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友很平凡三
作者:成舟子      更新:2024-04-28 16:19      字数:2266
  在难耐中忍耐了不知多少天,下马风波终于逐渐平息了,宝钢又开始紧张的继续建设。
  听说一些领导和专家为宝钢继续建设尽了很大的努力,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和技术工作,为企业的续建铺平了道路;听说邓小平同志支持宝钢,并说了这句充满激情的话:“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为宝钢续建工作一锤定音。
  在宝钢基本建设时期,作为操作工人,我们当时的工作不是太多,我和工友们做得更多的是忙于一次次的补课。
  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有时考试考得不好,无可奈何地被老师留下来补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不到人到宝钢以后,这种情况也时不时地遇到。
  初夏,在一辆开往市区的车上,我看到同事小陆子,手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口中念念有词。“你在看什么,这么专心?”我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我在补课。”他抬头冲我笑了笑“加紧复习高中课程,准备报考宝钢职工大学。你最近在忙点啥?”“我在参加上海教育学院的自学考试,刚开始,才考了没几门。”刚说了没几句,他的眼光又很快转到手中的书本上去了。
  路上有些堵,车子时开时停,似乎比行人走得还要慢。眼看着自行车、黄鱼车从身边川流不息地经过,不由得让人暗暗着急。停车的时候,没有一丝风儿,车厢里闷热得令人十分难受。但小陆子此时全然不顾,只管聚精会神争分夺秒地忙着补课充电,以追赶往日流逝的岁月。其实现在忙于补课充电的人又何止他一个?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读书学习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不少人都在忙着自学充电,忙着补课。
  前一段时间,上级有关部门认为,我们七六届的这些同事当年读书读得太少,需要补补课。因为这些同志整整十年在校的学习生涯,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尽管号称是高中毕业后才读技校,但文化功底欠佳。于是,把我们这些同伴集中起来,拉到外面的学校里补习了半年的初中课程,一直到大伙参加市里的业余初中统一考试合格后才放心。我和其他几个人,由于手头的工作一时放不下,未能参加他们大队人马的学习,就各自去买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书籍,利用公余时间埋头补习,在考试时到也考得不错。结果皆大欢喜。
  补习完初中的课程,一些同事好像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想想宝钢是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大企业,自己过去在学习方面营养严重不良,各种知识都比较匮乏,于是主动地四处寻找书籍,补习高中课程。也有的工友认为,人生在世七、八十年,仅有初中或高中学历好像实在太低了点,有点于心不甘,便彼此提醒,互相鼓动,共同向着大专的目标前进。
  我们这一届的学生,是1966年开始上小学的。记得小学一年级刚发下来的新课本上,有“孔融让梨”等饶有趣味的课文和图画,可惜书本发下才来没几天,就又被要求全部收上去了。当书本再次发下来的时候,那些图文并茂的课文均已被张贴或被删改,弄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据说这些课文有“封、资、修”的余毒,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结果书被删改得毫无生趣,只剩下那些一板三眼的“丈、尺、寸,元、角、分”之类的课文,读起来使人昏昏欲睡,感觉十分乏味。当时我心里就非常反感,但因人太小,不敢直说。当然,就是说了也不会有什么用。只能把全部的不满深深的埋藏在心里。读小学的前三年,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常常是红灯高挂,还时不时地被老师留下来补课。恐怕与这次令人难忘的“贴书”事件有很大的关系。直到小学四年级时我迷上了看小说,语文成绩才突然之间好起来。
  从1966年进小学,到1976年中学毕业,我们的十年学生生涯,正是中国的十年动乱。尽管我们也曾十年读书,可惜所学到的实在是不多。
  现在大伙抓紧时间补课充电,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必然。中国要挤身世界钢铁强国的行列,宝钢首当其冲。作为宝钢的员工,抓紧时间学习,如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古人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何况我们都是一些二十来岁的青年。“悟以往之不荐,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抓紧时间补课,于今正是时候。
  于是,我的工友们充分利用休息天的时间,不逛公园,不打麻将,放弃了往日的各种兴趣爱好,专心致志地去参加业余学习,到学校里加紧补课,回家后向弟弟妹妹们请教,不耻下问,孜孜以求。恰似久渴的庄稼终于遇上了春雨,要酣畅淋漓地痛饮一番。
  于是,我的工友们白天在厂里上班,早晚在班车上鞍马劳顿,傍晚回家吃罢晚饭,开始打开书本学习,学他一、两个小时。家里灯光昏暗,地方也确实狭小,总共才有二十几个平方,父母兄弟五六个人住着,显得相当拥挤,转身也转不过来。弟弟妹妹在一旁看电视,看着,说着,笑着,对兄长的读书补课颇有干扰。母亲就发话了:“电视别看了,让你哥哥安心地读一点书。”弟弟妹妹们只得向哥哥做一个怪脸,关上电视机,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去。
  星期天,原本可以放松一下了,却仍然丝毫不敢放松,大家三三两两相约着,赶往市区里的学校补课,抓紧学一点过去没有学过的知识。
  有时仔细想想,自己也觉得不免有点好笑,以前该读书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好好学习;现在进厂上班成了工人,读书已不是主业,却人人在拼命地补课,刻苦地学习。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呢?为了宝钢的建设,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造就我们共同的美丽的家,这些工友们都在抓紧时间积极地补课。补文化课,补外语课,补技术课,补社会伦理课。宝钢要打造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我们作为其中的一木一石、一砖一瓦,尽管语不出众、貌不惊人,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也要尽量使自己质地好一点,外观漂亮一点,以适应这幢摩天大厦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