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节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更新:2024-04-28 16:17      字数:3570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文案
  因为一场意外,韩盈从二十一世纪的实习医生,穿成汉武帝治下一名叫做‘婴’的平民女童。
  看着新身体的小胳膊小手,再看看周围比叙利亚战损风还差的环境,韩盈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对着贼老天竖起中指。
  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推恩令对着诸侯虎视眈眈,天子的刀锋指向匈奴,战争的号角已然吹响,无数名臣将相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陆续登台表演……而这一切,都和韩盈没有关系。
  看着穷到豆子都吃不上饱的全家,韩盈左手装神弄鬼,右手行医种田,试图带领全家混出个人样。
  但残酷的现实给了她更大的打击。
  想行医,没药!想种田,没地!
  没关系,已经充分认识到学医救不了大汉的韩盈扭头一转,冲着做官的道路开始撒丫子狂奔……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正剧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太多了数不清 ┃ 其它:汉武帝,卫青。
  一句话简介:在汉武帝治下求生的那些年
  立意: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作品荣誉
  身为实习医生的韩盈意外穿越汉武帝治下,面对着想行医,没药,想种田,没地的局面,扭头一转,冲着做官的道路开始撒丫子狂奔……本文正剧风格,女主行进在奋斗的路上,培养女医,建医院,中药材种植,以及各种基建,会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古代医疗体系,获得应有的成就。
  第1章 穿越汉朝
  汉时的冬季格外难熬。
  清晨,被窝中被冻醒的韩盈睁开眼,透过风口,她看到土屋屋檐上已经挂了一排冰柱,树枝上也全是白霜,屋内的火盆更是早就熄灭,就连火炕,也只剩下一丝余温。
  再不起床加柴,炕就要和屋外一样冷了!
  寒冷的现实击败一切懒惰。
  韩盈极不情愿的从被窝中爬出来,脱离温暖的被窝,寒意扑面而来,零下的温度,让她立刻打了个冷颤。
  “嘶——”
  “怎么就这么冷啊!”
  打着哆嗦,韩盈麻溜的生火加木柴,又给自己灌了个暖水袋,然后立刻钻回被窝。
  这年头,只有温暖的被窝能给自己一点儿慰藉。
  抱着热水袋,缓过来的韩盈忍不住吐槽。
  穿越后,自己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是的,韩盈是个穿越者,这年头穿越不稀奇,但韩盈真想给自己穿越后的遭遇鞠一把辛酸泪。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的喝辣的,不是王子公孙,就是富家千金。怎么就她过得这么惨,穿成汉代的平民——过冬连件棉衣棉裤都没有,简直是倒了十八辈子血霉!
  她穿越前是实习医生,再过半年就能转正,前途一片光明。虽然每天忙的像条狗,但好歹冬天有家里供暖,从暖宝宝到脚踏再到发热桌垫,各类过冬设施一应俱全,要多舒服有多舒服,根本不会受冻。
  可惜,咔嚓,穿了,还穿成了只有六岁的女童,这日子,怎一个酸爽了得。
  不说身体上的别扭,就她刚穿越的那段时间,住的是可是草棚,那草棚住了和没住一样。一下雨就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更恐怖的是还和牲畜混住!
  住已经够糟心了,吃的更绝,只有豆饭,就是不放盐,煮的半生不熟的黄豆。
  记忆融合加上糟糕的环境,直接把韩盈给整自闭了,过的浑浑噩噩,看起来和傻子差不多。
  直到韩盈偶然听到身体的母亲要送大哥去服役,商量着如何去隔壁昌邑城购枪头,因为那边产铁,铁价便宜,能给家里省点儿铜钱,她脑子里才有了一丝熟悉的感觉。
  等后来点兵的吏目拿竹简念年号为建元元年,又知道了他们这边有个大野泽……这么多条她熟悉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没费多大力气,韩盈就推出了自己穿到了公元前140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的第二年。
  确定了穿越时间地点,记忆融合完毕,融合后的人格也以韩盈为主导后,金手指也终于上线。
  以她家为中心,自己家的诊所,连带着左边百货超市、右边的广联医药也穿了,直接成了她的随身空间!
  知道目前身处的时间地点,拿着金手指,手握部分现代文明物资,韩盈的惶惶不安终于散去几分,也慢慢接受了穿越的现实。
  接受穿越了,再看家徒…额,没有家的情况,韩盈就忍不住拿出空间内的玻璃珠,由母亲带着村里人偷偷找贾商卖了,换了大量的财物粮食和工具回来,进行大重建。
  重建的过程不堪回首,好在终于能住上土屋,又烧上了火炕,冬天不至于冻死。
  添了柴,火炕逐渐烧热,屋外也开始嘈杂起来,男人劳作的喊号声,孩子的哭声混合着女人响亮的谈话传进屋内,让床上的韩盈长叹一口气。
  不能再在床上躺着发呆了。
  深吸一口气,韩盈迅速穿好衣服,披上村里唯一一件兔裘,推开门,去这具身体的亲妈那边蹭饭。
  她穿越的这个村子不大,只有二十三户,合计一百七十六人,因为徭役走了五十多个男人,现在就剩下一百二十四个老弱病残在村里。
  韩盈家其实不算多好,人丁稀少,一家只有四口人,现如今大哥还去服劳役了,就剩下三个人在村里住。
  幸好,韩盈老妈郑桑比较刚强,领了丈夫什长的职位,成了东河村的村长,韩盈来了之后,日子更是过的蒸蒸日上起来。
  现在是饭点,女人都出来搬柴做饭,在看到韩盈之后,直接热情围了上来。
  “月女今日起的可早。”
  “月女,来我家看看豆芽吧?”
