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
作者:沧海飞鸟      更新:2024-04-29 23:22      字数:2926
  1、
  每年,到了九月这几天,娟子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开始低低的郁闷起来。
  娟子今年38岁,是一家企业的普通职工。长得白白净净,温温和和。说话永远不愠不火,慢条斯理。她的样子和说话语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渴望”中的好人慧芳。
  娟子有个宝贝儿子,12岁,在本市一所重点小学读书,六年级。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全市最为突出的。当年,为了让儿子进这所小学读书,本来家不在这个学区范围内的娟子四处求人,好不容易将儿子塞了进来。
  可是,这所小学有一种风气众所周知,那就是教师受贿成风。每年的教师节,成了家长们向辛苦的老师“慰问”的最佳借口。为了宝贝儿子,娟子当然也不例外。
  按理说,这么大的人了,也有一定处事阅历。可娟子就有这么一个怪毛病,一遇到送礼的问题,便神经紧张,郁闷,心头沉甸甸的。
  2、
  只要提到送礼这种事儿,娟子的脑子里便不由自主的,跳出她人生中第一次送礼的情形。
  那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她被分配到了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刚开始,娟子每天早到晚退,勤勤快快,一丝不苟的完成领导交给的每项工作。可她慢慢发现,她做的这项工作与专业搭不上关系不说,基本属于“打杂”那种可有可无型的。
  主管人事部的主任,是比较要好的同事小梅的舅舅。娟子在一次午餐时,便似有意无意的,将想换份工作的想法说了出来。小梅满口应承下来,并挤着眼睛说:“我最了解我舅舅,送些礼,我再说些好话,这事,准成!”
  主任的家离娟子家并不远。一大早,娟了就换好清清爽爽的一套衣服,在镜子面前照了又照,感觉万分满意了,又将包里装好两千元钱,赴盛宴般,走出了家门。
  忐忑不安地走进主任家,小梅已经如约,早早在主任家等着娟子了。主任不在家,只有夫人在。和主任的夫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好多。娟子至今只清晰记得其中的两句:“不要认为送礼了,我们就会安排好的工作,没有送礼,我们就不会安排。对大家都是平等的嘛,都是秉公办事。”
  娟子简直是讨好般连连称是,拿出钱,并一再声称,是给主任的孙子买些小玩具用的,并感谢主任对她的照顾云云。然后就是在与夫人连拉带扯,连谦带让,连推带搡中,娟子坚决把钱扔到沙发上,满脸涨红,快速跑出了主任家的门。
  可是,第二天,小梅便鬼鬼崇崇,愁眉苦脸的将钱如数还给了娟子说,昨天她才知,娟子的父亲与主任年轻时曾共过事,而且有过很深的矛盾。并不停埋怨娟子为什么不告诉她这事。娟子哪里知父辈的恩怨,手里拿着钱,脑子木木的,窘得恨不得钻地缝里去。自然,调换工作的事,也泡汤了。
  从此,娟子便对送礼这种事在心里系上了疙瘩。
  3、
  儿子上完五年级,娟子共送了五次礼。想起一年级那次教师节送礼,娟子便有些哭笑不得。
  一年级开学才十多天,便迎来了教师节。娟子提前几天便愁得不行,这送礼买什么东西好呢。
  她私下问有此经验的同事。同事嘴角一撇,笑道:“我的大姐,你可真笨。现在,谁还送东西呀。这个呀,比什么都好用。”说罢,用手做了个拈人民币的动作。
  娟子瞪圆了眼睛,打了个格愣,说:“直接送钱,老师能好意思要吗?”
