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会见李淳风
作者:房赢李漱无错版      更新:2024-04-14 08:54      字数:2002
  在小太监的解释下。
  房赢终于大概了解了,太史局的人员构成。
  ....在这多达千人的队伍中,除去正式编,还有想当一部分实习生。
  因为此地不单是天文观测机构,更是帝国的天文人才培训基地。
  而人才培养。
  亦由太史局的三项职责划分。
  其中,“灵台郎”负责天文教育,学生叫“天文观生”,学习天文气色的观测与记录。
  “保章正”负责历法教育,教授“历生”学习历法。
  “漏刻博士”则教授“漏刻生”,学习漏刻之法,从事昼夜时刻的划分和预报。
  最重要的是:太史局,很难进!
  无论是官员,还是学生,主要是“家传”和“世袭”!
  祖先和父辈从事过天文工作的,子弟才有机会,进入太史局学习和工作。
  相当于烟草和电力。
  不管你九八五,还是二一一,统统不管用。
  我只招特定人员……
  因为《唐律》有明文规定:其他官员和百姓,不得修习天文玄学。
  不过有时人才不足,也会从民间征辟。
  但有一种人,无论古今,却不再限制之内,那就是——领导的人!
  李淳风,无疑便是此类。
  早在秦王时代,他便是李世民的谋士,而且背书也很硬——刘文静推荐。
  后来秦王成了皇帝。
  李淳风便进了太史局。
  ....抛去他专业对口,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如今的太史局,有令两人,一为傅奕,一为薛颐。
  薛颐,李世民心腹亲信。
  玄武门惊变前夜,曾密对秦王李世民说:“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愿王自爱。”
  而另外一个太史令,傅奕,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武德九年。
  他连续两天夜观天象后,立即进宫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直接引发李渊的出手。
  ....从工作上说,这样做是称职的,可在李世民看来,这家伙无疑是老皇帝的人。
  但傅奕人品过硬,品行刚正不阿,还是反佛先锋。
  所以李世民登基后,继续保留了傅奕的位子。
  但塞进了一些人。
  其中一个,便是心腹薛颐。
  另一个,便是李淳风。
  两人一个是太史令,一个是将士郎,从上到下,牢牢的将太史局握在了手中。
  一个小小太史局,便能映衬的是帝国权利的争锋。
  ....所以在系统内,不站队,几乎是不存在的。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进了太史局,越过灵台,入眼一排平房,便是办公人员场所。
  小太监引房赢到此,算是完成了任务,告退离去。
  房赢推门而入。
  只见屋内案牍后,背对着门口站着一人。
  此人一袭白衣,身材挺拔,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身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就是李淳风?好高的逼格啊…房赢瞪大眼睛,仔细打量这个与大帅齐名的人物。
  与此同时。
  听到门响,李淳风缓缓转身,露出一张帅的掉渣的脸,一双明亮的眸子,也定在了房赢身上。
  “今晨某卜了一卦,显示今日有贵客登门,原来是你……”
  李淳风说着,嘴角勾起微笑,抱拳道:“房家二郎,有礼了。”
  ....天呐!这都能算到?
  房赢心中暗暗吃惊,赶紧回礼:“见过承务郎。”
  “呵呵呵,驸马客气了。”
  李淳风态度和善,热情的招呼房赢。
  两人落座后,他再次打量房俊,眼中忽然露出一丝惊讶:
  “咦?驸马这面相……”
  啊啊啊!在你们面前,我都没有秘密可言吗?
  房赢有些抓狂,赶紧说道:“李道长,面相的事以后再说,小子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
  李淳风一点不惊讶,抚须笑道:“驸马所问,可是与求雨有关?”
  “艾玛!道长真是神机妙算啊!”房赢一副震惊得样子,问道:“您可知,这几天何时有积雨云?”
  “额?”
  李淳风动作一僵。
  他身为天文专家,自问学富五车,却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于是好奇心一下起来,身子往前探了探,满脸的求知欲:
  “敢问驸马,何为——积雨云?”
  “就是里面藏着雨的云啊!这是下雨的前提条件,形状是这样的……”
  房赢说着,顺手抄起笔,开始写写画画。
  随着他缓缓道来。
  李淳风的眼神渐渐变了。
  …这房二郎,果真如袁兄所说,脑子里有着千奇百怪的东西!
  李淳风望着眼前勾勾画画的少年,心中一片震惊。
  ……
  “道长?李道长?”
  耳边的催促,让发愣的李淳风回神。
  ....大哥咱说正事呢,你咋还神游太虚呢…房赢耐着性子,堆笑道:“道长,这种云,这几天能有吗?”
  李淳风想了想,抚须说道:“这个,可以有。”
  房赢一喜:“何时会有!”
  李淳风笃定的说:“后天。”
  “后天?太好了!”
  房赢顿时眉开眼笑。
  李淳风却好奇道:“据我观察,此云常有,与之相伴之雨却不常有,你难道有办法?”
  “这个,我也只是试试....”
  房赢嘿嘿直笑,没把话说死。
  见他这副样子,李淳风更好奇了,盯着房赢问:“可驸马怎会知道,这几日必有积雨云?”
  …因为史书记录了啊!
  房赢微微一笑,转头望向窗外,眼中现出回忆之色。
  《旧唐书》卷三:
  自去冬不雨至于五月。
  甲寅,避正殿,令五品以上上封事,减膳罢役,分使赈恤,申理冤屈——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