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得重用他!
作者:菜比比      更新:2024-04-29 23:15      字数:2510
  午饭后,庆元帝便出现在殿中。
  主考官赵成书和三位阁老一同出现,带着此次选出来的第一等文章献给皇帝亲自过目。
  照例选出五篇魁首的文章,一甲三名和二甲一二名会从中排出。
  其他的排名,则由主考官和三位阁老一同排。
  殿试的题目,是庆元帝亲自出的。
  因为这几年困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越来越空虚。
  国库空虚,他自己的内帑府也缺钱。
  特别是这几年迷上了炼丹,更是花钱如流水。
  最近请来的长空道人,炼丹需要的材料还比先前更贵。
  庆元帝虽然是皇帝,但也实在缺钱用。
  可朝廷衮衮诸公,根本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这次的殿试题目,他便直接以此题目来策问考生们。
  看看这群年轻人中有没有别的想法。
  第一等的文章,便是这次殿试中写得最好的。
  庆元帝颇为期待地接过,开始看起来。
  “嗯?”
  “这份文章用词恰当,时事分析也是鞭辟入里,甚至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第一份文章,就给了庆元帝不少惊艳。
  但这份文章写的,还是朝廷已有的东西。
  不过帮忙完善了一下而已。
  虽然想法不错,可还是不太够达到他的预期。
  再看第二份。
  “天朝上国,武备充足、物资富饶,可开展海外贸易,以茶、瓷器等物为主要货物,销往周边国家,换取外银、黄金等......”
  看着这份策论,庆元帝眼前一亮。
  他把首辅王阁老喊到身边,让他读给其余几人听。
  “这考生的法子好。”
  “让我大周发展海上贸易,把我大周产出的低等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物销往物资匮乏的海外国家,以高价换取他们的白银及黄金等物。”
  “王阁老你把这策论读一遍,让几位阁老也听听。”
  这篇策论,简直是手把手教朝廷做生意。
  从货物的选取到船舶司的建立,再到官船航行的方向和能初步与之做生意的海上小国都列了出来。
  当然,这些小国庆元帝也看不出是不是全都存在,只能看到一两个相似的国家名字。
  大周并没有闭关锁国。
  前几年,还有海外国家遣使来献方物。
  可这群外来人说的鸟语压根听不懂,服饰样子也与他们大周人完全不同。
  庆元帝不是很喜欢这些人,只接受了一次他们的朝贡,后面全都拒绝了。
  当时他并不知道,还能与这些海外的国家做生意。
  这篇策论上说,那些海外的国家物资贫乏,就算他们大周低等的茶叶,他们也无法自行产出。
  物以稀为贵。
  因此这些在他们大周烂大街的东西,完全可以拿去高价卖给异邦人,把他们的真金白银换回来。
  等后面民间组织和商人们加入,便成立市舶司,开始征收海税。
  朝廷既吃又吃。
  如此一来,朝廷国库增加,岂不指日可待?
  所以庆元帝一看到这策论,当即便龙躯一震,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让王阁老念出来,给赵成书和两位阁老一同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
  王阁老见皇帝这么亢奋,便打开这份策论。
  刚打开,他便会心一笑。
  殿试的答卷是不经过学官们誊抄的。
  因此展示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考生原本的字迹。
  而字迹手上这份答卷的字迹,毫无疑问便是王阁老方才眉目突然舒展开来取中的那份了。
  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又颇有风骨,通篇无一错别字,无任何涂抹,只有他主笔留下的一些小红圈。
  看起来便令人赏心悦目。
  皇帝和大家都还在等着他读策论,王阁老清了清嗓子,开始读起来。
  开头便是一连串的赞美歌颂的话语。
  这一部分,考生丝毫不吝啬用词。
  句句赞到实处,拍马屁拍得不止响,还情真意切。
  在下面听着的三人,都觉得这考生实在是个人才。
  庆元帝刚刚才扫了一遍卷子,这会又微微眯着眼,似乎沉浸在这考生对他和朝廷的歌颂中。
  一半都是拍马屁的话,而且句句不重复。
  等拍完马屁后,才开始渐渐正题。
  建议朝廷开展海上贸易,发展海上经济。
  同时,还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能让朝廷直接拿来就用。
  写着写着,居然还给出了实际的数据。
  举例子告诉朝廷,这些贸易能赚多少银子。
  甚至后期的海税都举了例子,给了数据出来。
  王阁老读完后,笑吟吟地说道:“陛下也觉得这份策论好?”
  “臣觉得这考生写的策论非常独特,虽然用典不多,但却用到了算术作为辅助说明。”
  “看起来更是让人信服。”
  “这才是真正言之有物,对朝廷有用,能直接拿来就用的策论!”
  庆元帝点头,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这策论确实好。”
  “待传胪大典后,朕必定要重用这考生!”
  在底下的赵成书听着刚刚王阁老念的那份策论,脸色却有些古怪。
  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用算术辅助......该不会是......”
  赵成书一想到这个可能,就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感觉收的这个弟子,完全就用不上他教。
  那脑子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层出不穷,甚至连他这个老家伙都比不上。
  但这也只是猜测罢了,赵成书并没有说出口。
  得了这么一份独特又实用异常的策论,庆元弟龙颜大悦。
  后面那三篇文章也都写得不错,他全程脸上都是笑意不断。
  等到五篇魁首文章都阅完后,他直接便指明刚刚那一份策论:“写下这份策论的考生,当大魁天下。”
  也就是说,这是板上钉钉的状元了。
  不过也没有最终决定。
  还得等拆开弥封,看看考生信息再说。
  五篇文章很快被第一次排好名次。
  在拆弥封时,庆元帝突然想起昨日的事情来。
  “对了,考生苏誉的卷子何在?”
  王阁老看了一眼赵成书。
  陛下这一番话的意思就是,要把苏誉的卷子找出来,给他先排到前面去。
  这老家伙,这么多年没有回朝廷,居然一回来就收了这么一个好弟子。
  当今陛下非常任人唯亲。
  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一直大力提拔,谁反对都没有用。
  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不就是这么来的?
  这苏誉得了陛下的青睐,以后绝对是平步青云的。
  这两师徒,恐怕会在朝堂中横着走。
  赵成书也有些惊讶,赶紧回道:“臣这便让人把弥封都拆了,把卷子找出来给陛下比较一番。”
  庆元帝点点头:“拆了吧。”
  “一甲与二甲都已确定,剩下的可以拆了。”
  赵成书得了吩咐,正要去喊人。
  那边拆弥封的夏阳江突然道:“等等。”
  “陛下可是要找考生苏誉的文章?”
  “这篇......”他手中拿着刚刚被庆元帝指名为一甲头名的策论。
  “这篇文章,便是出自考生苏誉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