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金刀,监察
作者:杀破千军      更新:2020-09-29 14:37      字数:3686
  无疑,天启帝的话让有资格名列朝堂的文武百官们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
  这里是哪里?
  瞻天殿,朝议决定着偌大王朝之中种种大事,一条条命令正是在这里按部就班的发出,以保大秦千万疆土,天下太平。更何况,火源国举国来犯,可谓是伤及国本的大事。
  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可是,可是。
  群臣诧异万分,纷纷不可置信,就连方禅都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如今什么时候这样的军国大事,轮到一个刚刚弱冠的少年人插嘴了。尽管这个少年人拥有卓越的天资,更是继承了其父破军侯的爵位,成为了朝廷的新贵。
  笑话!
  天大的笑话,可是文武百官面面相视过后,却没有一人胆敢妄言开口。天启帝雷霆震怒,他们只能暗中揣度天启帝的心思。
  能够位列朝堂之上的官员,无论是武将也好,文官也罢。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狐狸,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审时度势乃是朝堂之上的必修课程!
  而反之,作为事件中心的主角方禅却是惊愣半晌,他也没有想到那位刚刚恢复了父亲名誉以及爵位的大秦之主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征求他的意见。
  “竟然问我?”
  方禅眨了眨眼睛,有些无法相信。
  朝堂之上的哪一位官员不是资历极深的前辈,能够在朝堂之上生存下来,其头脑以及见识远非自己这个初涉朝堂的小人物可以比拟。
  可是,天启帝目光咄咄,似乎在等待着自己回答。
  无奈的与冠中兴对视一眼,方禅定了定神,高声道。
  “微臣以为,当战!”
  “哦?有趣?”
  “战?为何要战,百官泾渭分明,坚持议和为主的占绝大多数,可是你为何要战?战争不是玩笑,血流千里,民不聊生。”
  天启帝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知晓方禅会如此回答一般,龙颜大悦,更是身子前倾,似乎对方禅的建议极为感兴趣。
  “微臣惶恐!微臣自知才学浅薄,见识决比不上在场的诸位大人,但见满朝文武如此优柔,微臣却有一言却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是……”
  方禅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满朝群臣的目光如同利芒在背,充满怀疑。
  “说,朕恕你无罪!”
  方禅站起身来,声音如钟,盎然而立。
  他跨前一步!
  “数年前,我大秦与火源国曾有一战,那一战我大秦大败,甚至伤及国本。但是,微臣以为。议和是怯懦的表现。我大秦幅员辽阔,百亿臣民怎么能够向着一个野蛮国度退缩。”
  “战是尊严!是底气!是不容退缩的国本!”
  方禅捏紧拳头,再次上前,丝毫不惧。
  “如果我大秦一味退让,那么我偌大帝国岂非贻笑大方?臣认为,不能退缩!一定要战!要让那群肆无忌惮之辈知道,我大秦未曾退缩,更绝不退让,更让他们明白,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国破山河在!国都没有了,还要家做什么?”
  方禅言辞灼灼,言语之中极为磅礴,蕴藏的坚定决心,更是让朝臣感到动容。
  其实方禅还有另外一句话没有说,数年前父亲被诬陷通敌卖国。
  不仅让十万大秦军士葬身青杀口,更是连连丢掉了青杀口的巴户、湳昌、量山、司海、牛铜五个城池。
  自己主战,必然要进入军中,收复五处失地还父亲意愿。
  更重要的是,青杀口乃是镇国公薛连海的地盘,想要报仇,那么这场战争便是最好的跳板。不过,方禅虽然报仇心切,却并没有急于求成的想法。青杀口本就是镇国公薛连海的大本营,想要复仇,还需徐徐图之才是。
  “战?火源国举国来犯,岂非儿戏?那什么战?战争意味着死亡,数年前的元气刚刚恢复,我们战无可战。”
  一位官员冷哼一声,示意自己的不屑。
  这名官员名列二品,乃是刚刚争吵之时主张议和的领头人物。
  “战无可战?”
  “可笑。我大秦幅员辽阔,百万疆土,更有百亿子民。一寸江山一寸血,一个子民一个兵。有何战无可战?可笑之极!”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儿……”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覆。纵几度唏嘘,几场离散。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二品官员正想辩驳,可方禅话音刚落,天启帝便开怀大悦,大笑连连。
  “好,好!好一个一寸江山一寸血,好一个一个子民一个兵!”
  方禅昂首而立,锋芒无匹。
  正如同冠中兴所言。
  “男儿沙场醉,固守我疆边!”
  天启帝面色潮红,抚掌而笑,似乎方禅这一句口号点燃了他久违的热血。一个君王何曾不羡慕他国拥有强悍,无可匹敌的军队?
  方禅的话恰恰切入了天启帝的心中。
  “方禅爱卿深得朕心。你们枉为朝廷栋梁,看待事物还没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弱冠少年清楚,我要你们何用?”
  天启帝冷哼一声,似乎对那主张议和的官员颇为不满。
  而那些原本游离不定的大臣们更是连决上奏。
  “肯定陛下派遣精兵强将支援边关,臣等愿为陛下入刀山火海,盎然不惧。”
  “势必驱除火源蛮贼,杨我大秦国威。”
  群臣俯首!
