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 第92节
作者:乌合之宴      更新:2024-02-26 22:52      字数:4175
  现在已经有了合理的猜测,下一步就是小心求证。
  事关聂照和兄长,姜月掐着手腕的力度愈发加大,掐出血来。
  所以这些炸药极有可能布局在战场或是苍南堤坝。
  积风谷地少无人,且是征战所在,如果能在谷处埋藏炸药,既不会造成大规模伤亡,损伤无辜百姓,又能兵不血刃除掉聂照。
  苍南兄长经营多年,治理程度远比抚西要严密,想要秘密在他眼皮子底下押送这样大批量的火药进城基本不可能,而苍南水系发达,春夏秋都为雨季,如果堤坝一炸,整个西北就会溃不成军,毫无抵抗之力,届时王师南下轻而易举。
  姜月一想就觉得浑身发冷,她沉吟片刻,冷静做出指令:“我记得霍停云还有几个家臣活着,把人抓过来,再查查运进城中的硫磺和木炭去向。”
  尚未查探到硝石一事之前,她自觉如今局势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就算战事失利,也绝不会败得太惨,阿兰可以留作后用,寻机借以翻盘,现在人命关天,他的用处即刻就要显现出来了。
  他们并未表露出已经知晓阿兰的身份,而昨夜阿兰依旧能给她提醒,或许是心有顾虑,他在顾虑什么?
  作者有话说:
  什么好日子捏,这么多营养液可以喝,好喝爱喝,喝到阿兰唤回了丁点良知
  月宝:大胆推测,小心求证
  广平:……我承认你的推测很有道理,正常人肯定会这么做,但我是个不怎么讲道理的女人。
  第123章 第 123 章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不过自那日阿兰良心发现提醒之后, 无论如何,他都不肯再透露更多,即便姜月将他押去审讯, 威逼利诱,他也只是一口咬死什么都不知道,当日提议只是凑巧,险些要咬舌自尽。
  而那些霍停云的家臣审讯过, 确实有知情的, 招供道:“之前霍都督确实大批量囤积硝石, 不过我们并非完全是他的亲信,因此所知不多。”
  余下的再审, 也就问不出个所以然了。
  线索就此中断。
  姜月只能传信给第五扶引和聂照,令他们加倍小心, 并对抚西展开搜查。
  ……
  聂照那日积风谷口同公孙太平一战, 一提起姜月, 聂照的眼睛都红了,公孙太平料定他与姜月反目,心中壮志踌躇。
  公孙既明歪在椅子上, 形销骨立,说话时喉咙中一直含着口痰:“积风谷东去七里有一座小谷口,若引主力向此地进攻, 以出积风谷, 迂回包围, 则可尽数将其剿灭,”他说着, 喉咙里嗡嗡的, 咳出口血痰, “只是,聂照也知这里险要,所以重兵把守,你必须要令他放弃这里,才有机会行动。
  往来数日,我已经对他兵力和性格所知十之九成,此子虽聪慧,却狂傲急躁,易怒,心性不稳,他八成会中计,此计若成……”
  公孙太平握住父亲的手:“您歇息吧,剩下的都交给儿子。”
  公孙既明摇头,道:“不,你看西侧这里山壁薄弱,若能击穿,同样有不小的威胁,你布疑兵之计,声势浩大,作势要炸毁山壁,开凿新路,则可将他引去,东谷口由我亲自督军,你去西侧……西侧……”
  公孙太平知道自己相较哥哥亦显得庸碌,何况父亲这样算无遗策的大将,东谷重要,自然不能交由他,可他只恨自己无能,竟要病中的父亲亲自督战。
  他缓缓垂下头:“父亲我知道了,请您放心。”
  公孙既明浑浊的眼球转了转,疲惫摆手,示意他离去。
  聂照伏在地上,倾听地动,良久才起身,把垂在胸前的辫子拨到身后:“公孙既明要不行了,他这些日子应该会想办法全力攻克谷东的那条小凹谷。”
  小瓦递上水囊为他洗手:“主君怎么知道的?”
