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鬼画符
作者:典心      更新:2024-04-28 16:40      字数:10371
  有个人名为郑堆,在四方街广场一角开了个摊子,备着一套桌椅,桌上摆着艳艳的朱砂、文昌笔、暗黄色的纸,以占卜凶吉、画符去邪为业。
  郑家三代做的都是这一行,因为符咒灵验、百试百灵,砚城里不知何时开始只剩郑家这摊子,没人再从事此业。
  到了郑堆这代,更是出类拔萃,人与非人都敬佩。
  谁家的小娃儿,夜里时常啼哭,怎么哄都哄不停,家人愁白了发,个个都跟着樵悴下去。
  有天经过四方街广场,经过郑堆的摊子时被唤住,见他当场以笔沾朱砂,在黄纸上撇画曲折,似字非字、似图非图,不收半分银两,只吩咐回家后,贴在床铺底下。
  那人起初半信半疑,但不花费银两,加上郑堆声名远播,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取一些刚炊好的米,揉得有黏性后,依言贴在床铺下。
  当晚,小娃儿出生后,首度睡得安安稳稳,一声啼都没有。倒是隔壁刚搬来数月的妇人病了,整夜呻吟,虽然扰人清梦,但也令人同情。
  接连几夜的状况都是如此,妇人病得愈来愈厉害。
  邻里街坊很热心,轮流去探病,还做了滋补的药材。一进妇人的屋里,只见原本敞亮的窗都用被子塞起来,屋里昏昏暗暗,妇人蓬头垢面,整个人骨瘦如柴,像是饿了很久很久。,劝她进食,她也只喝了一两口汤,就说喝不下,倒头又回床上哀叹呻吟。
  以往,妇人最爱逗弄小娃儿,偶尔会抱回家玩,或者睡个午觉,相处得很是亲昵。为了劝慰妇人,让她能有好胃口,小娃儿的娘煮了一锅鸡汤,抱着白嫩嫩、软胖胖的小娃儿过去。
  才刚踏进邻家,原先病恹恹的妇人听见小娃儿的声音,就能坐起来,双眼闪着光亮,痩得皮包骨的双手将小娃儿抱过去,当宝贝似的搂在怀里。
  小娃儿的娘转身想盛一碗鸡汤,但盖子才刚打开,就听到孩子尖利的哭叫,像是被大大的咬掉一口似的。
  回头看去,只见妇人伸出又红又长的舌,像舔着糖人似的,滋味无穷的舔着小娃儿的脸,每舔一下就发出滋润的口水声。小娃儿大哭大叫,扭动着胖身子要逃,却被抱得牢牢的,根本动弹不得。
  小娃儿的娘大惊失色,冲上去抢了孩子,转身就跑。
  “给我!”
  身后吼声大作,伴随浓浓腥风。
  护子心切的少妇强撑着没被腥风吹倒,更忍着没吐出来,急忙奔回家里,还听得见脚步声,急忙把门关上,抱着小娃儿躲到床上,盖着被子直发抖。
  砰!大门被踹开,妇人目訾尽裂,眼角流出血,大大的舌头在空气中收缩摆荡,代替了嗅觉,且更加灵敏,踏着大步直直往床铺走去。
  少妇吓得直抖,只觉得腥味愈来愈浓,眼下丈夫不在,又无处可逃,恐惧得不知如何是好。
  披头散发的妇人终于来到床边,嗤嗤嗤的笑着,口水像泉水般涌出,走过的地都湿黏黏的。她用舌头掀开被子甩开,大得占去脸一半的眼睛直盯着小娃儿瞧。
  说也奇怪,小娃儿回到家后就止了哭啼,这会儿坐在床上,非但没有哭,还坐得好好的,噘嘴直盯着对方瞧,一副气鼓鼓的模样,比娘亲勇敢得多。
  妇人的血盆大口里满是尖牙,饿得舌头直颤,枯槁的双手伸向床铺——
  滋!
