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鉴宝
作者:杀破千军      更新:2020-09-29 14:36      字数:3339
  没容茂典多思考,“奇珍轩”堂前那一方宽大的鉴宝台上,便有人或是拿着,或是抬着一样样珍宝,摆上了那方宽大的鉴宝台。
  “其实今日是义父安排五哥与七哥,来帮义父买一件珍宝的。七哥不愿意来,所以让我了。而我今早走的时候,又没碰到五哥,是以才帮你一道拉来的。”
  眼见三百位贵人,一一找座位坐下,只有寥寥几人,在“奇珍轩”的工人带领下,朝包间里走去。冠中兴就朝方禅低声诉苦起来。
  “实则说来,我来这‘奇珍轩’也是第一次。对于鉴宝也是一窍不通,待会儿便只有随意看看了。但义父要的东西摆出来,再买下来,就没咱们什么事了。”
  方禅呵呵一笑,也不答话。冠中兴不懂鉴宝,方禅也自然对鉴宝一窍不通。一旁的茂典却是听出了端倪,询问道:“敢问小王爷府上,可是名震天下的一字并肩王?”
  冠中兴望了茂典一眼,既没承认也不否认,茂典却是已经明白了一切,心头暗暗兴奋起来,那一字并肩王虽然已经卸下一切官位,只保留异姓王爵位,但当今天子对他的重视却是无可置疑的。
  一字并肩王更说过,要将门下九义子、七十二子侄都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想来身边这位小王爷,定也是极为受一字并肩王重视的。
  自己若是能跟在这位小王爷身边,凭着一字并肩王名垂天下的盛名,自身武圣实力的悠长寿元,一力推送身边这位小王爷上位时,自己的身份也能水涨船高,不必在朝廷礼教系统里苦苦捱资历了。
  茂典思及这些年自己爬上大观寺卿常官位,所做出的千般努力,这全是因为自己身后没有一位有力靠山时,便再也忍不住,低声道:“小王爷乃人中龙凤,下官很想跟在小王爷身边学习一番,还望小王爷成全。”
  方禅皱起眉头,不是说大秦王朝的文官都风骨甚傲么,怎的这位大观寺卿常说话如此露骨。
  冠中兴看了茂典很久,见他一脸真诚,直言道:“我名冠中兴,一字并肩王门下九义子。”
  “多谢小王爷看重,茂典定当竭尽全力,以报小王爷大恩大德。”茂典大喜过望,冠中兴直言自己的身份,已经算是接纳自己了。
  “我对你可没什么恩德。”冠中兴哑然失笑,暗暗想到。
  “杨公子来了!”
  “杨都尉来了!”
  “几日不见,杨都尉风采更甚以往,下官真是神往不已,不知杨相国身体是否安放。下官得了几斤月下花茶,有机会的话,还想给杨相国和杨都尉送去品尝。”
  听到“奇珍轩”的贵人,纷纷招呼起来。方禅抬眼一望,只见深洞中,钻出一带着数名未脱去军服的禁军军士,招摇而来的青年。
  正是杨昭。
  当今大秦王朝的一品相国,文官首领杨泰乃的独子。
  回头望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冠中兴,方禅知道一字并肩王对门下义子、子侄管教甚严,冠中兴不想招惹那杨昭,方禅也收回了目光。任由耳中充斥着诸位贵人官员与杨昭虚伪客套,全当听不见也看不见。
  一处居高临下的包间中,一名白袍锦衣,面如冠玉的青年,望着“奇珍轩”众贵人的动作,低声道:“杨相国……杨相国……朝野上下只知有杨相国,军中只知有镇国公,这些文官武将眼里,又何曾有朕这个皇帝。”
  正是天启帝化身的白十二。
  白十二的身后是八名武功修为深不可测,此刻却脸色惶恐的护卫。白十二的身侧,正是冠中兴到处寻觅不见人影的冠泽秦。
  “泽秦,如今上下朝野中,只有功高过主,却又半点不居功自傲的一字并肩王,对朕尊敬有加,又对大秦忠心耿耿。其余的官员为何就不肯学学一字并肩王,非要顶着一张忠君爱国的假面皮,日日虚伪。难道他们不知道累么?”白十二叹息道。
  “义父的武功已经骤至天境,对于世俗权力早已经不再眷恋。厅中这些人自然比不得义父,因为他们都知道,若是哪日不顶着那忠君爱国的假面皮,那日便是他们的死期。”冠泽秦叹气道:“没人是想死的。”
  “朕要的不多,只需三分便够了。”白十二喃喃一声。
  “三分真诚么?”冠泽秦听了白十二喃喃话语,再望向“奇珍轩”厅中那超过半数的有官身的贵人,心头就忍不住怒气隐现,一向温文尔雅的性子,却是在此刻忍不住想要拔刀杀人。
  杀光那些不知精忠,只知虚与委蛇地贪官、昏官!
