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应照我 第126节
作者:小锦袖      更新:2024-02-29 17:00      字数:3169
  这个孩子他保护的真好。
  诚如皇上所说,他一心想当个仁君,他登基至今,无论前朝时局如何暗潮汹涌,他手上从未沾过一滴血。
  该死的人都死在谢慈手里。
  所有吃了苦头受了查办的人,都视谢慈为眼中钉,肉中刺。
  皇上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身上一点戾气也不沾。
  谢慈岂能不知皇上心中噼里啪啦的算盘,他一直想着再等等,等孩子长大了,迟早有不再用他的一天,可眼下的情势是皇上想用他到死。
  谢慈对皇上道:“陛下,臣会死的比您早。”
  是旁人听不懂的意思,只皇上能懂。
  皇上有些勉强的笑:“不会的,我们家有短命的根在,朕的父亲祖父都没活六十,等将来朕有了储君,还得请您当他的老师呢!”
  ……
  皇上不仅想用他到死,还想把他用死。
  谢慈先移开目光,看向满宫的疮痍,说:“皇上及时安排人打扫吧,等血迹干涸,便不好清理了。”
  他走出宫门,看到了守在外面密密麻麻的学子,消息早就传出来了。
  栾深也在等他。
  谢慈环顾那些或天真或热切的目光。
  栾深上前迎了他两步。
  谢慈道:“劳你奔波。”
  栾深苦笑:“能令天下学子降心俯首的本事,我可没有,是季大人今日出山了。”
  谢慈点了点头,然后在下一个瞬间,唇角溢出了暗红的血,毫无预兆的栽了下去。
  栾深心里一慌,伸手接了一半,却见面前一席绯红抢了过来。
  许是那气势太慑人了,栾深下意识松手后退。
  芙蕖撑着谢慈的后肩,目光沉默犀利。
  栾深向一侧等候的下人招手:“我的车!”
  谢慈是被栾深的车送回府里的。
  他双目紧闭,气息也很微弱,几乎摸不着,芙蕖在车上探了几次他的鼻息,最终握紧了他的手,两个人的手一个塞一个冰凉,像两个冰块碰撞在一次,彼此起不到任何安抚的作用。
  谢府门前八盏琉璃灯都落满了灰尘。
  车进了府门,人被抬进了正堂中。
  谢府中下人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唯有吉照和竹安一如往常,烧水煎药得心应手,一点也不耽搁。
  芙蕖蹙眉刚解下床头的帷帐,忽地,安静躺着的人动作极其利索的坐了起来。
  谢慈掀开了身上刚搭的薄被,竹安手中捧着滚热的毛巾,停步在脚踏前,见了此景也端的住,看上去比乍然一惊的芙蕖冷静多了。
  谢慈:“纸、笔。”
  竹安放下毛巾交到芙蕖的手中,转身一张小几端上了踏,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谢慈提笔,写的是折子。
  上书称自己一身沉疴,命不多时,请皇上宽仁,允他乞骸回乡。
  谢慈将笔迹晾干后封了起来,递给下边的人,说:“不急,两日后送至驸马手中,请他替我在大朝会上呈递。”
  芙蕖有些恍惚:“你……要辞官?”
  谢慈“嗯”了一声,说:“要辞。”他拉了芙蕖的手,道:“你今日话格外少。”
  芙蕖被他拉得整个人都伏在了榻上,靠着引枕,一半的帐幔在她身后垂了下来,半遮半掩的挡住了他们的上班身。
  芙蕖说:“我感受到了那种日薄西山的暮气,天要黑了……你众目睽睽之下猝然栽倒,是装的。你说要辞官,是不是意味着一切快要结束了。”
  谢慈勾缠着她的三千青丝:“快了。”
  他说:“皇上不会轻易准奏,必然会拖延一段时日,足够我处理剩下的尾巴了。”
  芙蕖往他的身上靠紧了些,不说话。
  那就意味着,解蛊要准备开始了。
  谢慈手下不知从哪摸出一只糖梅,塞进了芙蕖的嘴里。
  芙蕖齿尖一尝到熟悉的味道,想也不想就叼走了。
  谢慈对她说:“你不懂朝局,不用跟着我一起操心,在府里养着吧,等来年开春,一切就都结束了。”
  芙蕖乖巧的说好。
  谢慈把被子搭在了她的身上。
  芙蕖记不清楚自己是如何睡着的,又是如何陷在一个接一个的梦境中挣扎着难以自拔的。
  总之,次日醒来的时候,昨夜梦中所见基本都记不得了。
  脑子里干干净净,了无痕迹。
  芙蕖晃了晃头,从榻上爬起来,身边早没了谢慈的身影,但她知道,谢慈一定在府中没出去,他是一个沉疴在身要辞官归乡的人,正病着呢,断不会满大街活蹦乱跳的溜达。
  芙蕖披上衣裳,余光瞥见床榻对面一只越窑卧炉,芙蕖盯了那东西一会儿,确定以前没有这东西,上前弯下身嗅了嗅,里面有焚过安神香的味道。
  竹安听她醒了,端着温热的清水进来。
  芙蕖站在卧炉面前,问:“这是做什么的?”
