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      更新:2024-05-04 21:19      字数:2587
  骄阳似火。
  池塘中荷花盛开,绿意盎然。
  徐徐清风荡起一圈圈的波浪,给水榭中带来夏日难得的清凉和湿润。
  扶苏夫妇两个大张旗鼓地来侯府省亲,王家自然招待地格外隆重。
  王翦、王贲以及府中的女眷,后辈中的精干弟子齐齐陪坐,气氛十分欢欣和热闹。
  “不敢欺瞒各位长辈。”
  “小婿此来,实在是遇到了一桩不得己的难处。”
  王翦开玩笑的问了句,他们俩无事不登三宝殿,莫不是知道侯府里新得了一批三十年佳酿。
  扶苏立刻打蛇随棍上,叹息着道明来意。
  王菱华神色紧张,如坐针毡。
  殿下他哪是贪一杯酒水!
  分明是要过来打秋风的!
  “殿下请讲。”
  “老朽能帮衬上的地方,绝无二话。”
  王翦看上去老态龙钟,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还算健旺。
  一听扶苏遇到了难处,问都不问就打了包票。
  王贲身形略显岣嵝,很难想象十年之前他还指挥着千军万马征战西方。
  “莫非是殿下接手的修桥事务?”
  “秋天渭河水势回落,就该动工了吧?”
  “那确实该早些筹备。”
  “是少了人手,还是钱粮,或者是物料?”
  其余的后辈子侄也纷纷发声,大有扶苏一声令下,刀山火海都敢闯一闯的架势。
  王菱华的儿子是皇家嫡长孙,未来的大秦皇帝,身上有一半的王家血脉!
  扶苏遇到难处,他们不帮谁帮?
  “眼下除了应诏来的无籍之民不缺,钱粮、物料、笔墨文吏、监工护卫就没有不缺的。”
  “若不是走投无路,小婿也不会厚颜登门造访。”
  扶苏作揖行礼,一脸羞愧。
  王翦淡笑着安抚道:“殿下不必为难。”
  “王家尚有几分家资,门生故旧也有一些。”
  “你说的这些,老朽来想办法。”
  王贲爽快地说:“贤婿您缺什么报个数,无论钱粮物料或者是兵丁吏员,王家拱手奉上。”
  扶苏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待小婿缓过一时之急,暂借的财物一定原样偿还,另有厚礼答谢。”
  一名后辈高声喝道:“殿下您与我们也太见外了。”
  “为皇家效力本就是应有之义,些许财物就当是为家姐添了一份陪嫁。”
  “哪里用算得那么清。”
  王菱华狠狠地瞪了过去。
  不会说话就闭嘴,你知道他要借多少吗?
  对方没发现王菱华的眼神警示,倒是王翦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了些许端倪。
  “事有轻重缓急。”
  “殿下不妨先说说,当下最紧缺的是什么?”
  “老朽这两天就派人去筹备。”
  扶苏犹豫了下:“最缺的肯定是粮食。”
  “秋末新桥动工时,本宫麾下起码有二十万野人。”
  “按照每人每月两石粟米来算,着实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赶上秋粮提前下来还好,若遇上天寒或是多雨,户部的粮赋迟迟收不上来,市面上粮价高企……”
  王贲想说话,被王翦用眼神制止。
  “这有何难?”
  “王家略有薄田数顷,今年的夏粮、秋粮,全赠予殿下可好?”
  扶苏脸上的喜色一闪而逝。
  武成侯的说法太过谦虚。
  王家岂止是有薄田数顷,而是良田上万顷!
  光是灭楚之战,王翦五次向始皇帝讨要封赏,每次赏赐的土地都不止千顷。
  再加上王贲、王离的封赏,手中掌握的耕田之巨可想而知。
  “老岳祖太客气了。”
  “小婿不过是替野人求一口活命之粮,根本用不了这么多。”
  “况且侯府家大业大,人口同样不在少数。”
  “小婿只取一半,待新桥建造完工后立即偿还。”
  王翦大度地摆手:“殿下取七成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旦少了粮食,人心都稳不住,何以成事?”
  双方来回谦让几次后,扶苏‘勉为其难’接受了武成侯的建议。
  众人附和着陪笑,有些人发自真心,有些人笑容苦涩。
  “去窖中取美酒出来,老朽与殿下共饮几杯。”
  “预祝殿下马到功成,大展宏图!”
  没过多久。
  侍女往水榭中送来佳肴美酒,男女老少举杯畅饮。
  “女儿。”
  “过来坐下。”
  王菱华提着酒壶来到女眷这边,母亲立刻给她打了个眼色。
  “殿下向来正首守信,与人为善。”
  “他借的这笔粮会还的吧?”
  母亲拉着她在角落坐下,贴在耳边小声嘀咕。
  “娘亲操心这些干什么?”
  “我夫君岂是那言而无信之辈。”
  “再说,祖父都说了是赠予,还不还的又有什么干系?”
  王菱华没好气地说道。
  母亲顿时板起脸瞪着她:“你知道王家一年田亩产出多少吗?”
  “别说是七成,就算一成都了不得啦!”
  “先前你那妹婿过来,说内务府铜料不足,想借支一百万贯旧钱熔铸新钱。”
  “结果旧钱借去了,新钱一文都没见着!”
  “如今你……”
  王菱华老大的不乐意:“他们借的你管他们去讨,与女儿说这些干什么。”
  “再者,陈庆和芷茵来借一百万贯,家里二话不说就给她了。”
  “您还想难为我们不成?”
  “一碗水总要端平吧!”
  母亲看到她振振有词的样子,顿时怒火攻心。
  “老娘真是生了一对好女儿,你们也真是招了一双好夫婿。”
  “今日借钱,明日借粮,王家早晚要被你们掏空了不可。”
  王菱华气冲冲地站起来:“娘亲,你私底下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人面前妄加评议。”
  “侯府日后的前程,可全指望我夫君和阚儿呢。”
  说罢,她转身毫不留恋地朝着扶苏的方向走去。
  “唉!”
  “唉!”
  “唉!”
  通武侯夫人一边叹气,一边拍打着桌案。
  情理上,她知道两个女婿都是人中龙凤,前途无量。
  可他们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王家积攒点家底容易吗?
  一场酒宴持续到太阳西沉方才收场。
  扶苏酒意微醺,和王菱华携手登上了马车,在王家人的簇拥欢送下缓缓离去。
  “菱华,应诏野人的口粮有着落了。”
  扶苏也说不出现在心里的滋味。
  千难万难的事情,只要豁得出去,顷刻间迎刃而解。
  沿着先生的脚步走,果然没错。
  “嗯。”
  王菱华面色复杂,为日后该怎么面对娘家人而发愁。
  但转念一想,王芷茵借了那么一大笔钱,照样跟没事人似的。
  她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先不回宫。”
  “去蒙上卿府上。”
  扶苏冲着车夫轻声喝道。
  “去蒙府干什么?”
  王菱华诧异地问道。
  扶苏莞尔一笑:“先生说过,内务府的刑徒每天都要发两个钱。”
  “这两个钱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本宫也不能苛待了麾下的野人。”
  “蒙上卿或许愿资助些许钱财,助我渡过难关。”
  王菱华脸色大变:“你还要借?”
  “蒙家把大半资财都投到了水泥工坊中,而今……”
  “哪里还有钱借给你?”
  扶苏思索片刻,轻声念着:“说不定有呢。”
  王菱华顿时恼了:“要去你自己一个人去,让我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