  杨昭一路接受着诸位贵人的恭维奉承,到了前排座位,抬眼却是瞧见了方禅与冠中兴,顿时变了脸色。却是想起父亲的话,什么也没说,一拂袖便坐了下来。
  方禅见了杨昭的一脸不悦的模样,暗自皱眉,随即舒展。
  鉴宝台上已经摆满了珍宝,一名面白无须的老者从后台穿了出来,向到场诸位贵人道了声喜,随即打开第一样珍宝,开始介绍起来。
  茂典本来见到杨昭到来,也想上去攀附一番,但想想自己的身份低微,随即忍住。但见杨昭走到前排坐下,见了小王爷与方禅一脸不悦,知道几人有仇怨,顿时暗自庆幸刚才没有上前攀附杨昭。
  这时,茂典便低声朝方禅与冠中兴道:“台上那鉴宝师名叫谭伯,看模样已经年过古稀,实则是一高明武者,更是当今天子在尚未登基的太子府里的管事太监。再加上这“奇珍轩”时常有大内珍宝、皇宫禁器拿出来鉴宝,所以才会有传闻这“奇珍轩”乃是当今天子所开设的。”
  话刚一说完,台上的谭伯便望了茂典一眼,眼中杀意隐现,方禅三人顿时瞧见,心头也骇了一跳,想来是茂典猜对了。但也不该拿到台前来说,让那老太监动怒了。
  谭伯不动声色收回杀意目光,待第一件珍宝被厅中贵人买去。顿时打开一画轴,由两名侍从展览一纸画卷。
  画卷上一头猛虎虎目圆睁,虎尾翘起,不怒自威,栩栩如生。猛虎身旁一棵梅树也是梅子果结得殷实丰满,跃然于画纸上,果香四溢,梅树顶一只俏皮地谷鸟踮起只脚,鸟嘴半张,似在吱吱呀呀说着什么。
  画卷尾端,注明何年何月何日作画,与一方红色印鉴,表明画作主人在何日完成此画作的。
  “这画作名为猛虎啸,诸位贵人都看到了,这画卷尾端的红色印鉴是谁的手笔,我就不多说了。一百天启上品灵石起价,诸位贵人请吧。”谭伯说完,老神自得的等着厅中诸位贵人叫价。心头却在暗自思索,主人临时将这画作将入此次的鉴宝会是何用意。
  “此等惊世画作,现于“奇珍轩”,令我等大饱眼福,实在我等三生有幸。我出五千天启上品灵石!”一贵人叫价道。
  “我出六千天启上品灵石!”
  另一贵人叫价后,厅中诸位贵人都相继叫起了价。转眼那“猛虎啸”画作,便被厅中诸位贵人抬上了一万天启上品灵石的天价。
  见杨昭面带喜色,方禅顿时变了脸色。
  那“猛虎啸”画作,上的红色印鉴正是“五台居士”四字。而五台居士正是杨昭父亲,大秦相国杨泰乃的士林别号。
  方禅的文学造诣虽然不高,但那画作尚算上佳,仅属一般的意境,方禅还是能看得出来。整个大秦王朝的文举人,都怕能作出不输于此画的画作,却想不到杨泰乃如此一般的画作,会被厅中诸位贵人抬上如此天价。
  要知道一万天启上品灵石,方家的全部祖产变卖了,都不值这一万天启上品灵石的。
  最终,当朝相国杨泰乃的“猛虎啸”画作,被一名官吏以一万三千二百两的天价买下。见到相国之子杨昭,朝自己微笑示意,那官吏更是喜不自胜,想来借此次机会,自己终于能够攀附上杨相国了。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包间中,白十二道:“都记下了么?”
  “回禀公子,刚才叫价的人,我们都记下了。”一名武功深不可测的护卫恭敬答道。
  “记下便好,记下便好……”白十二神情略显萧索,道:“泽秦,你知道朕为何会拿出这“猛虎啸”,让厅中的人争抢么?”
  冠泽秦迟疑一阵后,答道:“因为圣上,想要看看这些官员的财力,到底极限在哪里……又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是呀!朕的确是想看看这些狗官到底刮了我大秦子民多少脂民膏的……”白十二道:“现在的天启灵石,开采越发困难,早在六世祖皇帝的时候,便在大力推行金银货币。却是想不到这些狗官今日却能拿出这么多天启上品灵石出来。大秦已然腐朽不堪,朕是真的怕大秦……大厦将倾呀!”
  “圣上贤明仁德,当今天下百姓人人口中称颂,定能铸造一个万世不朽的大秦的。”
  冠泽秦与八名护卫慌忙跪下,他也曾在书生意气时,说过大秦大厦将倾的诛心之言,但此次听到当今天子在自己身边说出这等话,却是忍不住骇了一大跳。
  “泽秦,你是一个聪明人,非常聪明的人。幸好你对朕尚有五分真诚,也就是有五分忠心。”白十二道:“比起下面那些个狗官,你已经算是强上了许多。”
  “圣上何出此言。”冠泽秦更是慌乱。
  “朕问你,可清楚朕为何拿出“猛虎啸”画作,让厅中的人争抢。你回答朕的,却只是一点,还有一点你心里是清楚的,只是你却不愿意当着朕的面说出来罢了。”白十二摇摇头叹息道:“对别人,朕只需要三分真诚就够了。对你,朕却希望你能给朕十分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