  “月女,什么时候再去贩卖豆芽啊?”
  “月女,我家的鸡都三日不下蛋了,能看看么?”
  被四五个女人热情的围住,韩盈没有慌张,她点点头,回应道:
  “不急,我吃过饭就去看。豆芽得再过两天去卖,你们都该忙什么的就忙什么去吧。”
  说着,韩盈就往母亲房间走去。
  她没有停,村里的女人们也不敢拦,敬畏的看着韩盈走远。
  韩盈和母亲分住,距离不远也不近,隔了十多米,独占了全村最好的土房。
  公然在全村搞特殊这事,倒不是因为韩盈脸大,而是因为如今整个村子,是靠她拿出来的玻璃珠建的。
  当然,她穿越已经有半年之久,不可能只搞了这么一件事儿,除了拿玻璃珠卖钱,韩盈还在汉代无证行医。
  现代的医生,有一个广联医药店铺的药物做后盾,哪怕是实习生,不说吊打汉代全体医生,吊打99%的医生是绝对没问题。
  村里人对她的尊敬,也是基于以上两点。
  至于月女的称呼——
  她这本事怎么会的,药哪里来的,总需要理由。
  韩盈给的理由,就是梦中与月中仙子相遇,学了对方的些许本领。
  非常的古人。
  不过村里人信,月女的称号,也是他们给的。
  如果问韩盈当初编谎话的时候,会不会担心村里人不信,被打为妖邪绑起来祭天,又或者被官府下狱什么的……
  韩盈只能说汉代楚地的人民信仰是自由的,广泛的,充沛的,以及群魔乱舞的。
  遇到神仙算啥,野合有孕称与夫君梦中相交的、上山回来说遇到神兽的都有,甚至患病不愈,又死不了的人被认为是邪祟缠身,山川水泽处处都有神灵。还有专门的巫觋,也就是这时候对神职人员的称呼,这群人才叫一个疯狂,神像都不立就说诚心供(给)奉(钱),取水喝了能辟邪、消百病……
  就这么群魔乱舞的景象,官府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在村子里嘴上行骗,实际上是正常行医的韩盈。
  因为汉代人口管制是非常严苛的,普通人就固定在村子和周围十里地,也就是一亭的范围内。
  亭,是汉代的行政单位,县往下是乡和亭,如今十里设一亭,汉承秦制,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担任过亭长,主要职务就是检查过往行人,维护地方治安,执行宵禁令,收捕盗贼之类的,属于地方公安,想越过他们乱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韩盈给别人治病的名声,也就在本村和周围三个村子内,更远根本传不过去。
  得了利益的全村人,恨不得把韩盈供起来,其它村有个能治病的那叫一个感恩戴德,告官?且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想法,就是想,他也告不了啊。
  所以目前韩盈的日子还算舒服……个鬼。
  在亲妈家里喝完粟米粥,韩盈幽幽叹了口气。
  半年,茅草屋换土房,进步已经够大了,但韩盈还是觉得头上悬着一把利剑,让她寝食难安。
  这可是汉代哎!
  尤其还是汉武帝治下!
  当平民那简直是死路一条!
  好吧,应该说汉武帝治下,当谁都不好过。
  大部分人对汉代汉武帝了解,也不过是历史课本上雄才大略,罢黜百百家,独尊儒术,抗击匈奴,手下有卫青、霍去病两个ssr的天赐神将。再要不就是细数汉武帝究竟爱过多少个女人,然后从金屋藏娇撕到李夫人和卫子夫,顶多再加上八卦汉武帝的几个男宠。
  其它的,大多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但是韩盈她了解的稍微多那么一丢丢。
  这多了解的一丢丢,是汉武帝发动战争的大概次数,以及整个帝国财政状况。
  说汉武帝打匈奴把文景两代的积蓄打没,那是胡扯。
  就那点钱,都不够汉武帝打十年好么!
  汉武帝时期战争的财政支出,都是汉武帝自己磨刀,向他之下的所有阶层宰出来的!
  宰诸侯,汉武帝发行过白鹿皮币。要求诸侯王进贡要用白鹿皮币包裹,诸侯王哪有白鹿皮呀,没关系,汉武帝有,一张四十万钱。
  宰商人,给商人增加了算缗和告缗,早期还好,后期告缗让商人之间相互告对方交税不够,用来掠夺对方财富,这让经商环境极度恶化,曾经的商人都不敢再继续经商,整个国家经济流通直接崩溃,甚至开始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