  艳红的火焰如初生的芽,烧灼恶意的双手,还延着手腕攀爬,所经之处都留下深深烙痕,腐肉烤焦的味道教人闻着就想吐。
  妇人大声惨叫,恨恨的盘桓在床边,蹲低身子在床下搜寻,看见那张符咒。
  起初妇人咬着牙,露出不情愿的神情,转身往外走了几步。
  但还没走到门口,那张丑恶的脸又转过来,贪图小娃儿的阳气,彻底豁出去,整个人扑身向床。
  火焰窜烧,艳若红莲,密密麻麻、分不清是字或是图的红痕,很快爬满妇人全身,烙痕愈烧愈深、愈烧愈大,像绳索般缠勒得愈来愈紧,直到最后妇人连惨叫都发不出来,被勒得灰飞烟灭。
  红绳落地之后,就化为朱砂粉末。
  少妇等到丈夫回家,才把惊险的事情说了。丈夫弯腰去看床下,发现只剩一张黄纸,符咒都不见了。
  这类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砚城里,人与非人各自营生,偶尔出现不安分的事情,虽没大到必须去木府求姑娘,却又闹得不得安宁。口耳相传之下,郑堆之名不胫而走。
  不论是人或非人,见到他都礼遇三分,毕竟谁都不知道何时会需要他的符咒相助,先打好关系总不吃亏。
  只要他出现,人人迎面都是笑脸,一个喊得比一个大声。
  “郑大师好!”“大师,吃过早饭了吗?”
  “大师,谢谢您的符,我坟上的祭品再没人偷吃了。”
  “大师啊,请摸摸我孙儿,让他沾沾您的福。”
  摊子摆好后,有来求符咒的、有来问卦的,也有受帮助的人心怀感恩,特地送来鲜蔬水果腊肉干等等。从开摊到收摊,人潮始终络绎不绝。
  来求符咒的事件五花八门,诸如婆媳不和、兄弟阋墙、邻里相争到新宅安居、恶鬼侵人、恶人欺鬼,只要他拿笔沾朱砂,在黄纸上挥毫,一符就能息事宁人、消灾解厄。
  年月久了,郑堆的摊子成了四方街广场的一景,来砚城里买卖的商贾也对他印象深刻,离去时纷纷买符咒,保佑一路安全到家,不会遇到什么小妖小魔、小表小人来找麻烦。
  某一日,郑堆却没出现,摊子也没摆上。
  人们心里纳闷,邻近商家偶尔也探头,察看郑堆来了没有,但一整天过去,来求符咒的人失望而归,送礼的人伶着礼物又回去了。
  如此持续了三日,才有消息传出,原来郑堆吃鸡肉时被骨头噎着,一时喘不过气来,就此送了命。
  大伙儿都去奠祭。棺木用的是上好木材,丧礼办得风风光光,墓地选在一座小山坡上,望出去景致不错。邻近几座墓里的鬼,都承诺会好好关照新邻居。
  事情本该就此落幕。
  但是,七七四十九天后,郑堆竟又出现,在原地摆起摊子,同样的桌椅,桌上朱砂、笔、黄纸,一样不少。
  倒是郑堆的影子不见了。
  他不再是人,而是个鬼。
  坟里清静过头,他实在不习惯。邻居们虽都是好鬼,善意跟他亲近,但他还是想念摆摊时的热闹,加上没有儿子继承,惦记着老顾客,在棺木里辗转难眠,左翻右翻、正睡俯睡,最后还是决定再出来摆摊。
  砚城里本就是人与非人共处,是人还是鬼,众人也不多计较,照样老远见着郑堆就打招呼。累积四十九天没开摊,事情可不少,客人络绎不绝,排着长长的队伍,就为求得一张符咒,每个拿到手的都小心翼翼,用嘴把朱砂吹干,视若珍宝的捧回家去。
  人潮来来去去,郑堆忙了好几日,才送走最后一个急切客人。他忙归忙,但做了好事,心满意足的收摊,在夜晚才开的酒馆里暍了点酒、吃了几盘小菜,还不忘给邻居们捎几样吃食回去。
  但是,过了一阵子,来求符咒的人渐渐少了,不再有人来送礼,也不跟他打招呼,甚至瞧见他就会低头避开。
  郑家三代摆摊,从来不曾如此冷清过,就连郑堆主动叫唤,对方也不停下脚步,
  反而加快脚步,甚至跑得飞快,像被火烧着**似的。
  就在他盼得望眼欲穿时,终于有人找上摊子来了。
  郑堆笑脸相迎,观看来人气色,却见一脸怒气冲冲,胖胖的腮帮子直抖,双眼瞪得老大,眼珠子都快滚出来了。
  “你这个老家伙!”
