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64节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更新:2024-04-28 16:18      字数:2976
  说起来韩粟根本不明白今天这事儿有什么好气的。
  除了他更加坚定不学医的想法。
  学医有啥好的?看今天这对父母抠抠嗖嗖的拿点钱那么难。
  还是做生意打架上战场来钱更快。
  而且心情也不会这么糟糕。
  不过被认为生气的韩盈气早就消了。
  第45章 救人就好
  她又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这个少年够幸运了,他的病还能治,之前那些治都治不了的,才让人揪心。
  韩盈没来之前,本地人连得病的概念都没有。
  对于这些农人们来说,身体上的疼痛,可能还比不上下地干活的劳累,既然人还能干活,身体上又没什么外伤,那就是没病。
  等到人因为病痛躺在床上起不来,没办法干活。家人才能确认,他是得病了。
  所以前几个月,送过来的病人都是危重症患者。
  有些都可以直接送icu了。
  那么高的死亡率,真不是韩盈的问题。
  相反,她能救回来那么几个,才真的是奇迹。
  她根本无法想象,在这么简陋的医疗环境和施救手段下,这些人居然还能活下来!
  生命力的顽强,可见一斑。
  只是,乍面对这么多死亡的病人,韩盈偶尔也会怀疑自己,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
  无能为力四个字,太能摧毁医生的心智了。
  好在韩盈也想通了。
  就像是海边扔鱼,是的,有很多鱼根本救不下来,可为什么非要盯着那些自己救不下来的鱼,而不去看看自己救下来的鱼呢?
  自己来了以后,外邑没有饿死过人,之前扬名的过程中,她还救活了五个必死的人。
  还有韩羽母女、钟蕊、楮冬一家,以及她散出去的火炕,也让周围村子里少死了很多人。
  这么多人,都因为自己而活了下来!
  韩盈只要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不把自己当成观音,非要救苦救难,心理负担就没那么重了。
  至于今天的少年——
  医疗成本问题,别说是古代,放到现代都还没有解决。
  她一个小小的私人医院,面对这种情况,又能有什么办法?
  少年父母已经决定给他治病,那她尽力去救就行了。
  别的不说,就少年父亲盖的衣服,本意是挺好的,给孩子防寒,可这衣服一盖,细菌感染是绝对跑不了。要是没有韩盈,人就没了。
  至于手臂能不能保住,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翻着空间里医书,韩盈幽幽的叹了口气。
  毕竟,她是妇科医生,不是骨科医生。
  现代的医学分科之后,隔科如隔山,感谢爷爷是医生,家里有整面墙的医书可以查阅,感谢我有囤积癖,电脑里存了大量的别科教材和医生内部视频,不然,韩盈真的不敢下手。
  回忆着刚才的手法,韩盈脸色越发的糟糕起来。
  感觉自己不是在救人,是在毁人。
  韩盈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
  都穿越了,为什么各部门主任不可以一起过来!
  整个三甲医院连带着器材都来更好,最好把制药厂也带上,要是可以的话,省穿也行啊。
  直接带领汉代飞升社会主义,顺便还能征召卫青霍去病入伍,就凭现代武器,完全可以全世界插国旗,以后再也不用写英语论文……
  韩粟完全不知道韩盈在想什么,他还以为韩盈还在生气,坚信没有什么是一顿饱饭解决不了的他,捣完药,麻溜的拿出来腊肠切片,又盛了碗厚厚的粟米汤,将腊肠放进汤里,把筷子往碗里一插,递给韩盈:
  “师长,先吃饭吧。”
  声音打断了韩盈放飞自我的想法,她接过来碗,不再看空间里的那些书。
  想抱佛脚,却抵不住没药,毕竟医生能开的处方药,只有医院有,广联医药撑死应付一下日常所需,治骨……额。
  算了,先看能不能熬过细菌感染吧。
  扒拉完午饭,韩盈拿着药去找少年。
  医院里,少年的父亲不在,说是回家担粟米去了,只有他母亲在旁边陪着喂粥,巧了,也是喝的粟米粥,只是和韩盈喝的能插筷子的粥不同,少年的粥稀的都能当镜子使。
  韩盈叹了口气,说道:
  “不能觉着他生病了,不能干活就扣他口粮,得给他多吃点,不吃饱,怎么增强抵抗力?”
