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 第22节
作者:乌合之宴      更新:2024-02-26 22:51      字数:4597
  “我滴个乖乖诶,当年她来逐城的时候,才那么大点儿,我寻思养不活呢。”
  “这砍人砍的,倒是有点聂照的样子。”
  “虎父无犬女嘛。”
  “这话是这么用的吗?”
  “果然是什么人养出什么孩子。”
  总之他们都啧啧称奇,聂照家养着的那个小女郎如此的柔弱可怜,乖巧有礼,安静听话,还能见到她有一天在街上打人,真是稀奇了。
  不多一会儿,天上掉了几滴雨,姜月才气喘吁吁地罢手,把挽起的袖子重新撸下来,问他们:“还,还欺不欺负人了?”
  那几个混混急忙摇头:“不了不了。”
  姜月心满意足地把剑扛到肩头,离去。
  她心里涌动起一种难言的骄傲,原来帮人家出头,是这么爽快的事情,等到三哥回来,她又有新的事情可以和他说了!
  逐城从入春开始,就连日下雨,往年即便是夏季都没有下得如此频繁过。
  一下雨,姜月的摊子前就没有什么人了,赶上学院沐修,她用赚来的钱去集市里买了些果脯蜜饯,带去军营,想看看能不能让人捎带进去给聂照。
  她对甜食的爱一般般,但她看得出来三哥喜欢。
  兵房前有一座悬门,门前安置蒺藜,是军营的正门,向东行三百米,则是小门,军中物品采办,将士与亲友相会,都会通过此门,姜月要送东西给聂照,自然要从这个门进。
  她带着防雨的蓑衣,报出聂照的名号和信息。
  门前的兵卒小瓦正巧与聂照是睡在一起的,整日聂哥聂哥的喊,见到姜月不由得亲切,多聊了几句:“你兄长如今得了两位将军赏识,想必不日就可高升,先提前恭喜了。”
  姜月心里高兴,连忙扶了扶要掉落的斗笠,向他道谢,往他手中塞了十几枚铜钱。
  她走后,不远处巡逻的甲士若有所思地上前,问这是何人。
  小瓦一五一十俱实答了,临了还不忘赞叹:“你说人家家孩子都是怎么生的?不愧是兄妹,都个顶个的漂亮。”
  对方不置一词,小瓦以为他是看呆了,没放在心上,打趣过后,与新来的几个人换班。
  夜里熄灯之前,白日帮姜月递东西的小瓦还提起此事,笑嘻嘻地问聂照:“你妹妹生得真漂亮,许人家没有?”
  其他人纷纷凑趣:“聂照你还有个妹妹?”
  “怪不得果脯那么多,都不愿意分给我们吃,原来是怕我们吃了你宝贝妹妹送来的东西,我家里也有妹妹,她要是送东西来我也舍不得给你们吃。”
  几个人说完后咯咯笑起来。
  聂照把装蜜饯的口袋系紧,收好放本文由叭刘一七期伞伞零四,君羊整理在枕头下,听到他们夸赞起姜月,不由得矜傲起来,语气却淡淡:“自然最是漂亮温柔善良,你们这辈子都见不到如此可爱讨人喜欢的女娘。”
  “真这么漂亮吗?小瓦?你见过跟我们讲讲。”
  小瓦想了想,他形容不出来,只是说:“今日来的时候,姜武都看痴了,还特意向我打听是谁呢。”
  聂照听到姜武的名字,脸上笑容顿时一收。
  此人是那日与他一起伏击太子的人,他必然见过了太子,如今又见到了姜月。
  聂照敛睫,笑意不减,却不动声色地起身:“时候到了,今夜该我看守关城。”
  他将衣裳整理好,出门去,关城上,姜武不敢看他,眼神躲闪,那日的三人竟然都在,姜武大抵已经说了什么。
  聂照取了箭向着城下瞄了瞄,今夜有雨,勒然人必定不会放弃这次夜袭机会。
  不多一会儿,城下传来击鼓声,火把烈烈晃动着,人和人若不贴的近了,都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
  “你们要将此事告诉牛力?还是刘方志?或者是向那个死太监请功?”聂照的声音,若有若无,伴着箭矢射出的声音。
  姜武喉结上下动了动,此事关系重大,聂照凭借此事获得了将军的赏识,虽然调令未下,可他们都知道,加上聂照手里的军功,马上就要升做百户,他们却还是籍籍无名。
  “你如今出言威胁我们,岂不是说明你那个妹妹身上有猫腻?”