  来人怒叫,双手一扫,桌面就被抹净,朱砂乱撒、黄纸乱飞,笔还摔断了。
  “人人都说你符咒灵验,怎么我拿回去偏偏就出事?”
  郑堆脸色乍变,简直不可思议。
  “不可能,我画的符咒从未出错过。”
  “可在老子家里偏偏就出了错。”
  那人怒声咆哮,抓住郑堆的衣襟,把他提得脚尖碰不着地。
  他勉强挤出笑,从未遇过这种事,应付起来格外不利落。
  “先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城东养猪的,人人都喊我刘胖。”
  他人胖脸松,气愤时说话口沫横飞:
  “我家几头母猪接连死胎,邻居建议来跟你买了张六畜兴旺。”提起来,他就更气恼。
  “那么,是出了什么错?”
  如此简单的符咒,郑堆六岁时就会了。
  “你还敢问?”
  刘胖气得满脸通红,如似卤得恰到好处的猪头肉:
  “那张该死的符咒没让母猪生下一头猪崽,却让我老婆生了。”他的手愈抓愈紧。
  “恭喜恭喜。”
  郑堆嘴里道贺,心里狐疑。怪了,这不是一件好事?
  刘胖声如洪钟,吼得邻近的人都觉得耳朵发麻。
  “恭喜个头!她一口气生了八个,要我怎么养?”
  他也盼着添丁,但可没想过一次就添了八个!
  “母猪不生,儿子却有一堆,难道我要把儿子当猪崽卖吗?”
  “您该不是把符咒贴错地方了吧?”郑堆被抓在空中,微微悬荡着。
  “你当我是笨蛋,以为我蠢到把那张符贴床头吗?”
  胖脸更扭曲,揪着他用力左甩右晃:
  “告诉你,我可是贴在猪舍门上的!”
  “这——这——”
  “这什么这?你是故意整我吧?”
  “绝对没有。肯定是哪里误会了,我再画一张符咒,您拿回去——”
  话还没说完,他就被摇晃得上下排的牙喀啦喀啦直撞。
  “谁还敢要你的符啊?生都生下来了,有什么符能让我那些儿子都缩回老婆的肚子里?”
  想到家里那八张嗷嗷待哺的小脸,他这个当爹的不但骄傲不起来,双腿还微微打颤。
  郑堆一时想不到办法,也无法回话,眼看就要被摇晃得骨骼全散。
  好在有个中年妇人赶来,跑得气喘吁吁,稍稍缓过气来后,张嘴就对刘胖一顿大骂:
  “你犯懒的这家伙不待在家里,把儿子们都丢给我女儿,她才一个人啊,怎么有能耐照顾八个孩子?”
  中年妇人忿忿不平的直骂:
  “我好好一个闺女,嫁你都算委屈,非但没享到福,还忙得没日没夜,连好好吃顿饭都不能。”
  面对岳母,刘胖气焰全消,连忙放开郑堆,双肩紧缩,脖子都短了,唯唯诺诺的直点头,小声的想解释:“娘,我不是偷懒,而是来讨公道的。”
  “讨什么公道?”妇人直骂:
  “八个娃儿全都一个样,跟你像到我都想哭,你来这里怪罪别人,难道是怀疑我女儿不守妇道?”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刘胖直抓颈背,抓得那儿都快破皮出血了。
  “那还不赶紧回去?”