  “嘿嘿,只要你好意思送,就没有不好意思要的。”同事干笑两声,差点没把嘴撇天上去。
  八号上午,娟子向科长请了两小时假。又去学生用品超市买了一个笔记本,把准备好的五张百元人民币,夹了进去。
  娟子与丈夫都是普通职员,五百元对这个家来说,也不是很小的数目。可是,儿子内向,胆小,缺乏自信,为了儿子健康成长,花这点钱能算什么呢。
  到了学校,娟子找到了姓田的班主任老师。田老师简直是绝顶聪明,像是知道娟子要做什么似的,把她带到了无人的一间办公室,并和颜悦色,细致耐心地讲了孩子在校情况和学习上的不足。
  娟子也是满脸泛笑,故作从容状和田老师沟通着。最后勉不了谦虚一番:“田老师,我家小孩不是很聪明,您要多多费心一些哦。哪里做的不好,您尽管教育,孩子交给你这样的好老师,我一百个放心。”边说着,娟子边拿出一直紧紧握在手里的笔记本,放到了老师的桌子上,补充说:“教师节到了以后,您就多费心了。”
  田老师忙要拿起笔记本,被娟子一把拉住,低声说:“别推推让让的,进来人看到不好。”田老师马上放下欲举起的手,作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笑了。
  转身走时,娟子又随意说了句:“我家孩子看着虽然内向,但骨子里也争强好胜,就麻烦您了,平时多多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娟子本是无心的一句话,没想到给儿子讨来个“官职”当。没出一星期,儿子在晚饭时眉飞色舞地告诉娟子:“妈妈,老师让我当学习委员啦。”
  娟子一惊:“不是有学习委员了吗?”
  “老师批评他学习态度不积极,给撤啦。”
  娟子想到那被撤职的孩子,没言语,低头,往嘴扒拉着饭,心里有些难过。
  4、
  儿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学习委员。可在五年级这一年,却被撤下来了。
  一年级到四年级,每个教师节,娟子都如法炮制,给田老师送“笔记本”可是,去年,也就是五年级的那个教师节,正巧娟子出差了一个月,送礼的事被耽搁了。娟子从外地刚回到家,儿子就满脸委屈地告诉她,他的学习委员被别的同学替代了。
  安慰好了小脸布满失望的儿子,娟子心里的火腾就燃了起来,禁不住在心里暗自发狠:从今以后,一分也不送了。
  可第二天,娟子又拿着笔记本走进了田老师的办公室。并一再解释,因出差没在家耽误了好多事等等。
  儿子在五年级这一年,虽然不是班干部,但回到家,新鲜的报道不断。不是得到老师表扬了,便是当了班里选拨的唯一护旗手,或是在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了,得了好多小红花了
  看着儿子兴高采烈的小脸儿,娟子一扫学习委员被撤的憋闷,心里像开了天窗一样,欣慰,敞亮。
  5、
  可是,让娟子更郁闷的是,儿子今年换班主任了。
  新班主任娟子见过一次,四十出头,看上去很严肃,稳重。据传言,教学方面是个很有经验的好老师,比较清正。
  娟子听说,若不是专门针对哪个同学特殊原因,这位老师在校很少接待家长。这可为难了娟子,这最后一个学期,学习是最关键的。教师节马上到了,这礼,是送,还是不送呢?
  恰巧,一个同事的女儿与娟子的儿子同班,娟子只好私下悄悄问同事。同事一脸得意,笑说:“我们都去过了,是直接去的她家。”经同事指点,娟子摸清了新老师家的确切住址。
  娟子走进新老师家的时候,正在浇花的女老师一扫在校时的严厉,笑吟吟地迎了出来。
  闲话了些家常,趁老师转身拿水果的空儿,娟子拿出准备好的五百元钱,悄悄塞到了沙发垫下,坐定。简略谈了儿子的学习情况,专长与缺点等等,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
  走下楼,娟子随即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客套一下后,便说明了沙发垫下放了教师节礼物。
  那端,新老师的音调明显停顿一下,清亮温和的笑音立即传来:“呵呵,哟,瞧您,其实,不用这样客气的,对每个孩子负责是我的职责。不过您放心,我会针对您儿子的性格施教的。”
  不知怎么,听到这句,娟子脑子里回响起第一次送礼时,主任夫人的那句话:“不要以为送礼了,我们就会安排我们是秉公办事。”
  忙着客套几句,挂断电话,娟子不由自主的回头,看了看老师家开着的窗子。阳台上,刚被浇过的那盆花娇艳欲滴,茁壮非常。
  娟子不自觉的在心底打了个唉声,旋即,长出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