  少年母亲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我,我只是……”
  “不是在怪你。”
  韩盈解开固定,麻溜的上好药,极为平静的说道:
  “我知道你们日子不好过,尽力而为吧。”
  说完,韩盈也不在屋内久留,而是转身去了隔壁孕妇那边。
  目前有三个孕妇的预产期就在两个月内,其中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生,韩盈必须上心。
  病人太多,事情有点忙不过来。韩盈教学徒弟只教了一回,课就停了,现在根本抽不出来时间讲大课。
  而回来的韩羽,因为中间空了十几天,没有老师抓着,也没有同学一起复习,教的二十多个主要骨骼名全给忘了。
  好在魏裳还记得,索性把画着骨骼图的石板搬到了鸡棚旁边,由她来教导韩羽和韩粟。
  九岁小人教两个成年大人的情况,实在是反常,郑桑、韩牙每次过来看,都一脸便秘的模样。
  可实际上,教导两个成人的魏裳,都快气到爆炸了。
  不就二十多个骨头名字的事吗,说一遍就能记住的东西,为什么韩羽和韩粟就死活记不住呢?!
  韩羽早早就认清楚了现实,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所以心态还正常。
  韩粟就不太行了,他之前可是村里面的孩子王,长大了本事也不算差,可面对韩盈,已经够提不起来自尊心了,没想到现在又多了个魏裳。
  实在是太让人糟心了!
  看三个徒弟互相折磨的韩盈,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虽然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她的锅。
  为了不继续暴露异常,韩盈只讲了骨头名字叫什么,压根没往上面写文字。
  没办法,她又不知道小篆怎么写,现代的汉字写出来太显眼,索性直接不写,记音吧。
  这对于韩羽韩粟两个已经成年,思维固定的人来说,难度极高。
  不过,现在听音记文是学生的基本技能。
  韩盈的教导手段,是底层老师普遍的采用的方法。
  如今文字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来传递技艺,这样的学习成本和难度,自然会更高,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的区别,也就拉的更为明显。
  备受打击的韩粟,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好学。
  韩盈也没有完全放弃三个学生。
  发现魏裳可以做助教之后,韩盈基本上隔个两三天,就要抽出来一个小时的时间,讲上几个知识点,确定魏裳记住了,由她带着另外两个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进行复习。
  而上课剩下的时间,韩盈就拿来检查之前学的内容,是否还记得。
  如此下来,进步虽然缓慢,却并非没有。
  只是上课的过程中,韩粟也感受到了没有教学道具的痛苦。
  他开始打磨木骨,争取做出来一套符合人体的木骨架。
  就是每做出来一块骨头,他都会找村里的伙伴们打几架。
  伙伴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感觉自己越来越打不过韩粟了。
  常常是一下场,没两下,自己不是被摞倒在地,就是被箍住身体,使不上劲,没办法反抗。
  此是后话。
  现在的韩盈,在熬过十天,确定少年不会感染之后,就看着他父母把他接回了家。
  没办法,住院也费钱,尤其是少年不像孕妇,能自己照顾自己,顺便挣出来自己修养的耗费。
  他是受伤,不仅自己动不了,还需要别人照顾,医院离家太远,无论是留在医院,还是每天来回走,都成了两个人只出不进。
  本来要持续不断支出医药费的家庭,经不起这样耗。
  把人接回家,少年可以继续在床上休息,他的母亲可以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比如多织些布,弥补家庭的支出。
  韩盈也没办法拦着人。
  她只能再次向少年父母强调了卫生问题。
  这对父母连连点头,眼含着泪,差点没跪下给韩盈磕头。
  若没有月女,恐怕一家人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去。
  如今仅些许耗费粮食,就能把儿子救活,对他们一家来说,已经好上天了。
  他们这样的家庭,哪能请得起巫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