  “是、是——”
  刘胖被岳母驱赶着,临走前还怀恨瞪了倒在桌边的郑堆一眼,才小声嘟囔着,快步奔跑回家。
  惊魂未定的郑堆,身上沾了朱砂。他生前从没遇过这种场面,死后也是头一回,抖了老半天后,才慢慢捡回断笔,一张张拾起黄纸,没心情再摆摊,早早就墓地去了。歇了几日,他思来想去,不知翻转几次,把棺内衬的布帛都磨薄了,还是想不清是哪里出了差错。
  他从出生开始就被爹亲教导,未识字,先学符,还颇有资质,爹亲人前人后总是夸奖,说他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靠着多年累积下来的自信,他去买了朱砂,挑了一只好笔,准备妥当后,还换了棺木里最好的衣裳-才去开摊做生意。
  谁知还没走到摊子前,就看见一群人等在那儿,气恼的大声议论,还有人摩拳擦掌、伸展筋骨,一副预备大打出手的凶狠模样。
  有人眼尖,瞧见郑堆就大喊起来:
  “看,终于来了!”
  众人纷纷转身,表情一个比一个狰狞。
  “你这个老鬼,躲了这些天,终于让我逮着了。”
  第一个揪住他的人长得很瘦长,活像根竹竿,低头对他骂道:
  “说,你怎么赔我?”
  “赔?”
  郑堆一头雾水:
  “赔什么?”
  “哼,装傻是吧?”
  对方咄咄逼人,不肯轻饶:
  “我送货出城之前,跟你买了张出入平安,来回这一趟却被劫了五次,连马都喝水噎死了。”
  这位客人看得眼熟,他忍不住问:
  “您之前不也买过吗?”
  “之前是都灵验,次次平安,但这趟什么妖魔鬼怪都来了,吃我的货、拿我的银两、追了我两个山头,还拔了我一大绺头发。”
  他一甩头,露出左耳畔的头皮,果然光秃秃的,虽没再渗血,但也怵目惊心。
  一旁也有人喊:
  “我买的是镇宅安宁,却夜夜有鬼来,把我家当客栈,有时喧哗大笑、有时鬼叫乱啸,赶都赶不走,还不时变得青面獠牙,吓得我家人心惊胆战,夜夜不得安眠。”有个少妇抽抽噎噎,满脸是泪的哭诉:
  “我把夫妻和睦的符烧成灰搅拌入水,丈夫喝了却爱上一棵树,天天跑去对树说情话,还把我休了。”
  这下子别说是和睦,连夫妻都拆散了。
  郑堆被众人推来推去,骂得狗血淋头,冷汗湿透衣裳。
  他照旧写符咒,却被顾客责骂,恼怒到在摊子前等了几日,就是要堵到他,痛骂一顿出气。
  “你是不是死后跟妖魔鬼怪连手,画的符咒就是给它们报信?特意引来欺负我们这些人?”
  “绝对没有!”郑堆急忙否认。
  “枉费我们对你的信任!”
  “是啊。”
  “还砸了你爷爷跟你爹的招牌!”