  如今朝廷派来的人还未走,他们只要把线索呈上去,就是功劳一件。
  聂照轻轻一笑,箭矢对准他们:“可惜了,有时候学会闭嘴也是一种智慧。”
  他绝不允许任何可能毁了姜月的安稳生活,任何风波都不能牵扯到她,见过太子的除了他,只有姜武三人,姜月和太子有相似之处的事情,今天以后,在他完全站在上位之前,不会有第二个人知晓。
  姜月趁着天黑之前回家,抖了抖雨水,将蓑衣挂起来。
  般若听到她回来了,将一封信顺着墙扔进来,交给她,说是灿州来的。
  姜月展开,竟然是嫂嫂刘氏写来的。
  信中写今年春日暴雨连连,海水倒灌,将灿州半数人家冲垮,姜家也在其中,如今姜家基业被毁,无处落脚,她如今身怀六甲,询问姜月在逐城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身之地,他们如今在临阳郡,正被四处驱赶。
  若是姜家旁人写的,姜月还要犹豫几分,但信是嫂子刘氏写的,她几次三番救过自己的命,姜月能前往逐城,也是刘氏一手安排,她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连忙给刘氏写回信。
  灿州临海,往年暴雨的时候常常听说会有海水漫灌之事,但今年竟然如此厉害,将灿州半数房屋都冲垮了?
  姜月也有些奇怪,他们虽然在逐城,但这么严重的灾害,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她给刘氏回信之后,又给聂照写了封信,询问他怎么办。
  聂照收到信,还未拆开,心想她当真是有些过于想念自己了,昨日送来了饴糖蜜饯,今日还要写信,把信放在显眼之处,每个路过的同袍都忍不住提醒他:“聂照,你的信在这儿。”
  他应答知道了,也不去取,偏等到大家都知道他家中妹妹给他来信了,才展开。
  姜月的字还是和以前一样,整整齐齐的,只不过内容他不大满意,细数了数,五百字,三百字是在问候他,两百字竟然是在聊姜家,姜家竟然要占去这么多篇幅?他岂能愉快?
  逐城又不是他的逐城,姜家要搬来他自然没有意见,况且他也实在好奇,什么样的人家能把姜月养得如此之差,来逐城受受磋磨,倒也使得。
  但比起姜家要来逐城,更让他警惕是灿州海水倒灌之事,今年就连逐城都如此多雨,这才五月,雨季刚刚开始,中原以及南方一带的堤坝不知能不能依旧□□。
  还有勒然,勒然偏北,雨季较短,连年干涸,往年只有七八月雨季过后,水草丰茂才敢大举进兵,今年多雨,恐怕有利于勒然,若南方再有涝灾,就是雪上加霜。
  他命人给李护传了信,要他务必尽快将远城所亏钱的粮草收缴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的雨下得李护也焦头烂额,如今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他带人催缴粮草,只是催缴回来的竟都是些陈年旧粮。
  到六月初,姜家一家终于风尘仆仆赶到逐城了。
  他们面容憔悴,丝毫瞧不出原本属于灿州首富的气度,刘氏第一眼见到姜月,还不敢相认,姜月先唤了一声嫂子,她这才哭着扑上来,像是要把所有的委屈都哭尽了。
  灿州受了那么大的灾,没想到人竟然整整齐齐,一个不落的都到了逐城,姜月挨个客客气气地叫了人,领他们到太守府去做灾民报备。
  姜月堂叔不善经营,这些年姜家愈发败落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出逃的时候带了许多的银钱,如今在逐城买两间宅子生活还是够用的。
  刘氏扶着姜月的手,一路说他们的遭遇,如今灿州流亡的灾民不知几何,各地不愿意收入,必须要证明有直系亲眷在本地方可被留下,他们姜家虽然有钱,却不料当地官员收授了姜家大量金银却不办事,想着把姜家所有钱款一并侵占。
  他们这才被办法,给姜月传信,请求逐城收留。
  周氏一路走得艰难,如今脾气更差了,恶狠狠教训刘氏:“你跟她说些什么?她能懂什么?还不如省省力气到衙门说。”说罢,她又打量姜月,见她衣着粗陋,穿着打扮反比在灿州不如,心下鄙夷,当年她若是乖乖应了婚事,如今就是太守儿媳,怎么说也该锦衣玉食。
  小周氏累得不轻,扶着周氏,小声劝慰她:“婶母莫多费口舌了,咱们今日入城,只有她一个人来接应,想必聂家并不中意她,所以连个男丁也不派出来。”
  刘氏听了两句,面容讪讪,给丈夫姜祈使了个眼色,姜祈立马大喊大叫起来:“娘,我累了,我累了!怎么还没好,再累着我媳妇儿和儿子,我就要绝后了,娘!我要绝后了!”
