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应照我 第66节
作者:小锦袖      更新:2024-02-29 16:59      字数:3637
  苏秋高千回百转的“哦——”了一句。
  他说:“我可不是什么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藕花街上的馆子本少爷都坐了个遍,你们女人心里想什么,我最清楚不过了。”他不老实的去挑芙蕖的下巴:“你说你心里没鬼,但你的眼神可不是这么告诉我的。”
  芙蕖也不是养在阁里的千金大小姐。
  藕花街上的那些胭脂俗粉,在她眼里属实上不了台面。
  苏秋高一个清官家里庶出的三公子,既无钱财,也无权势,藕花街上也就只能就附着些二流的货色,真正清醒的馆中魁首,可看不上他身上这三两油水。
  芙蕖冷冰冰的一抬眼,说:“巧了,男人心里想什么,我也最清楚不过了。苏公子,您是已经在议亲的人了,给彼此留份颜面吧。”
  第56章
  假如芙蕖有耐心,她可以慢慢蛰伏,就如同当年潜入太平赌坊那般,耗上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总有能钓上大鱼的一天。
  但如今形势不同了,她没有时间,她等不了。
  谢慈人在燕京城,身为朝廷忠臣,短暂消失个三五日,或许闹不出大乱子,但时日一久,十天半个月的搭上去,燕京城里就该有人坐不住了。
  谢慈办事向来手脚利落,他在白府里很可能将事情推进的很快,得到了想要的消息就走,所以,她在苏府必须应和着他的节奏。
  人站在岸上,是永远无法摸清湖中暗涌的。
  只有亲身下到水里,才能一探究竟。
  芙蕖把苏秋高当成了鱼,想抓进手里仔细看看,他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令白家小姐非嫁不可。
  今日是个机会。
  可惜,机会稍纵即逝,苏慎浓听说这边起了乱子,亲自过来了。
  “三哥,你扣我的人干什么?”
  苏慎浓一进门,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外男们各个往后面散了。
  “你的人?”苏秋高把头顶上的书取下来,目光在两个女人之间转了一圈,笑得离谱:“我的傻妹妹哟,你确定她是你的人?”
  至此,芙蕖已然确定,苏秋高认得她。
  苏秋高从未下过暗场,芙蕖从未进过明场。
  芙蕖日常行走于坊中,皆以面纱示人。
  他见过她,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机缘?
  苏慎浓拉起芙蕖的手,郑重对苏秋高道:“我曾真的受恩于她,人生难得一真心,三哥,她就是我的人。”
  芙蕖听到“真心”二字,心里一颤。
  她哪里还有这东西,即使有,也一滴不剩全给了谢慈,苏慎浓竟还能从她身上品出几分真心,到底是她装模作样的太好,还是苏小姐涉世未深自欺欺人?
  苏秋高让开了门口,不再阻拦。
  芙蕖任由苏慎浓牵着她回秀楼,只听苏慎浓问道:“你和我三哥从前认识?”
  那是一种女孩儿间很贴心的询问,遣退了所有下人,闺阁里只留了她们两。
  芙蕖笑了一下,眼睛里溢上伤情:“苏姑娘,你忘了我是出身哪里?苏三公子在东面藕花街上,可是人尽皆知的贵客。”
  苏慎浓怅然叹气:“原来如此……我那哥哥,唉。”
  芙蕖不着痕迹地将手指上的墨抹去,只留下淡淡一抹痕迹,她对苏慎浓说:“三公子其实是个规矩人,我在坊里伺候时,不曾与他有过接触,今日一件,几句话间,只觉得他与寻常纨绔不同。听闻苏大人为官清廉,治家严谨,怎么三公子的性子如此乖戾?”
  芙蕖尝试着从苏慎浓口中得知些什么。
  苏慎浓倒不介意给她透露些家事:“我三哥,他也不是生性就这么怪的。我爹不是个沉溺女色的人,他少年时与我母亲定下了婚事,门当户对,性情相投,我母亲身体不好,难以受孕,他们婚后近十年子嗣艰难,我前头有两个哥哥,都因先天不足,而未活到成年,即便如此,父亲也从未起过纳妾的心思。”
  芙蕖:“那你三哥是哪来的?”
  苏慎浓道:“我爹第一次纳的妾,是先帝爷赏下的。那时候我们大燕国力正强盛,南秦稍逊,为求庇护,他们年年向我朝进岁贡,除了银钱珠宝,偶尔还有女人。那年,南秦向先帝贡了一对姐妹,先帝便把其中一个女人赐给了我父亲。”
  皇上赐,不可辞。
  苏戎桂将那女人领回来安置在府中,没过几年,便生下了三公子,苏秋高。
  芙蕖皱眉道:“如此说来,你府上还有个姨娘?”
