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十年代后我爸成了我二叔 第19节
作者:左木茶茶君      更新:2024-04-28 16:54      字数:2812
  刘知青把柴火捆好,旁边的沈青青便帮着把柴火装进背篓中。
  “也亏遇见你,不然我一个人还真不知道怎么装。”
  刘知青笑道。
  “都是小事儿,”沈青青有些羞涩地回过身,去弄自己的柴火,刘知青也赶忙学着刚才对方的样子,把柴火装好。
  二人下山时,正好碰见上山砍柴的大伯娘和沈良轩。
  “刘知青,青姑。”
  沈良轩先看见她们,便打了招呼。
  沈青青脚步一顿,慢了一步在刘知青后面,借着对方的柴火遮住了自己紧张的双眸。
  “大婶儿,这天热,山里有蛇,可得小心些,刚才我和青青就遇见一条青竹飙,可吓人了!”
  那蛇青色的,虽然长得纤细,却是毒蛇。
  “哎哟,那可得小心些。”大伯娘和沈良轩侧身,等她们过去后,才继续往前走。
  沈青青还听见沈良轩正和他妈说,要是遇见没毒的蛇,就逮回去吃。
  “青青,你不对劲儿哦。”
  到了山脚下,二人歇了一会儿,刘知青调笑道。
  “什么不对劲儿?”
  沈青青一脸疑惑地看过去。
  刘知青指了指她的脸,“刚才,你脸红了。”
  “那、那是热的。”
  沈青青轻抿了一下红唇,又冲刘知青笑道,“你可别说我,你脸更红呢。”
  “是吗?”
  刘知青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这肯定是热的。”
  “我也是。”沈青青补了一句。
  “是是是,”刘知青轻笑,想起自己的对象,又叹了口气,“我和我对象本来准备结婚了的,可下乡没分到一块儿,一年也见不到几次。”
  “你们可以写信呀。”
  沈青青笑道,“以书信传情,等你们老了的时候,拿出那些书信,未尝不是一种浪漫。”
  “你这话倒是让我豁然开朗,”刘知青眉宇间的轻愁顿时散开,“那我可得好好收着那些信,不能丢了。”
  “嗯!”
  沈青青使劲儿点头。
  原本想蛇肉的沈良轩啥也没瞧见,砍了柴后,母子二人便下山了。
  “哎哟,又吵架了!”
  路上遇见两个婶子,其中一位凑过来和大伯娘说起刚才瞧见的事儿,“打得可厉害了,老吴家的脸都抓破了!”
  “怎么又打起来了?”
  一听是老吴家的,大伯娘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说是李家这边发现老吴家的新媳妇虐待前面的孩子,这不,能不打起来吗?”
  大伯娘叹了口气,和她们又说了几句后,便让歇在一旁的沈良轩起身回家了。
  “妈,老吴家的和老李家的婶子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孩子,坐下来好好说呢?”
  沈良轩已经忘记这两家是谁,又有什么矛盾了,于是故意挑起话题。
  “人家老李家的姑娘嫁到老吴家的时候,那叫一个水灵啊,可你那吴大婶子就磨着人家,这才嫁过去半年,就瘦巴巴的了,后来拼命生下一个姑娘,大人没了,小姑娘也不招你吴大婶一家的喜欢。”
  “现在小姑娘一岁多了,她那后娘就让她洗一家人的衣服,这老李家的能不气吗?”
  沈良轩皱眉,“她爹也不管管。”
  “有后娘就有后爹,”大伯娘摇头,“偏偏老李家要把姑娘带走,他们还不愿意,非要老李家给五十块钱!”
  “五十块?这也太…。”
  “老李家就一个闺女,还给吴家祸害了,当年要不是看小两口青梅竹马,这婚事还成不了呢。”
  第21章
  重回七十年代
  “造孽哦。”
  大伯娘说到最后,忍不住又叹了一句。
  清风佛面,沈良轩眼中闪过几分难以捉摸的情绪,好些人啊,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不容易了。
  “我来吧!”
  沈从石刚准备抱些柴火进屋,就被远远跑过来的文知青给拉住了。
  看着费力抱柴的文知青,沈从石叹了口气,“我说文知青啊,咱们那事儿都过去了,我现在呢,也没事儿了,你啊,就别往我这边跑行吗?”