  这个活祖宗闹起来谁也头痛,周氏连忙闭嘴,小周氏安抚他。
  姜月倒是不在意他们说什么,毕竟早前就知道自己的祖母和堂婶言语向来如此。
  一行人到了衙门,她方要进门,周氏抬起拐杖拦住她:“衙门重地,岂是你们能进的?你和刘氏两个女流小辈留在外面。”
  “姜月?你站在外面干嘛?怎么不进?”娇纵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是李宝音带着几个衙役在清扫门堂,意外瞥见了姜月。
  作者有话说:
  来的赶巧,可以眼看着小聂起高楼。
  第27章 第 27 章
  ◎一更◎
  李护出门催债去了, 原本每个月初要对太守府进行一次的大扫除任务落在了李宝音头上。
  逐城穷得叮当响,要开源节流,太守千金拎着扫帚干活众人也见怪不怪。
  姜月和李宝音讲了事情的原委, 李宝音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感叹:“这长得和你也不像啊,算了,进来吧, 我帮你们弄, 明日课上记得把你的算学课业给我看看。”
  “我分数也不高。”姜月不知道她为什么每次要看自己的。
  “我只要抄你的, 先生才不会怀疑我是抄的,”李宝音叹气。
  姜月反应过来了, 鼓起腮帮子,握拳在她肩头轻轻打了一下:“你骂人我差点都听不出来。”
  周氏和小周氏惊疑不定, 太守衙门里怎么还能有个年轻小娘子呢?看起来地位还不低, 竟然与姜月有说有笑的。
  一路走进衙门, 听衙役们打招呼,才知道竟然是太守李护的掌上明珠李宝音。
  二人是欺软怕硬的主儿,有道是人靠衣裳马靠鞍, 姜月穿着不好,他们没放在眼里,如今她跟太守的女儿熟稔, 就不免多了几分欣喜。
  见姜月竟然敢对掌上明珠动手动脚, 小周氏吓得不轻, 连忙呵斥她:“你怎么敢对太守家的娘子不恭敬?”转而向李宝音谄媚致歉。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 姜家风光的时候, 都要依仗灿州太守, 何况如今落败到逐城,自然想着能借李宝音和太守李护攀上关系最好。
  姜月以前愚昧,许多事不懂,她以为祖母对任何年轻女郎都是如此严苛狠辣,如今再见到却陡然明悟许多,她的祖母,堂婶只是选择性的轻视比他们地位低下的女性,而谄媚高位者,她曾经挨过的许多打,不是因为她是灿州未出阁的女儿,因为她是卑微无权,要仰仗他们鼻息的女儿小辈。
  他们对待李宝音谄媚的时候,却想不起她也是个年轻的,未出阁的女郎了,就像对灿州太守夫人谄媚一般,那时也想不起对方也是个要卑弱的女子,因为这些人的父亲、丈夫身居高位。
  她突然觉得荒谬悲哀,又有几分好笑的现实,一腔热血冷了几分,不再与他们搭话。
  李宝音最见不得这种小人模样,挽起姜月的胳膊:“我与她是同窗好友,你怎么如此多言?”
  小周氏一时语塞,惊异非常,她们以往见到的贵女即便再谦卑,骨子里也是骄矜高傲的,断容不得人与她们玩笑,竟没想到李宝音会默认姜月不分尊卑的行为。
  这简直令人不敢置信。
  她们一时间头脑昏昏,回不过神。
  李宝音见他们吃瘪,才松开手,有些别扭地小声贴近了,与姜月说:“我就是那么一说,你可不是我的好友哈。”
  姜月给了她一个“我懂”的眼神:“未来一个月的算学作业都给你抄。”
  “是学习,观察。”李宝音强调。
  等到办完应有的手续,李宝音把他们送出去,小周氏还在喋喋不休跟在姜月身后:“月娘,你既然与太守千金是同窗,那总得想办法让她求求太守帮帮咱们家,你是姜家出来的女郎,若姜家过得不好,你在外面也抬不起头。”
  她明摆着要求人托关系,语气却十分强硬。
  姜月从出门后就不置一词,脸色一直沉沉的,现在听到不远处的喧哗声,下意识发生了什么,她低头观察一番,随手在地上捡了根顺手的树枝,向那边走去,没再理会小周氏的话。
  姜家一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跟着她的脚步走过去,见到青天白日之下,竟然敢有人当街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