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2节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更新:2024-04-28 16:17      字数:2604
  随身空间里有酵母,死面饼还是算了吧,直接蒸馒头,鱼肉小煎包也来几个,豆芽包子也别拉下。不行,死面的烙饼还是得做,不好吃没啥,主要是耐放,放上十天半个月再送过去,徐田曹肯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要弄这么多花样,韩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拉来韩羽韩虎,三个人好一通忙活,终于在傍晚把馒头包子和小煎包都搞了出来。
  除了馒头没有翻车,包子和小煎包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包子花褶不够美观,皮比馅还厚,小煎包底部只焦不香——韩羽舍不得放油。
  两点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并不影响众人对面食的喜欢。
  刚出锅的馒头,被大家撕成小块,放进嘴巴里慢慢咀嚼,柔软的口感让人极为舒适,细细品味之下,还有几分甜意。
  站在韩盈家门口,众人闻着麦香,回味着舌尖上的甜味,你一言我一句的说道:
  “这馒头真不错。”
  “就是,不咯牙。”
  “还是月女有本事。”
  “真香。”
  “要是以后日日都能吃到馒头就好了。”
  如今除了蒸米,并没有用来蒸馒头的工具。
  韩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蒸出来了七个成□□头大小的馒头。
  可围过来这群人,能有三四十个。
  七个馒头你一口我一口,直接就没了。
  看韩盈忙活了这一整天的模样,谁都没有脸再讨。
  好在,总有些人家,为了那几口粮食,多种了些麦子。
  于是趁着傍晚,大家热热闹闹的开始了换粮的活动。
  第17章 损友一生一起走
  天渐渐黑了。
  习惯了黑夜中视物,韩盈觉着今天的月亮是挺亮的。
  这些干惯了农活的妇人和汉子,也快速的摸透了如何使用石碾。
  男人推,女人扫,吱呀,吱呀的声音,从傍晚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
  坚硬的食物磨损着牙齿,韩盈见到的老人,就没有一个牙齿还好的。
  那一口烂牙,平日里咀嚼食物,都极为费劲儿。
  贫穷,不代表着正常人没有感情。
  如今有了能够让老人吃上一口软些食物的办法,这些成年的孩子,摸着黑熬夜也要给父母碾麦。
  木轴吱呀吱呀,混合着石碾碾过麦子的声音,响了一夜。
  第二天,韩盈特地招呼过来这些人,把自己做的酵母团,和如何自制酵母发面告诉她们。
  其实韩盈若是瞒着,或者是兜售酵母,也能赚上一大笔钱。
  但她觉着没有必要。
  捂得越紧,越不利于麦面的推广。
  倒不如把这些简便的吃食传播出去,给平民的餐桌,增添那么一点点不同的滋味。
  她没有藏私,指点着大家如何发面,馒头要怎么蒸才好吃。
  在宽松的氛围中,有个会几手篾技的汉子,看着家中难用的锅,做出来个竹制的蒸笼。
  他连做数个,做好了就送给韩盈使用。
  韩盈哭笑不得的留了两个,剩下的全给退了回去。
  两个过来干活的石匠人纠结了好一阵,别扭着脸过来问韩盈,这石碾他们能不能也给自家做个。
  韩盈同意了,还说这石碾以后他们随便做,拿出去卖钱无所谓。
  石匠人觉着韩盈高义,加上在日常工作中听到了她的那些神异传闻,总觉着不能这么占便宜,
  他们不识字,不会刻名,索性在石碾上刻了个月牙,充作月女的标识,后来有人过来向他们订石碾,他们就给别人讲月女的故事。
  此是后话。
  忙活五天,韩盈新买了个大陶罐,装满白面,又带了一小罐麦麸,馒头、干面条,蒸包子,十二个硬挤出来的肉煎包,和两个蒸笼一大堆东西,由韩硕和韩羽跟着,架着马车去了县城。
  徐田曹今天在县衙上工。
  天寒地冻的,屋内就算是生着火炉,也没有多少用处。
  手冻的发僵不说,原本好了几分的冻疮,又开始痛痒。
  他坐到火盆旁,边烤手,边拿出来韩盈给的冻疮膏涂抹。
  冬季,大家工作的心都降低了很多,都开始了偷懒,啊不,摸鱼。
  一直在烤火的卫仓曹眼尖,看到了,他好奇的问道。
  “老徐,你往手上抹的什么?”
  “防冻的。”
  卫仓曹一问,徐田曹心中暗道不好,他赶紧抹完,也没解释,就往怀中一揣。
  十几年共事下来的老人,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呀。
  徐田曹这么一藏,卫仓曹就觉得这是有好东西,故意藏着。
  他蒲扇般大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了老朋友的肩上。
  “老徐,你这就不厚道了。”
  “有好东西怎么还藏着掖着?”
  拿着杯子的户曹也走了过来。
  “田啬夫,什么时候你这么小气了?”
  徐田曹觉着自己还能挣扎一下。
  他没从怀里拿出来冻疮膏,而是继续拒绝道:
  “我要是拿出来,一会儿你们就都得给我抹没。”
  卫仓曹反而更是感兴趣了。
  “嘿!我说是好东西吧,快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看他们模样,徐田曹就知道,自己手中这防冻膏是藏不下去了。
  还好今天只拿过来一个,这个自己还已经用掉了一半。
  他慢吞吞的从怀里拿出来河蚌壳。
  灰扑扑的河蚌大家都见过,没觉着有什么意思,倒是里面的膏体,引起了另外两个人的兴趣。
  “这味儿……有点古怪。”
  卫仓曹先抽了抽鼻子。
  “有点像荤油,却分不出来是哪种。”
  “有意思,田啬夫,我听老卫说,你是往手上抹的?”
  没有看到徐田曹刚刚动作的周户曹,极快发现了它的用处。
  “这东西防冻?”
  都被拿出来看了,徐田曹也不再继续藏着掖着。
  “这是我义妹给我的,能治冻疮,看,我这手已经好了大半。”
  相较于韩羽,徐田曹自然是家境优渥,由此带来的恢复能力更强,受到的冻疮,也比韩羽轻些,只是轻微起了些水泡,没有破裂开。
  抹上药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已经好了大半。
  看着他的手,另外两个人顿时有了更深的兴趣。
  “这么好的东西?快拿来我试试!”
  “我也来!”
  两个损友说着,各自从本就不大的河蚌壳中,挖了些冻疮膏抹在手上。
  冻疮膏药效足够,这两人手上的冻疮也不是特别严重。抹上之后,没过多久,那骨子又疼又痒的难受劲儿,就已经散去。
  “果真是好东西!”
  周户曹也不拿着杯子靠热汤取暖了,他坐在火盆边,手烤着火,问道:
  “老弟,你这义妹,是什么时候认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是我母亲新认得,对方有些神异,是……”
  徐田曹刚讲完,另外两个人就露出了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
  对于田野间的巫觋,官方目前的态度,其实是很暧昧的。
  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民间本就泛神的情况,导致官方无法彻底清除这些人的存在。
  但是这些民间巫觋,不能说他们不干事儿吧,就是基本上是没干过好事儿。
  大部分都是假借着神的名义借机敛财。
  有一些甚至还闹出来过人命。
  人祭都有过。
  少部分有那么些许真本事,那就更会敛财了。
  所以县内官吏对于这些人群,是属于眼不见心不烦,但是只要觉得不对劲,那就得准备提刀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