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喝酒
作者:广大神通      更新:2024-04-27 20:51      字数:2209
  “叔,他说想要找你买一些布料,你们聊。”
  姜月看在郭嘉给的钱的面子上,还不忘说上一句好话。
  不过具体的事情,她是不会参与的,也不在一旁听,直接离开。
  听到是要找他买布料,姜河微微一愣。
  自己的侄女什么样,姜河非常清楚。
  人没什么坏心眼,但是容易贪图小便宜,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不过眼前这人能知道通过姜月来找自己,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
  想到这儿,姜河坐了下来,看向郭嘉,面色有些冷。
  吃不吃饭的无所谓,他要看看对方要干什么。
  到底是什么目的。
  “姜科长你好!先抽支烟?”
  郭嘉说着,把提前买的那盒牡丹香烟掏了出来。
  姜河看了看,摇了摇头,表示不抽。
  还不知道对方的目的之前,姜河不想与对方有过多的牵扯。
  不过眼前这小伙子倒是真会来事儿!
  这又是好酒好菜又是好烟的,态度还特别的谦卑,是个干大事的料!
  看着姜河面露不悦,郭嘉自然知道对方现在是不高兴的。
  在姜河拒绝抽烟后,郭嘉连忙把大高粱酒打开,给姜河先倒了一酒盅,然后才是自己的。
  接着说道:“姜科长,今天确实是唐突,为了能够和你认识,我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这杯酒我先干为敬!”
  郭嘉说着把酒盅端起来向着姜河敬了敬,一口喝了下去。
  在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喝酒大多都用酒盅。
  酒盅,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喝酒的杯子。
  通常都是陶瓷制品,容积大约在半两左右。
  与后世二两、三两的口杯相比,酒盅实在是太小了。
  不过以前的人喝酒讲究多,各种的说道层出不穷。
  就比如碰一个要喝一双,初次见面就得二二得四。
  再比如,喝一盅叫“一心一意”,两盅叫做“好事成双”,四盅就是“四季发财”,六盅就是“六六大顺”。
  喝到七盅时,美其名曰:“喝起!”,寓意着高升,十盅时叫做“十全十美”等等。
  喝满十二盅那就叫“喝了一年的酒”,贪杯的人再加一个,会称是“闰月年”!
  虽然讲究多,可以增添一些气氛,但是这对于坐下首的晚辈倒酒人,却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要不停的把酒先倒入酒壶,之后再拿酒壶给长辈或是上首人一盅盅的倒酒。
  甚至有的地方还需要用热水温酒壶,就更增添了麻烦。
  久而久之,人们把酒盅换成了口杯、茶碗,而酒壶也直接换成了酒瓶。
  喝起来不但省事,还显得特别大气!
  “停停停,这位同志,你还是先说一下找我干什么吧!”
  姜河看郭嘉上来直接干了一盅,连忙阻止。
  生人见面,他可不想什么都不知道,就来个“二二得四”的酒桌规则。
  看到姜河这么直来直去,郭嘉心中一喜。
  这可比对付那些左右逢源,场面话连绵不绝的人要好的多!
  “姜科长,首先我得先和你道个歉!通过你侄女姜月来认识你,也是实属无奈啊!
  我这里再自罚一杯!”
  郭嘉说着又倒了一酒盅,然后一仰脖干了下去。
  看到姜河直来直去,郭嘉也就不再拐弯抹角。
  果然,听到郭嘉要进入主题,姜河的脸色好了不少。
  觉得也不能太拒人于千里之外,姜河也端起酒盅浅浅喝了一点儿。
  然后开口说道:“咱们长话短说,你找我是要干什么?”
  郭嘉直接从衣兜里拿出一块布角,放到桌子上,推到姜河的面前。
  “姜科长,我找你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一下,这种布料是咱们纺织厂生产的吗?”
  姜河把布角拿起来,看了看说道:“没错,这布料是咱们纺织厂生产的。
  这种花样设计出来也有几个月了,但是. . . . . .
  怎么?你问这个是要干什么?”
  姜河突然停下来,狐疑的看向郭嘉。
  从开始到现在,他始终摸不清对方要做什么。
  自从姜河拿起布料,郭嘉就在观察对方的表情。
  在根据他刚刚停下来的话,郭嘉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于是接话道:“姜科长,既然这种布料是咱们第一纺织厂生产的,库存一定非常多吧?”
  “你怎么知道的?”
  郭嘉话落,姜河直接问道。
  完全是自然而然,下意识的行为。
  郭嘉笑了!
  “姜科长,别光顾着说话,来吃菜,不然一会儿凉了!”
  郭嘉让姜河吃菜。
  兴趣被调了起来,姜河也早忘了之前的猜疑,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黄瓜丝干豆腐。
  完全被郭嘉带着走!
  “来姜科长,我敬你,这杯我干了,你随意!”
  郭嘉见姜河吃了一口菜,又端起酒盅敬酒。
  “慢点喝,慢点喝!”
  看着郭嘉又干下去一盅,姜河也不好意思一直端着架子,只能也一口干了杯中酒。
  郭嘉又把二人的酒盅倒满酒,开口说道:“姜科长,知道这种布料咱们纺织厂库存多,其实也不难。
  刚才来的时候正赶上中午休息,我看咱们厂的员工都拿这布料做围巾啥的。
  不用细想,一定是卖不出去,全堆在了库房。”
  “就凭这些就能判断出这种布料不畅销?”
  姜河来了兴趣,拿着筷子又夹起一片酱牛肉送进嘴里。
  “自然不能仅凭这一点!”
  郭嘉也吃了一口木须肉,接着说道:“在春城的街道上,我根本看不到人们穿用这种布料制作的衣服。
  而且在百货大楼里,我也没看到有这种布料制作的衣服出售。
  这就说明这种布料花样不受大众欢迎,卖不出去。
  而咱们第一纺织厂这么大的厂子,设计出来一种新花样布料,自然不会少生产。
  那么外销不出去,就一定会有大量的库存。
  为了降低损失,厂内一定推行降价内销,也算是给本厂的员工搞福利。
  一直到我看见员工们做的围巾和布兜子,我就确定了这样的想法。”
  郭嘉说完端起酒杯,又道:“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姜河听到这儿,也端起酒杯,和郭嘉碰了一下,然后一仰脖干了下去。
  “你这个小伙子,没想到会分析的这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