的心意。
  反正孙夫人收到哥哥妹妹,还有外甥女们寄来的各种内地土特产,还有一些吉祥的礼物以后,心情十分好,还会拿出来对上门拜年的客人分享。
  大年三十,赵青岚一家独自在他们家里过年。
  赵青竹一家四口待在部队家属区,母亲孙氏跟着他们一起住。
  京城这边,赵青菊和婆家人一起过的年,孙光明则是陪着领导下基层与民同乐了。
  虽然一大家人没凑在一起过年,可对彼此的惦记和祝福却一点都不少。
  而且这一年,大家诸事都很顺利,人人心情都好。
  再说王大志父子三个,变卖所有家产,逃到了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虽然他们还有不少钱,不至于生活困顿,可一家人背井离乡还不是自愿到的国外。
  这个年,也是过得一点喜庆感都没有。
  怕赵青岚或者孙夫人继续找他们麻烦,他们临走前,只给家里留了个信,出去后就再也没联系过。
  王老太等人看到那个没说明白咋回事的信本来就慌张呢,结果一连许久都没有这父子几个的消息,只能不担心。
  王大志他们这个年没过好,老家的父母也同样过不好。
  不过他们确实想多了,不管是赵青岚,还是孙夫人,都懒得费那个精力对他们穷追不舍。
  只是他们不知道一直担惊受怕呀。
  王小飞总觉得父亲和妹妹去了内地一趟,自己就被迫要跟着出国逃难,心里怨气一直很大。
  以前他只是和王大志这个父亲关系不融洽,现在和妹妹王小燕关系也开始紧张了。
  而王小燕本以为自己终于能过上好生活,顺便报复一下赵青岚获得快感,现在却变成这样的处境,心情也不好呢,哪里还愿意应付本就看不上眼的哥哥。
  王大志更没心情缓和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他自己还很阴郁呢。
  不过这父子三个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赵青岚更加怨恨了。
  他们都觉得自己倒霉又是因为赵青岚,把一切都怪罪到了她身上。
  第389章 躲懒走亲
  以前刚搬来省城的时候,过年那几天赵青岚一家不仅没什么亲戚需要走动,上门拜年的人也很少。
  可这几年,随着李淮升职,赵青岚的事业也越做越大,他们家过年时候也就越发热闹了。
  除了赵青岚带着孩子们回妹妹家走亲戚那两天,上他们家拜年的人就络绎不绝。
  虽然孩子们大了,也能帮忙招待客人,可赵青岚也得一直在那笑脸相迎呀。
  一连几天过去,到了晚上她就忍不住捶腰。
  “还是你幸福,好歹去上班的时候,能躲个懒,不像我,这几天可真是把我累坏了。”她对着丈夫嘀咕道。
  李淮一边给妻子按摩放松一边出主意道:“不想招待客人了就带孩子们出去躲躲呗,你们都不在家,谁还能让你招待。”
  “也是,不过这大过年的,我去哪呀?”
  “要不去京城待几天?正好也带着大娃他们看看舅舅和你妹。”
  “有道理,就当走亲戚了。”
  说干就干,赵青岚第二天立马打发人去买火车票了。
  这火车票买来他们正收拾东西呢,李淮就又带来个好消息。
  “咱家能装电话了,等你和孩子们回来,家里就有电话可使了,以后再联系舅舅他们就方便许多。”
  “真的吗,那太好了。”赵青岚也是发自内心高兴。
  其实她早就想给家里装个电话了,要不然打电话要么去外头小卖部或者报刊亭掏钱,要么就是用公司的电话。
  可惜私人装电话一直很麻烦,先不说审批难,就算审批通过了,排队都不知道要排到多会。
  其实以岚心现在的规模,还有赵青岚之前给省里招商引资做出的那些贡献,她要真去找领导们说说情给家里安装个电话还是可以的。
  只是她还是不想为这点小事去麻烦走后门,这不就一直拖着了。
  幸好部队里这边李淮这个副师终于排上队了,他们家才能装上电话。
  其实赵青岚都想着等过几年大哥大出来直接买那玩意算了。虽然个头笨重,价格也贵,电池还不耐用,信号也时有时无的,可能拿着到处走呀。
  不过就算家里现在能安装电话,等以后大哥大出来了她也肯定会买。
  她做生意,有个好用的通讯工具还是必要的。
  孩子们知道家里要安装电话了也蛮高兴的,不过几个孩子也都大了,还不至于欢天喜地。
  知道母亲要带他们去京城走亲戚,小朵已经计划起要带啥礼物给小姨,舅爷爷,还有小姨家的表弟了。
  他们家四个孩子加上赵青岚就是五个,出远门还要带上丁语和刘丹丹,一辆车都坐不下,最后还是李淮的专车和赵青岚的那辆奔驰一起送他们去火车站的。
  李淮想着又得和妻子分离好些天,也到了火车站送行。
  “到了京城你就到处走走逛逛,放松一下,大娃他们几个都大了,你也不用一直那么操心,再把自己给累着了。”李淮忍不住唠叨。
  一旁几个被嫌弃的孩子心理活动极其丰富,不过也早已习惯了。
  有母亲在跟前的时候,他们亲爹眼里可看不到他们几个。
  赵青岚忍不住笑。“我知道,我们不在家,你也不要多加班,食堂的饭吃腻了,就去外头下下馆子,冰箱里我做的那些东西,你加工一下就能吃。”
  被妻子关心,李淮的神情越发温柔,上手给妻子掉下来的碎发捋到了耳后,压低声道:“也不要在京城待太久了,我会想你的。”
  因为孩子们都在身后,赵青岚有些红了脸。“知道了。”
  耳力最好的大娃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虽然经常见到爸妈腻歪,可他乍一见闻还是鸡皮疙瘩泛滥了。
  要不是列车员喊着赶紧检票进站了,这夫妻俩还不知道要你侬我侬多久呢。
  明明结婚多年,三娃都快十周岁了,夫妻俩的感情反而越发深厚。
  别看几个孩子经常因为父母腻歪鸡皮疙瘩。可实际上还是很高兴自家父母感情好的。
  他们现在大了,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别处,也不少听闻谁家父母又吵架了,或者别的家庭矛盾。
  可他们家这么多年了,也没怎么见过父母红过脸。
  就是偶尔母亲生气了,父亲哄哄就好了。
  火车上,大娃这个准高考生依旧在看书,弟弟们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扑克牌玩起来。
  赵青岚坐在车窗前,看着外头不断掠过的风景,神情恬淡怡然。
  要去京城走亲戚,怎能不说一声呢,买好火车票以后,赵青岚就给妹妹还有舅舅分别打过电话了。
  临出发前,她还问过妹妹和母亲要不要一起去。不过孙氏才从京城回来没太久,赵青竹正好新开了分店也忙碌着,就没一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