  “他本就病了,这些天两军对战,他更是不曾出现,最多远远露出个影子,可见已经不能直面我,怕我有所探查,他是个责任心极重的人,但凡能动得了身,绝对会亲临战场。
  而我多日以来,做这个感情用事,有几分聪明的莽夫做得十分恰到好处,且等着他下一步动作吧。”
  小瓦心紧绷起来,聂照按按他的肩膀:“放松些,马上决战了,打完就能回家了。”
  翌日,斥候探查到公孙太平阵营似有异动,好像陆陆续续带着大批量的火药往西山去,而西山山体薄弱低矮……
  阿泗:“他们是想炸毁西山?”
  聂照后槽牙咬了咬叼着的草杆:“我记得东谷有许多马匹,令一队人带着这些马去往西山,尽量做到声势浩大,让他们以为东谷的人都前往西山支援了。”
  “可这样一来,若是西山真的被炸穿了怎么办?”
  “他既然想让我知道,那我自然该知道,得给他个反应,否则台子搭好了人家唱独角戏岂不尴尬,”聂照吐出嘴里的草梗,“去吧,去安排。”
  天空积着薄薄的乌云,似乎再攒两日便有一场雨要落下,或是它中途飘走了也说不定。
  公孙既明坐镇后方,公孙太平跨马在东谷口,面对空无一人的山谷时,他们就知道,自己的谋划被聂照识破了,即便要去救援西山,也绝不会空无一人,这明摆着是要来一场请君入瓮。
  而他们也预料到了聂照的预料,因此前往西山的只是少许人马,和穿着士卒衣裳的稻草人,公孙太平也在东谷……
  公孙既明已经无力坐直身体,歪坐在华盖之下,掐指望天来算:“他过于年轻,终究棋差一着。”
  公孙太平回首望他,他点头示意:“这里地势,最宜火攻,他是要学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可此地谷口狭窄,气旋回转,加之天气阴沉,初秋谷中植被众多,一但引火,水汽升腾,必然成雨,这场火,注定也是烧不起来的。”
  他举起手中旗帜挥舞,阵型瞬间变化,呈锐利的三角,拟进攻态,战鼓累累,声动云霄。
  有父亲解释,公孙太平心下大安,立时举剑,引兵冲入谷中。
  而事情也如公孙既明所预料,山谷上方不断有火球滚落,聂照确实要进行火攻。
  公孙太平心中更是大喜过望,抬头看看天色,果然愈发阴沉,心想父亲说得没错,事情果然如预料的那般顺利进行。
  “将士们!随我攻入积风谷,活捉聂照!不要怕,元帅占卜天象,即刻就会降雨!我大雍儿郎无所畏惧!”他高呼。
  原本略有惊慌的将士听到是公孙既明的占卜,肃然起敬,像是吃了颗定心丸,跟随公孙太平杀进去。
  只是待人几乎都进山谷了,虽未有伤亡,事情却有些不对劲了。
  “斯哈,将军,我怎么感觉有点辣,眼睛要睁不开了。”副将使劲儿挤了挤自己的眼睛,又揉了揉。
  公孙太平也有所察觉,身后的将士也纷纷惊呼不对劲儿,他一张口,便疯狂咳嗽:“诸……诸位将士,不要咳咳咳咳,担忧,只是烟熏的,咳咳咳咳,下雨,就好了!”
  他的安抚并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因为似乎大家更睁不开眼睛了。
  “好辣!好疼!怎么会这么疼!”
  “啊啊啊!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他们到底烧的是什么?!”
  “杀啊!”
  “冲!!!”
  山顶属于抚西的士兵们身着黑甲,用打湿的布蒙着口鼻,一股脑从上冲下来,与大雍的将士展开厮杀。
  眼睛既是人最坚强的器官,也是最脆弱的器官,大雍的将士方才刚被熏得睁不开眼,哪里是抚西的对手,混战之中,明显聂照一方呈现着压倒性胜利。战场上鼓声愈发激昂,旗帜飘摇。
  公孙既明远远见到局势有变,枯瘦的老脸胀红,硬撑着扶着座椅扶手艰难起身,踉跄向前走了几步,随侍连忙将他扶住:“元帅!”