  “好气魄,这才是朕的大臣。方禅,我观你今日乃是身着正五品官员的鱼龙服,可是朕却记得朕只是将你提拔为从五品的典军少尉而已。”
  闻言,方禅心中一颤,下意识的望了望冠中兴的方向,之间后者面带得意,仿佛有难言的意味。
  大秦皇朝官员等级划分严明,朝服逾越也是大罪。
  “不过罢了,既然今日你身着正五品鱼龙服,那么朕也不小气。赐破军侯方禅为正四品典军偏都统,赐金线鱼龙服。”
  “大战在即,我大秦百万儿郎,遣十万精兵出兵青杀口。方禅岁年及弱冠,但我大秦开国雄主不也一样便征战四方,打下偌大疆土?方禅任监察使一职,执掌金刀,监督三军。朕支援青杀口十万精兵,助镇国公平定边疆。方禅你可愿意?”
  话音一落,满场死寂。
  金刀,监察。
  群臣自然知晓这位极重威严的皇帝有意提拔方禅这位王都新贵,可是没曾想却是如此的毫不顾忌。
  以开国皇主之尊比拟方禅,这已经超过一般对于臣子的爱护。更何况,副监察使更是一个肥缺,虽然品阶不高,却极重实权。
  监察使都掌三军,军营之中武力至上,可无视大秦官员品级,先斩后奏权利惊人。可以说,这圣旨一旦颁布而下,那么镇守青杀口的薛家君之中便会空降一位二号人物。
  第一自然是那位早已位极人臣的镇国公薛连海。
  这……
  方禅有些犹豫。正如同他心中所想,一旦战争爆发的确让他进入薛家军之中带来了一个跳板,但是这监察使的身份则是捧得他太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成功,自然皆大欢喜,如若不成,这则是捧杀。
  “你可愿意?”天启帝再次问道。
  “臣,愿意。不过,监察三军这责任实在太过重大,微臣以为,臣刚及弱冠恐怕无法担当这等重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该微臣为副监察使,正职仍是交付与镇国公担任。”
  方禅躬身应道。
  话音一落,文武百官微微点头,就连天启帝的脸上都露出了略微欣慰之色。懂大礼,知进退,这方禅的确是个人才。
  短短一言,天启帝对于方禅的印象便更加好上一层。
  再次商议了一阵,方才退朝。
  今日的朝会可谓是如同乘坐过山车一般刺激,文武百官眼睁睁的看着以为帝都新贵的冉冉升起,天启帝的绝顶更是将方禅的声望推上了顶峰。
  身穿正四品金线鱼龙服,手持金刀,虽为副监察使,但是任谁都能够看出方禅的未来不可限量。
  恭贺声连成一片。
  “恭喜,恭喜!”
  冠中兴拱手道,见到方禅得到如此封赏,他心中自然是极为喜悦。而冠家今日另外得到封赏的几子也是连连恭贺。
  方禅僵着头皮挨个还礼,不过到底是初入朝堂,对于这应酬极为不适应,就在他极为不耐的时候,一个尖锐的公鸭嗓音在耳边响起。
  “方侯爷,杂家在此恭贺你地位荣升,希望你能够在军中立下汗马功劳,不堕你父威名。”
  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有立皇帝之称的左太监。
  “左公公有礼!”
  方禅微微行了一礼,而冠中兴等人也是行礼之后分别散开。对于这个手中掌握极大权利的总管太监,他们就算身份不凡也不敢怠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左太监的行动秉承着天启帝的意志。
  “不知左公公找在下何事。”
  方禅在此躬身,他语气拿捏的极好,不由得让人心生好感。
  左总管小眼弯起,眯成了一条缝。显然对于这位日后将平步青云的青年有着极大的好感,他哈哈一笑。
  “方侯爷,不必如此谦虚,你能够帮助皇上除去奸相实在是大功一件,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早已能够想象的到的,日后的好日子还长,希望方侯爷不要忘记左某才是。”
  “那是自然。”
  “好了,言归正传。杂家找你是陛下有吩咐,知道你虽然被册封为副监察使,但是毕竟是军营之中,陛下颁布圣旨,准许你在潜龙军之中寻找得力的助手,一同前往青杀口,毕竟有的时候自己人要更加能够信赖。”
  “谢陛下!”
  方禅高呼两声万岁,心中大石终于落下。
  潜龙军之中,虽然军士修为已经无法赶上自己目前的进度,但是无论是高丘还是张泉,这两人都是能够信赖的,有自己人在身边想来行事要方便许多。
  “好了,既然你已经知晓,那么杂家也就不多待了。你瞧,冠家那几子还在等你庆贺,一字并肩王乃是我大秦支柱,你可万万不要怠慢。”左太监慢慢悠悠的说着,话音之中似乎意有所指。
  方禅一怔,疑惑过后这才谢过。左太监代表天启帝,否则也不会有立皇帝这样的称呼了,难道是以为自己与一字并肩王冠神通走得太近?
  方禅不明所以。
  送走了左太监,冠中兴等人这才上前。
  “哈哈,一见到那个神出鬼没的左总管我这就鸡皮疙瘩一身,实在是恶寒。不过,今天是方禅你的好日子,这客一定要请得。”冠中兴戏谑道。
  “那是自然。”
  冠人胜在一旁加油添醋。
  “好,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几人勾肩搭背,欢呼雀跃,周边大臣虽然不满,却是也只能将这情绪咽进了肚子中。
  国本当前,战争最大。
  方禅任监察使,跋扈一些也无人胆敢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