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情人
作者:才高八斗      更新:2024-04-30 01:41      字数:1430
  爱人与情人是社会现象中两个不同的主体,爱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情人在中国则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一定的社会现象必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情人现象也不例外。让一个一日三餐都发愁,生活处在贫困线的人去追求什么社会地位,成就感,情人,哪是一种奢侈和不可想象的事情。只有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明才能相应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情人现象就是如此,它是国人生活提高的产物。
  情人可能最早出现在发达的西方社会,在中国何时出现?估计无人考究过也无人能说得清。
  曾几何时,情人还只是作为一个贬义词如投机倒把等词汇一样,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总是将其与偷情,鬼混,红杏出墙甚至狗男女联系在一起。如果在前几年,有人向我谈起情人,我一定会露出不解,困惑,鄙视甚至不屑的目光,直至有那么一天,我也有了想当狗男女的冲动,我突然感觉到,这世界变化真快,这世界真个让人越来越不明白。
  对于一个智慧文明而言,要有序健康地发展,规矩,规则,规范是不可缺少的。在现行的社会规范中,法律道德为了维护一夫一妻的游戏规则,都一古脑站在爱人一边,为爱人摇旗呐喊助威。但感情有时并不承认现实,情人也不理会守道者的责备及爱人的权威和尊严,自顾自地成长。法不制众,当大多数人都无可救药时,法律道德也显得苍白和无能为力,最后只好让位,天要下雨娘要嫁,随它去,只是别过分,民不告,官不究,民告官必究。
  合理的必然会存在,存在的一定有其合理性。不是吗?
  事物的成长,总伴随着难言的痛苦,爱情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另一半对自己无限忠诚时,却又希望别人的另一半是花花肠子,荡妇娇娃。唉!人啊人。
  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在性、爱方面历来讲究含蓄、保守,从一而终。生为汝家人,死为汝家鬼,一直被作为颂曲歌唱。在人们的观念里,爱与情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谈爱即情,论情即爱,爱情落到人头上,就只能是爱人。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事物总是遵循着我们不太注意的一些规律,爱与情的分离,情人从爱情中的脱颖而出,也是在悄然中发生和进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爱情被歌颂了几千年。现在情爱一词大有青出于兰而胜与兰,后来者居上的味道。字根未变,仅仅顺序不同而已,但意义却有了质的变化。我相信未来的爱情颂曲中一定有情人的成分存在。
  爱人与情人仅从文字角度而言,爱似乎要比情积极主动的多,爱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名词,既可以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爱,又可以高坐钓鱼台享受别人的爱,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情则要被动的多,只能作名词如一汪水,一朵花,一片云,等人来欣赏。爱人与情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此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压力,空间,质量陡然加快,增大,拓宽,提高。一日坐等光阴过,少年不识愁滋味,出嫁不出十里路,一日三餐窝窝头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和进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感情生活出现变化,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视其如洪荒猛兽。它是两种文明互动的必然结果,基于此,我愿为情人唱首赞歌。
  爱人,情人,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做老婆,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做情人。这句话颇值得玩味。
  我更倾向于爱人是工资,情人是奖金。工资是基础,是保障,奖金不长有,但有了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绚丽灿烂。
  爱人是饭,情人是菜。三餐不吃饿得慌,有菜吃饭饭更香。