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炮灰真千金 第11节
作者:漫秋      更新:2024-02-22 21:22      字数:4181
  “爹,还是个鱼窝子!”萧定国看着密密麻麻的鱼群欣喜万分,还不忘护着萧玖,不让她因为好奇整个人都要贴到泉水里去了。
  “是!是!”老爷子搓着手,高兴地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这次不仅找到了水源,还找到了鱼,这下好了,食物和水都有了!
  回程的时候,老爷子就哄萧玖:“小玖啊,这个事情,咱们先保密,跟你哥哥也不能说,行吗?”
  看着萧玖黑白分明的眼睛,老爷子有些愧疚,想起孙女喜欢上山,就许诺:“以后,爷有空,都带你上山玩。”
  “好!”萧玖立刻答应,水和鱼的出现,让她心里的紧迫感一下子去了大半,家人终于有吃有喝啦。
  她心里放松了下来,但对上山还是热情不减,毕竟她的空间等着她填充呢!
  三人回到家里后,萧玖就去哄萧铁蛋同学去了,萧守诚关了院门,关于鱼窝子的事情,要跟家里人好好商量一下章程。
  第13章 姥姥家
  “当家的,你说的是真的!真,真找了水了?还是个鱼窝子?”余麦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她家人不会饿死了!
  没等萧定国回答,余麦穗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她捂住嘴“呜呜”地哭了出来。
  这些日子,看着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少,她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担心两家的老人,更担心家里的孩子,也担心当家的每次上山寻找猎物,会不会哪天就回不来。
  她虽然每天风风火火地忙着忙那,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现在,突然有了好消息,她的情绪一下子就压抑不住了。
  哭了几声后,她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说:“你们别管我,我就是高兴的。”说着,擦掉眼泪,坐下来继续和大家商量鱼窝子的事情。
  萧定国接着说:“这山上的东西都是无主的,能被我们发现,也能被别人发现,越早把东西揽自己家里越好。”
  “没错,只是晚上上山危险,这样,咱们明天一早上山,先把鱼打上来。”萧守诚也是同样的想法。
  “好在咱们家在村尾,早上这会儿人不会太多,咱们看着点,应该能避过大队的人。”萧定国又说。
  “我把杂物房收拾出来,鱼收拾好,就挂在那里晾干。”王绘喜也说。
  “我收拾地窖去,等鱼干做好了,都收起来。”余麦穗动力十足。
  萧守诚听了不断点头:“那就这么着,这件事情,就咱们几个知道,再好好嘱咐一下孩子们,不要让他们说出去。”
  “好。”大家都没有异议,这鱼窝子用的好,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就不用担心被饿死渴死了。
  萧玖大概能猜到家人在商量鱼窝子的事情,她原先还担心萧守诚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大队长,让大队的人都知道鱼窝子的消息。
  好在,家里人都比较清醒理智,没有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不是萧玖小气自私,而是,她知道明年还有整整一年的干旱,小小的一个鱼窝子供养他们一家人都有些吃力了,更何况整个大队?
  而且她听说书记是个耙耳朵,还是个藏不住话的耙耳朵。
  书记他们家吧,拎不清拖后腿的人太多,所有事情要是书记知道了,等于他婆娘知道了,等于他全家都知道了。
  然后就是他婆娘娘家人,他娘的娘家人,他兄弟媳妇的娘家人,连他奶奶的娘家人都能知道。
  想象一下吧,好几个大队的人一拥而上,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一两条鱼,一两桶水能抵几天呢?
  萧玖叹了口气,现实就是这样,她也想做个正直无私的好人,但她觉得先活下去才是正理啊。
  “妹妹,你想啥呢?怎么傻乎乎的?”萧铁蛋戳了戳了萧玖的脸蛋,觉得妹妹好像好看了很多,脸蛋光溜溜的,也白了很多。
  萧铁蛋没有多想,他还在为没能上山感到郁闷呢。
  萧玖见他心情不好,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妹妹,真的有很多很多鱼吗?”萧铁蛋的嘴成了“o”型,被萧玖形容的鱼窝子吸引了全部心神。
  “嗯,很多很多鱼,哥,你也有功劳哦,虽然你乱走是不对的,但如果不是为了找你,我们也找不到鱼窝子的。”
  “那,那起鱼窝子的时候,我让爹带我去,能行吗?”