  竹安道:“主子说他头疼闹得睡不好,吩咐属下从库里找出来的,焚了些安神静气的香。”
  芙蕖问:“他昨夜睡得不好?”
  竹安说:“前半夜一直未歇,后半夜点了香,天擦亮的时候才眯了会,左不过两个时辰便又自己醒了。”
  芙蕖喃喃道:“怎么我一点儿也没听见?”
  竹安笑了笑:“闹那么大动静您怎么可能没听见,姑娘你下夜里醒了好几回,可能是陷在梦魇中了,有些恍惚,主子一哄,您便又睡了。”
  可她什么也记不得了。
  芙蕖问:“他现再哪里?”
  竹安:“一早就进了书房,许是在忙,我们也不许靠近,只留了几个亲信在伺候。”
  芙蕖点了点头,心里有数,按下其他的话不提了。
  书房中。
  谢慈面前站着的是从扬州赶回的属下。
  ——“主子。鼓瑟令已彻底没了动静,他仿佛知道我们在查,缩了所有的触角,让人一点痕迹也摸不着。他们不动,便不会有破绽,像个铁壳子一样,搞得我们无处下手。”
  谢慈身上披着厚重的氅衣,在桌案后沉默了片刻,说:“既然缩回去了……也不大好来硬的。想点办法引蛇出洞便是。”
  谢慈显然是已经有了计划,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封在锦囊中,递了下去,末了,嘱咐了一句:“对了,行事稍微留些分寸,事关鼓瑟令,任何发现都要先回了我再做处置。”
  属下惊诧的看了他一眼。
  前段时间谢慈下令的时候可没这么仁慈,当时的授意是让他们往死了治,甚至连死活都不必顾忌。
  属下甚至能感觉到谢慈此番下令时心中的犹豫和踌躇。
  可真是罕见……
  属下嘴上应了一声:“明白。”
  谢慈挥手向外,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他留下几个精锐属下行踪诡谲,来去也不用走门窗,顺着房梁便出去了。
  谢慈的目光落在自己书案前的琉璃罐子上。
  芙蕖从卧房到书房,一路都没受到什么阻拦,她在书房门口站了片刻,左右皆寂,便知谢慈对她的一切是纵容的,伸手推开书房的门,踏进一步,说:“苏秋高自裁前曾提到过那些一直控制着他的爪牙。”
  谢慈搭着扶手,摆弄着精致的琉璃罐子,道:“你记性不错。”
  苏秋高是提过。
  但他已经死了。
  芙蕖的表情欲言又止。
  谢慈问:“你想到了什么?”
  芙蕖喉间滑动,说:“我忽然想起来了,他一直是太平赌坊的常客。”
  第116章
  谢慈听着她提起太平赌坊,似乎是一时半会没想起这么个地方,经由芙蕖的提醒,猛地换了个姿势:“我是不是忘了点什么事?”
  芙蕖眨了眨眼:“你如果说你忘了什么正事,我是一定不信的。”
  谢慈瞧着她一脸警惕的模样,笑了一下:“我确实忘了,我们在空禅寺缴获的那批钱币,一部分送进太平赌坊了吧。”
  芙蕖:“你能忘,说明此事已经不重要了。”
  是不重要了。
  谢慈当初设局是为了在将来埋下一颗钉子,好有机会在必要的时机,牵制甚至是拔出崔字号这一藏污纳垢的地下银库。
  但燕京中查办相关案子的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才第二日,有关崔字号银庄的罪证便已罗列了半个案头。
  崔字号私下铸币的罪行,成了其中可有可无的一环。
  谢慈道:“刑部侍郎下狱,刑部尚书革职待审,刑部暂代的主事是边阳,他刚整顿了徽州的州府,回京又重翻了谭大人的案子,刑部或许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崔少东家私铸钱币的案子,整理物证和认证,如实呈交,自会得到秉公审理。”
  芙蕖:“你果然是早有打算。”
  谢慈:“所以我正打算将那些已经流进赌坊里的铜币追回,但如果说太平赌坊与苏秋高关系匪浅的话……”他停顿了一下,道:“那我可能还要再辛苦一下。”
  正如同江水滔滔奔流入海,到了现在的情势,是泥沙俱下一泻千里,是谁也不能阻拦的大势,与最初的寸步难行不同,谢慈只需要将消息传出去,太平赌坊便成了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