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07为放手下
作者:绿水如蓝      更新:2024-04-08 17:22      字数:1817
  我回到了寿安殿,继续做大皇子刘奭的监护人,做他嘴里甜甜整天叫个不停的“廉姑姑”
  “廉姑姑,给我唱好听的歌吧。”
  “廉姑姑,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吧。”
  他窝在我的床边,梨膏糖一样地缠着我,很像,很像,过去的信铃。
  过去信铃那娇憨的模样,已经在我脑海模糊了,唯一清晰的是最后她吊在梁上那凝固的微笑。
  我也在尽力地模糊那微笑,司马洛分析得有道理,无论是谁对信铃下了黑手,我的追查,只会把皇宫这滩浑水越搅越浑,有人要自保,有人要借机浑水摸鱼,说不定还会出现为了扳倒对头的栽赃陷害。
  就让一切风平浪静吧,是啊,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得活着。
  然而,我这风停了,那掀起的浪却并未就此平息。
  不久,在宫中的河里,发现了梅心和月仪的尸体。宫里的人,议论纷纷,众口一辞,把矛头对准了我。他们都说,是我一意孤行,非要拿信铃的死大做文章,这才逼死了她们两个。
  宣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些流言压下去。许是怕我想不开,还特地命崔怀带话给我,告诉我梅心她们的死因其实另有内情,她们是先让人下了毒,再扔进了河里。
  和谋害信铃的手法如出一辙,连中毒的症状也一模一样。
  杀人灭口,永绝后患。如果我没有这样一直地不依不饶,也许她们不会被灭口。
  因我而死的人,又多了两个。
  我不清楚汉宣帝后来有没有派人暗中调查,但表面上这件事便算是过去了。除了午夜偶尔惊醒的恶梦,死了一个美人、两个宫婢,对我乃至未央宫里的所有人的生活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人生,就是这样地不公平,同样是老天赐予的生命,有的人就死的无声无息、悄无痕迹,而有的人却死得震惊朝野、天下皆哀。
  公元前六十八年,地节二年春,三月庚午日,等不及汉宣帝动手,当今皇后的生身之父、三朝元老、大司马霍光便于长安家中病逝。
  他的丧礼办得极其风光体面,汉宣帝、上官太皇太后亲至灵前祭奠,赞其功比萧何,以皇帝级别葬于茂陵,并追谥其为宣成侯。
  仿佛冥冥中自有神助,霍光一死,就等于去了宣帝的一块心头大石。霍家的荣宠依旧,却掩盖不了他们即将衰亡的命运。
  兴盛也好,衰亡也罢,与我何干?
  我依然还是把每一分钟当作一天、当作一年那般地熬着,每天下午带着刘奭闲庭信步,期望着和司马洛的偶遇。倘若可以停下讲几句闲话,那便是上天格外的恩赐了。
  似乎,我也就只能把全部的精神用来想念司马洛。其他的东西我不敢想,也不愿去想。似乎,不想,那些发生过的就没有发生,否则它就是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压得我透不过气。
  其实,依我从前的性格,我不应该会长时间地处于这么被动的地位。曾经的颜雨,早就按捺不住,积极地谋划着出路。
  可现在的我,脑子是一团浆糊,理不出头绪,我也懒得去理那头绪,就这样浑浑噩噩,一日一日,一月一月,自春而夏,自夏而秋。
  相对于我的懈怠,其他人似乎要积极得多,向他们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张婕妤、卫婕妤先后生下皇子,大概气坏了肚皮一直未有动静的霍皇后。司马洛也比去年忙碌了许多,便是我们见着了,大多时候他都是勿勿而过。另外,往来宫中的外臣偶尔多了一些的新面孔,有许皇后的亲族、宣帝外祖母史良娣的亲族等等。
  我想,自登基伊始一直对霍家诸多隐忍的汉宣帝,终于要明刀明枪地反击了吧。反击结果如何,我不能预测。
  历经三朝,霍家到底在朝廷上根深蒂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宣帝真的会赢吗?辅助他的司马洛,会成为剿灭奸贼的有功之臣,还是一亡俱亡的败君余党?
  莫名的烦躁,坐卧不安,屋子里实在待不下去了,我起身往外走。
  此时非彼时,好像已经没有人再盯我的梢了,我可以堂皇而之从正门出寿安殿,绝不会陡然地冒出个声音来,质问我这是想去哪。
  我也不晓得我想去哪,或者找个僻静的所在躲起来当鸵鸟吧。做个聋子,做个瞎子,做个不会思想的傻子。
  刚沿着宫墙拐了个弯,冷不防被谁拽着胳膊,扯进了旁边的树后。
  我大惊失色,尖叫在喉,却在看到那人的脸后,化作满心的喜悦。
  “洛?”
  算他有良心,还记得抽时间来瞧我,我还以为这会子他满脑子就那些乱七八糟的权术谋略、政治斗争。
  只可惜,这一回我自作多情了,司马洛并不是来找我一解相思之苦。
  他用那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架势警惕着四周,向我急促地道:“子服,陛下已然有意册立大皇子为太子,今后你要特别小心霍皇后。我只怕,当年许皇后的事,会再次发生在大皇子身上。”
  给读者的话:
  u盘丢了,上传晚了,抱歉。另推荐群姐妹小说婉若凤凰总裁靠边站。二更二点左右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