  骂声如雷,轰隆隆的在他头上响。他不知所措,垂着双手、抖着身子,听着人们一声又一声的指责。
  有个声音扬高,不是替他辩解,而是急于辩驳,不愿被他牵连受骂。
  “等等,我就是鬼啊,他的符害得我坟堆被铲平,连子孙都不记得我,没了冥纸跟烟火,我饿得只能嚼路边的嫩叶子。”
  “我也是。”
  又一个鬼不堪被牵连,出声讨公道,唏嘘不已的说道:
  “买了符咒后,我没日没夜的咳嗽,咳得骨灰都喷出骨灰坛,一部分都被风吹没了。”
  众人一看,果然发现那鬼缺了右腿。
  不但有人受害、有鬼受灾,连妖物都出言指控:
  “用符水沐浴后,没有让我更美,反倒害得我全身的毛都脱尽。”
  戴着斗笠的狐狸精不敢见人,背后垂落的九条尾巴别说是毛色丰润,就连半根毛都没有,不像狐狸尾巴,倒像是老鼠。
  众人、众鬼、众妖轮着骂到过瘾,直到口水干了、骂得累了,才悻悻然离开,临走前还不忘连手把他的桌椅都砸烂,不让他再造祸害。
  委靡潦倒的郑堆坐在残桌破椅间,往日的自信都被骂得一干二净。梳得整齐的头发被推得乱了,花白的发一绺绺的落在眼前;最好的衣裳被揪得破了,露出枯槁苍老、斑斑点点的皮。
  愣了好一会儿后,他用颤抖的手握笔沾朱砂,不用黄纸,而是朝着广场边的矮墙上,一只晒着太阳、翻着肚子舒服扭动的狗儿,凌空画出一道平安符。
  顿时,狗儿哀嚎一声,双眼翻白、舌头外吐,像中了无形的箭,当场就毙命。
  郑堆紧紧抱住头,蜷缩在毁坏的摊子里,绝望是无底深渊,连他的哀嚎都吸收殆尽,一声都喊不出来。就连死亡都未曾让他如此崩溃。
  从小到大,他学的就是画符卜卦,他擅长这件事,也只会这件事。
  爹亲为这件事夸奖他、邻里为这件事对他刮目相看、人们对他敬重不已、鬼与妖走过他面前都要毕恭毕敬。他人生的意义都来自这件事带来的自信,能想起的每段记忆,都跟这件事有关。
  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会,只是一个老头——
  不,是老鬼。一个画符不灵的鬼。
  他倒卧在地上,无声啜泣,比被遗弃的娃儿更无助。虽然三魂七魄都还在,却觉得失去一切,连临死前的痛苦都比不上此时的万分之一。
  那些以前会热切打招呼、送水送吃食、主动围靠过来的人们,全都避得远远的,任凭他的魂魄被日光晒得淡去,也没有半个人去理会。
  不知是谁把郑堆的坟也糟蹋了。
  邻近几座墓的主人听到传言后,也不敢再跟他来往。他成了地道的孤魂野鬼,偶尔出来飘荡时,被昔日顾客遇见,还会遭来一顿痛骂。
  他躲避人群,只在深夜时分于草原上走动。
  明明知道不该,但他还是无法忘记画符。他对着夜空挥舞着笔,任朱砂洒过他的脚边,每道符咒练了又练,只留最后一笔,不敢完成。
  草原被朱砂染红,他走过的路径,道道都红得像洒落的血。
  这样过了很久。
  又似乎没那么久。
  有天深夜,乌云遮蔽月光,草原上连风都没有。
  他从躲避处爬出,满头花白、衣衫褴褛的拖着腿,漫步在杂草之间,拿出怀中珍藏的笔,从最简易的符咒写起——
  啊,这是他三岁起就学会的符,爹亲高兴得买了串糖葫芦给他,圆胖的山楂沾着厚厚糖衣,里头还塞着豆沙馅,咬起来又脆又甜。
  朱砂挥洒,符咒一道比一道复杂。
  五岁时学会的符。
  七岁时学会的符。
  十岁时学会的符。
  十五岁时学会最复杂的符后,他也在那年出师,代替爹亲摆摊,旧客们都来庆贺。他当场替爹亲写下长命百岁的符咒,爹亲也在满百岁过后,含笑逝去。
  如今,牵连他与人世的那件事消失,他的魂魄一天比一天薄弱,渐渐化成深夜的淡影,不知何时就要被绝望稀释到荡然无存。
  凌空的笔抖下朱砂,没写成就停手。
