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 第77节
作者:柠檬九      更新:2024-02-27 19:33      字数:3673
  又对夏芍说:“还是你命好,没嫁给他,不然就毁他们家手里了。”
  这世上哪那么多命好?说到底还不是事在人为。
  要是她跟书中的原主一样,不敢来东北找人,也不敢违逆亲哥。就这么在老家等到三十多岁,被三十块钱卖给那个老鳏夫,她的下场只会比真嫁给了李宝生更惨。
  第一天夏芍去上班,发现周雪琴又比前一天早来了,正一个人在车间里和面。
  为了争取个好表现,周雪琴最近也是拼了。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干活也比谁都多。
  可惜她再拼,也拼不过劳模班和夏芍他们的组合。眼见着临时班下班越来越早,每天什么时候下班都被全车间关注着,她这火气蹭蹭往上冒,眼疖子都拱出来了。
  把面倒进和面机,她忍不住叫住叶大勇:“叶班长。”
  “周同志。”叶大勇点点头,保持着自己高效的作风,从她面前直接走过去了。
  周雪琴只能又追上两步,“叶班长,你今天也来这么早啊?”
  叶大勇显然不是个喜欢寒暄的人,“你有事?”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周雪琴脸上露出歉意,“我就是看你最近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我们班那几个班员给你添麻烦了吧?他们运气好,刚好被罗师傅看中,手把方面还是差了一些。要是给你们拖了后腿,你不用跟我客气,尽管跟罗师傅说,把他们换回来就是。”
  本以为一提这事,叶大勇肯定会炸,这人最讨厌队伍里拖后腿的人。
  谁知叶大勇狐疑地看她,“谁说他们拖后腿了?”
  叶大勇皱起眉,“你就想跟我说这个?不是有工作上的事要问?夏芍、王国刚、张淑真和郭凤霞都是很优秀的同志。尤其是夏芍,效率能提升这么多全靠了她,你听谁说他们手把不行?”
  没拖后腿,你们一开始分班干嘛?还都是饼干班比面包班早下班。
  后来合到一起了,估计也是被老罗说了。再说你们效率高,不是因为烤炉好吗?
  周雪琴完全没想到叶大勇会维护夏芍,她就是不想那几个人被叶大勇带着天天出风头。要只有叶大勇那些劳模也就算了,夏芍他们也出了风头,哪还能显出她?
  显不出她,她怎么戴罪立功,回到班长的位置上?
  周雪琴扯出个笑,“没听谁说,我也只是关心我的班员。”
  结果叶大勇特别耿直,“你又不是他们班长,开工前车间给班长开会,面包班去的不是你。”
  这简直是哪里最痛戳哪里,周雪琴脸上的笑当时就维持不住了。
  “这个叶班长。”郭姐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夏芍也有些好笑,这人这么耿直,看来第一天怕他们干不好活,嘴下都是留情了。
  不过有效也是真有效,看周雪琴那个表情,估计半个月都不想往临时车间这边来。
  “多亏了她,这么忙的时候还能让我们有乐子看。”
  郭姐和夏芍走在叶大勇后面,还又笑了会儿,然后一进车间,她就笑不出来了。
  夏芍也有点懵,因为叶大勇跟他们说:同志咱们干一百五十斤,每天五点多就下班了,太轻松了。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为厂子承担更多,咱们提到每人每天一百八十斤吧!
  每天五点多下班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自己加任务量?
  夏芍实在没忍住,“你们往年超额完成任务,就是每人每天一百八十斤?”
  “不是,往年顶多一百六十斤。”
  那怎么今年就变一百八十斤了?
  卷王同志特别耿直,“今年我们换了新烤炉,还有你帮忙,我觉得一百八十斤没问题。”
  夏芍:“……”
  敢情这还是她的错了,要不要这么卷啊!
  一百八十斤是不可能的,夏芍拒绝当社畜,他们这边也还有个孕妇。
  双方协商了下,最后把份额定到了每人每天一百六十斤。就这样,临时班晚上依旧没到六点就下班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雪琴直接一头栽到了烤炉边。
  她这些天本就疲劳过度,全靠一口气撑着,这下是彻底垮了。
  第一天,周雪琴没能来上班。也是这第一天,厂长带着副厂长下来视察了。
  倒不是上面听说有人累病了,主要是任务量一提到一百六十斤,新烤炉的风刮得更大了。
  “这新烤炉真能提升这么多效率?”来的路上厂长还在问,“要是可以,明年就全换成电的。”
  “也不全是因为烤炉。”老罗有些无奈。
  “不是因为烤炉,往年怎么没这么快?我记得他们最早也是六点多下班。”
  这个光说也说不清,老□□脆问起另一件事,“我听说两年前招那批家属工,年前要转正了?”
  “是要转正了,单位正好有位置。”
  “我这边也有个人,是今年才招的,能不能破格也让她转正?”
  “你也知道是破格,哪有刚来几个月就转正的?”厂长看他一眼,“怎么?那人是你家亲戚?”
  “我家要能有这种亲戚,我做梦都得笑醒。”
  见厂长还是不解,副厂长也疑惑地望了过来,老罗直接推开了车间门,“你们不是好奇效率怎么提了这么多吗?自己看。看完再说就这么个人,值不值得单位为她破格。”!
