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应
作者:面人儿      更新:2024-04-22 22:52      字数:3291
  这次的大迁徙火了很多行业,报房也是其中之一。
  宫里和衙门里都必不可少,要有一些负责誊写文件的小太监和书吏。这些人每天就是抄抄写写,乍看似乎什么权也没有,但实情并非如此。
  他们所抄写的文件,都是机密,是机密就有人要打探,探听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员。
  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都在京城派有固定的人,这些人的职责是传递有关本省的文件,实际上还兼有刺探朝廷动向的任务,他们是地方大员安插在京城的坐探。
  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都视他们为亲信,常依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判断高层动态及政治风向。
  这些人虽都是朝廷编制之外的小吏,但神通广大,而负责在宫里衙门里负责抄写文件的太监和小吏都没什么地位,自然也就没什么油水,清苦的很。
  于是,不规矩的书吏便将他们抄写的文件内容当作“资源”,奇货可居,待价而沽,跟有关的官员进行各种交易。
  这早已是常态,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现下京城出了这么大的变故,报房算是火上房了。封锁一开,最先把消息送出去的就是报房的人。
  在这支偌大的迁徙大军里,每天最忙碌的就是这些报房贾儿,他们忙的那可真叫是累的狗爬兔子喘。
  这些报房也真是有本事,连临时驿站都建立了,就是为了邸报传递的迅速高效。
  以前发送邸报,一般都得隔个七八天才能发一回,但现在,有时候每天就得发上两三回。
  十月初七,天近黄昏,又该安营了。
  这会儿,他们已经过了大名府,到了开州,再走几天就能进入河南地界,离开封不远了。
  安营了,让很多人想哭的热闹又开始了。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特大最新消息!”数名报房贾儿骑着马,在望不到边际的营地上穿梭,吆喝……
  报房的买卖做的还算公道,不因为距离越来越远而加价,还是原始价,童叟无欺,一份三两银子。
  这儿的人想知道京城以及各方消息的,多半不会在意几两银子,更不会因为几两银子而凑过去看别人的,所以买卖好的很。
  在一处丘陵的背风处,急匆匆走出来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这时,刚好有一个吆喝“最新消息”的贾儿骑马而过,年轻人赶忙招呼道:“等一等!”
  贾儿闻声勒住马头,啼声踏踏,转向年轻人小跑而来。
  “这位爷,您要份邸报?”到了近前,贾儿翻身下马,客气地问道。
  “是,我要一份。”年轻人说着,手一翻,把一小锭银子给了贾儿。
  “好了,这是您的!”接过银子,贾儿高兴地把一份邸报递给了年轻人。
  接过邸报,年轻人转身就往回走,似乎很急的样子。年轻人边走边看,但依旧脚步匆匆。
  邸报厚薄不一,有时候就是一张纸,但今天有点厚,有十多张。年轻人一开始匆匆掠过,但看着看着,年轻人却越走越慢,最后竟然停住了脚步,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
  “志阳,你怎么回事?不知道爹等着呢?”忽然,背风处又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怒气冲冲地训斥年轻人。
  “啊,哎呦!”年轻人反应过来,赶忙向前跑去。
  背风处有着五十多辆大车,男人大多在喂马,搭帐篷,女人则忙乎着生火做饭,好多孩子不知人间疾苦,似乎比在家里更兴奋,要不是大人压着,这会儿得闹翻天。
  在一块空地上,一位老太爷端坐在太师椅上,那派头就跟坐在家里没两样,腰板笔直。
  老太爷姓王,王洪鱼。王家是山东莱州府的大地主,家里有地不下三千顷。这一次,要不是老太爷压茬,说不定得出多大的事呢。像李家、张家横行惯了,不服,结果死人不说,万贯家财全都没了。
  还好,王家忍了,虽说房子、地、粮食、牛马大都没了,但那些人真的说话算话,配合就没事,别的一概不动。
  这个时候,任何人家都会是一颗红心,三手准备,老太爷一边暗中把大部分金银埋藏起来,一边派人继续管理经营各处的店铺,同时也带着大部分家人随着太子去江南。
  到这里参一脚,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安全。这个安全,不仅指的是盗匪,还指的是官府,两边都是。
  买邸报的年轻人是老太爷的七儿子王志阳,那个训斥王志阳的是老三王志伟。
  “爹,邸报。”到了老太爷面前,王志阳恭恭敬敬把邸报双手呈上。
  离的并不远,又是顺风,王志伟的声音又大,老太爷听见了。张开眼,抬手接过邸报,老太爷问道:“怎么回事?”