  不负众望,如公孙既明所算,天空终于飘起了小雨。
  一滴、两滴、紧接着无限连成细丝。
  公孙太平心中涌起无限的愤怒和悲哀,他知道,这一战,所有的精锐都集结在此了,若输了,统一河山的梦想也就就此终止了,大雍这个王朝,也就走到终点了。
  他自绝望中挣脱出一股力量,向着人群中那最显眼的一抹亮银色砍去。
  “下雨了,聂照你的火攻无效了,我们不会输的!”
  聂照轻笑,他的半张脸亦是藏在打湿的布料下,也露出一双被熏得通红带血丝的桃花眼:“将军好像忘了我们这里是做什么的,抚西,外贸交汇之处,商贾聚集之地,我烧的可不是什么普通柴火,而是异域特异的一种辣椒,比之中原栽培的要辣上数十倍,你们中都的人,好像不太擅长吃辣……”
  雨渐渐浇灭了火团,可那自红褐色中钻出的丝丝黑烟,似乎远比单纯燃烧起来的物体更具有杀伤力,它在发挥着最后的余热。
  公孙太平哀极则无惧,闭起眼睛毫无章法对着聂照猛烈地乱砍,聂照一时难以招架,直打得兵器卷刃,才勉强将他摁在地上难以动弹。
  此时胜负已定。
  公孙既明在坡上遥遥望着,抓着侍从的手仓惶走了几步,真真切切望见自己的小儿子被剑架在脖子上,人按在地上,而谷中火消烟散,一切分明,他输了……
  公孙既明哀戚地发出一声悲鸣,从喉咙,从心肺,更从灵魂,猛地呕出一股黑血,终于栽倒在地。
  侍从看看已败的战局,再看看倒下的公孙既明,拉着他的手悲切呼喊:“元帅!元帅!”
  陷入战争杀戮的人,只有兴奋,连疼痛都是后知后觉的。
  待小瓦来,表情复杂地指了指聂照的脸,他才觉出丝丝缕缕的疼痛。
  从右侧的眼尾开始,蔓延到颧骨后。
  他试探着摸了摸自己的脸,血,艳丽的血色,像不合时宜绽放的一朵牡丹,一滴,两滴,落在本就被血浇灌透了的土地中。
  他的脸颊似乎还在流血。
  聂照心跳猛地停了一下,紧接着像被人攥起,他的剑上血太多,握着打滑,几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它提到面前,能照清楚自己的脸。
  伤到了,被公孙太平的刀伤的。
  从右边那只漂亮的桃花眼眼尾往斜下方,拖延出一道两寸长的伤,皮肉外翻,几乎见骨。
  好不了了,好不了了,一定会留下疤……
  姜月最喜欢他这张脸了,他再也无法穿着她选的漂亮衣服,接受她近乎痴迷的目光了。
  他再也没有她喜欢的皮囊了,他要怎么回去见她?
  打仗一定会受伤,他知道,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有格外注意,不要让脸上留下难以恢复的伤口,为什么最后一次会伤到呢?
  “主君,男子汉大丈夫,又不靠脸吃饭,何况您这顶多算是白璧微瑕,微瑕都算不上,反而多了几分男子气概。”小瓦绞尽脑汁安慰他。
  而聂照似乎并没有被安慰到,他提着剑,捂着伤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些恍惚地走了。
  大获全胜,他们将大雍俘虏绑起来,清点人数,整顿人马,准备回城。
  两方人打了许久,到如今才尘埃落定。
  聂照身上的伤口已经被处理妥帖了,尤其是脸上,妥帖精细地上了药,用纱布盖住,只是他目光同表情都沉沉的,低着头,一直在折纸元宝。
  阿泗待一切都清点好了,才拿了册子进营长见聂照,道:“主君,公孙既明没了。”
  聂照折元宝地手一顿,随即又飞快地折好几个,扔进箱子中。
  他出征几个月,折的元宝都已经能装满十口大箱子。
  他点头:“知道了。”
  阿泗问:“该怎么处理?就地掩埋吗?”
  聂照摇头,语气依旧飘忽着:“烧点热水,交给我吧,将公孙太平也带过去。”
  公孙既明虽是敌人,却是个值得尊敬的英雄,每一个大雍子民幼时都听说过他的传说,他是保佑家国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