  萧玖想了想说:“这我也不知道,不过,爷答应我,等空了就带我上山,到时候我让爷也带上你。”
  “真的?”
  “嗯!”
  “拉钩!”
  两个小孩拉钩后,相视一笑,兄妹感情更加好了起来。
  小孩子哪有什么烦恼呢,萧铁蛋知道鱼窝子的事情,又知道爷会带他们上山玩后,心情就好了起来,他说:“等家里把鱼打回来,我就跟爹娘说,把小黑接到家里来。”
  萧玖觉得萧铁蛋大概率要失望,家里有吃的了,大人们只会瞒的严严实实的,肯定不会同意小黑来家里的,不然不是明晃晃地告诉别人,家里有余粮吗。
  不过,她没有打击萧铁蛋的信心,也许呢。
  萧家人的动作还是很快的,等事情商量好后,第二天一大早,萧玖起来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已经不见了。
  她知道家人肯定去起鱼窝子了,也没有找人,自己把自己打理干净,拿出《幼学琼林》开始看了起来。
  重新回归小学生的身份,原本以为自己能变成世人眼中的天才,大杀四方,哪里知道,还是个半文盲,很多繁体字根本不认识。
  她看到萧铁蛋晃晃悠悠准备玩泥土,心说:学习这种事情怎么可以懈怠呢?萧铁蛋同学要一起学习才对啊。
  “哥,上次爷说让你背书,你背出来了吗?”
  萧铁蛋正和泥准备摔炮听响呢,听到萧玖的话,不可置信地回头看自己的妹妹,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妹妹?
  萧玖笑眯眯地说:“哥,要是爷说你没背出书,他就不带你上山玩,那怎么办?”
  萧铁蛋一听还真会这样,看了看手里的泥,想着山上的鱼窝子,大兔子,依依不舍地起来去洗干净手,跟着妹妹一起背诵。
  中午饭是余麦穗做好了放在锅里的,萧铁蛋生火热了热,兄妹两人吃完后,萧玖让萧铁蛋去玩了一会后,继续背书。
  等大人们趁着夜色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堂屋点起了油灯,灯下,两个孩子看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劳累担心了一天的心陡然放松了下来,几个人相视一笑,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
  余麦穗去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晚饭,萧守诚和萧定国还要上一次山,这鱼窝子的鱼很多,山上还有一竹筐呢。
  王绘喜则开始收拾起了鱼。
  萧铁蛋早就坐不住了,看到家人回来的一瞬间,就跑过去,看竹篓里的鱼。
  “哇,这鱼都好大啊!”说完立刻捂住自己的嘴,还左右看了看,一副生怕被人听见的样子。
  王绘喜慈爱地看着萧铁蛋,笑着对萧玖说:“小玖喜欢吃炖鱼还是红烧鱼?奶明天给你做。”
  萧玖也过来看活蹦乱跳的大鱼:“哥,你喜欢哪个?”