  “老人家符力不浅啊!”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论是语句或声音里都蕴含着他最饥渴的赞誉。
  有光芒穿透他的魂魄,从后方亮起,从朦胧渐渐清晰。
  他转过身去,惊愕的看见先前走过的空旷草原上,竟出现一桌两椅,样式华丽、
  雕工精美。一个男人穿着飘逸白袍,悠闲的坐在椅上,吹开碗里的茶叶,慵懒的啜了一口,才对他露出笑容。
  男人长得俊美,笑起来更是能让花季时绽放得最美、最艳的花为之失色,惭愧得枯萎凋零。
  但是,男人的俊美中透着浓浓邪气。那是郑堆见过的妖物总和后,也远远不及的邪气,白袍的阴影下,是无尽的晦暗。
  “老人家,请过来喝一杯茶。”
  他笑着邀请,黑影有如活物般从脚边四散开来,所经之处草儿都枯死。
  郑堆畏惧着。
  可是,他太过寂寞,没有人对他友好-连看他一眼都不愿意,这俊美的男人却愿意对他笑。他像是在沙漠中行走,濒临渴死之前,就算知道是最毒的酒,都愿意痛快喝下。
  郑堆诚惶诚恐的走上前,见到桌椅洁净,一时不敢坐下。
  “老人家在砚城里画符多年,声名卓著、远近驰名。”
  男人温声说着,用赞誉补足他失去的自信。
  蓦地,昔日的从容涌现,郑堆精神一振,像是回到最辉煌的盛年。再富丽的门户、再精美的摆设,他不知看过了多少,每户主人都对他敬重有加。
  瑟缩的脚步变回以往的昂扬大步,连衣衫都恢复整洁。他撩开衣袍,坐上空的那张椅子,端起杯子就口。
  茶很浓郁,有着不明的苦味,却滋润他的魂魄,深深的潜入其中。
  “唉,死了,一切就变了。”
  他感慨着:“符咒不灵,人鬼都嫌,累积三代的名声都毁在我手里。”
  男人又啜了一口茶,微微浅笑:“我见您符力仍在,要再画符该是轻而易举。”
  “真的吗?”
  郑堆睁大双眼:“那我的符咒为什么道道都没用?甚至还有反效果,毁了我这些年的成就?”
  “人死后成鬼,就是阴阳颠倒。”
  男人说得轻松,桌上瓷壶飘起,稳稳的在空杯里注入八分满,一滴不多、一滴不少。
  “只要换样道具,您的符咒又能如往常一般灵验。”
  “要到哪里去才能找到那样东西?”
  郑堆追问着,兴奋得双手直晃,茶杯里溅出液体,点点滴滴腐蚀桌面,他却没看见。
  “说来也巧,我这儿就有一块。”
  男人信手从袖中掏出一块黑色的墨:
  “朱砂阳刚,您生时有用,死后却适得其反,不如以阴黑相助。这是取万条毒蛇炼制成的,只要改用此墨,您的符咒就能灵验。”
  “你——您——”
  郑堆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跪下,仰望着男人,期望得颤抖。“求求您,不论您开价多少,我都愿意跟您买下。”
  如果拿复生与黑墨两样让他挑选,他无疑会选择后者。
  “这块墨不卖。”
  男人浅笑着,徐徐倾下身,好言好语的说道:
  “我能把墨给您,但是,您要答应为我做一件事——”不等男人说出条件,郑堆就狂乱点头。
  他愿意做任何事。
  四方街广场一角,空了许久的位子又搁上摊子。
  郑堆彷佛没事般,如常摆摊开业。
  起初当然没人光顾,鬼跟妖也指指点点,对他不屑一顾。倒是有初来乍到的生意人买了符咒回去,事事顺遂、件件灵验,感恩的回来道谢。
  这样的人愈来愈多,原先猜想是郑堆自导自演的人们,听到邻城传回来的声誉,渐渐也放下心防,先去求些小事,发现真的灵验后,客人们才开始回笼,都像以前那样来求他。
  不但客人回来了,人们的热情也回温,招呼声变得响亮,连娃儿都绕着他的摊子玩耍,一切像是都没变,他终于又能重操旧业,做他唯一会做的事。
  郑堆生意回归顺遂后,砚城里却开始有了异变。
  成人男子被发现浑身血污的陈尸家中,每个尸首都没了肝脏,一天死去一个;但不同于先前,尸首都被留下,像是刻意的挑衅。
