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人情世故
作者:广大神通      更新:2024-04-27 20:51      字数:2280
  就这样,天成汽水厂的第九第十生产线划归给郭嘉管理。
  这两条生产线上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部归郭嘉全权处理。
  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依旧是厂子里开支,但是福利由郭嘉私人掏腰包,厂里不干预。
  范国军还想把厂里的货车借给郭嘉用,但不等郭嘉说话,黄君超坚决反对。
  理由是货车是易损件,不能用在厂子以外的其他人身上。
  郭嘉笑着对范国军说道:“范厂长,我手里有货车,而且不止一辆,咱们厂里的车,我就不用了。”
  “你有货车?烧油的那种?”
  范国军问道。
  这个时候,家里养货车的可不是普通人。
  通常都是厂矿企业里才配有货车,用于运输。
  “是不是手推车啊?用人力的那种啊?哈哈!”
  黄君超在一旁哈哈大笑。
  刚刚破坏了郭嘉用车,他是十分的高兴。
  只要把郭嘉搞走,天成汽水厂再次陷入绝境,那就是他到了真正收获的季节。
  “范厂长,原来我是开服装厂的,所以买了货车,都是一汽解放。”
  郭嘉说道。
  “嘉柔服装厂?就是捐给县里的那个?”
  范国军眼睛一亮。
  “正是。”
  郭嘉点点头。
  “哎呀!我说刚听老罗提你名字,怎么有一种熟悉感,原来是嘉柔服装厂的老板。”
  范国军重新和郭嘉握了握手,这次带着很大的敬意。
  能把自己的盈利厂子无私奉献给国家,范国军是非常佩服的。
  一旁的黄君超也是老脸一红。
  刚刚的他就好像一个傻子,还嘲笑对方家里只有人力车呢。
  都能把服装厂捐出来的人,怎么可能缺钱?
  黄君超瞬间就犯起愁来。
  如果郭嘉人傻钱多,那汽水厂什么时候才能倒闭啊?
  “太好了,原以为老罗给我推荐的是技术型人才,原来还是实力派!”
  范国军站起身来,继续说道:“现在是去库存汽水还是生产车间看看?我全程陪同。”
  “先去和工人们熟悉一下吧,产品是不变的,可人是灵活的。”
  郭嘉回答。
  “好,咱们这就去生产车间,估计第九第十生产线的工人们也都让谢亚通召集来了。”
  范国军一马当先,在前面带路,郭嘉紧跟在后面。
  黄君超想了想,也追了上去。
  现在厂子里已经停产,工人们原本都待工在家。
  这是接到生产副厂长谢亚通的通知,第九第十生产线的工人才匆匆返回厂里。
  范国军带着郭嘉一路上遇到陆陆续续进厂的工人。
  大家虽然都和范国军这个厂长打招呼,但是明显情绪不高。
  厂子马上就要倒闭了,大家谁能有好心情?
  再加上,现在的国营企业就是这样,大家端着的都是铁饭碗。
  厂长根本没有辞退工人的权利,这和后世里的私人企业不同。
  大家对厂长没有那么多的敬畏之心。
  甚至有的厂子里的工人,会指着鼻子和厂领导对骂,一点儿不怵。
  郭嘉看着这种局面,心里暗自合计。
  单单是把库存汽水卖掉,还是不会解决天成汽水厂的根本问题。
  大家已经懒散惯了,会产生惰性。
  如果出现一个勤快积极工作的人,反而会成为异类。
  而且,父母退休儿女接班,时间长了,国营企业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是沾亲带故。
  领导想要批评一个人,会站出一大帮亲友团与之抗衡。
  即使你是厂领导,也拿他们没办法。
  很快来到生产车间,范国军指了指里面说道:“10条生产线全在这里了,平均每条生产线上100名工人。”
  正在里面忙活着的谢亚通看到,也迎了过来。
  “厂长、郭老板,你们过来了,工人们马上就全到了。”
  谢亚通指了指身旁的生产线,对着郭嘉继续说道:“郭老板,这就是你选的第九第十生产线。”
  郭嘉来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一定是要看看设备和工人的。
  机器设备是否陈旧,影不影响正常生产。
  工人们的精神面貌如何,有没有工作积极性。
  “好的,谢厂长,现在咱们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了,有没有什么好建议,给指点一下。”
  郭嘉很是尊敬的说道。
  一旁的范国军转头看了看郭嘉,暗中点头。
  这小伙子不简单,人情世故老练。
  对着刁难他的黄君超,一口一个“副”厂长,声音拉的贼长。
  可是面对抓生产的谢亚通,明明也是副厂长,但这个“副”字绝口不提,态度还特别恭敬。
  主管生产的谢亚通当然是对郭嘉有帮助的。
  这小子鬼精鬼灵,怪不得老罗极力推荐。
  天成汽水厂的成败,可能真要看他了!
  范国军在心里不住的点头。
  “实不相瞒,咱们天成汽水厂里,劳而苦干的工人们大多集中在第九第十生产线。
  你能选择他们,可以说相当的正确。
  但是因为他们能干,所在的生产线也是最破旧的,比不过其他条. . . . . .”
  郭嘉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又过了一会,所有工人全部到齐,两条生产线的小组长来向谢亚通这个生产副厂长报告。
  一条生产线100人左右,两条线就是200多人。
  乌泱泱的,站了很大一片。
  范国军和谢亚通以及黄君超,这些人大家都非常熟悉。
  他们是厂里最大的三位领导了。
  可是却围着一个生面孔,工人们不得不对这个人多看几眼。
  “老李,厂长和副厂长陪着的是谁啊?”
  “不知道!”
  “这还用说,一定是哪个大官家的亲戚,来这里镀金的。”
  “老张,你咋这么说?”
  “看看对方那脸面,可能都没我儿子岁数大,要不是当官家的亲戚,厂里领导能这样陪着?”
  “有道理!”
  “还得是老张啊!分析的透彻!”
  “那你看了,不是我吹啊. . . . . . .”
  那位叫老张的工人正要再吹几句,忽然旁边的小组长接话了。
  “别瞎猜了,咱们厂实行企业承包制试点,厂长陪着的就是承包销售的老板。”
  “原来如此!”
  “卧槽!老张你果然能空想,差点被你带偏了!”
  “可不!老张最能阴谋论了!”
  “就是,就是!”
  . . . . . .
  “你们. . . . . .”
  老张一张脸憋的通红。
  刚刚夸他的也是他们!现在损他的,还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