  “我想吃豆腐炖鱼,这样,大家都能吃饱。”
  “好,奶给你做,奶明天去你大娘家里换块豆腐过来。”
  王绘喜口中的大娘是萧安国的媳妇,两家人虽然亲缘关系已经挺远的了,但平时还是以亲戚的身份走动的很亲近。
  她娘家是做豆腐的,嫁过来后,自己常常会磨点豆腐改善一下伙食。
  “太好了,奶,我帮你杀鱼。”
  “不用,杀鱼不用小孩来做,你帮奶抹盐吧。”
  “好。”
  萧铁蛋去厨房问余麦穗要粗盐去了,现在大家用的都是粗盐,有时候粗盐里还会有些杂质,但在农村,就是这样的盐也是稀缺资源。
  这次鱼这么多,家里的盐肯定是不够的,王绘喜想着亲家家里应该能想些办法再弄些盐,正好,给亲家带些鱼过去,他们在镇上也不容易。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绘喜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麦穗,你明天走一趟娘家,把两个孩子也带过去,人家问起来,你就说,要把小玖这孩子带去给姥姥姥爷看看。”
  “哎,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余麦穗家在县城,家里的条件比萧家要好上不少,当初她看上萧定国,要嫁给他的时候,还被不少邻居笑话,向来只有农村的姑娘想要嫁到县城的,没听说哪个县城的姑娘往农村嫁的,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好在,余麦穗的父母都是明理的人,看萧定国这个小伙子人真的不错,也看亲家两老都不是难相处的人,相看过后,就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些年来,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不会忘了嫁在农村的女儿,所以,余麦穗和娘家很亲,关系很好,她早就想把萧玖带过去给娘家看看了。
  第二天一大早,萧玖就被叫起来,余麦穗给萧玖穿上干净的衣服,扎了个小揪揪,打理得干干净净后,就和萧铁蛋一起被拉着出门了。
  县城里大队并不远,只是弯弯绕绕的,不认路的很容易迷失方向,走了大概有大半个小时就到了,萧玖身体好了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了空间里井水的原因,走了这么久,一点也没有觉得累。
  她在想,什么时候,给家里的水缸里加点空间井水,希望家人喝了后健健康康的。
  心里胡乱想着,耳朵一点也没听漏余麦穗的叮嘱:“待会到了姥爷家要喊人,姥爷家除了姥姥姥爷还有舅舅舅妈,还有一个表姐,一个表哥。”
  萧玖点点头,把这些信息记在脑子里,别说,虽然她没有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颂的天才,但她的记忆力是极好的。
  她不仅记着余麦穗讲过的话,还记住了大队到县城的路,虽然不一定有用,但多记点东西肯定是好的。
  到了县城不久,母子三人来到一处筒子楼,这里是机械厂分给姥爷的房子,余麦穗就是在这里出生成长出嫁的。
  “爹,娘,大哥,大嫂,我来啦。”余麦穗在门口喊人。
  “是姑姑来了,我去开门。”门打开,一颗毛茸茸的脑袋露出来,笑着喊:“姑姑。”
  “哎,香香在家啊。”苏麦穗领着兄妹俩进去,刚放下背篓,就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她还来不及问什么,就听见一道略微有些刺耳的声音响起:“呦,这是姑奶奶回娘家了?怎么还拖家带口的?这小女娃娃又是哪个?”
  听到这个声音,余麦穗原本的笑脸忍不住落了下来,这位是大嫂的娘家妈,不仅嘴碎且热爱多管闲事,更爱顺手牵羊。
  讲真,如果不是大嫂人真的不错,加上又给余家生了儿女,余麦穗是真不惜的搭理这位。
  “亲家婶婶在呢。”余麦穗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
  然后让兄妹俩喊人,萧玖跟着萧铁蛋喊了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表哥表姐,包括不请自来的亲家姥姥。
  “哎,不是,麦穗啊,你什么时候生了个小闺女了?怎么也不叫婶吃满月饭?”吴大妮不高兴的撇撇嘴,“你这是看不起婶啊。”
  “没。”余麦穗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让自己小闺女受委屈,不再说话,决定等人走了,再和家里人解释孩子的事情。
  只是,有些人就不是那种识数的人,见余麦穗不说话,以为是怕了她了,接着说:“麦穗啊,不是婶说你,你一个好好的县城姑娘,非要嫁到农村去受苦,你看看你,现在日子过不下去了吧?”
  “婶可跟你说啊,这家里的东西都是你大哥大嫂的,你一个出了嫁的女儿,可不兴回来连吃带拿的。”
  “这位亲家姥姥,请问这是你家吗?”萧玖忍不下去了,余麦穗回自己的娘家,娘家的嫂子还没说话呢,你一个外八路的亲家叭叭叭个没完,你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