  王志阳道:“爹,刚才孩儿随手翻翻,但没想到看入神了。”
  “看入神了?”老太爷奇怪地看了王志阳一眼,然后就把邸报翻开。
  果真是看入神了,老太爷这一看下去,头就没有抬起来过。老大王志辉和老三王志伟都好奇极了,但又不敢现在问老七。
  老太爷看得极慢,好家伙,总算到了最后一页,王志辉和王志伟都不由暗暗松了口气,但到了最后一页,老爹怎么不动?
  老太爷的眼珠子凝了,凝在了最后一页的邸报上。
  两人又都向王志阳看去,王志阳轻轻摇了摇头,王志辉和王志伟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去,看来不是什么坏事。
  许久,老太爷终于动了,他把邸报递给身旁的老大王志辉,道:“你们都看看。”
  把邸报递出去后,老太爷站起身,往自己的帐篷走去,同时吩咐道:“不叫你们,不要来打扰我。”
  这时,天快黑了,兄弟三人来到了老大王志辉的帐中。
  王志辉和王志伟看过之后,都双眼放光,虽然他们都恨不得把那个什么******领政大人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但依然激动不已。
  王家是大地主,但更是大商家。
  王志辉和王志伟看过之后,王志阳接着看,当老太爷派人叫他们过去,王志阳还在沉迷其中。
  ――――
  灯下,孙承宗呆呆地坐着,他面前放着今天刚到的邸报。
  孙承宗一生都醉心于军事和政治,对经济他懂的不多。今天这份邸报,扎孙承宗眼的不是别的,而是陈海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
  可以在外洋航行的舰队是个什么概念?孙承宗用不着多想也知道,到那时,到这支舰队成军,那江南万里海疆,他们拿什么来抵挡?
  守是绝对不行的,唯一应对的方法是也建立一支强大的外洋舰队!
  ―――――
  章程的腿有点软,这都半夜了,他都一动不动站三个多时辰了,自从主子看到今天的那份邸报,他就在这儿站着。
  章程现在对这位主子是越来越怕了,从心里怕,从骨头缝里怕。
  以前可不这样,以前虽然也畏惧这位主子,但没这样。这种状况是崇祯出事后,从坤宁宫回来就这样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厉害。
  懿安皇后不动,章程就不敢动。
  张嫣绝顶聪明,看问题一针见血,而且一有定见,就决不动摇。陈海平为什么要放她们回南京,这个问题张嫣一直都没有想明白,现在她终于明白了,终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
  “你想做圣人,那置我朱家,置我张嫣于何地?想做圣人,好啊……”
  章程以为眼花了,他忽然看见脸比冰还冷的主子竟然笑了,虽然那笑容里有着说不出的骄傲和可怕,但毕竟是笑了。
  这一夜,很多人无眠。
  ―――――
  第二天一早,大队又缓缓起行,但有些人没有跟着走,他们踏上了归程,莱州王家就是其中之一。
  骑在马上,王志阳心里跟开了天窗一样敞亮。
  王家的先祖是以造船起家的,后来因为朝廷海禁的政策,王家的造船厂跟其他的造船厂一样,渐渐没落了。
  王家现在也还保留有一家造船厂,但对比先人,那就太惭愧了,他们现在只能建造一些在内河航行的小吨位的船舶。
  有些事是没有来由的,就是喜欢,王志阳就是,他喜欢造船,喜欢造大船,喜欢造大海船。
  这之前,梦想只能是梦想,为此,他不知被哥哥们嘲笑过多少次,也不知被父亲训斥过多少次,但现在,机会来了。
  王家一行老老少少、丫鬟仆妇有近百人,他们迤逦而行,一路游山玩水,丝毫都不担心安全的问题。
  现在这山东的地面上,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支捕快军,人人骑黑马,着黑衣,手拿一根一米长的钢钎。他们那叫一个威风,是见山灭山,遇寨平寨,把以前那些为祸地方的匪类扫了个干干净净。
  听人说,现在要是那个蟊贼天包胆,胆包天,敢犯案,那绝不到半天的功夫,准死在那个沟渠里,穿胸一个大窟窿。
  这虽然有很大的成分是百姓以讹传讹,但也足以让许多贼匪胆寒,何况王家当然也不是全无防范之力。
  大名府的地理位置是个细长条,加在山东跟河南之间,在开州,往西不到五十里就进了河南,往东也是不到五十里,就进了山东地界。
  他们当天就进了山东地界,然后直奔济南府赶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