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的传说
作者:陈凯哥      更新:2024-04-01 21:09      字数:780
  说起过桥米线,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且都爱吃。其实它的出名,除了吃法别致、味道鲜美、口感爽滑外,还得益于那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笔者有幸在新年之交到彩云之南走了一趟,不但尝到了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还亲闻了这个不老的传说,现以拙笔粗述,与大家分享:
  传说云南蒙自县有一位书生,英俊而且潇洒,聪敏却不好学。考取秀才后,经明媒之约,娶美丽善良、温柔贤惠的彝族女子江氏为妻,不久又添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书生自此满足,不思考读。整日里以游山玩水、哄逗幼儿为乐。虽然夫妻间互相敬重,感情甚笃,但江氏对书生喜欢游乐,不爱读书深感忧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对书生说:“夫君对贱妾恩爱有加,贱妾感到很幸福,可是你天资聪颖,却身无功名,且不思上进,我在娘家都不敢见人。”书生闻此言,很是惭愧,遂在村头南湖边上,结筑草庐,发奋读书。
  江氏也全力支持,每日三餐亲自送至,伺候周全。半年后,书生学业大进,但因终日苦读,日见消瘦。江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着怎么给他补一补。这天,五更刚过,她就披衣起床、杀鸡煲汤、切薄片肉、准备米线,要给书生送一份丰盛的早餐。儿子年幼调皮,趁母亲不注意,将肉片倒入汤中。江氏怒斥儿子的恶作剧,并迅速将肉片捞起,一看,肉片已经熟了。尝一下,香脆可口。江氏大喜,马上携罐提篮,给书生送去。
  因整日里操劳过度,江氏身体虚弱,竟晕倒在南湖桥上。书生闻讯赶来,见妻子已醒,鸡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上罩了一层浮油,不冒一丝热气,以为汤经已凉了,用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感到很奇怪,详问妻子制作始末。江氏一五一十的把经过说了。书生听后,感动的眼泪直流。良久,说:“这一美味就定名为过桥米线吧。”
  此后,书生更加用功,夫妻更加恩爱。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书生学业精进,考取了举人。这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从此,过桥米线不胫而走,竟成云南名吃,饮誉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