  “您的伤哪里好了,还在呢。”
  文知青转过头,看了眼沈从石脑门上的结疤。
  “真的好了,”沈从石见他有些费力,便不顾对方阻拦,轻轻松松地就把那柴火扛进了灶房,“我这大老粗,皮糙肉厚的,文知青不用担心,还是回知青所看看书什么的。”
  “看书随时有空,”文知青正说着呢,便瞥见竹椅上放着的竹片,瞧着上面刻板的字,他微微一愣,“这是?”
  “我刻的,怎么样?”
  沈从石拿起来给文知青看。
  “不错,”文知青正看着呢,沈从石忽然盯着他。
  “沈三叔,我可以帮什么吗?”
  文知青非常上道。
  “教我画画吧。”
  当沈良轩得知文知青在教沈从石画画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的,“三叔,你学什么画啊?”
  “花呗。”
  沈从石拿起竹棍便在泥地上画了两片花瓣,“怎么样?”
  “挺好看。”
  “别说,人家知青就是知青,懂的会的都比咱们乡下人多,”沈从石说着,又看向他,“你没事儿也过来学学。”
  “好呀。”
  沈良轩正愁怎么完全脱离半文盲呢,这下倒是送来了一个好机会。
  见沈从石坐在那,右手都拿着竹棍在那比划着,沈良轩轻声问道,“要不,让我妈去…”
  “再等等,”沈从石重咳一声,看向不远处的田地,眼中带着笑意,“等秋收后吧。”
  庄稼收了,时间也多了些,到时候…。什么都可以做的。
  沈良轩闻言坐在他身旁,一同看向即将能收的庄稼,热风袭来,也不觉得热了。
  “明儿一早,大家就各就各位,知道吗!”
  队长在土坎上的高处,流着汗,涨红着一张脸,扯着嗓子和大伙儿道。
  “知道!”
  明儿就秋收了!
  大伯娘和沈大伯的脸上全是笑意。
  秋收后,就能分第一批新粮了,这能吃上新米,自然想想都是高兴的,大家伙儿家里的存粮多多少少都紧着。
  大人还好,可孩子却经不住饿的。
  “等分了粮,让你爹去肉联场那边买两斤肉,你想咋吃?”
  踏着夕阳回家的路上,大伯娘笑眯眯地问沈良轩,沈良轩也受她的感染,眉梢间染上了几分喜气,“都成,您想吃什么?”
  “我问你,你还问我了,”大伯娘轻笑着给了他一下,“甭管你爹,你想吃啥我们就做啥。”
  “别光顾着我,到时候每人都有自己爱吃的才行。”
  沈良轩回头去看沈大伯,沈大伯正在和旁人说话,那旱烟杆拿着手里,时不时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打着晃儿,好几个黑脸汉子随着他们的谈话内容而放声带大笑。
  “瞧着他那高兴样儿,”大伯娘也跟着回头看了眼,顿时失笑,“不过今年的庄稼确实比前一年好,交了粮税,咱们分到的粮食能比前一年多。”
  “咱们的日子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沈良轩笑眯眯地说道。
  “是啊。”
  大伯娘也跟着点头,下一句却让沈良轩加快脚步前行,“我和你爹要是有个孙女孙子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不远处,沈青青背着背篓跟在家人后面,她时不时将视线投向沈良轩那边,沈良轩回头看沈大伯时,她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接着赶忙垂下头。
  到家时,她脸上的红晕这才消散。
  沈祖婆坐在堂屋侧门处吹着还带着燥热的夜风乘凉,见他们回来,冲灶房那边喊了一声,她大孙媳妇便应着,把水壶拿了出来,让累了一天的家人喝水,不多久便能吃饭了。
  “青青啊。”
  沈祖婆冲沈青青招手,刚洗了脸的沈青青上前。
  她额角的碎发此时湿漉漉的,那双杏眼里的羞意还未完全散开,“奶奶。”
  “欸,”沈祖婆伸出苍老的手握住沈青青的手,轻拍了一下后,笑问道,“可是遇见什么好事儿了?”
  沈青青有些紧张,却笑道,“奶奶,您今天喉咙好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