  一具又一具的尸首,日日被送入木府,死者有的神情惊恐,有的如似睡梦般安详,各种死状都有,共通点是被活活剖取拔脏——摆明就是公子所为,负伤的他已经恢复到能够再夺人肝而食。
  左手香依照约定,从尸首中挑出中意的器官,修复得不见伤口后,才将尸首发还给家属安葬。众人哀凄时,只有她唇上噙着几乎看不见的笑意。
  被姑娘派出查探受害者屋宇的信妖,发现每间门上都有无色的数字,要在月光下才看得见,而且不论怎么擦,就是擦不掉。
  听了这讯息,姑娘喝下一口用最靠近雪线的那株梅花最早长出的花蕾,所制作的暖暖甜汤,才说了一个字:
  “换。”
  这晚,郑堆收摊后,来到一户人家门前。
  人还是他白昼时就挑好的,他淸楚记得这户有男丁,年纪轻、身体强健,完全符合男人开出的条件。
  他不是不知道男人做了什么事,那些悲恸的家属奔过他摊子前时,落下的泪久久没干。但是恢复符力的感觉太美好,好得能将罪恶感洗涤得一干二净,教他日复一日为延续符咒灵验,间接杀死那些男人。
  只要符咒灵验,不论是人是鬼都会欢迎他、接纳他。毕竟被疏离嫌恶的感觉远比坟墓里更冷,一个连鬼都嫌弃的鬼,要多寂寞有多寂寞。
  再说,又没有人来求助,人们都跑过他的摊子前,视而不见的去跪在木府的石牌坊前,哀哀哭求姑娘。
  郑堆耸耸肩,举起笔来,在门上画下数字。
  月色之下,门上浮现“十”
  虽然笔上没有沾墨,但毒墨沁染,黑浊的颜色从毫毛反染,连玉制的笔管都逐渐被沁透,染进一丝丝扭曲如蛇的黑丝,即使经过清洗,剧毒也无法消失。
  写好数字后,就不关他的事了。即使知道门内男丁今晚非死不可,他也无动于衷,飘飘然的就要离去。
  木门却在他转身之前打开。
  昏黄的灯光照在他脸上,一张深埋在记忆里的清秀脸儿出现在他眼前,久远得像是在几辈子之前。年轻女子倚着门扉,不太确定的喊了一声:
  “爹?”
  那声唤,让郑堆猛然一颤。
  “素儿?”
  他喊了出来,看着唯一的女儿:
  “你不是嫁到邻城去了吗?”
  记忆如浪汹涌,不羁的奔腾。
  “我们这几日才搬回来的。刚安顿好,才想着要去看爹呢。”
  女子热络的挽着他手臂,如儿时般崇敬他、信任他。
  “您是听到消息了吧?爹就是这样,桩桩件件做的都是善事,人缘好得连我都沾福。”
  他张开口,却发不出声音,更无法在心爱的女儿面前,说出他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
  屋子里头有个健壮的男人正背着门在吃饭,听到动静便转过头来,跟郑堆打了个照面,憨憨的摸着脑袋,起身凑到门前,殷勤的喊着:
  “爹。”
  那张脸,就是他白昼时选中的男人。
  “爹?”
  女儿唤着,语音带笑:
  “您是怎么了?瞧您吓得是久没见面,忘了女婿长什么样了吗?”
  女婿!
  他竟挑中自己的女婿!
  郑堆几步跨到门后,用衣衫拚命擦拭,想擦掉门上的数字,但字迹入木三分,即使他磨得衣衫都破了,把手掌的皮肉都磨尽,剩下苍白的骨,嘎啦嘎啦的刮过木板,字迹还是未淡半分。
  夜就要深了,他要快、要快、要快——
  女儿走出门来,容颜渐渐老去,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却维持年轻的模样。
  “爹,这是您的外孙。”
  女儿从门里,牵出一个年轻的男人,笑笑的走出来,跟女婿长得一模一样。郑堆擦了又擦,几乎要在门上磨出火来。
  女儿再变得更老,站在两个健壮的男人前,又从门内牵出另一个男人,同样的憨笑、同样的脸庞、同样健康年轻的身体。
  “爹,这是您的曾外孙。”
  女儿已变得垂垂老矣,头发雪白如飞瀑。她伸出手,又要往门里探。
  郑堆失声大叫:
  “不!”
