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房相哪里去了?
作者:房赢李漱无错版      更新:2024-04-14 08:48      字数:1636
  另一边。
  冬儿噔噔噔跑去偏屋。
  一进门,发现桌上只有残羹剩饭,房赢和房奉珠已经不见踪影,只有房遗直在榻上呼呼大睡。
  于是赶紧去摇动房大郎。
  “大少爷,醒醒啊……”
  然而房遗直四仰八叉,丝毫不见醒来,显然昨晚喝大了,还在宿醉中。
  冬儿愣了愣,继续摇晃:
  “大郎,快醒醒啊,夫人让您去朝里,帮老爷搞个假!”
  “嗯……”
  房遗直翻了身,继续睡觉。
  冬儿傻眼了。
  朝门口看了看,又看看房大郎,一时间不知所措。
  ……
  旭日东升之际。
  太极宫,神龙殿。
  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举行御前奏对。
  二十多个文武大臣齐聚一堂,共商国事。
  “诸位卿家,上巳节已过,天气日渐闷热。”
  “太极宫地势低下湫湿……因此朕打算,扩建大明宫,日后作为处理朝政之地,众卿以为如何?”
  修建宫殿?
  而且还是大明宫?
  众臣子顿时俱是一惊。
  大明宫以前不叫大明宫,叫“永安宫”。
  乃是贞观八年,采用马周的建议,为太上皇新建一座“以备清暑”的新宫。
  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
  李世民欣然批准,命人勘寻宫址,择定“龙首原”,并于贞观九年,改名为“大明宫”。
  自从高祖驾崩后。
  大明宫的建设随即中止。
  因为建宫殿,就要征民服徭役……
  大明宫工程浩大,高祖去世前,仅是个离宫状态,距离最终目标相隔甚远。
  太上皇活着的时候。
  可以以尽孝的名义修建。
  可如今高祖驾崩已有数年,难道要再次广征徭役,大肆修建宫殿?
  于是魏征第一个不干了。
  上前一步,拱手道:“圣人,此事万万不可。”
  李世民一听。
  立刻感到不悦。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说:“魏卿,朕修葺宫殿,不仅想住的舒服些,也是为了公事。”
  魏征却不赞同:“何为公事?”
  李世民马上说:“大明宫处于龙首原的“龙头”处,九一高地,乃龙首山之主脉。”
  “龙头所在,对应六爻。”
  “宫殿修建完毕,即为龙抬头,可保大唐国泰民安,这便是公事!”
  魏征摇了摇头:
  “陛下,国泰民安不在宫殿,在于君主贤明。”
  “前隋根据《周易》乾卦,建造了大兴城,象征北极帝星,不照样灭亡?”
  “我大唐同样定都于此,却国力蒸蒸日上。”
  “这便是明证。”
  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
  在自家修个宅子,还得被臣子阻挠,连一点自有没有,还不如普通百姓呢。
  而且魏征也是没谁了。
  反对归反对,还不忘拍着马屁,让人还发不出火……
  “行了,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众多卿家,你们有何意见?”
  说着。
  他缓缓扫视四周。
  下一刻,他微微一滞....
  文臣之首,原本房玄龄的位置,此时竟然空空如也……
  “玄龄哪里去了?”李世民问。
  皇帝也不知道?
  众臣顿时面面相觑。
  然后齐刷刷看向了刘洎。
  刘洎也很无语,上司没来,也没跟他说。
  于是上前一步,硬着头皮道:“臣也不知房相去了哪里。”
  此话一出。
  大家全都怔住了。
  如此说来,大唐首相这是……翘班了?
  这怎么可能呢?
  十几年来,房相一直兢兢业业,从未缺席朝中议事,今儿这是怎么了?
  一阵寂静中。
  李世民打破沉默。
  “算了,修建大明宫一事,暂时作罢。”他补充道:“等再过些日子,朕去九成宫避暑吧。”
  见皇帝改主意了。
  魏征等人纷纷点头称善。
  此去离宫,虽然也会耗费些钱财,可比起修建宫殿,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此事告一段落。
  御前奏事接着进行。
  大殿内,李世民的声音徐徐响起:
  “朕最小的幼弟元婴,如今已经九岁。”
  “朕打算封其为‘滕王’,就藩滕州,诸卿以为如何?”
  ……
  临近晌午。
  房赢和姐姐到了封地。
  临近骊山,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映入眼帘。
  高大的城门口,一抹倩影迎风而立。
  那是个极度妩媚的女子。
  仅仅是站在那里,并未刻意搔首弄姿,浑身上下便流露着动人的风韵。
  尤其是那双狐媚眸子。
  看人时总带着迷离,勾的人心里痒痒的。
  见房赢二人下车。
  武媚娘盈盈一拜:“妾身见过二郎,见过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