  第49章 油茶面
  每年打月饼上面都会下来视察,但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生产上的事厂里领导们也不太懂。
  但再不懂,也能看出眼前这个车间跟之前那些的区别。
  首先是快,从掐剂子到包饼皮再到上烤炉,一气呵成,看得人目不暇接。
  以前饼干班干活也快,可没有快到这种程度,眼前这八个人行动间甚至有种整体感。
  对,整体感。
  八个人工作的时候,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一环扣着一环。
  厂长忍不住看了眼被拼到一起的两个案板,副厂长也下意识以为是这个缘故。
  可再一细看,不用别人提醒,他们也察觉到并不是那么回事。
  这八个人之所以仿若一个整体,是因为他们工作时就像一个个零部件,完美地咬合在了一起。而串联起这些零部件的,就是中间动作飞快掐着剂子的年轻姑娘。
  姑娘盘着花苞头,眼神认真,车间内来了人都没有注意。
  随着她手下一个个剂子飞出,案板边足有四个人在飞快包着饼皮。等她一盆面掐好,那边卡好的月饼已经摞起厚厚一摞,新面也和好,直接送到了她手边。
  “这个速度?”厂长忍不住看了眼老罗。
  “怎么样?我发现的。”老罗颇为自得,“你们再仔细看。”
  “不用仔细看,我认出来了,是酿造车间那个陈寄北的媳妇儿。”
  副厂长跟夏芍有过一面之缘,对她印象还挺深刻。
  老罗却摇头,“不是让你看这个,她比别人快这么多是有原因的。”
  “有原因?”副厂长还是没反应过来。
  老罗只能提醒:“你都进来半天了,就没发现案板上少了什么?”
  “少了秤。”目光一直没离开案板的厂长终于发现了。
  副厂长这才注意到,“对啊,怎么只有和面机那边有秤,他们都不用称的吗?”
  “这就是小夏的本事了,但凡经手过的东西,时间一久,一掂一个准儿。”老罗笑呵呵从一边找到被弃置了好几天的秤,擦一擦,“不信我称个给你们看看。”
  糖馅儿月饼六分面四分馅儿,每个重一两半,饼皮正好是一两半。
  老罗随便挑了几个丢上去,“看到没?分量一点都不带差的?”
  那得意的语气,好像剂子不是夏芍掐的,是他掐的。
  不过人到了老罗这个年纪,又不像马四全有个不省心的儿子要养,自己能达到的成就已经到头了,就开始欣赏下面的年轻人。能发现这样一个好苗子,还真值得他得意。
  此时车间里的人终于发现有人来了,纷纷停下来问好。
  “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厂长摆摆手,然后这群铁憨憨就真不管他们了。
  是真不管,连偷瞄他们的或是刻意表现的都没有,仿佛这屋里根本就没其他人。
  不过劳模班就这风格,他们刚从饼干车间出来,里面也干得热火朝天,连有人来过都不知道。
  倒是老罗显然没炫耀够,“小夏,你给他们掐个五仁月饼的。”
  夏芍动作没停,随手掐了一对甩过来,上称一称,正好一两一钱半。
  “你再掐个面包的。”
  厂长都被这老小子逗笑了,“做月饼跟做面包不是一个面吧?”
  “你管他是不是一个,分量一样就行。”老罗接过剂子放在秤上,“看看,是不是三两一钱半?”
  “是是,让你整的,我连正事都差点忘了。”
  正事当然是新式烤炉的使用心得和对工作效率的提升。虽然看这样,临时班这么快跟这个小夏脱不了关系,但来都来了,该问的总得问问,也不能就这么走了。
  叶大勇一向用心,听厂长提起,洗洗手找出了自己做的笔记。
  其实周雪琴能当上班长,跟她识字有很大关系。一几年出生的认字的太少了,尤其是女性,她也是多亏当时东北有位大善人兴办了四百多所女义学,专门教女子读书。
  “电烤炉温度稳定,不需要人工控温,也不需要人工添煤,一台最少可以省两个人力。我们八个人,烤炉并不是一直在工作,最多应该能支持十一到十五个人一起使用……”
  电烤炉的确省事很多,要是能全都换上,其他班一天一百六十斤也不是问题,顶多加加班。
  厂长点点头,没再打扰他们工作,转身出去了。
  “小夏转正的事……”一出门老罗就迫不及待问。
  厂长是真被他整无奈了,“是好苗子也不能几个月就转正吧?再说也不是不给她转,走正常程序,这批家属工最多两三年也该转正了,你急什么?”
  “两三年,她要是跑了怎么办?”
  老罗虎着脸,显然不太爱听,“再说她不只是会掐剂子,什么都一学就会。今年糖馅儿月饼的配方也是她提议改的,给厂里省了近千块的成本。难道不值得转正?”
  “配方也是她提议改的?”这回厂长是真惊讶了。
  不只厂长,副厂长都看向了老罗,“你不是故意给她脸上贴金吧?”
  “我是那种人吗?”老罗没好气,“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她那几个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