  苏慎浓:“那位从南秦来的姨娘,十余年前便病逝了,现只余下我爹两位偏房的亲戚,占了个姨娘的名头养在后院里。”
  芙蕖往深处想。
  苏戎桂那妾室是南秦进贡的女人。
  苏秋高是那女人的儿子。
  意欲与苏秋高结亲的姚氏,身份可能是南秦的某位神秘公主。
  令芙蕖越想越心惊的,不仅仅是其中的联系,而是时间。
  一切的起始都在十几年前。
  姚氏藏进白府。
  南秦进献女人。
  现在做最坏的打算,其实这是一场预谋了十几年的阴谋。
  芙蕖对着尚一无所知的苏慎浓,心想——“你们苏家,怕是真摊上事儿了。”
  苏慎浓仍沉浸在自己的愁绪中,她道:“我三哥,四岁时就开蒙了,据说年幼聪慧,特别讨夫子的喜欢,可惜到了我记事的年纪,他便已经不怎么正经读书了,父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到头想开了,也不指望靠他光宗耀祖,我还有个弟弟,可体弱多病,八岁了还养在母亲身边,捱不住读书的苦,将来能平安康健就是我们家最大的心愿了……我们家,到了我这一辈,恐怕真的无人能承袭父亲的志向了。”
  苏慎浓的这份担忧很在理。
  可一个家族的鼎盛能否代代延续,靠的不是有建树的子嗣,而是根基。
  苏戎桂根基若正,他在朝至少还能撑几十年,下一代不行,还有再下一代,等个孙子辈的人才还是能等得起的。
  可若他根基不正,在这种时候,和南秦搅上不明不白的关系,别说世代鼎盛了,他自己都可能晚节不保,身败名裂。
  芙蕖宽慰了苏慎浓几句,下晌传晚膳时,饭吃了一半,上来了个丫鬟,手中托着漆盘,上面两道菜品,奉上了桌面。
  苏慎浓好奇道:“谁叫你送来的?”
  丫鬟道:“方才三公子亲自去点了两道菜,吩咐我送给姑娘,说是他今日玩昏了头,言语轻佻冒犯了您的客人,特地赔罪的。”
  苏慎浓示意她放下,轻言细语嘀咕了一句:“他倒是客气……”
  丫鬟将菜放置到她们面前,介绍了一嘴:“蟹酿橙,三脆羹。”
  蟹酿橙是在掏空的橙子里用黄酒蒸的蟹肉,橙催蟹又肥。
  三脆羹是由嫩笋,枸杞,小蕈烹成的爽口菜肴。
  苏慎浓让布菜的丫鬟给芙蕖盛了一碗羹,道:“平日里家中不做这两道菜的,难得一次,想必是三哥吩咐的,尝尝?”
  芙蕖没动汤勺。
  苏慎浓先尝了一口,道:“似乎不是我们家厨房的口味。”
  侍立在面前的丫鬟笑着道:“是三公子从外面带回来一位娘子,借用了咱们家厨房,做出了这两道菜。哎这位姑娘怎么不肯尝尝,三公子让我等着姑娘您的点评呢!”
  屋里的几双眼睛瞬间齐齐向她望过来。
  芙蕖慢慢执起白瓷的汤勺,撇一勺汤抿进了嘴里,再从袖中拿出丝帕,抹干净嘴角,道:“三公子真是有心了……”她抬眼,问那丫鬟:“三公子是不是还留了那位做菜的娘子在府中,等我前去一叙?”
  丫鬟笑着:“姑娘竟然都知道。”
  苏慎浓不笑了,目光凝在了芙蕖的脸上:“你们打什么哑谜呢?”
  芙蕖将盛着羹汤的碗推开,说:“蟹酿橙,三脆羹,这两道菜品民间不常有,是前朝宫里传下来的,菜谱不全,做出来或多或少都欠那么点意思,燕京城里唯有一人,能做出正宗的口味。”
  苏慎浓:“谁?”
  芙蕖道:“太平赌坊的老板娘,施婳。”芙蕖搭了一下苏慎浓的手,说:“我不得不去见客了,苏姑娘,借你的胭脂妆粉一用。”
  她的态度忽然之间变得冷冽,像是要去赴一场郑重的约。
  苏慎浓带着她进里间,问:“抱歉,我不大明白,我三哥为何请了那赌坊老板娘做这两道菜端上桌,他是什么意思?”
  苏秋高默不作声将施婳请进了府,实在出乎芙蕖的意料。
  太狠了。
  此人甫一照面,便下狠手,不是想弄死她,就是想把她从府中赶出去。
  这也印证了他在害怕。
  他害怕芙蕖在苏府里翻出他们家的秘密。
  芙蕖洗净了脸,换了身衣裳,坐在妆镜前,借了苏慎浓的一对玉耳铛,她要见老板娘,自然不能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
  苏慎浓看着她一点一点的装扮上,仿佛戴上了一层面具。
  屋子里安静的过分,芙蕖想说几句话,让气氛变得轻松些——“你还记得,你曾经见到过一具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的尸体吗?”
  苏慎浓点头:“记得。”
  那都是几个月前的事儿了。
  她当时吓坏了,连续几天睡不安稳。
  芙蕖说:“我是在赌坊里讨生活的人,生死都捏在老板娘的手里,没那么容易脱身。谢慈伪造了我的死,让太平赌坊的人信以为真,所以我才能真正恢复自由身。”
  苏慎浓在这种情况下得知了当时的真相,一时百感交集:“他肯为你花费那么细致的心思……”
  芙蕖:“可现在东窗事发,瞒不住了,苏姑娘,我今日跟老板娘回了赌坊,可能以后你我便无缘再见了,就此道个别吧。”
  苏慎浓皱了皱眉:“你愿意回去吗?”
  芙蕖歪了歪头,并不说话。
  她重新恢复了明艳的面孔,可眼中却失去了神采,苏慎浓觉得她的神情好令人心疼,一咬牙,问道:“谢慈到底去了哪里?我去找他救你好不好?”
  谢慈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并不需要苏慎浓帮忙传话。
  芙蕖抚平了衣袖上堆折的轻纱,道:“不必,就这样吧。”
  走在苏府的花园中时,芙蕖内心还在感叹,苏清高办事可真绝啊,一把就拿捏住了她的命门。
  当然他自己的路也走绝了——谢慈对他的手段,可能要比以往更血腥。
  苏府招待客人的前厅,再见暌违已久的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