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随笔
作者:沧海飞鸟      更新:2024-04-29 23:21      字数:1191
  “老瞎子和小瞎子靠啥为生呀?“
  “弹三弦琴。”
  “老瞎子为什么要苦苦坚持弹琴呢?”
  “因为他师父说过,要弹断一千根琴弦,打开藏在琴槽里的一张药方,他就能看到东西了。”
  “噢。那他最后弹断够一千根了吗?瞎眼医好了吗?”
  “嗯,弹够啦。可是那藏在琴槽里的只是一张白纸。根本不是药方。”
  “噢那他怎么办了呢?怎么对小瞎子讲呢?”
  “他还和以前一样教小瞎子弹琴了呀。而且还告诉小瞎子,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眼睛就会见到世上的东西啦。”
  “噢原来老瞎子的师父是骗他的。可老瞎子为什么还要继续对小瞎子撒谎呢?”
  “就是就是那个要有一个信念嘛。”
  经过一番循循诱导之后,女儿小手一挥,说出了“信念”二字,简直让人欣喜若狂。
  事情的源头还得从女儿的语文考试成绩说起。期中考试,女儿语文六十四分。当她向我报告这成绩的时候,身子正蜷在沙里,小眼圈儿一阵一阵的泛红。
  女儿不喜欢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欠缺。在心底低低地叹了口气自我反省后,便带了她去图书馆,只要感兴趣的,不论何种书目,一一拿来。
  晚间陪读。
  瞟一眼正东翻西看,注意力不集中的女儿。顺便招手过来,给她读我手中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于是,有了以上我和女儿大清早的对话记录。
  其实,史的一些作品,我更喜爱那些笔调凝重,质朴耐读的散文。虽说这篇小说的背后,隐忍着一些看透世事的无奈,也许在作者看来,所谓信念,最后不过是一些形同虚设的空白罢了,人生的意义,只是一个努力行走的过程。然而,这种以旁观芸芸众生的冷静眼神,而发出的声声叹息,未免让我感到几分心痛与惶恐。
  而对于我来说,女儿的一句“信念”足以让我十分的满足与欣喜了。文字背后的一些叹息,我并不希望她能听到,甚至,但愿,她永远不会听到。
  想起招呼女儿过来看书时,故作大声的念:命苦琴弦。
  女儿忙纠正:不对,是命若琴弦。
  不禁笑了。
  命“苦”琴弦,命“若”琴弦,只是一“念”之差。
  一个信念,一个意念,一个结局。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随手敲下这些字的时候,习惯性的,瞟一眼窗外,秋意正浓。
  那些关于秋的意念,开始在脑子里行走。
  抬头望望窗棂上方的天空,明净湛蓝。再深情的望上那蓝一眼,便想深深的吸口气,再悠悠的吐纳出去。
  院内的花坛中间,枯萎的花瓣不规则的随处散落着,泛了黄的小草儿也瑟了身子,蜷在低矮的灌木身下。
  忽地想起了前夜晚归,车子疾行在昏黄的路灯下,夜风骤紧,大片黄叶蝶般翻飞起舞。一瞬间,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探了身子仔细望去,仍是叶子。
  嘴里仍讷讷念着:那是叶子吗。司机笑:当然是叶子,秋末了啊。
  秋末了。
  这个秋天,匆忙而混沌。
  我想,我应该出去走走了。缓缓行在秋叶层叠,黄绿浸染的小径上,身披斑驳温暖的阳光,偶尔的,低头拾起一片斑斓忧伤的叶子,透过细碎的缝隙,感受那温润而纯净的——天空。
  (200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