  他擦不去字迹,双眼恐惧得深陷。
  那男人就要来了!会活生生的挖开他女婿、外孙、曾外孙甚至曾曾外孙——那些延续他的血脉、他仅存亲人的每个男人的胸膛,在肝脏温热的时候,逐一放进嘴里阻嚼。
  他无法要他们快逃。
  因为他知道他们逃不过。
  慌乱得手脚发抖的郑堆,放弃擦拭女儿家的门扉,跑到对面去,匆匆写了个“十”才刚写完,门就被打开。
  “爹?”
  清秀的素儿站在那里,柔笑着叫唤:
  “我们这几日才搬回来的,刚安顿好,才想着要去看爹。您是听到消息了吧?爹就是这样,桩桩件件做的都是善事,人缘好得连我都沾福。”
  背对门的男人起身走来,憨笑叫唤着:
  “爹。”
  “您是怎么了?瞧您吓得是久没见面,忘了女婿长什么样了吗?”女儿问。
  一模一样的对话、一模一样的男人——那个被他挑中的男人!
  女儿容颜衰老,从门内牵出年轻男人:
  “爹,这是您的外孙。”
  他不敢再逗留,转身又去写别家的门。
  “爹?”
  不论他写了几家的门,每扇木门后走出的都是他的女儿、都是他的亲人。
  深夜里头,他写满每一家的门,最后发现再也没有门可写。他救不了他们,无法阻止女儿悲恸露出与那些丧失亲人的家属同样的表情。
  无路可走的郑堆拿出怀里的黑墨,开始往脸上擦,把脸涂抹得漆黑。这样不够,他还在四肢上涂抹,一边抹一边奔逃,在夜里大叫着:
  “吃我!吃我!不要吃他们,来吃我!”
  他把黑墨都涂尽,愈跑愈远,只想着要转移那食肝男人的注意。为了女儿,他就算奔逃得魂飞魄散也值得。
  远远的,郑堆的背影消失不见。
  容颜最老的素儿满是皱纹的脸,像一张纸般落下,然后是她的身躯、双脚。站在她身边的男人也如脱钉的画,有的大片、有的小片,从慢而急纷纷掉落,露出身后的空白。
  很快的,所有的东西都剥落,像是下了一场色彩缤纷的雪。
  偌大的空白在色彩落尽后,开始拧扭缩小、缩小、再缩小,最后折迭为柔嫩掌心上的-朵纸蝶。
  “装什么蝴蝶?”
  站在一旁的黑龙不屑的冷笑:
  “恶心!”
  信妖不服气,维持蝴蝶的形状叫嚷起来:
  “我恶心?臭泥鳅,你办得到吗你?”
  “办得到我也不干。”
  “那就是办不到了!哈哈,自己无能,倒敢取笑我。”
  它拍动蝶翅,就怕黑龙来争宠,非要争第一,连忙讨好姑娘:
  “姑娘,您说,这件事我办得好吗?”
  “好。”她松开手,让纸蝶落下。
  这次她跟公子都没出面,只是间接交锋。
  公子留下的线索很明显:要吃食人肝,大可不经别人之手。他凭借着强大的魔力,砚城里的男人之肝,都只是暂时寄放在身体里。
  会利用郑堆,只是牛刀小试,为了证明他连鬼都能轻易蛊惑,善用最深层的欲望,挑起人与非人都抗拒不了的贪婪。
  而她利用亲情抹拭了贪婪,用信妖换取被选中的那户人家,让郑堆早已远嫁邻城几十年的女儿换取郑堆的恐惧,直到他自取灭亡。
  这次,她赢得轻而易举。
  姑娘望着大厅外、庭院里第一朵梅花宿蕾,在心中想着。那么,下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